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金

    2024中考物理三輪突破5檢測簡單機械的分析與計算習題含答案

    • 383.3 KB
    • 2024-06-16 09:17
    • 91
    • 1
    • 菁青資源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2024中考物理三輪突破5檢測簡單機械的分析與計算習題含答案第1頁
    1/37
    2024中考物理三輪突破5檢測簡單機械的分析與計算習題含答案第2頁
    2/37
    2024中考物理三輪突破5檢測簡單機械的分析與計算習題含答案第3頁
    3/37
    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2024中考物理三輪突破5檢測簡單機械的分析與計算習題含答案

    展開

    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三輪突破5檢測簡單機械的分析與計算習題含答案,共3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爸爸領著小梅玩蹺蹺板,關于輪軸,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專題檢測
    1.爸爸領著小梅玩蹺蹺板。下列四幅圖中,最有可能讓蹺蹺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 )
    A.B.
    C.D.
    2.關于輪軸,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輪軸是可以連續(xù)旋轉的杠桿
    B.螺絲刀擰螺絲是利用了輪軸費力的原理
    C.如果動力作用在軸上,就能少移動距離
    D.自行車的車把手相當于一個輪軸,可以省力
    3.如圖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開瓶器開瓶蓋B.筷子夾食物
    C.定滑輪提升物體D.天平稱物體質量
    4.A中的杠桿和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B、C、D中的物體被勻速吊起,所有物體重力均為G,不計動滑輪重力、繩重和一切摩擦,則所用拉力F最小的是( )
    A.B.
    C.D.
    5.下列有關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越省力的機械,其機械效率就越低
    B.使用機械做功越快,其機械效率越高
    C.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越大的機械,其機械效率就越高
    D.通過改進機械的性能可以使機械效率達到100%
    6.如圖所示為我國第一部物理學著作《遠西奇器圖說》所記載的一機械裝置,書中對小球A、B的質量大小關系作出了正確的推測。若小球A的質量為10克,不考慮摩擦和繩重,則兩小球勻速移動時,小球B的質量可能為( )
    A.14克B.12克C.10克D.8克
    7.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桿的機械效率。他將兩個鉤碼懸掛在B點,在A點用彈簧測力計保持豎直方向向上拉動杠桿,使其繞O點緩慢轉動,帶動鉤碼上升一定的高度h(不計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杠桿轉動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會變小
    B.僅增加鉤碼的個數,拉力所做的額外功增大
    C.僅將鉤碼的懸掛點從B點移到C點,拉力做的總功變大
    D.僅將拉力的作用點從A點移到C點,杠桿的機械效率不變
    8.小利在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時,先將杠桿調節(jié)為水平平衡,然后在支點O的右側A刻線處掛上兩個重均為1 N的鉤碼,再用彈簧測力計在B刻線處豎直向上拉杠桿,使其水平平衡,如圖所示。杠桿上相鄰刻線間的距離均為2 c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的拉力為2 N
    B.若取下一個鉤碼,則杠桿再次水平平衡時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的拉力將減小1 N
    C.若彈簧測力計沿杠桿所在豎直平面內的虛線方向拉杠桿,則杠桿水平平衡時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為8 cm
    D.保持杠桿水平平衡,在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由豎直向上緩慢變?yōu)檠馗軛U所在豎直平面內的虛線斜向上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一定變大
    9.如圖所示,是某工地施工時用于提升重物的滑輪組,工人用大小為160 N的拉力,在10 s內將重為400 N的重物在豎直方向上勻速提升2 m。若不計繩重及摩擦,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6 m
    B.動滑輪的重力為80 N
    C.該滑輪組沒有改變拉力的方向
    D.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6 m/s
    10.如圖所示為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吊裝工具,物體M為重5000 N的配重,杠桿AB的支點為O,已知OA:OB=1:2,滑輪下面掛有建筑材料P,每個滑輪重100 N,工人體重為700 N,杠桿與繩的自重、滑輪組摩擦均不計,當工人用300 N的力豎直向下以1 m/s的速度勻速拉動繩子時( )
    A.A點受到700 N的拉力
    B.建筑材料P重為600 N
    C.建筑材料P上升的速度為3 m/s
    D.物體M對地面的壓力為4500 N
    11.如圖所示,在斜面上將一個重4.5 N的物體勻速拉到高處,沿斜面向上的拉力為1.8 N,斜面長s=1.2 m、高h=0.3 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為有用功,則( )
    A.有用功為1.35 J,機械效率為75%
    B.有用功為2.16 J,機械效率為62.5%
    C.有用功為1.35 J,機械效率為62.5%
    D.有用功為1.35 J,機械效率為100%
    12.如圖(不計繩重、滑輪重以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重為60 N的木塊,在10 N的拉力F作用下,物體在水平路面上以1 m/s的速度勻速運動了6 s,則( )
    A.木塊與水平路面間的摩擦力為120 N
    B.木塊與水平路面間的摩擦力為20 N
    C.在6 s內繩子自由端移動了6 m
    D.在6 s內繩子自由端移動了18 m
    13.如圖所示,用F=10 N的拉力使重物勻速上升0.1m,已知物體的重力為27 N(忽略繩子與滑輪的摩擦及繩子的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是0.2 m
    B.拉力做的功是2.7 J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90 %
    D.動滑輪的重力是1 N
    14.如圖甲所示,用動滑輪將正方體物塊從裝有水的容器底部緩慢勻速提起,拉力F隨提升高度h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物塊完全離開水面后,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7.5%,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物塊的邊長為0.6 m
    B.動滑輪重為300 N
    C.提升物塊完全離開水面前,動滑輪的機械效率大于87.5 %
    D.將物塊提升至上表面與水面相平的過程中拉力F做的功為1650 J
