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學(xué)期練習(xí)+單元測試(原卷版+解析版)
人教版八上物理 4.3 平面鏡成像 練習(xí)【原卷版+解析版】
展開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第四章《光現(xiàn)象》 第3節(jié) 平面鏡成像 精選練習(xí) 一、夯實基礎(chǔ) 1.小明同學(xué)身高1.7m,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1.5m處,他的像與他之間的距離是_______m,他的像高_______m,當他向后退0.5m時,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________米,像的大小將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如圖所示,面鏡在各行各業(yè)中都有廣泛的應(yīng)用,利用________面鏡制成的太陽灶可以用來會聚太陽光燒水,鏡子的內(nèi)表面應(yīng)當盡量的________(粗糙/光滑);牙醫(yī)利用口腔內(nèi)窺鏡,可以看到牙齒在鏡中所成的________像(實/虛)。 3.人的眼睛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取決于( ) A. 平面鏡的大小 B. 平面鏡放置的高低 C. 人的眼睛到平面鏡的距離 D. 人的眼睛本身的大小 4.關(guān)于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光屏用來驗證像的虛實 B. 玻璃板可以與紙面不垂直 C. 蠟燭離玻璃板越近像越大 D. 做多組數(shù)據(jù)可以減小實驗誤差 5.我們都知道猴子不能撈起水中的“月亮”,對水中“月亮”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水中的月亮是縮小的虛像。 B. 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大于井的深度。 C. 水中的月亮是縮小的實像。 D. 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等于井的深度。 6.如圖2所示,小貓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全身像,此時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應(yīng)是圖中的( ) 圖3 7.下圖3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是 ( ) 8.如圖5所示是從平面鏡里看到的一只鬧鐘鐘面的像,此時的實際時刻是 ( ) A. 5點20分 B. 7點40分 C. 6點20分 D. 6點40分圖5 Ω 9. 作圖題: ①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圖7 圖6 ②如圖7所示,AB、CD是平面鏡前一點光源S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M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請在圖中標出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圖。 10. 為了研究平面鏡所成像大小的特點,小明同學(xué)分別將物體A、B置于玻璃板前,然后用與A、B完全相同的物體A'?、B'?尋找像的位置,如圖6(a)、(b)所示。接著,他改變A到玻璃板的距離,重復(fù)上述實驗,如圖6(c)、(d)所示。觀察到A'?總能與A的像完全重合。請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歸納得出初步結(jié)論。 圖6 (a) (b) (c) (d) A A? B B? A A? A A? :Z,xx,k.Com] (1)分析比較圖6(a)或(b)及相關(guān)實驗結(jié)果可得:平面鏡成像中, 。 (2)分析比較圖6(a)和(c)和(d)及相關(guān)實驗結(jié)果可得: 。 11.小紅同學(xué)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水平臺上,再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圖8所示,在此實驗中: (1)小紅選擇玻璃板代替鏡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到鏡面的__________關(guān)系。 (3)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__________關(guān)系。 (4)為了便于測量及減小誤差,必須保證玻璃板_____放置。(選填“水平”、“豎直”或“傾斜”) 圖8 二、鞏固提高 12.平面鏡成像是___________形成的,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如圖)。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________米。 13.關(guān)于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做多組數(shù)據(jù)可以減小實驗誤差 B.玻璃板可以與紙面不垂直 C.蠟燭離玻璃板越近像越大 D.光屏用來驗證像的虛實 14.水平過道上方有一盞燈(如圖)。小明站在1號地磚上時,通過2號地磚看到燈的像;走到2號地磚上時,通過3號地磚看到燈的像。則小明通過兩塊地磚所看到的像( )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15.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當人靠近平面鏡時,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來源:學(xué)|科|網(wǎng)] A 像距與物距比值變小,像高與物高的比值不變。 B 像距與物距比值不變,像高與物高的比值不變。 C 像距與物距比值不變,像高與物高的比值變大。 D 像距與物距比值變大,像高與物高的比值變大。 16.如圖11所示,小明通過平面鏡看到了蠟燭的像,下列有關(guān)平面鏡成像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進入人眼的光是由蠟燭的像發(fā)出的 B.如果將平面鏡豎直上移一些,則像的位置不變 C.如果將圖中的平面鏡截掉3/4,則蠟燭不能在剩余的平面鏡中成完整的像 D.如果緊貼平面鏡背面放置一塊和平面鏡大小一樣的不透明擋板,則蠟燭在平面鏡中無法成像 圖12 圖11 17.