



所屬成套資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通關(guān)講義(原卷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通關(guān)講義第2節(jié)光的反射(雙基過關(guān)+考點突破(原卷版+解析) 試卷 0 次下載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通關(guān)講義第3節(jié)平面鏡成像(分層作業(yè))(原卷版+解析) 試卷 0 次下載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通關(guān)講義第4節(jié)光的折射(分層作業(yè))(原卷版+解析) 試卷 0 次下載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通關(guān)講義第4節(jié)光的折射(雙基過關(guān)+考點突破)(原卷版+解析) 試卷 0 次下載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通關(guān)講義第5節(jié)光的色散(分層作業(yè))(原卷版+解析) 試卷 0 次下載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節(jié) 平面鏡成像課后測評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節(jié) 平面鏡成像課后測評,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成虛像,平面鏡的應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雙基過關(guān)
知識點一、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像:在照鏡子的時候,可以在鏡子里看到另外一個“你”,鏡子里的這個“你”就是你的像,像是相對于實物而言的,是物體的形狀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
2.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技巧
(1)準確確定像的位置: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是因為玻璃板既可反射光(如同平面鏡,故可代替平面鏡),又可以透過光(可以透過玻璃板看到其后面的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準確比較物體和像的大小:
①實驗中使用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讓未點燃的蠟燭代替點燃的蠟燭的像,這樣方便確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②實驗中應該選用薄玻璃板。若選用的玻璃板較厚,實驗中就有可能在玻璃板中看到兩個不重合的前面蠟燭的像。
③實驗中玻璃板應與白紙垂直。若玻璃板與白紙不垂直,則無論怎樣移動鏡后的蠟燭都不能與前面蠟燭的像重合。
④用蠟燭做實驗的優(yōu)點是所成的像比較明亮,便于觀察。
⑤為了使觀察到的像更加清晰,最好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實驗。
(3)準確比較物體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白紙用于標注玻璃板的位置、蠟燭以及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測量蠟燭及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4)本實驗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普遍規(guī)律,防止出現(xiàn)偶然性。
3.平面鏡成像特點: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即像跟物體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
基礎(chǔ)自測:
1.一個人站在平面鏡前,當他朝著平面鏡靠近1m時,則他在平面鏡中的像( )
A.變大,像與人的距離減小1米
B.大小不變,像與人的距離減小1米
C.變小,像與人的距離增大2米
D.大小不變,像與人的距離減小2米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F(xiàn)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5m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則蜻蜓在水中的像距離水面( )
A.2mB.0.65mC.1.3mD.2.65m
3.小明站在穿衣鏡前3m處,小明在勻速靠近穿衣鏡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穿衣鏡中小明的像會變大
B.穿衣鏡中小明的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形成
C.小明的像逐漸遠離平面鏡
D.小明的像和小明始終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
4.如圖所示,平面鏡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長6cm的鉛筆平放在地面上且與平面鏡垂直,筆尖離平面鏡10cm,現(xiàn)鉛筆垂直于平面鏡向它勻速靠近。則( )
A.鉛筆的像為虛像;且尖端朝右
B.筆尖的像遠離平面鏡
C.筆尖的像與筆尾的像始終相距6cm
D.將M逆時針轉(zhuǎn)動45°,鉛筆的像豎直且尖端朝上
知識點二、平面鏡成虛像
1.平面鏡成虛像