    15.當你用桶從井中提水時,你對桶做的功是 ;如果桶掉進井里,從井撈桶時,桶里帶著一些水,這時你對桶做的功是 ,對水做的功是 (均選填“總功”、“額外功”或“有用功”)。
    16.如圖是小明用一根木棒撬動水平地面上石頭的情景,為了更省力,小明應沿 (填“豎直”或“垂直木棒”)方向向下壓木棒。若想省更多的力,小明可以將作為支點的石塊O向 (填“左”或“右”)適當移動。
    17.“文明城市”的創(chuàng)建讓城市更美更潔凈,如圖所示,園林工人使用的剪刀可以省 ;環(huán)衛(wèi)工人使用的掃帚可以省 ;上山的公路修成盤山公路,是因為盤山公路相當于簡單機械中的 ,可以省力。
    18.在瀘州市第36屆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上,秋雨同學展示了如圖所示的“硬幣玩轉杠桿”裝置,活動中使用的硬幣完全相同。在刻度均勻的杠桿上放硬幣之前,杠桿已在水平位置平衡,說明該杠桿的重心在 點。在A點疊放兩枚硬幣時,則可在E點疊放 枚硬幣能使杠桿再次水平平衡。保持A點疊放兩枚硬幣不變,在杠桿上已標出的其余6個點上放硬幣,有些點無論放多少枚硬幣都無法使杠桿再次水平平衡,這些點是 。
    19.如果杠桿的阻力臂是動力臂的13,要使杠桿平衡,阻力應是動力的 倍,這種杠桿的優(yōu)點是 (選填“省力”或“省距離”);若杠桿受到的阻力是60 N,杠桿平衡時的動力是 N。
    20.如圖所示,輕質杠桿OA中點處懸掛一質量為5 kg的物體,在A端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力F= N(g=10 N/kg);保持力F的方向不變,將杠桿從A位置勻速提到B位置的過程中,力F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1.如圖所示,若G1=10 N,動滑輪重2 N,忽略繩重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要讓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G2= N。
    22.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為100牛的物體A沿著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為5 N,繩和滑輪的重力以及繩和滑輪之間的摩擦均不計,則A與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是 牛。在拉動過程中動滑輪的作用是 (填“省力”或“省距離”)。
    23.兩個滑輪用如圖所示的方式組合,其中B是 滑輪,用力F拉動繩端時,物體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所受摩擦力為0.6 N,不計繩、滑輪重及滑輪的摩擦,則拉力為 N。
    24.如圖甲所示,拉力F拉著輕質滑輪勻速上升,物體A的重力為28 N,滑輪的半徑為0.1 m。在物理學中,我們將力和力臂的乘積稱為力矩,單位是 N?m。如果將滑輪看成是一個輕質杠桿,如圖乙所示,則拉力F的力矩為 N?m。
    25.如圖所示,一個傾角為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質量均為m的兩個物體A、B通過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相連,物體A在物體B的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勻速滑動,當物體B下降高度為h時,其對物體A做的有用功為 ,若斜面光滑,則整個系統機械能 (選填“守恒”或“不守恒”),理由是 。
    26.如圖所示,ABC是以O為支點的輕質杠桿,AB=40 cm,OB=30 cm,OC=60 cm,水平地面上的實心均勻正方體物塊M重為80 N,用細線與C點相連,在A點用60 N的力沿某方向拉杠桿,使M對地面的壓力最小,且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此時細線的拉力為 N;保持A點的拉力大小和方向以及杠桿的狀態(tài)不變,要使M對地面的壓強變?yōu)樵瓉淼?15,可將物塊M沿豎直方向切去的質量為 kg。(忽略支點處的摩擦)
    27.小陽某次做實驗需要量取600 mL水,但實驗室的量筒量程不夠,于是他找來了一個桿秤并改裝成了大容量“量筒”。如圖所示,A處掛有一體積足夠大的水桶,當把O點懸掛起來時,將秤砣M移到B處恰好可以平衡,此處應該標注 mL,小陽將一個質量為500 g的砝碼放入水桶,移動秤砣到C處時,再次平衡。已知OA=30 cm,OB=20 cm,OC=70 cm,OE=100 cm,則該大容量“量筒”的量程為 mL。標注好刻度后,小陽突發(fā)奇想,若用它測酒精的體積,讀數將 (準確/偏大/偏?。?。
    28.體重是600 N的人站在重為200 N的木板上,如圖所示。則站在木板上的人要 N 的拉力才能使木板水平靜止,此人對木板的壓力為
    N。(不計滑輪重和繩與滑輪的摩擦)
    29.用如圖甲的滑輪組提升重200 N的物體,已知拉力F為80 N,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和繩子自由端的運動情況如圖乙所示,反映繩子自由端運動的圖線是
    (選填“A”或“B”),動滑輪重為 N,3 s內對物體做的有用功為 J。
    30.為了方便殘疾人上下臺階,很多公共場所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專用通道。沿專用通道至入口和直接上臺階相比較,可以 (選填“省力”、“省功”或“省距離”)。若將重600 N的小車沿8 m長的斜面推至2 m高的入口處,沿斜面所用的推力為200 N,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在此過程中所受斜面摩擦力大小為
    N。
    31.如圖所示,將總重為G的鉤碼掛在鐵質杠桿上,彈簧測力計作用于P點,現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上升的高度為h,杠桿的機械效率為η;若將彈簧測力計和鉤碼都移動到Q點,仍將鉤碼勻速提升h的高度,此時杠桿的機械效率η′,若不計轉軸O處的摩擦,則:η′ η(選填“>”、“=”或“<”)。
    32.如圖,用動滑輪將一重G=3.5 N的物體豎直向上緩慢提升2 m,所用拉力F=10 N,則在該過程中,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 。
    33.如圖所示,重為800 N的物體在100 N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向左勻速移動了2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在此過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是 J,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是 N。
    34.將重為16 N的重物用圖示動滑輪勻速提升2 m,所用拉力F=10 N,不計輪軸處摩擦及繩重,求:
    (1)該過程中的有用功。
    (2)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3)動滑輪的重力。
    35.一輕質杠桿可繞O點轉動,已知OA=1.6 m,OB=0.4 m,C為杠桿的中點,如圖所示?,F在杠桿B點掛一重為60 N的物體,用始終豎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A點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計摩擦)
    (1)根據杠桿平衡條件,計算力F的大?。?br>(2)若杠桿自重G0=10 N且質量分布均勻,不改變F的方向,求豎直勻速提升時杠桿的機械效率。
    36.如圖所示,斜面長s=2 m,高h=0.8 m。建筑工人將重G=500 N的貨物箱,用繩子從地面勻速拉到頂端時,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250 N,不計繩重力。求:
    (1)該過程拉力F做的總功是多少?
