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第12章簡單機械第2節(jié)滑輪精品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

    • 116.1 KB
    • 2024-04-10 17:16
    • 75
    • 0
    • 教習網(wǎng)3275309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第12章簡單機械第2節(jié)滑輪精品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第1頁
    1/10
    第12章簡單機械第2節(jié)滑輪精品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第2頁
    2/10
    第12章簡單機械第2節(jié)滑輪精品教案(人教版八下物理)第3頁
    3/10
    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教案設計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教案設計,共10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標分析,內(nèi)容和地位分析,其他簡單機械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材分析
    一、課標分析
    通過實驗,認識滑輪的不同使用方法;知道使用定滑輪、動滑輪的特點及本質(zhì)。
    二、內(nèi)容和地位分析
    本節(jié)是在學習了二力平衡、功、功率、杠桿這些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對功、功率學習的延伸,它為機械效率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是本章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
    本節(jié)內(nèi)容由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概念,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實驗,在認識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理解定滑輪、動滑輪的本質(zhì),在學習認知上層層遞進。在實驗中讓學生親身體會定滑輪、動滑輪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找出它們各自的優(yōu)、缺點。培養(yǎng)學生辯證地認識事物的意識和習慣。加深對本質(zhì)的理解,為下一步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學習做好知識儲備。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從學生在生活中熟悉的滑輪出發(fā),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學生已經(jīng)具備能夠利用提供的實驗器材準確的進行實驗,并能夠得出準確的數(shù)據(jù)的能力。但是對于滑輪的了解還不夠深入,對定滑輪及動滑輪的特點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知道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作用及特點。
    2.能識別生活和生產(chǎn)中常見的滑輪。
    3.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4.通過實驗探究,學生能從生活、生產(chǎn)中的實例說明機械使用特點。
    核心素養(yǎng)
    能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xiàn)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養(yǎng)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在經(jīng)歷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意識、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探究定滑輪、動滑輪的特點。
    難點: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實質(zhì)。
    教學過程
    續(xù)表
    續(xù)表

    教學反思



    第2課時 滑輪組、輪軸及斜面
    教材分析
    一、課標分析
    在課標中,本節(jié)內(nèi)容屬于一級主題“運動和相互作用”下,二級主題“機械運動和力”中2.2.6 知道簡單機械。3.2.4 能說出人類使用的一些機械。了解機械的使用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在本節(jié)設計中還參照了課標中一級主題“跨學科實踐”中“物理學與工程實踐”,5.2.1了解我國古代的技術應用案例,體會我國古代科技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促進作用。5.2.2 體會物理學對工程技術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二、內(nèi)容和地位分析
    滑輪是初中階段學習的一種重要的簡單機械,本節(jié)是在學習了定滑輪、動滑輪這些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進一步學習滑輪組是對簡單機械學習的深化,為機械效率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因此,本節(jié)內(nèi)容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以感性認識為主,對未知事物充滿興趣,但抽象思維還有待發(fā)展。經(jīng)過一學期的物理學習,他們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經(jīng)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同學們對滑輪從形象上有了基本認識,這是學習本節(jié)的基礎之一。另外,學生們已經(jīng)具有平衡力的知識,能在實驗基礎上進行理論分析。學生們?nèi)狈ι罱?jīng)驗,但對物理實驗和實踐充滿興趣,動手能力逐步提高。在以感性認識為基礎、以實驗為依托的前提下,學生能夠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完成本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知道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作用及特點。
    2.能識別生活和生產(chǎn)中常見的滑輪。
    3.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4.通過實驗探究,學生能從生活、生產(chǎn)中的實例說明機械的使用特點。
    核心素養(yǎng)
    通過對滑輪組的學習,養(yǎng)成探索世界,發(fā)現(xiàn)世界物理規(guī)律,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如何繞滑輪組,并探究滑輪組的使用特點。
    難點:理解動滑輪上有幾段繩子承擔物重。
    教學過程