如圖,從光源點S處射來的一部分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進入眼睛,引起視覺,眼睛感到光好像是從S’點處射來的,我們就看到了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點S’。鏡子后面并沒有發(fā)光點S',故S’是虛像。虛像S'與物體S關(guān)于鏡面對稱。
2.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3.實像和虛像:
(1)實像:
①概念: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叫實像;
②特點:倒立的,可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觀察;
③實例:小孔成像。
④圖例:
(2)虛像:
①概念: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
②特點:正立的,只能用眼睛觀察,不能用光屏承接;
③實例:平面鏡成像。
④圖例:
4.作平面鏡成像的兩種方法:
(1)利用平面鏡的成像原理作圖。如圖所示,步驟如下:
①從發(fā)光點S引出兩條光線,照射到平面鏡上;
②作兩條入射光線的法線;
③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作兩條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
④作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交點S'即為發(fā)光點S的像點。
(2)用對稱法作圖。如圖所示,步驟如下:
①過S點作平面鏡的垂線(像與物的連線跟鏡面垂直),是虛線;
②取S'點,讓S'到鏡面的距離等于S到鏡面的距離(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用虛線畫出像點S'(像與物大小相等)。
基礎(chǔ)自測
5.王芳同學站在平面鏡前3m處,她從平面鏡中看到的是自己的 ___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她的像到鏡面的距離為________m,現(xiàn)將一塊和鏡面一樣大的木板放在鏡子的后面1m處,如圖所示,這時她 ___________(選填(仍“能”或“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
6.小王走向正前方的玻璃窗,想看看美麗的夜景,發(fā)現(xiàn)玻璃窗里有個“自己”迎面走來,這是由光的 ______現(xiàn)象形成的 ______像。課堂上,教室里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fā)生 ______(選填“漫”或“鏡面”)反射的緣故;個別同學被前方高個子同學擋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這是因為 ______緣故。
7.如圖是小明在玄武湖游覽時看到的景象,成實像的是( )
A.人行道上的樹影B.樹下墻上圓形的光斑
C.湖水中的“倒影”D.后視鏡里的景象
知識點三、平面鏡的應用
1.利用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能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如:潛觸用的潛望鏡、顯微鏡、投影儀中的平面鏡等,都利用到了平面鏡能改變光路的特點:修建體育館和高大建筑物時,利用平面鏡把太陽光反射到室內(nèi),改善光照條件等。
2.利用平面鏡來成像,平面鏡成的是等大、正立的虛像。如:練功房內(nèi),利用平面鏡演員可以矯正自己的舞姿;家庭用的穿衣鏡;醫(yī)生用來檢查牙齒的小鏡子等。
3.利用平面鏡來擴大視覺空間。理論上,在一個房間內(nèi)安裝一個尺寸合適的平面鏡,能使人感覺到空間增大了一倍。
基礎(chǔ)自測
8.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的鏡子里的像,如圖所示,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___________m,若視力表全長為0.8m,則視力表在鏡中的像的長度為___________m。
9.平面鏡成像特點及其應用中有以下說法:
①平面鏡所成的是虛像;
②物體遠離平面鏡時,像會變??;
③醫(yī)生為病人檢查牙齒時,放在口腔中的內(nèi)窺鏡是平面鏡;
④用兩塊平面鏡可以制成一個簡易的潛望鏡。
對這些說法,判斷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確B.①②③正確,④錯誤
C.①④正確,②③錯誤D.①③④正確,②錯誤
10.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往往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要求被測者與視力表像的距離是5m。如圖是小明同學在一次測量視力時的情景,關(guān)于這次視力測量的說法中:( )
①視力表中開口向上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向上
②視力表中開口向左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向右
③小明同學按要求進行視力測量,則L的大小應該是0.6m
④小明同學按要求進行視力測量,則L的大小應該是0.3m
A.只有①④正確B.只有①③正確
C.只有②③正確D.只有②④正確
考點突破
考點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方法:像與物對稱——數(shù)理結(jié)合應對變化的情景。
由像與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可得:像與物大小相等,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像是正立的虛像。