    (2)該過程拉力F做的額外功是多少?
    (3)貨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4)該裝置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37.如圖所示,甲工人用水平推力F甲推動重為750 N的貨物,在水平路面上勻速移動2 m至倉庫門口A處,用時10 s,此過程中甲工人做功的功率P甲=30 W;乙工人接著使用滑輪組拉動該貨物在同樣的路面上勻速移動3 m到達指定位置B,拉力
    F乙為80 N。求:
    (1)甲工人做的功;
    (2)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8.桔槔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汲水工具,桔槔的結構相當于一個普通的杠桿。如圖甲所示,橫桿的一端用繩子與水桶相連,另一端綁上一塊重石頭。當要提水時,人用力向下拉繩子使水桶下降到水面以下并讓水流入水桶。當水桶裝滿水后,就讓另一端石頭下降,通過杠桿作用,就可將水桶提升。這樣汲水過程的主要用力方向是向下,由于向下用力可以借助人的體重,因而大大減少了人們提水的疲勞程度。
    (1)圖乙是桔槔的模型,已知BO=1 m,AO=2 m,空水桶重20 N,石頭重400 N。請計算人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使空水桶勻速下降?
    (2)若水桶裝滿水后的總重為190 N,則把裝水后的水桶從水井中拉起時,人需要給繩子向上的拉力嗎?若無需拉力,請分析說明;若需要拉力,請計算大小。
    39.某工程建設中用到的一種起重機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用該起重機將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長方體混凝土墩放入水中。起重機的吊臂OAB粗細不計,可以看作杠桿,吊臂B端連著滑輪組,已知混凝土墩的密度為2.5×103 kg/m3、底面積為4 m2、高為2 m,ρ水=1.0×103 kg/m3。求:
    (1)混凝土墩的質量;
    (2)混凝土墩被提起到最高點靜止時,立柱CA恰好豎直,OA:OB=1:6。若忽略滑輪組、鋼絲繩和吊臂的重力及各種摩擦,則起重機立柱CA對吊臂A點豎直向上的作用力是多少 N。
    (3)混凝土浸沒在水中后,它勻速下降過程中所受鋼絲繩的拉力。(不計水的阻力)
    40.如圖所示是一個水位監(jiān)測儀的簡化模型。杠桿AB質量不計,A端懸掛著物體M,B端懸掛著物體 N,支點為O,BO=4AO。物體M下面是一個壓力傳感器,物體 N是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圓柱體,放在水槽中,當水槽中無水時,物體 N下端與水槽的底部恰好接觸且壓力為零,此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也為零。已知物體 N的質量m2=4 kg,高度H=1 m,橫截面積S=20 cm2(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物體 N的密度ρ;
    (2)物體M的質量m1;
    (3)當壓力傳感器的示數F=40 N時,求水槽內水的深度h。
    41.如圖甲、乙所示,物體M先后浸沒在水和濃鹽水中(ρ鹽水>ρ水),用同一滑輪組從兩種液體中將物體M勻速提出水面,拉力F和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不計繩重、摩擦及水的阻力,物體M不吸水、不沾水,g=10 N/kg。
    (1)圖丙中 (選填“A”“B”)曲線表示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
    (2)求物體M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如果物體M浸沒在水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1,完全拉出水面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0,浸沒在濃鹽水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2,已知η0:η1=25:24,η0:η2=20:19,求物體M浸沒在鹽水中的浮力。
    參考答案
    1.【解析】爸爸的重力大于小梅的重力,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小梅到蹺蹺板支點的距離應大于爸爸到支點的距離,
    所以,最有可能讓蹺蹺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B選項。
    【答案】B。
    2.【解析】A.輪軸是可以連續(xù)旋轉的杠桿,正確;
    B.螺絲刀擰螺絲是利用了輪軸省力的原理,故B錯誤;
    C.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公式F1F2=rR,可知動力作用在軸上,輪軸是一費力杠桿,可以省距離,故C正確;
    D.自行車的車把相當于一個輪軸,車把相當于輪,前軸為軸,是一個省力杠桿,故D正確。
    【答案】B。
    3.【解析】A.開瓶器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A錯誤;
    B.筷子夾食物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B正確;
    C.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故C錯誤;
    D.天平在使用時,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故D錯誤。
    【答案】B。
    4.【解析】A.圖中,動力臂為阻力臂的一半,所以動力為阻力的2倍,即F=2G;
    B.圖中為定滑輪,不省力,所以F=G;
    C.圖中有2段繩子承擔物體的重,所以F=12G;
    D.圖中有3段繩子承擔物體的重,所以F=13G;
    綜上,D圖中所用拉力F最小。
    【答案】D。
    5.【解析】A.機械效率是指利用機械做功時,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其大小與機械做功是否省力、做功快慢,做的有用功多少,做功的多少無關,故A錯誤;
    B.由A可知,機械效率大小與機械做功快慢無關,故B錯誤;
    C.機械效率是指利用機械做功時,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越大,機械效率越大,故C正確;