    續(xù)表
    續(xù)表
    教學反思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nèi)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環(huán)節(jié)一:情景導入
    播放天安門升國旗視頻片段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國旗是怎樣升起的。
    教師:同學們都觀察到是滑輪的作用使國旗冉冉升起,下面我們一起走進滑輪,學習滑輪是如何工作的。
    教師:板書課題。
    觀看視頻,同時觀察思考國旗是靠什么升到旗桿頂端的?
    通過播放視頻,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初步感知滑輪在生活中的應用。設置認知沖突,引起學生對滑輪的注意并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環(huán)節(jié)二:認識滑輪
    組織學生自學課本,掌握滑輪的概念、結構、特點,并小組討論國旗頂端是哪種滑輪。
    教師:定滑輪、動滑輪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們通過小組里的器材一探究竟。
    1.自學課本第81、82頁,認識滑輪的結構特點。
    2.根據(jù)使用特點,自主判斷是定滑輪還是動滑輪。
    滑輪結構:邊緣有槽、中心軸轉動的輪子。
    教師:像這種邊緣有槽,可以繞中心軸轉動的輪子叫“滑輪”。
    從學生熟悉的升旗活動入手,設置認知沖突,引起學生對滑輪的注意并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對滑輪的概念、結構、分類加深理解。
    環(huán)節(jié)三:實驗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1.同學們大膽猜測,定滑輪和動滑輪有什么作用?
    教師:同學們的猜測是否正確?我們要實驗驗證猜想。
    2.引導同學們用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教師各組巡視。
    3.實驗探究:
    (1)先用彈簧測力計豎直提取重物,記錄力的大小。
    (2)分別測出使用定滑輪與動滑輪時的用力大小。
    【小組合作】討論:國旗是怎么升到旗桿頂端的呢?國旗是靠什么滑輪升到旗桿頂端的?
    【交流展示】通過定滑輪使國旗冉冉升起。
    1.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探究定滑輪實驗,將數(shù)據(jù)填入表中。
    在實驗過程中使學生明確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概念并讓學生經(jīng)歷猜測—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展示交流的過程,從而引導學生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nèi)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環(huán)節(jié)三:實驗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3)做好記錄。
    教師提示:先確定使用的是動滑輪還是定滑輪,再確定利用滑輪吊起重物時,手用力的方向是向上的還是向下的。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吊起同一重物時用力的大小,再分別測出利用定滑輪與動滑輪時用力的大小。
    4.教師引導學生上臺展示并說明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使用特點。
    教師板書:定滑輪不能省力,可以改變用力方向。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學以致用】
    例.如圖所示甲、乙為工人師傅往高處運送貨物的兩種方法。若要改變用力的方向,應選用圖 所示的方法;若兩圖中物重相等,不計滑輪重、繩重和摩擦,將貨物勻速提起時,圖甲中工人所用的拉力為200 N,則圖乙中工人所用的拉力應為 N。
    分析數(shù)據(jù),總結結論:
    (1)定滑輪可以改變拉力的方向。
    (2)定滑輪不能省力。
    (3)定滑輪不能省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
    注意:應豎直勻速拉動繩端,正視刻度讀數(shù)。
    2.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探究動滑輪實驗,將數(shù)據(jù)填入表中。
    分析數(shù)據(jù),總結結論:
    (1)動滑輪不可以改變拉力的方向。
    (2)動滑輪可以省力,但費距離。
    注意:應豎直勻速拉動繩端,正視刻度讀數(shù)。
    【自主完成】獨立思考,分析探究動滑輪的使用特點。
    【小組合作】與本組同學進行交流討論,做好展示的準備。
    【合作交流】小組觀察討論:
    (1)定滑輪:能改變用力方向,不省力。
    (2)動滑輪:省力,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歸納特點:
    (1)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不省距離,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2)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費距離,且不改變力的方向。
    學生認真思考,分析動滑輪和定滑輪的特點,做題。
    加強學生實驗探究能力,通過實驗組裝不同滑輪的用法,分析不同滑輪的使用特點:
    (1)定滑輪使用特點。
    (2)動滑輪使用特點。
    加強學生的小組合作,通過討論,分析定滑輪、動滑輪的特點。
    在例題分析中加深學生對定滑輪、動滑輪的特點的理解與運用。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nèi)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環(huán)節(jié)四:定滑輪、動滑輪的實質(zhì)
    從杠桿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教師:定滑輪、動滑輪為什么有這些不同的特點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它們的本質(zhì)。
    引導學生找出分別對應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歸納實質(zhì):定滑輪實質(zhì)是等臂杠桿;動滑輪實質(zhì)是省力杠桿(動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
    使學生的認知層層遞進,由現(xiàn)象到結論到探究物理規(guī)律的本質(zhì)。
    教師強調(diào)作力臂的步驟,明確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
    練習畫力臂,作圖訓練。
    課堂練習
    課堂8分鐘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有哪些收獲呢?
    板書設計
    第2節(jié) 滑輪
    第1課時 定滑輪和動滑輪
    一、定滑輪
    1.概念:我們把不隨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2.特點: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不省距離,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二、動滑輪
    1.概念:我們把隨著物體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