例 1.(2022·湖南益陽·中考真題)如圖所示,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鏡時,他的像變大
B.人與平面鏡的距離增大時,他與像的距離變小
C.平面鏡垂直紙面向里移動,他的像位置不變
D.平面鏡的上端向人傾斜,他的像位置不變
例 2.(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題)起床后,你開始洗漱,洗完臉照鏡子,鏡子里出現(xiàn)了你的像。關(guān)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成的像是實像
B.成像大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有關(guān)
C.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D.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考點2.平面鏡成像作圖
方法: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對稱法”步驟:
(1)找到物體上的關(guān)鍵點,如例3中物體AB上的A、B點;
(2)過關(guān)鍵點作出垂直于平面鏡的直線(利用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3)在直線上找出物體的對稱點(利用像和物體到鏡面等距);
(4)用虛線連接關(guān)鍵點的對稱點(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即得到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
例3.(2022·上?!ぶ锌颊骖})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 AB 在平面鏡 MN 中所成的像 A' B '。
考點3.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
方法: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的注意事項:
(1)實驗時用透明的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既能成蠟燭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的蠟燭,方便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玻璃板要豎直放置,若不豎直放置,蠟燭成的像與玻璃板后的蠟燭不能重合。
(3)兩支蠟燭要完全一樣。
(4)實像可以呈現(xiàn)在光屏上,虛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但能被人眼看到。
例4.(2022·山東濱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觀察到的蠟燭的像更清晰
B.只要把光屏放在恰當?shù)奈恢?,就能承接到蠟燭的像
C.蠟燭距玻璃板越遠,蠟燭的像就越小
D.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蠟燭的像的位置不變
例5.(2022·山東淄博·中考真題)小明用玻璃板、蠟燭、白紙、刻度尺、火柴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他將點燃的蠟燭A放置在玻璃板前面(如圖),分別拿未點燃的蠟燭B、C、D(D與A同粗等高)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他發(fā)現(xiàn)只有蠟燭D能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此時蠟燭D的位置就是___________的位置,在此位置做好標記,移去蠟燭D,在標記處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承接不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___________像。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并相應移動蠟燭D,蠟燭D均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___________;
(2)探究完像和物的位置關(guān)系并最終得出“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guān)于鏡面對稱”的結(jié)論后,小明分析,小轎車前擋風玻璃安裝成傾斜,除了減小風阻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行車安全。這是因為:夜間行車時,如果車內(nèi)開燈,車內(nèi)乘客經(jīng)前擋風玻璃成的像在司機的___________(選填“斜上方”“正前方”或“斜下方”),這樣會減小對司機觀察路況的干擾。為了行車安全,夜間行車時,車內(nèi)不宜開燈。
考點4.平面鏡成像的應用
方法:1.“透紙式”讀時法:由于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和左右相反,那么我們可以對著陽光或燈光從印有時鐘在平面鏡中像的背面去看,是實際的時刻。
2.物體通過平面鏡成像的條件:物體在平面鏡前面;
3.通過平面鏡看到物體像的條件:來自物體的光被反射后能夠進入觀察者的眼睛——眼晴和虛像的連線應與平面鏡相交。
例6.(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題)檢查視力時,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如圖甲所示,則視力表上如圖乙所示的字母在平面鏡中的像正確的是( )
A.B.C.D.