如圖12,某同學(xué)做“平面鏡成像”實驗,用________作為平面鏡,這樣操作是為了 。將一張白紙放置在圖中像的位置上時,白紙上并不呈現(xiàn)燭焰的像,這一現(xiàn)象說明___________。在圖中鏡的后面擋一張黑紙,該同學(xué) (選填“仍能”或“不能”)看到鏡內(nèi)的燭焰,因為 。 18.某同學(xué)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 (1)實驗室提供了刻度尺、白紙、火柴,還需要下列選項中 等器材。 a、平面鏡;b、玻璃板;c、兩支同樣的蠟燭;d、兩支大小不同的蠟燭。 圖12 (2)如圖12實驗情景中器材B所擺放的位置 實驗要求(選填“符合”或“不符合”),原因是 。 (3)實驗中若要繼續(xù)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并得出像和物大小關(guān)系的結(jié)論,該同學(xué)應(yīng)采取的操作是 。 19.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 (1)實驗室提供了如圖15所示的一些實驗器材供選擇,蠟燭應(yīng)選用________;鏡面選用 ,其目的是可以方便地 (前兩空均選填字母); 蠟燭 光屏 普通鏡子 薄玻璃板 A B C D E F (2)為了探究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之間的關(guān)系,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實驗中,小麗同學(xué)只進行了一次實驗,就得到了“像與物到平面鏡距離相等”的結(jié)論,這種做法的不合理之處是 。 (3)若把白紙放在像的位置,在白紙上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像,由此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像。(選填“實”、或“虛”)。 20. 小紅同學(xué)用蠟燭、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實驗,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每次實驗都讓未點燃蠟燭與像重合,然后進行測量,得到如下的數(shù)據(jù): (1)他選擇用玻璃板作平面鏡的目的是: 。 (2)從這些數(shù)據(jù)分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有: ① ; ② 。 (3)小紅同學(xué)在做這個實驗時,在玻璃板的后面貼著放一張不透明的硬紙板,仍能看到蠟燭的像。這現(xiàn)象說明: 。 21.如圖16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桌面上已給出的器材有:帶支架的玻璃板、鉛筆各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兩個;白紙一張;火柴一盒. 圖17 圖16 (1)為完成實驗,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是_________. (2)為了___________,實驗時要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而實驗時需要多次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 (3)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______(選填“較亮”或“較暗”)環(huán)境進行.實驗過程中,需要豎直放置的_______,需要記錄______的位置。(后兩空選填序號:A.玻璃板;B.兩只蠟燭;C.玻璃板和兩只蠟燭。) (4)實驗時,將蠟燭1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個相同的蠟燭2放到玻璃板的另一側(cè),邊移動、邊觀察,使它與1的像重合,觀察時,眼睛應(yīng)該在如圖中________處觀察(選填“A”、“B”、“C”或“D”), 蠟燭2的位置即是的_______位置。為確定像的虛實,需在_______位置放一個光屏(選填“蠟燭1”或“蠟燭2”),并在如圖中的_________處觀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選填“A”、“B”、“C”或“D”)。 (5) 如圖甲是小軍本人,他在進行實驗時,從鏡中也觀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鏡中所成自己的像應(yīng)是如圖乙中的__________(填序號)。 22.如圖18,小明和小華同學(xué)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 (a)小明的記錄單 圖19 (b)小華的記錄單 A? A O O? A? A O O? C? B? B C 圖18 O B A O’ (1)先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 (選填“水平”或“豎直”)放置一塊 作為平面鏡。 (2)然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在玻璃板后放一支 且 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移動蠟燭B的位置,直到從玻璃板前 (選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看去它好像 似的,并記下蠟燭B的位置,這樣做是為了 。 (3)觀察發(fā)現(xiàn)蠟燭A的像與B的大小相等,可以得出: 。 (4)若移去蠟燭B,在其位置放置一光屏,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觀察到像,可以得出: 。 (5)圖19(a)、(b)所示為小明和小華同學(xué)完成的實驗記錄單。兩位同學(xué)實驗過程合理完整的是 同學(xué)(選填“小明”、“小華”或“小明和小華”),理由是: 。 (6)小華通過利用 實驗器材測量A到玻璃板的距離和B到玻璃板的距離,并記錄在右表中,可以得出: 。 實驗序號A到玻璃板的距離(cm)B到玻璃板的距離(cm)1882101031212 A.手影B.鏡中花C.小孔成像D.日食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厘米)蠟燭的高度(厘米)蠟燭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厘米)蠟燭像的高度(厘米)868612.5512.55115115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