    2.特點: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費距離,且不改變力的方向。
    作業(yè)布置
    1.《七彩作業(yè)》第十二章第2節(jié)第1課時。
    2.動手動腦學物理第1題。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nèi)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環(huán)節(jié)一:課堂引入
    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能否組裝這樣一種機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呢?
    【小組合作】利用組內(nèi)器材組裝滑輪組。
    學生互相討論、分析:
    (1)定滑輪的特點:不省力,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
    引導學生復習鞏固,總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使用特點。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nèi)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環(huán)節(jié)一:課堂引入
    【指導調(diào)控】引導提問:定滑輪有什么優(yōu)點?動滑輪又有什么優(yōu)點?能否將兩者的優(yōu)點組合在一起?
    教師引導學生復習思考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并關注學生的秩序。
    【歸納總結】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裝在一起,應該就可以了。
    概念:我們把定滑輪與動滑輪的組合,叫做滑輪組。
    (2)動滑輪的特點:省力,費距離,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交流展示】
    錯誤觀點:
    (1)繩子一端固定并繞線后滑輪不能轉動。
    (2)繞繩時出現(xiàn)交叉和疊加纏繞現(xiàn)象。
    正確觀點:
    (1)繩子固定一端后,順一個方向繞線。
    (2)滑輪組每個滑輪繞線一次。
    總結觀點:可以從定滑輪開始繞線,也可以從動滑輪開始繞線。
    引導學生觀察不同繞法,繩子的段數(shù),總結:
    (1)繩端拉力的大小與物重的關系。
    (2)繩端移動的距離與物體上升高度的關系。
    分析滑輪組繞法,并總結滑輪組的使用特點:
    (1)省力。
    (2)費距離。
    (3)方向可以改變。
    環(huán)節(jié)二:實驗探究滑輪組在使用時有什么特點
    實驗探究:滑輪組在使用時有什么特點。
    【指導調(diào)控】滑輪組在工作時有什么特點呢?同學們可以結合前面學習的知識,猜測一下。
    組織學生進行展示實驗,注意調(diào)控秩序。
    提問: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有哪些繞線的方法?
    這兩種繞線方法有什么不同?請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1)繩子的起點。
    (2)拉力的方向。
    (3)拉力的大小。
    (4)移動的距離。
    【歸納總結】不同的滑輪組有不同的繞線方法,有不同的拉力大小,有不同的移動距離, 有不同的拉力方向。你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了嗎?
    【小組合作】對組裝好的滑輪組進行相關數(shù)據(jù)的測量。
    【交流展示】
    1.展示形式:演示實驗。
    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后,代表上臺展示。
    可以從定滑輪開始繞線,也可以從動滑輪開始繞線。
    2.實驗現(xiàn)象:一種方法可以改變拉力的方向,另一種不能。
    (1)拉力的大小不同。
    (2)移動的距離也不同。
    3.實驗結論:
    (1)方向:繩子從定滑輪開始繞線,拉力的方向就向下,繩子從動滑輪開始繞線,拉力的方向就向上。
    通過實驗探究,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引導學生學會主動總結:
    1.強化受力分析,以動滑輪為研究對象,分析省力特點,并定量出力F的表達式。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nèi)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環(huán)節(jié)二:實驗探究滑輪組在使用時有什么特點
    請同學們結合實驗和理論分析,尋找一下。
    總結:F=1n(G+G動)(不計繩重和摩擦),s=nh。(n為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
    (2)力:有幾段繩子承擔物重,拉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
    (3)距離:有幾段繩子承擔物重,拉力所移動的距離就是物體升高距離的幾倍。
    2.從距離關系,總結繩端距離與物體上升高度的關系式。
    環(huán)節(jié)三:其他簡單機械
    【提出問題】我們在學習了杠桿、滑輪后,還有其他簡單機械嗎?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83頁科學世界。
    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并閱讀,了解輪軸和斜面。
    開拓學生學習視野,拓展學生知識面。
    課堂練習
    課堂8分鐘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有哪些收獲呢?
    板書設計
    第2節(jié) 滑輪
    第2課時 滑輪組、輪軸及斜面
    一、滑輪組:定滑輪與動滑輪的組合叫做滑輪組。
    二、滑輪組的特點
    1.可以省力:F=1n(G+G動)(不計繩重和摩擦)。
    2.費距離:s=nh。
    3.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三、其他簡單機械
    作業(yè)布置
    1.《七彩作業(yè)》第十二章第2節(jié)第2課時。
    2.動手動腦學物理第3題。

    相關教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1 杠桿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1 杠桿教案設計,共1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標分析,內(nèi)容和地位分析,杠桿的平衡條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8.3 摩擦力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8.3 摩擦力教案設計,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標分析,內(nèi)容和地位分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3 重力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3 重力教學設計,共11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標分析,內(nèi)容和地位分析,重力的由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12.2 滑輪

    版本: 人教版

    年級: 八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26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