    D.利用機械做功時,總會有能量損失,因此機械效率不可能達到100%,故D錯誤。
    【答案】C。
    6.【解析】不考慮摩擦和繩重,定滑輪即不省力又不省距離,則繩子對A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當B下降時,B下降的高度hB等于A沿斜面上升的距離LA大于A豎直上升的高度hA,根據功的原理可知,重力對B做的功等于繩子的拉力對A做的功,也等于克服A的重力做的功,即mAghA=mBghB,因為hA<hB,所以mA>mB,因此B的質量肯定小于10g。
    【答案】D。
    7.【解析】A.若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一直豎直向上拉動,阻力不變,動力臂減小,阻力臂變小,如下圖所示:
    △OBB′∽△OAA′,所以OB′OA′=OBOA,所以動力臂與阻力臂的比值不變,因為阻力不變,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應該不變,故A錯誤;
    B.克服杠桿重力做的功為額外功,僅增加鉤碼的個數,杠桿重力和杠桿上升的高度不變,拉力所做的額外功不變,故B錯誤;
    C.僅將鉤碼的懸掛點從B點移到C點,鉤碼和杠桿還是上升原來的高度,有用功不變;
    鉤碼由B到C,上升高度不變,根據數學關系可知,杠桿提升的高度減小,額外功減小,又因為總功等于額外功與有用功之和,所以拉力做的總功變小,故C錯誤;
    D.僅將拉力的作用點從A點移到C點,鉤碼和杠桿還是上升原來的高度,則有用功不變,額外功也不變,總功不變,根據η=W有W總可知,效率不變,故D正確。
    【答案】D。
    8.【解析】A.圖中每個鉤碼重1 N,杠桿上相鄰刻線間的距離均為2 cm,彈簧測力計在B刻線處豎直向上拉杠桿,杠桿水平平衡,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有:
    F×OB=G×OA,即F×4×2 cm=2×1 N×8×2 cm,
    解得:F=4 N,故A錯誤;
    B.若取下一個鉤碼,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再次水平平衡時F′×OB=G′×OA,
    即F′×4×2 cm=1 N×8×2 cm,解得:F′=2 N,
    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的拉力減小F﹣F′=4 N﹣2 N=2 N,故B錯誤;
    C.若彈簧測力計沿杠桿所在豎直平面內的虛線方向拉杠桿,由于不知虛線方向與杠桿的夾角的大小,無法確定此時拉力的力臂大小,故C錯誤;
    D.彈簧測力計由豎直向上緩慢變?yōu)檠馗軛U所在豎直平面內的虛線斜向上的過程中,拉力的力臂逐漸減小,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根據F1L1=F2L2知,拉力逐漸變大,故D正確。
    【答案】D。
    9.【解析】A.由圖可知,n=3,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3h=3×2 m=6 m,故A正確;
    B.不計繩重和滑輪轉軸處的摩擦,拉力F=13(G+G動),則動滑輪的重力G動=3F﹣G=3×160 N﹣400 N=80 N,故B正確;
    C.由圖可知該滑輪組沒有改變拉力的方向,故C正確;
    D.物體上升速度:v=?t=2m10s=0.2 m/s,故D錯誤。
    【答案】D。
    10.【解析】(1)由于定滑輪受向下的重力、3段繩子向下的拉力、杠桿對定滑輪向上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FA=3F+G定=3×300 N+100 N=1000 N,故A錯誤;
    B.由圖可知n=2,且滑輪組摩擦均不計,由F=12(G+G動)可得,建筑材料P重:G=2F﹣G動=2×300 N﹣100 N=500 N,故B錯誤;
    C.物重由2段繩子承擔,建筑材料P上升的速度v=12v繩=12×1 m/s=0.5 m/s,故C錯誤;
    D.杠桿對定滑輪的拉力和定滑輪對杠桿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FA′=FA=1000 N;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A′×OA=FB×OB,且OA:OB=1:2,
    所以,FB=FA′×OAOB=1000 N×12=500 N;
    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杠桿對物體M的拉力等于物體M對杠桿的拉力,即FB′=FB=500 N;
    物體M受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豎直向上的拉力,
    則物體M受到的支持力為:FM支持=GM﹣FB′=5000 N﹣500 N=4500 N,
    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物體M對地面的壓力:FM壓=FM支持=4500 N,故D正確。
    【答案】D。
    11.【解析】有用功W有用=Gh=4.5 N×0.3m=1.35 J,
    總功W總=Fs=1.8 N×1.2m=2.16 J,
    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100%=×100%=62.5%。
    【答案】C。
    12.【解析】AB.由滑輪組結構看出,n=2,
    不計繩重、滑輪重以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作用在繩自由端的拉力等于木塊受摩擦力的12,
    木塊受到的摩擦力:
    f=2F=2×10 N=20 N,故A錯誤、B正確;
    CD.物體移動的距離:s=vt=1m/s×6s=6m;
    繩子自由端通過的距離:
    s′=2s=2×6m=12m,故CD錯誤;
    【答案】B。
    13.【解析】A.由圖知n=3,則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s=3h=3×0.1m=0.3m,故A錯誤;
    B.拉力做的總功:W總=Fs=10 N×0.3m=3 J,故B錯誤;
    C.有用功為:W有用=Gh=27 N×0.1m=2.7 J;
    機械效率為:η=W有用W總=2.7J3J=90%,故C正確;
    D.拉力做的額外功:W額=W總﹣W有用=3 J﹣2.7 J=0.3 J;
    不計繩重和滑輪的摩擦,由W額=G動h可得,動滑輪的重力:G動=W額?= N,故D錯誤。
    【答案】C。
    14.【解析】A.動滑輪繩子的有效股數n=2,由圖乙可知,物塊浸沒時繩子的拉力F1=1375 N,
