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材解讀與重難點突破【課堂筆記】同步練習(xí)(附答案)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材解讀與重難點突破 5.1透鏡-【課堂筆記】同步練習(xí)(附答案) 試卷 0 次下載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材解讀與重難點突破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yīng)用(2023年真題檢測)-【課堂筆記】同步練習(xí)(附答案) 試卷 0 次下載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材解讀與重難點突破 5.3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課堂筆記】同步練習(xí)(附答案) 試卷 0 次下載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材解讀與重難點突破 5.4眼睛和眼鏡-【課堂筆記】同步練習(xí)(附答案) 試卷 0 次下載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材解讀與重難點突破 5.5顯微鏡和望遠鏡-【課堂筆記】同步練習(xí)(附答案) 試卷 0 次下載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yīng)用第2節(jié) 生活中的透鏡達標(biāo)測試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yīng)用第2節(jié) 生活中的透鏡達標(biāo)測試,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實像和虛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材考點梳理
一、照相機
1.工作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能成倒立縮小實像。
2.結(jié)構(gòu):
(1)鏡頭:相當(dāng)于一
個凸透鏡。
(2)膠片:相當(dāng)于光
屏。
3.照相時,移動照相機主要是改變物距,前后伸縮鏡頭主要是改變像距。
二、投影儀
1.工作原理: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能成倒立
放大實像。
2.結(jié)構(gòu):
(1)鏡頭:相當(dāng)于一個凸透
鏡。
(2)屏幕:相當(dāng)于光屏。
(3)平面鏡:改變光路。
3.使用時,移動投影儀主要是改變像距,上下伸縮鏡頭主要是改變物距。
三、放大鏡
1.工作原理: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能成正立放大虛像。
2.使用方法:
物體一定要放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nèi)。
3.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nèi),放大鏡距離物體越近,像越小。反之,像越大。
四、實像和虛像
重難點突破
1、有三個焦距都是20的凸透鏡,小明利用它們和輔助材料制作了三個簡易的光學(xué)器材。第一個制作成簡易照相機,用來拍攝掛在墻上的油畫;第二個制作成一臺投影儀,用來展示幻燈片;第三個直接作放大鏡用,用來觀察一只小昆蟲。對于上述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放大鏡觀察昆蟲時,放大鏡到昆蟲的距離可以是11
B.用照相機拍攝照片時,照相機鏡頭到油畫的距離可以是20
C.用投影儀展示幻燈片時,投影儀鏡頭到幻燈片的距離可以是22
D.上述過程中,昆蟲通過透鏡成的像是虛像,油畫透過透鏡成的是實像
2、我們經(jīng)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鏡成像; ③放大鏡成像;④投影儀屏幕上的像;⑤汽車后視鏡中的像。其中( )
A.屬于實像的是①②③
B.屬于虛像的是②③④
C.由于反射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成的像是①③④
3、小麗用焦距10cm的凸透鏡觀察到了圖中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是( )
A.圖中的成像為正立放大的虛像B.圖中的透鏡到書本的距離大于10cm
C.圖中的透鏡到書本的距離大于20cmD.圖中的透鏡所成的像在透鏡的上方
4、以下有關(guān)透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矯正近視眼用凹透鏡,主要是利用它對光的會聚作用
B.要使投影儀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應(yīng)讓投影片離鏡頭更近一些
C.照相機成像時,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
D.放大鏡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縮小的像
5、有一天晚上,小芳同學(xué)在未開燈的房間里看電視時,拿著一個凸透鏡在電視機與對面墻壁間移動,忽然她看到墻壁上出現(xiàn)了電視機屏幕的放大畫面。那么關(guān)于像的性質(zhì)和這一成像原理的應(yīng)用判斷正確的是( )
A.正立的像;放大鏡 B.倒立的像;照相機 C.正立的像;幻燈機 D.倒立的像;投影儀
6、用普通照相機拍照時,要按被照物體距相機鏡頭的遠近進行“調(diào)焦”,使用起來不太便捷。有一種 “傻瓜”相機,只要把想拍攝的景物全部納入取景器內(nèi),不論遠處還是近處的物體,在照片上都比較清晰,從而使拍照的過程變得十分快捷。這種“傻瓜”相機不用“調(diào)焦”的奧秘是( )
A.采用了長焦距的鏡頭,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鏡頭,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長焦距的鏡頭,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鏡頭,使遠近不同的物體成像的位置相同
7、許多照相機鏡頭到膠片的距離是可調(diào)的.某次拍攝前攝影師已經(jīng)“調(diào)好焦”,使被攝者在膠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攝前被攝者和攝影者的距離變遠了,為了使他在膠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鏡頭與膠片間的距離應(yīng) ( )
A.變小 B.變大 C.先變小后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
8、人臉識別技術(shù)應(yīng)用越來越廣泛,它是通過攝像機鏡頭來捕捉人臉信息的。如圖所示,有關(guān)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該攝像機鏡頭相當(dāng)于凸透鏡,它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似
B.該攝像機鏡頭相當(dāng)于凸透鏡,它的成像原理與投影儀相似
C.該攝像機鏡頭相當(dāng)于凹透鏡,它的成像原理與放大鏡相似
D.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應(yīng)離鏡頭遠些
參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解析: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實像;②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③放大鏡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④投影儀屏幕上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實像;⑤汽車觀后鏡中的像,觀后鏡是凸面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屬于實像的是①④;屬于虛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故選C。
3、答案:A
解析:A.放大鏡為凸透鏡,凸透鏡成像時,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則由圖可知,成像為放大、正立的虛像,故A正確;
BC.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nèi),經(jīng)過凸透鏡成放大、正立的虛像,因此圖中的透鏡到書本的距離小于10cm,故BC錯誤;
D.凸透鏡成虛像時,物和像位于凸透鏡的同側(cè),圖中的成像為放大正立的虛像,所以圖中的透鏡所成的像在真實文字的下方,故D錯誤。
4、答案:D
解析: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為了使遠處物體反射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近視眼可利用具有發(fā)散特點的凹透鏡矯正,故A錯
誤;要使投影儀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即像距變大,物距必須減小,所以說投影儀的鏡頭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故B正確;照相機是應(yīng)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工作的,故C錯誤;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在成像時,實像可放大、可縮小、可等大且實像是倒立的;而虛像只能是放大且正立的,故D錯誤。
5、答案:D
解析:墻壁上出現(xiàn)了電視機屏幕的放大畫面,說明像能用光屏承接,由此可知凸透鏡成的應(yīng)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應(yīng)用了這一原理。故選D。
6、答案:B;7、答案:A
8、答案:A
解析:攝像頭的鏡頭相當(dāng)于凸透鏡,它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已知鏡頭焦距為f,則人的臉距離凸透鏡大于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dāng)人靠近鏡頭時,物距變小,故像距應(yīng)該變大,同時像變大;故BCD錯誤,A正確。實像
虛像
成因
由實際光線相交而成
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
倒、正
倒立
正立
能否用光屏顯示
能
不能
人眼能否看到
能
能
實例
照相機、投影儀、小孔、人眼、幻燈機等
放大鏡、平面鏡、我們把河水看淺了等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六章 質(zhì)量和密度第2節(jié) 密度課時訓(xùn)練,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實驗,密度,密度的計算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1節(jié) 質(zhì)量課后作業(yè)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質(zhì)量,托盤天平,用天平測質(zhì)量,特殊情況造成的質(zhì)量偏差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透鏡同步練習(xí)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透鏡,了解與透鏡有關(guān)的名詞,三條特殊光線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