例7.把兩塊厚度不計且足夠大的平面鏡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豎立在地面上,俯視圖如圖所示.當小科站立在某個位置時,他通過平面鏡所成像的個數(shù)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個數(shù)為n,下列對小科在不同位置時,m、n值的分析,不符合實際的是( )
A.在a點或e點時,m=1,n=0B.在b點或d點時,m=1,n=1
C.在c點時,m=2,n=2D.在f點時,m=0,n=0
考點5.凸面鏡和凹面鏡
方法:1.球面鏡:如果鏡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這樣的鏡子叫做球面鏡。球面鏡分為凸面鏡和凹面鏡。
2.凸面鏡
(1)概念:反射面是凸面的鏡子叫凸面鏡;
(2)作用:凸面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常用來擴大視野;
(3)圖示:如下圖甲
(4)應用:汽車的后視鏡、街頭路口的反光鏡
3.凹面鏡
(1)概念:反射面是凹面的鏡子叫凹面鏡;
(2)作用: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3)圖示:如上圖乙;
(4)應用:太陽灶、手電筒反光鏡、醫(yī)生檢查耳朵用的醫(yī)用反光鏡;
4.凸面鏡和凹面鏡都是利用光的反射成像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且符合光路可逆性。
例8.(2022·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1905年,英國車手多蘿西菜維發(fā)明了汽車后視鏡,以便于觀察后方來車。目前,汽車兩側(cè)的后視鏡用的是___________(填“凸透鏡”、“凹透鏡”、“平面鏡”、“凸面鏡”或“凹面鏡”),物體通過該光學元件成___________立的___________(填“實像”或“虛像”),選用該光學元件的優(yōu)勢是___________。
第3節(jié) 平面鏡成像
雙基過關(guān)
知識點一、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像:在照鏡子的時候,可以在鏡子里看到另外一個“你”,鏡子里的這個“你”就是你的像,像是相對于實物而言的,是物體的形狀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
2.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技巧
(1)準確確定像的位置:實驗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是因為玻璃板既可反射光(如同平面鏡,故可代替平面鏡),又可以透過光(可以透過玻璃板看到其后面的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準確比較物體和像的大小:
①實驗中使用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讓未點燃的蠟燭代替點燃的蠟燭的像,這樣方便確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②實驗中應該選用薄玻璃板。若選用的玻璃板較厚,實驗中就有可能在玻璃板中看到兩個不重合的前面蠟燭的像。
③實驗中玻璃板應與白紙垂直。若玻璃板與白紙不垂直,則無論怎樣移動鏡后的蠟燭都不能與前面蠟燭的像重合。
④用蠟燭做實驗的優(yōu)點是所成的像比較明亮,便于觀察。
⑤為了使觀察到的像更加清晰,最好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實驗。
(3)準確比較物體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白紙用于標注玻璃板的位置、蠟燭以及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測量蠟燭及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4)本實驗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普遍規(guī)律,防止出現(xiàn)偶然性。
3.平面鏡成像特點: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即像跟物體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
基礎(chǔ)自測:
1.一個人站在平面鏡前,當他朝著平面鏡靠近1m時,則他在平面鏡中的像( )
A.變大,像與人的距離減小1米
B.大小不變,像與人的距離減小1米
C.變小,像與人的距離增大2米
D.大小不變,像與人的距離減小2米
【答案】D
【解析】人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大小與人等大,所以無論怎樣走動,像的大小不變;當人靠近鏡子1m時,他距鏡子的距離減小1m,所以他的像與鏡子距離也減小1m,因此像與人的距離變小2m;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現(xiàn)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5m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則蜻蜓在水中的像距離水面( )
A.2mB.0.65mC.1.3mD.2.65m
【答案】B
【解析】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蜻蜓距水面0.65m,則它在水中的像距離水面0.65m,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3.小明站在穿衣鏡前3m處,小明在勻速靠近穿衣鏡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穿衣鏡中小明的像會變大
B.穿衣鏡中小明的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形成
C.小明的像逐漸遠離平面鏡
D.小明的像和小明始終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
【答案】D
【解析】A.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與物體等大的,小明在勻速靠近穿衣鏡的過程中,小明的像大小不變,故A錯誤;
B.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是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不是實際光線會聚成的,故B錯誤;
C.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小明在勻速靠近穿衣鏡的過程中,小明的像也勻速靠近穿衣鏡,故C錯誤;
D.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所以小明的像和小明始終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故D正確。