    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由F=1n(G+G動﹣F浮)可得:1375 N=12(G+G動﹣F?。┅仼仼仼仮?br>當物塊完全離開水面后繩子的拉力F2=2000 N,
    由F=1n(G+G動)可得:2000 N=12(G+G動)﹣﹣﹣﹣﹣﹣﹣﹣﹣﹣②
    由①②可得:F?。?250 N,
    因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
    所以,由F?。溅岩篻V排可得,物塊的體積:V=V排=F浮ρ水g=1250N1.0×103kg/m3×10N/kg=0.125m3,
    由V=L3可得,物塊的邊長:L=3V=30.125m3=0.5 m,故A錯誤;
    B.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物塊完全離開水面后,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η=W有W總×100%=G?(G+G動)?×100%=GG+G動×100%,即87.5%=GG+G動×100%﹣﹣﹣﹣﹣③
    由②③可得:G=3500 N,G動=500 N,故B錯誤;
    C.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提升物塊完全離開水面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W有′W總′×100%=(G?F浮)?(G+G動?F浮)?×100%=G?F浮G+G動?F浮×100%=3500N?1250N3500N+500N?1250N×100%≈81.8%,
    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小于87.5%,故C錯誤;
    D.將物塊提升至上表面與水面相平的過程中,由圖乙可知,物體上升的高度h=0.6 m,拉力F=1375 N,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2×0.6 m=1.2 m,
    此過程中拉力F做的功W=Fs=1375 N×1.2 m=1650 J,故D正確。
    【答案】D。
    15.【解析】用水桶從井中提水的時候,目的是提水,所以對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同時還要將水桶提起來,所以對桶做的功是額外功;
    從井撈桶時,目的是撈桶,所以對桶做的功是有用功,同時,還要將桶中的部分水提起來,所以對水做的功是額外功。
    【答案】額外功;有用功;額外功。
    16.【解析】(1)要使施加在撬棒的動力最小,應使動力臂L1最大;當以O為支點,為了更省力,小明應沿垂直木棒方向向下壓木棒,此時動力臂等于木棒的長度,動力臂最大,此時動力較?。?br>(2)若想省更多的力,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一定時,可以減小阻力臂,增大動力臂,所以小明可以將作為支點的石塊O向右適當移動。
    【答案】垂直木棒;右。
    17.【解析】(1)園林工人使用的剪刀,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環(huán)衛(wèi)工人使用的掃帚,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但省距離;
    (2)盤山公路相當于簡單機械中的斜面,加長了運動距離,但可以省力。
    【答案】力;距離;斜面。
    18.【解析】在刻度均勻的杠桿上放硬幣之前,杠桿已在水平位置平衡,這表明杠桿的重心在支點處,即D點,杠桿的重力的力臂為0;
    在A點疊放兩枚硬幣時,設每個硬幣的重力為G,杠桿上每一小格的長度為L,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2G×3L=GE×L,解得:GE=6G,即在E點疊放6枚硬幣能使杠桿再次水平平衡;
    由圖可知,杠桿的支點在中點,保持A點疊放兩枚硬幣不變,A點硬幣的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由于放置的硬幣的重力的方向也是豎直向下的,要使杠桿平衡,則硬幣應放置在D點的右側,在杠桿的左側的B、C兩點,無論放多少枚硬幣都無法使杠桿再次水平平衡;D點是支點,在D點放多少枚硬幣都不會影響杠桿左端下沉。
    【答案】D;6;B、C、D。
    19.【解析】由題意知,L阻力=13L動力,由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得:F阻力F動力=L動力L阻力=L動力13L動力=3,
    即阻力是動力的3倍;
    動力小于阻力,這是省力杠桿,省力杠桿的優(yōu)點是省力。
    由F阻力F動力=3可得,若杠桿受到的阻力是60牛,杠桿平衡時加在杠桿上的動力:
    F動力=13×F阻力=13×60 N=20 N。
    【答案】3;省力;20。
    20.【解析】物體的重力為:G=mg=5 kg×10 N/kg=50 N;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G×L2=F×L;則F=G2=50N2=25 N;
    當杠桿到達B位置時,力臂如圖所示:
    由圖知,阻力臂、動力臂都減小了,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G×L'G=F′×L'F;
    根據圖中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可知,L′GL′F=ODOB=LGLF=12;則F′=L′GL′F×G=12G=12×50 N=25 N,所以拉力F不變。
    【答案】25;不變。
    21.【解析】由圖知,n=2,忽略繩重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則F=12(G1+G動)=12×(10 N+2 N)=6 N,此時拉力F=G2=6 N。
    【答案】6。
    22.【解析】(1)由題意可知,彈簧測力計B測出了動滑輪上繩子的拉力為5 N,則物體A受到拉力F拉=5 N;
    因為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則A受到的摩擦力f=F拉=5 N;
    (2)圖中拉力F作用在動滑輪的軸上,與滑輪左側兩段繩子的拉力平衡,則:F=2F拉=2×5 N=10 N;
    由于動滑輪有兩段繩子拉著滑輪,拉力F作用在軸上,所以費力但省距離。
    【答案】5;省距離。
    23.【解析】用力F拉動繩端時,B滑輪的位置不動,則B是定滑輪;A滑輪會隨物體一起向左移動,所以A是動滑輪;
    由圖可知,動滑輪上有2段繩子(即n=2),
