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精] 暑期預(yù)習(xí) 第02講 《答謝中書書》-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教師版+學(xué)生版)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當(dāng)前壓縮包共包含下列2份文件,點擊文件名可預(yù)覽資料內(nèi)容
    • 教師
      第2部分 暑期預(yù)習(xí) 第02講 《答謝中書書》(教師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docx
    • 學(xué)生
      第2部分 暑期預(yù)習(xí) 第02講 《答謝中書書》(學(xué)生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docx
    第2部分 暑期預(yù)習(xí) 第02講 《答謝中書書》(教師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第1頁
    1/18
    第2部分 暑期預(yù)習(xí) 第02講 《答謝中書書》(教師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第2頁
    2/18
    第2部分 暑期預(yù)習(xí) 第02講 《答謝中書書》(教師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第3頁
    3/18
    第2部分 暑期預(yù)習(xí) 第02講 《答謝中書書》(學(xué)生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第1頁
    1/10
    第2部分 暑期預(yù)習(xí) 第02講 《答謝中書書》(學(xué)生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第2頁
    2/10
    第2部分 暑期預(yù)習(xí) 第02講 《答謝中書書》(學(xué)生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第3頁
    3/10
    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暑期預(yù)習(xí) 第02講 《答謝中書書》-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教師版+學(xué)生版)

    展開

    這是一份暑期預(yù)習(xí) 第02講 《答謝中書書》-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教師版+學(xué)生版),文件包含第2部分暑期預(yù)習(xí)第02講《答謝中書書》教師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docx、第2部分暑期預(yù)習(xí)第02講《答謝中書書》學(xué)生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docx等2份學(xué)案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學(xué)案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答謝中書書》
    一、誦讀理解
    1、字音 頹(tuí) 與(yù)
    2、字詞
    答:回復(fù)。謝中書:即謝微(一說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鴻臚(掌朝廷機密文書),所以稱之為謝中書。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yīng)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山川:山河。 之:的。
    共談:共同談賞的。
    五色交輝: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指交相輝映。
    青林:青蔥的樹林。翠竹:翠綠的竹子。
    四時:四季。俱:都。
    歇:消。
    亂:此起彼伏。
    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競相跳躍。
    實:確實,的確。欲界之仙都:即人間仙境。欲界,佛家語,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欲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康樂:指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文學(xué)家。
    復(fù):又。與:參與,這里有欣賞領(lǐng)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異。
    3、譯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 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二、文學(xué)常識
    1、作者
    陶弘景: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家、醫(yī)學(xué)家和文字家。又被稱為“山中宰相”。他的《答謝中書書》,描繪山川秀美,清新簡淡,為歷代寫景名作。 “山中宰相”――齊高帝曾經(jīng)召他進(jìn)宮陪伴太子讀書。后來,陶弘景遠(yuǎn)離塵世,隱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陰陽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氣象。梁武帝繼位后,他“禮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兇吉、祭祀、征討大事,朝廷都要派人進(jìn)山向他請教,故稱他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當(dāng)輕風(fēng)吹拂松枝,發(fā)出“沙沙”的聲響時,他就象聽到仙樂一樣如癡如狂。有時,他竟一人進(jìn)山,專去聽山野松濤之聲,人又稱之“仙人”。
    2、創(chuàng)作背景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俊賞山林、心靈凈化之后所作。謝中書(謝微)與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謝微任中書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書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歲之后。因此這篇文章當(dāng)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3、文體知識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含有審美意味的應(yīng)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按?謝中書/書”——寫給謝中書的信。