故選D。
4.如圖所示,平面鏡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長6cm的鉛筆平放在地面上且與平面鏡垂直,筆尖離平面鏡10cm,現(xiàn)鉛筆垂直于平面鏡向它勻速靠近。則( )
A.鉛筆的像為虛像;且尖端朝右
B.筆尖的像遠離平面鏡
C.筆尖的像與筆尾的像始終相距6cm
D.將M逆時針轉(zhuǎn)動45°,鉛筆的像豎直且尖端朝上
【答案】C
【解析】A.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但由于像與物體關(guān)于鏡面對稱,所以鉛筆尖端朝左,故A不符合題意;
B.像與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鉛筆垂直于平面鏡向它勻速靠近,則筆尖的像靠近平面鏡,故B不符合題意;
C.像和物體大小相同。鉛筆長6cm,則筆尖和筆尾相距6cm,故筆尖的像與筆尾的像始終相距6cm,故C符合題意;
D.將M逆時針轉(zhuǎn)動45°,則鉛筆與平面鏡的夾角為45°,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此時平面鏡將鉛筆與像的夾角平分,所以鉛筆與它在平面鏡中的像互相垂直,即鉛筆的尖端朝下,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知識點二、平面鏡成虛像
1.平面鏡成虛像
如圖,從光源點S處射來的一部分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進入眼睛,引起視覺,眼睛感到光好像是從S’點處射來的,我們就看到了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點S’。鏡子后面并沒有發(fā)光點S',故S’是虛像。虛像S'與物體S關(guān)于鏡面對稱。
2.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3.實像和虛像:
(1)實像:
①概念: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叫實像;
②特點:倒立的,可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觀察;
③實例:小孔成像。
④圖例:
(2)虛像:
①概念: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
②特點:正立的,只能用眼睛觀察,不能用光屏承接;
③實例:平面鏡成像。
④圖例:
4.作平面鏡成像的兩種方法:
(1)利用平面鏡的成像原理作圖。如圖所示,步驟如下:
①從發(fā)光點S引出兩條光線,照射到平面鏡上;
②作兩條入射光線的法線;
③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作兩條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
④作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交點S'即為發(fā)光點S的像點。
(2)用對稱法作圖。如圖所示,步驟如下:
①過S點作平面鏡的垂線(像與物的連線跟鏡面垂直),是虛線;
②取S'點,讓S'到鏡面的距離等于S到鏡面的距離(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用虛線畫出像點S'(像與物大小相等)。
基礎(chǔ)自測
5.王芳同學站在平面鏡前3m處,她從平面鏡中看到的是自己的 ___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她的像到鏡面的距離為________m,現(xiàn)將一塊和鏡面一樣大的木板放在鏡子的后面1m處,如圖所示,這時她 ___________(選填(仍“能”或“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
【答案】 虛 3 仍能
【解析】[1]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所以王芳從平面鏡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虛像。
[2]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王芳同學站在平面鏡前3m處,即王芳同學距平面鏡的距離為3m,則她的像到鏡面的距離也為3m。
[3]由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在鏡面后放置物體是不影響成像的,所以這時她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
6.小王走向正前方的玻璃窗,想看看美麗的夜景,發(fā)現(xiàn)玻璃窗里有個“自己”迎面走來,這是由光的 ______現(xiàn)象形成的 ______像。課堂上,教室里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fā)生 ______(選填“漫”或“鏡面”)反射的緣故;個別同學被前方高個子同學擋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這是因為 ______緣故。
【答案】 反射 虛 漫 光沿直線傳播的
【解析】[1][2]小王走向正前方的玻璃窗,發(fā)現(xiàn)玻璃窗里有個“自己”迎面走來,這是小王通過玻璃窗所成的像,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
[3]教室里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光在黑板上發(fā)生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的緣故,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個別同學被前方高個子同學擋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這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的緣故。
7.如圖是小明在玄武湖游覽時看到的景象,成實像的是( )
A.人行道上的樹影B.樹下墻上圓形的光斑
C.湖水中的“倒影”D.后視鏡里的景象
【答案】B
【解析】A.人行道上的樹影,是由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當光射到不透明的物體上,由于物體擋住了一部分光線,所以光照不到的地方就形成了影子,而影子不是像,故A不符合題意;
B.樹下墻上圓形的光斑屬于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太陽倒立的實像,故B符合題意;
C.湖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延長線的會聚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故平面鏡成像為虛像,故C不符合題意;