    不計繩和滑輪的重力以及滑輪的摩擦,則繩端的拉力:F=12f=12×0.6 N=0.3 N;
    【答案】定;0.3。
    24.【解析】甲圖實質為一個動滑輪,不計動滑輪的質量及轉動摩擦指的是在理想狀況下,繩子兩端的兩個力之和等于軸上的力,且繩子兩端的力相等,
    故G=12F,
    F=2G=2×28 N=56 N,
    F的力臂是滑輪的半徑,即0.1 m,
    拉力F的力矩=56 N×0.1 m=5.6 N?m。
    【答案】5.6。
    25.【解析】因為斜面傾角為30°,且物體AB之間用細線連接,所以當物體B下降高度為h時,物體在斜面上運動的距離為s=h,物體A上升的高度為h′=12h,則物體B對物體A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2mgh;
    由于斜面光滑,兩物體組成的系統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機械能守恒。
    【答案】12mgh;守恒;由于斜面光滑,兩物體組成的系統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機械能守恒。
    26.【解析】(1)M對地面的壓力F=G﹣F拉,要M對地面的壓力最小,則應使F拉最大。由二力平衡條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F拉=細繩作用在C點的拉力F2。
    由圖可知,作用在C點拉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下。假設作用在A點的力F1的力臂為l1,作用在C點拉力為F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列式:F1l1=F2?OC;已知OC=60 cm=0.6 m,F1=60 N,則要使F2最大,則應使力臂l1最長;分析題圖可知,當力臂l1=OA時最長。
    由AB=40 cm,OB=30 cm可得,OA=50 cm=0.5 m,
    則F2=F1?OAOC=60N× N。
    (2)切割前,M對地面的壓強為p=G?F拉S=80N?50NS=30NS;
    切割后,剩余部分重G1,面積為S1,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p1=G1?F拉S1=G1?50NS1。
    因將物塊M沿豎直方向切割,則密度和高度均不變,
    由G=mg=ρgSh可知,物塊的重力與底面積成正比,即物塊重力與底面積的比值相等,
    所以:GS=G1S1,即80NS=G1S1????????①
    根據題意可得:30NSG1?50NS1=158???????②,
    聯立①②解得G1=62.5 N,故切除部分的重為G2=80 N﹣62.5 N=17.5 N,
    其質量為m2=G2g=17.5 N10 N/kg=1.75 kg。
    【答案】50;1.75。
    27.【解析】(1)因為水桶中沒有裝水,所以B處應該標注0 mL;
    (2)500 g砝碼的重力:G砝=mg=500×10﹣3 kg×10 N/kg=5 N,
    設空桶的重力為G桶,秤砣的重力為GM,
    當桶內沒有裝水時,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
    G桶×OA=GM×OB,
    代入數據有:G桶×30 cm=GM×20 cm……①,
    當桶內放一個500 g的砝碼時,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
    (G桶+G砝)×OA=GM×OC,
    代入數據有:(G桶+5 N)×30 cm=GM×70 cm……②,
    由①②解得:G桶=2 N,
    當秤砣M移至E處時,M的力臂最大,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此時桶和水的總重力最大,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G桶+G水)×OA=GM×OE,
    代入數據有:(G桶+G水)×30 cm=GM×100 cm……③,
    由①③解得:G水=4G桶=4×2 N=8 N,
    由G=mg可知,桶內水的質量:
    m水=G水g=8N10N/kg=0.8 kg=800 g;
    由ρ=mV可知,桶內水的體積:
    V水=m水ρ水=800g1g/cm3=800 cm3=800 mL;
    (3)由ρ=mV可知,體積一定時,液體的密度越小,液體的質量越小,由G=mg可知,液體的重力也越小,
    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秤砣M需要向O移動才能時杠桿平衡,因此用它測酒精的體積,讀數將偏小。
    【答案】0;800;偏小。
    28.【解析】人的重力G人=600 N;木板的重力G木=200 N;
    G人+G木=600 N+200 N=800 N,
    讀圖可知,這800 N都由最上面的滑輪承擔,而且左右拉力相等。
    因此,上面滑輪右側的拉力為400 N。
    這400 N又由兩段繩子平均分擔,因此,人手處的拉力為200 N;
    繩子對人向上的拉力等于人對繩子的拉力,所以人對木板的壓力:
    F壓=G人﹣F=600 N﹣200 N=400 N。
    【答案】200;400。
    29.【解析】(1)由圖甲可知,n=3,則拉力端移動距離s=3h,所以圖乙中上面的傾斜直線A是繩子自由端運動的s﹣t圖像,而下面的傾斜直線B是物體運動的s﹣t圖像;
    (2)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F=13(G+G動),則動滑輪重力:
    G動=3F﹣G=3×80 N﹣200 N=40 N;
    (3)由圖乙可知,t=3 s時,物體運動的高度h=1.5 m,
    對物體做的有用功:W有用=Gh=200 N×1.5 m=300 J。
    【答案】A;40;300。
    30.【解析】(1)如圖所示的專用通道是一個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要費距離,不能省功;
    (2)在此過程中有用功:W有用=Gh=600 N×2 m=1200 J,
    推力做的總功:W總=Fs=200 N×8 m=1600 J,
    斜面的機械效率:
    η=W有用W總×100%=1200J1600J×100%=75%;
    (3)推力做的額外功:W額=W總﹣W有用=1600 J﹣1200 J=400 J,
    由W額=fs可得在此過程中所受斜面摩擦力大?。?br>f=W額s=400J8m=50 N。
    【答案】省力;75%;50。
    31.【解析】若將彈簧測力計和鉤碼都移動到Q點,仍將鉤碼勻速提升h的高度,由W有用=Gh,有用功相同,
