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5節(jié) 跨學科實踐:探索廚房中的物態(tài)變化問題教學設計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5節(jié) 跨學科實踐:探索廚房中的物態(tài)變化問題教學設計,共1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素養(yǎng)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素養(yǎng)目標】
1.物理觀念:知道烹飪過程中與物態(tài)變化有關的現(xiàn)象。
2.科學思維:觀察烹飪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并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和解釋這 些現(xiàn)象。
3.科學探究:觀察烹飪的過程,找出烹飪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 出改進建議,對改進建議的實施效果進行評價。
4.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
(1)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結論,產生成就感,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實事求是 的科學態(tài)度。
(2)培養(yǎng)學生節(jié)約資源的責任感和自覺行為。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找出各種食材在烹飪過程中的物態(tài)變化及有關規(guī)律。
教學難點:
分析這些物態(tài)變化及有關規(guī)律對烹飪的影響;從物理學的角度對烹飪過程提 出優(yōu)化意見和安全整改意見。
【教學過程】
(1). 觀察與記錄
任務1:觀察廚房中挑選兩種不同烹飪方式下食材的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
1. 炒描述:將食材放入熱油鍋中迅速翻炒至熟。
物態(tài)變化:食材中的水分在高溫下迅速汽化,同時食材表面可能因高溫而部分碳化(固態(tài)到固態(tài)的變化,但性質改變)。油脂在高溫下汽化也可能發(fā)生部分氧化、聚合等化學變化,但這些不屬于物態(tài)變化范疇。在家做《荷塘月色》這道菜觀察體會炒菜過程中的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
2. 爆描述:與炒類似,但火候更猛,時間更短,常用于烹飪脆嫩的食材。
物態(tài)變化:與炒相似,食材中的水分迅速汽化,表面可能迅速變熟或略微碳化。
以水爆肚制作為例,焯水時必須沸入沸出,這樣涮出來的才會脆嫩。原因在于旺火烹調的菜肴,能使主料迅速受高溫,纖維急劇收縮,使肉內的水份不易浸出,吃時就脆嫩。如果不是用旺火,火力不足,鍋中水沸不了,主料不能及時收縮,就會將肉內的水份浸出主料煮老。
3. 熘描述:溜肉段為例,肉段先經過腌制或上漿處理,再用熱油滑散至熟,最后加入調味汁快速翻炒成菜。
物態(tài)變化:肉段在滑油過程中,表面水分迅速汽化,形成酥脆外殼。調味汁在加熱過程中可能部分蒸發(fā),使湯汁濃稠。
4. 炸描述:炸丸子,丸子浸入高溫油中炸至金黃酥脆。
物態(tài)變化:丸子中的水分在高溫油中迅速汽化,同時丸子表面形成酥脆外殼。油脂在高溫下可能發(fā)生氧化、聚合等化學變化,但這些不影響丸子的物態(tài)變化。
5. 煎描述:煎帶魚,少量油在平底鍋中加熱,魚段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
物態(tài)變化:帶魚表面與油接觸的部分迅速受熱,水分汽化形成脆皮。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食材內部也逐漸熟透。
6. 燒、燜、燉描述:這些烹飪方法通常涉及較多的湯汁,食材在湯汁中長時間加熱至熟。
物態(tài)變化:湯汁在加熱過程中逐漸汽化,使湯汁濃縮。食材中的部分水分和可溶性成分溶解在湯汁中,同時食材逐漸吸收湯汁的味道和營養(yǎng)。
7. 蒸描述:饅頭放在蒸鍋上,利用水蒸氣加熱至熟。
物態(tài)變化:水在蒸鍋中沸騰產生水蒸氣,水蒸氣上升遇到冷的饅頭表面時液化成水膜覆蓋在饅頭上,同時液化放出熱量使饅頭熟透。
8. 烤描述:將肉串放在烤箱或烤架上,利用高溫熱源(如火焰、電熱元件等)加熱至熟。
物態(tài)變化:肉串表面水分迅速汽化、脂肪熔化,肉串形成脆皮。在高溫作用下,肉串部分表面還可能發(fā)生焦糖化反應(固態(tài)到固態(tài)的變化但性質改變)產生特有的香味和色澤。
9. 燴描述:將多種食材和湯汁一起加熱烹制至熟爛入味。
物態(tài)變化:湯汁在加熱過程中逐漸汽化濃縮。食材中的部分成分溶解在湯汁中形成濃郁的風味。