D.后視鏡里的景象屬于凸面鏡成像,我們看到的是正立縮小的虛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知識點三、平面鏡的應用
1.利用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能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如:潛觸用的潛望鏡、顯微鏡、投影儀中的平面鏡等,都利用到了平面鏡能改變光路的特點:修建體育館和高大建筑物時,利用平面鏡把太陽光反射到室內(nèi),改善光照條件等。
2.利用平面鏡來成像,平面鏡成的是等大、正立的虛像。如:練功房內(nèi),利用平面鏡演員可以矯正自己的舞姿;家庭用的穿衣鏡;醫(yī)生用來檢查牙齒的小鏡子等。
3.利用平面鏡來擴大視覺空間。理論上,在一個房間內(nèi)安裝一個尺寸合適的平面鏡,能使人感覺到空間增大了一倍。
基礎(chǔ)自測
8.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的鏡子里的像,如圖所示,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___________m,若視力表全長為0.8m,則視力表在鏡中的像的長度為___________m。
【答案】 4.6 0.8
【解析】[1]如圖,視力表到平面鏡的距離是2.5m,根據(jù)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所以視力表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是2.5m,所以人到視力表像的距離為
[2]平面鏡成像特點,物像等大,若視力表全長為0.8m,則視力表在鏡中的像的長度也為0.8m。
9.平面鏡成像特點及其應用中有以下說法:
①平面鏡所成的是虛像;
②物體遠離平面鏡時,像會變?。?br>③醫(yī)生為病人檢查牙齒時,放在口腔中的內(nèi)窺鏡是平面鏡;
④用兩塊平面鏡可以制成一個簡易的潛望鏡。
對這些說法,判斷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確B.①②③正確,④錯誤
C.①④正確,②③錯誤D.①③④正確,②錯誤
【答案】D
【解析】①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虛像,故①正確;
②物體遠離平面鏡時,像的大小不變,故②錯誤;
③醫(yī)生為病人檢查牙齒時,放在口腔中的內(nèi)窺鏡是用于反射成像的平面鏡,故③正確;
④潛望鏡利用了平面鏡成像的知識,用兩塊平面鏡可以制成一個簡易的潛望鏡,故④正確。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10.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往往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要求被測者與視力表像的距離是5m。如圖是小明同學在一次測量視力時的情景,關(guān)于這次視力測量的說法中:( )
①視力表中開口向上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向上
②視力表中開口向左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向右
③小明同學按要求進行視力測量,則L的大小應該是0.6m
④小明同學按要求進行視力測量,則L的大小應該是0.3m
A.只有①④正確B.只有①③正確
C.只有②③正確D.只有②④正確
【答案】B
【解析】平面鏡所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物像相對于平面鏡對稱;所以視力表中開口向上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也向上;視力表中開口向左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也向左;要求被測者與視力表像的距離是5m,由圖知,小明到平面鏡距離2.2m,所以視力表的像到平面鏡距離
根據(jù)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視力表到平面鏡距離也為2.8m,則L的大小應該是
L的大小應該是0.6m;綜上所述,只有①③正確;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考點突破
考點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方法:像與物對稱——數(shù)理結(jié)合應對變化的情景。
由像與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可得:像與物大小相等,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像是正立的虛像。
例 1.(2022·湖南益陽·中考真題)如圖所示,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鏡時,他的像變大
B.人與平面鏡的距離增大時,他與像的距離變小
C.平面鏡垂直紙面向里移動,他的像位置不變
D.平面鏡的上端向人傾斜,他的像位置不變
【答案】C
【解析】A.平面鏡所成的像,像與物大小相等。當人靠近平面鏡時,人的大小不變,像的大小也不變。故A錯誤;
B.平面鏡所成的像,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當人與平面鏡的距離增大時,像與平面鏡的距離也增大,所以他與像的距離變大,故B錯誤;
C.當平面鏡垂直紙面向里移動時,因為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人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他的像位置不變,故C正確;
D.平面鏡的上端向人傾斜,人與平面鏡的距離發(fā)生了改變,因為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所以他的像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故D錯誤。
故選C。
例 2.(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題)起床后,你開始洗漱,洗完臉照鏡子,鏡子里出現(xiàn)了你的像。關(guān)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成的像是實像
B.成像大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有關(guān)
C.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D.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答案】C
【解析】A.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故A錯誤;
B.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故B錯誤;