    鉤碼懸掛點移動到Q點時杠桿上升的高度變小,如下圖所示:
    若不計轉軸O處摩擦,克服杠桿自身重力做的功為額外功,且第2次杠桿重心上升的高度較小,
    根據W額外=G桿h桿可知克服杠桿的自重做的額外功變小,
    根據η=W有用W有用+W額外×100%可知,杠桿的機械效率變大,即η′>η。
    【答案】>。
    32.【解析】由圖可知,拉力F移動的距離:
    s=12h=12×2 m=1 m,
    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Gh=3.5 N×2 m=7 J,
    拉力做的總功:
    W總=Fs=10 N×1 m=10 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W有W總×100%=7J10J×100%=70%。
    【答案】70%。
    33.【解析】(1)由圖知,n=3,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3s物=3×2 m=6 m;
    拉力所做的總功:W總=Fs=100 N×6m=600 J;
    (2)由η=W有用W總可得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η×W總=60%×600 J=360 J,
    由W有用=fs物可得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f=W有用s物=360J2m=180 N。
    【答案】600;180。
    34.【解析】(1)使用動滑輪做的有用功:W有=Gh=16 N×2m=32 J;
    (2)由圖知,n=2,繩子自由端被拉下的距離:s=2h=2×2m=4m,
    拉力做的總功:W總=Fs=10 N×4m=40 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W有W總×100%=32 J40 J×100 %=80 %;
    (3)不計輪軸間摩擦及繩重時,拉力F=12(G+G動),
    則動滑輪重力:G動=2F﹣G=2×10 N﹣16 N=4 N。
    【答案】(1)該過程中的有用功為32 J;
    (2)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
    (3)動滑輪的重力為4 N。
    35.【解析】(1)小桶掛在杠桿上,杠桿受到的阻力等于小桶的重力,所以F2=G物=60 N。
    由杠桿平衡條件得:
    F1×L1=F2×L2,
    F1×OA=F2×OB,
    F1×1.6 m=60 N×0.4 m,
    解得:F1=15 N。
    (2)設物體、杠桿上升的高度分別為h1、h2,根據數學知識可知,h1:h2=OBOC=:2,
    豎直勻速提升時杠桿的機械效率η=W有W總=W有W有+W額=G物?1G物?1+G杠桿?2=G物?1G物?1+G杠桿×2?1=G物G物+2G杠桿=60N60N+2×10N=75%。
    【答案】(1)力F的大小為15 N。
    (2)豎直勻速提升時杠桿的機械效率為75%。
    36.【解答】(1)所做總功為:W總=Fs=250 N×2 m=500 J;
    (2)所做有用功為:W有=Gh=500 N×0.8 m=400 J;
    額外功為:W額=W總﹣W有=500 J﹣400 J=100 J;
    (3)由W額=fs得,摩擦力為f=W額s=100J2m=50 N;
    (4)機械效率為:η=W有W總=400J500J=80%。
    【答案】(1)該過程拉力F做的總功是500 J;
    (2)該過程拉力F做的額外功是100 J;
    (3)貨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是50 N;
    (4)該裝置的機械效率是80%。
    37.【解析】(1)由P=Wt可得甲工人做的功:
    W甲=P甲t=30 W×10 s=300 J;
    (2)由W=Fs可得甲工人的推力:
    F甲=W甲s1=300J2m=150 N,
    因為貨物在水平路面上被勻速推動,所以貨物受到的推力、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貨物受到的摩擦力:
    f=F甲=150 N;
    乙工人使用滑輪組將貨物在同樣的路面上勻速移動3 m,
    由圖知,n=3,拉力端移動距離s乙=3s2,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W有用W總=fs2F乙s乙=fs2F乙×3s2=f3F乙=150N3×80N×100%=62.5%。
    【答案】(1)甲工人做的功為300 J;
    (2)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2.5%。
    38.【解析】(1)當空水桶勻速下降時,此時人在向下拉繩子,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G桶+F)×LOA=G石×LOB,
    則:(20 N+F)×2 m=400 N×1 m,
    解得:F=180 N;
    (2)當裝滿水的水桶上升時,
    動力和動力臂的乘積為:G石×LOB=400 N×1 m=400 N?m
    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為:G總×LOA=190 N×2 m=380 N?m
    動力和動力臂的乘積>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所以無需拉力。
    【答案】(1)人至少要用180 N的力才能使空水桶勻速下降;
    (2)人不需要給繩子向上的拉力,因為此時動力和動力臂的乘積大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
    39.【解析】(1)混凝土墩的體積為:V=Sh=4 m2×2 m=8 m3;
    根據ρ=mV得混凝土墩的質量為:
    m=ρV=2.5×103 kg/m3×8 m3=2×104 kg;
    (2)混凝土墩浸沒在水中受到浮力是:
    F?。溅阉甮V排=1.0×103 kg/m3×10 N/kg×8 m3=8×104 N;
    混凝土墩的重力:
    G=mg=2×104 kg×10 N/kg=2×105 N;
    如圖,
    作出動力臂和阻力臂,
    在Rt△AOC和Rt△BOD中,AC∥BD,
    所以△AOC∽△BOD,
    OA:OB=1:6
    所以,OC:OD=1:6,
    由圖知,混凝土墩被提起到最高點靜止時,已離開水面,若忽略動滑輪、鋼繩和吊臂的重力及各種摩擦,
    石墩對杠桿B點的拉力為FB=G=2×105 N,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A×OC=FB×OD,