請注意,以上描述是基于烹飪過程中常見的物態(tài)變化進行的概括性說明。在實際烹飪過程中,由于食材種類、烹飪條件(如溫度、時間、壓力等)的不同以及化學反應的參與(如美拉德反應、糊化反應等),物態(tài)變化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和程度也會有所差異。
拆骨肉燴酸菜
方法:使用相機或手機記錄實驗過程,同時填寫觀察記錄表,詳細描述物態(tài)變化的條件、過程和結果。
任務(2). 實驗探究
實驗:油炸與水煮對比實驗
目的:比較不同烹飪方式下食材的物態(tài)變化及其對食物品質的影響。
步驟:分別將相同食材制作的元宵放入沸水和熱油中烹飪,觀察并記錄食材顏色、形狀和口感的變化。
分析:討論元宵在水中煮變軟,?這是因為水的沸點相對較低,?通常在100°C左右。?在較低的溫度下,?食物中的水分不易流失,?保持了食物的原始結構和水分,?使得元宵變軟。元宵在油中煮變脆,?這是因為油的沸點遠高于水,?通常在160-200°C之間。?在高溫油中,?食物表面的水分迅速蒸發(fā),?蛋白質凝固,?形成一層脆皮,?使得元宵變得酥脆。?油炸元宵往往熱量很高,?高溫下可能產生致癌物,?且多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油炸時容易氧化聚合,?對健康不利。?因此,?油炸元宵雖然美味,?但需適量食用。??
任務(3). 現(xiàn)象分析
現(xiàn)象1抽油煙機油盒里邊的油是怎樣形成的?炒菜時,高溫的油和水汽化變成氣態(tài),被抽油煙機抽到里面,水蒸氣占大部分,這些油和水蒸氣絕大部分被油煙機排到外面。只有少部分的油和水蒸氣遇冷液化后變成油和水 (,當抽油煙機停止工作時,這些油和水往下流,水再一次蒸發(fā)了,而油流到油盒子里。
現(xiàn)象2為什么生餃子會沉,熟的餃子會浮起來?生餃子下鍋后由于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沉到鍋底,煮熟后餃子餡中水汽化以及餃子皮的淀粉糊化受熱膨脹體積變大,餃子所受浮力變大,重力不變,浮力大于重力,所以餃子上浮,最終漂浮在水面。
現(xiàn)象3冰箱的霜是怎樣形成的?
一種室內空氣和冰箱內氣體自由交換,室內的濕空氣進入到冰箱里帶有一定量水蒸氣。另外一部分水蒸氣來自冰箱里存放的蔬菜、水果中的水通過水分蒸發(fā),遇冷后凝華成霜。
第二種冰箱蒸發(fā)器冰霜過多,導致熔化時多余的水溢出接水盤,反流到冰箱里;冰箱的密封條老化,或者有油污導致密封不嚴,外部帶有水蒸氣的空氣進入冰箱遇冷后,水蒸氣凝華結霜現(xiàn)象;冰箱排水管口結冰,導致化霜水無法流出,全都流入冰箱內,出現(xiàn)結霜現(xiàn)象。
第三種冰箱中有水蒸氣,而制冷時在某一小區(qū)域溫度逐漸下降,先使周圍的水蒸氣達液化成露,由于溫度繼續(xù)下降至零攝氏度以下露又凝固為小冰粒。
現(xiàn)象4拿剛出鍋的熱饅頭時為什么要在手上沾點涼水?避免燙傷。因為熱饅頭接觸到手上的涼水時,涼水迅速汽化吸收了手上的較多熱量,避免燙傷手。
現(xiàn)象5電飯鍋出氣口為什么有警示標識?由于水蒸氣變成同溫度的熱水時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熱,所以鍋中冒出的水蒸氣造成的燙傷要比熱水燙傷更嚴重。
任務(4). 提出改進建議
針對烹飪過程:提出優(yōu)化烹飪方法、提高烹飪效率的建議。
針對安全隱患:分析烹飪過程中避免燒干鍋的安全隱患,并提出預防措施。
選擇一個改進建議,在家人的幫助下,在廚房中進行實際操作,檢驗效果。
通過以上PBL項目的實施,學生不僅能夠深入理解廚房中的物態(tài)變化問題,還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解決具體問題,從而提升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相關教案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三章 物態(tài)變化教學設計,共3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策略,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5節(jié)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教案設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策略,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5節(jié) 跨學科實踐:探索廚房中的物態(tài)變化問題教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策略,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教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