CD.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考點2.平面鏡成像作圖
方法: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對稱法”步驟:
(1)找到物體上的關(guān)鍵點,如例3中物體AB上的A、B點;
(2)過關(guān)鍵點作出垂直于平面鏡的直線(利用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3)在直線上找出物體的對稱點(利用像和物體到鏡面等距);
(4)用虛線連接關(guān)鍵點的對稱點(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即得到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
例3.(2022·上海·中考真題)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 AB 在平面鏡 MN 中所成的像 A' B '。
【答案】
【解析】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 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
考點3.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
方法: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的注意事項:
(1)實驗時用透明的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既能成蠟燭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的蠟燭,方便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玻璃板要豎直放置,若不豎直放置,蠟燭成的像與玻璃板后的蠟燭不能重合。
(3)兩支蠟燭要完全一樣。
(4)實像可以呈現(xiàn)在光屏上,虛像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但能被人眼看到。
例4.(2022·山東濱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觀察到的蠟燭的像更清晰
B.只要把光屏放在恰當?shù)奈恢茫湍艹薪拥较灎T的像
C.蠟燭距玻璃板越遠,蠟燭的像就越小
D.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蠟燭的像的位置不變
【答案】D
【解析】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更好的確定像的位置,故A錯誤;
B.平面鏡成的是虛像,用光屏無法承接,故B錯誤;
C.蠟燭的像與物體是等大的,蠟燭距玻璃板越遠,蠟燭的大小不變,故蠟燭的像的大小不變,故C錯誤;
D.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平面鏡的位置不變,蠟燭的位置不變,蠟燭的像與物體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故蠟燭的像的位置也不變,故D正確。
故選D。
例5.(2022·山東淄博·中考真題)小明用玻璃板、蠟燭、白紙、刻度尺、火柴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他將點燃的蠟燭A放置在玻璃板前面(如圖),分別拿未點燃的蠟燭B、C、D(D與A同粗等高)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他發(fā)現(xiàn)只有蠟燭D能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此時蠟燭D的位置就是___________的位置,在此位置做好標記,移去蠟燭D,在標記處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承接不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___________像。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并相應移動蠟燭D,蠟燭D均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___________;
(2)探究完像和物的位置關(guān)系并最終得出“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guān)于鏡面對稱”的結(jié)論后,小明分析,小轎車前擋風玻璃安裝成傾斜,除了減小風阻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行車安全。這是因為:夜間行車時,如果車內(nèi)開燈,車內(nèi)乘客經(jīng)前擋風玻璃成的像在司機的___________(選填“斜上方”“正前方”或“斜下方”),這樣會減小對司機觀察路況的干擾。為了行車安全,夜間行車時,車內(nèi)不宜開燈。
【答案】 蠟燭A的像 虛 相等 斜上方
【解析】(1)[1]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豎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不點燃的蠟燭D,蠟燭D在A的另一側(cè),當蠟燭D和蠟燭A的像重合時,蠟燭 D的位置便是蠟燭A的像的位置。
[2]移去蠟燭D,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無法呈現(xiàn)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透過玻璃板在光屏上能看到蠟燭A的像。
[3]只有與A同粗等高的蠟燭D能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并相應移動蠟燭D,蠟燭D均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
(2)[4]小汽車前面的擋風玻璃相當于平面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如果豎直安裝,成的虛像會在正前方,干擾司機觀察路況,傾斜安裝可以使像成在斜上方,不干擾司機觀察路況。
考點4.平面鏡成像的應用
方法:1.“透紙式”讀時法:由于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和左右相反,那么我們可以對著陽光或燈光從印有時鐘在平面鏡中像的背面去看,是實際的時刻。
2.物體通過平面鏡成像的條件:物體在平面鏡前面;
3.通過平面鏡看到物體像的條件:來自物體的光被反射后能夠進入觀察者的眼睛——眼晴和虛像的連線應與平面鏡相交。
例6.(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題)檢查視力時,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如圖甲所示,則視力表上如圖乙所示的字母在平面鏡中的像正確的是( )
A.B.C.D.