    起重機立柱CA對吊臂A點豎直向上的作用力:
    FA=FB×ODOC=FB×6OCOC=6FB=6×2×105 N=1.2×106 N;
    (3)混凝土浸沒在水中后,它勻速下降過程中所受合力為0,它所受鋼絲繩的拉力大小等于重力減去浮力之差,拉力為F拉=FB=G﹣F浮=2×105 N﹣8×104 N=1.2×105 N,
    【答案】(1)混凝土墩的質量是2×104 kg;
    (2)起重機立柱CA對吊臂A點豎直向上的作用力是1.2×106 N;
    (3)混凝土浸沒在水中后,它勻速下降過程中所受鋼絲繩的拉力是1.2×105 N。
    40.【解析】(1)S=20 cm2=0.002 m2;
    物體 N的密度為:ρ=m2V=m2SH=4kg0.002m2×1m=2×103 kg/m3;
    (2)水槽中無水時,物體 N下端與水槽的底部恰好接觸且壓力為零,此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也為零,此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
    m1g×AO=m2g×BO,則:m1=m2×BOOA=4kg×4=16 kg;
    (3)M的重力為:G1=m1g=16 kg×10 N/kg=160 N;
    則A端受到的拉力為:FA=G1﹣F=160 N﹣40 N=120 N;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A×AO=FB×BO,則B端受到的拉力為:FB=FA×AOOB=120 N×14=30 N;
    N的重力為:G2=m2g=4 kg×10 N/kg=40 N;
    N浸入水中,受到豎直向上的拉力和浮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則浮力為:F?。紾2﹣FB=40 N﹣30 N=10 N;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N排開的水的體積為:V排=F浮ρ水g=10 N1×103 kg/m3×10 N/kg=10﹣3 m3;
    則 N浸入水中的深度即水的深度為:h=V排S=10?3 m30.002 m2=0.5 m。
    【答案】(1)物體 N的密度ρ為2×103 kg/m3;
    (2)物體M的質量m1為16 kg;
    (3)當壓力傳感器的示數F=40 N時,水槽內水的深度h為0.5 m。
    41.【解析】(1)當物體M浸沒在液體中時,由F?。溅岩篻V排可知,液體的密度越大,物體M受到浮力越大,
    因為ρ甲<ρ乙,所以M浸在兩種液體受到的浮力F甲<F乙,
    而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G﹣FM,所以M在液體中受到的拉力FM甲>FM乙,
    又因為繩自由端的拉力F=12(FM+G動),
    所以拉力F>F′,則圖丙中A曲線表示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
    (2)由圖丙可知物體M在完全離開水面時繩自由端的拉力F0=180 N,
    此時有:F0=12(G+G動)——①
    當物體M浸沒在水中時繩自由端受到的拉力FA=150 N,令此時物體M在水中受到的拉力為F1,
    則有:FA=12(F1+G動)——②
    ①﹣②有:G﹣F1=2(F0﹣FA)=2×(180 N﹣150 N)=60 N
    所以物體M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F?。紾﹣F1=60 N;
    (3)由于繩重和摩擦不計,則η=W有W總=G?Fs=G2F,
    所以,物體離開水面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F12FA=G?F浮2FA=G?60N2×150N=G?60N300N,
    物體離開水面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0=G2F0=G2×180N=G360N,
    所以,η0η1=G×300N360N×(G?60N)=2524,
    解得:G=300 N,
    則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2F0﹣G=2×180 N﹣300 N=60 N,
    令物體M在濃鹽水中受到的拉力為F2,浮力為F浮',繩自由端受到的拉力為FB,物體離開濃鹽水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2=F22FB=F2F2+G動=G?F浮′G?F浮′+G動,
    所以,η0η2=G(G?F浮′+G動)360N×(G?F浮′)=300N×(300N?F浮′+60N)360N×(300N?F浮′)=2019,
    解得:F浮'=72 N。
    【答案】(1)A;
    (2)物體M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60 N;
    (3)物體M浸沒在鹽水中的浮力72 N。

    相關試卷

    2024年中考物理三輪復習突破練簡單機械(杠桿)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三輪復習突破練簡單機械(杠桿)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杠桿,杠桿的五要素,力臂的畫法,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平衡中最小力問題,杠桿的分類,05m、0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中考物理三輪突破6檢測簡單機械作圖習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三輪突破6檢測簡單機械作圖習題含答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請畫出圖中力F的力臂L,采用如圖所示站姿鍛煉手臂力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中考物理三輪突破4檢測力學作圖習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三輪突破4檢測力學作圖習題含答案,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畫出圖中物體A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在圖中作出小球所受的的彈力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