【答案】B
【解析】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像物大小相等,與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左右互換。如圖乙“E”的像開口向右,則在平面鏡中看到的字母“E”開口向左,大小不變。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例7.把兩塊厚度不計且足夠大的平面鏡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豎立在地面上,俯視圖如圖所示.當小科站立在某個位置時,他通過平面鏡所成像的個數(shù)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個數(shù)為n,下列對小科在不同位置時,m、n值的分析,不符合實際的是( )
A.在a點或e點時,m=1,n=0B.在b點或d點時,m=1,n=1
C.在c點時,m=2,n=2D.在f點時,m=0,n=0
【答案】C
【解析】
分析 平面鏡會成等大的虛像,根據(jù)物體在不同的位置判定成像的情況;根據(jù)平面鏡的位置判定能否看到像.
解答 解:
A、由圖可知,在a點或e點時,各會成一個像,由于像和物體的連線經(jīng)過鏡面的延長線,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0,;故A正確
B、由圖可知,人在b、d點時,各會成一個像,由于像和物體的連線經(jīng)過鏡面,故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1,故B正確;
C、在c點時,c會通過兩個鏡面成兩個虛像,由于由于像和物體的連線經(jīng)過鏡面的延長線,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2,n=0,;故C錯誤;
D、在f點時,在平面鏡的背面,不會成像,即m=0,n=0,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當人的像和物體的連線經(jīng)過鏡面時,人才能看到自己的像.
考點5.凸面鏡和凹面鏡
方法:1.球面鏡:如果鏡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這樣的鏡子叫做球面鏡。球面鏡分為凸面鏡和凹面鏡。
2.凸面鏡
(1)概念:反射面是凸面的鏡子叫凸面鏡;
(2)作用:凸面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常用來擴大視野;
(3)圖示:如下圖甲
(4)應用:汽車的后視鏡、街頭路口的反光鏡
3.凹面鏡
(1)概念:反射面是凹面的鏡子叫凹面鏡;
(2)作用: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3)圖示:如上圖乙;
(4)應用:太陽灶、手電筒反光鏡、醫(yī)生檢查耳朵用的醫(yī)用反光鏡;
4.凸面鏡和凹面鏡都是利用光的反射成像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且符合光路可逆性。
例8.(2022·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1905年,英國車手多蘿西菜維發(fā)明了汽車后視鏡,以便于觀察后方來車。目前,汽車兩側(cè)的后視鏡用的是___________(填“凸透鏡”、“凹透鏡”、“平面鏡”、“凸面鏡”或“凹面鏡”),物體通過該光學元件成___________立的___________(填“實像”或“虛像”),選用該光學元件的優(yōu)勢是___________。
【答案】 凸面鏡 正 虛像 擴大視野
【解析】[1]汽車兩側(cè)的后視鏡是為了擴大司機的視野,一般用的是凸面鏡,凸面鏡對光線有反射發(fā)散作用,當平行光投射到凸面鏡上,反射的光線發(fā)散,這樣可以擴大司機的視野,減少盲區(qū)。
[2][3][4]物體通過凸面鏡成正立,縮小的虛像,且物體離凸面鏡越遠,所成虛像越??;凸面鏡對光線有反射發(fā)散作用,可以擴大司機的視野。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2節(jié) 密度同步測試題,共2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密度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質(zhì)量課時作業(yè),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質(zhì)量,質(zhì)量的測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透鏡課后測評,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凸透鏡和凹透鏡,透鏡對光的作用,焦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