    其文學(xué)功能多種多樣:(1)抒情,如司馬遷《報任安書》、林覺民《與妻書》;(2)寫景,如吳均《與朱元思書》;(3)寫私人化的事情和感情,如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4)談?wù)撐膶W(xué),如曹丕《與吳質(zhì)書》等。
    三、主要內(nèi)容
    1、總寫山川自然之美
    2、具體描繪山川之美
    (1)四時之美:
    = 1 \* GB3 ①山水相映: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 2 \* GB3 ②色彩繽紛: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
    (2)朝夕之美:晨昏變化、動靜相襯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3、議論抒情:沉醉山水的愉悅,欽敬、追慕前賢,惋惜世人對秀美山水無動于衷,期與謝公比肩之意。
    四、景物描寫
    1、景物特點:景物秀美,山高水凈,絢爛多彩,充滿無窮生機
    (1)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麗。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二者相映成趣。
    (2)色彩繽紛之美: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藍(lán)天作背景,綠水為襯托,絢麗動人,美不勝收。
    (3)晨昏變化之美:清晨白霧繚繞,似煙似縷,猿啼鳥鳴生機勃勃;傍晚紅日西沉,山色蒼茫,飛鳥歸林,猿猴息樹,游魚躍水。
    (4)動靜相襯之美:高峰為靜,流水為動(形體)。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光色)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聲響)。
    2、寫景方法
    (1)動靜結(jié)合
    ①動態(tài):以山猿啼叫、林鳥相鳴、游魚競躍表現(xiàn)生機勃勃的景象。
    ②靜態(tài):以青翠樹木、五彩山石呈現(xiàn)多彩的氣象。
    (2)俯視仰視
    俯視:清流見底
    仰視:高峰入云
    平視: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
    (3)視聽結(jié)合
    視覺: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曉霧將歇,;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聽覺:猿鳥亂鳴
    五、思想感情:
    1、本文以清峻的筆觸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達(dá)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閑適自得之情。
    2、主旨句: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答謝中書書》一文,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因為各種矛盾非常尖銳,政局極度動蕩,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旨圖從自然美中去尋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脫,因而他們常在書信中描述山水,來表明自己之所好,并從而作為對友人的問候和安慰,這類作品雖然沒有表現(xiàn)出多么積極進(jìn)步的政治觀點,但是卻以其高超的藝術(shù)筆觸,創(chuàng)作了具有相當(dāng)高的美學(xué)價值的文學(xué)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較高的鑒賞意義。
    3、尾句言外之意
    (1)謝靈運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表現(xiàn)出作者對謝靈運的欽慕;
    (2)自謝靈運后,不再有人能欣賞,惋惜世人對秀美山水的無動于衷;
    (3)為自己是繼謝靈運之后,能夠發(fā)現(xiàn)其中的樂趣而自許,也有期望與謝公比肩之意。
    六、語言特點
    1、語言精確凝練
    (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共”與“未復(fù)”,前后呼應(yīng),形成對比。既彰顯古人的雅量深致,也感嘆今人的粗陋無文,隱含自矜自得之意。
    (2)兩岸石壁,五色交輝:石壁五彩斑斕,著一“交”字有目眩神迷之意。
    (3)青林翠竹,四時俱備:竹樹青翠欲滴,用一“俱”字則現(xiàn)終年常綠之色。
    (4)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入”“見”二字,以仰觀、俯察兩種視角,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凈。
    (5)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將”“欲”二字,賦景物以動態(tài),動中有靜;“亂”“競”二字極寫動態(tài),使景物極具生命力。
    2、句式駢散結(jié)合
    本文帶有駢文特點,多用四字句構(gòu)成對偶,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較強;間用散句,參差錯落,整齊中有變化;多用尋常詞匯,淺顯易懂,但為了形式的整齊,選詞用字頗多斟酌。
    考點一 文言實詞的積累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四時俱備 (2)曉霧將歇
    (3)夕日欲頹 (4)沉鱗競躍
    (5)實是欲界之仙都 (6)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答案】 季節(jié) 消散 墜落 爭相 實在 參與,文中有“欣賞”“領(lǐng)悟”的意思
    【詳解】本題考查解釋文言詞語的能力。平時學(xué)習(xí)應(yīng)加強此方面的積累,注意詞語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本題重點掌握:四時:四季。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實:確實,的確。與(yù):參與,這里有欣賞領(lǐng)略之意。
    考點二 理解文章內(nèi)容
    2.理解性默寫填空。
    (1)《答謝中書書》中,運用仰觀俯察兩種視角,寫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風(fēng)物的對偶句是“ , ”。
    (2)《答謝中書書》中,講究色彩搭配,表現(xiàn)一年之美,呈現(xiàn)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景象的句了是“ , 。 , ”。
    (3)《答謝中書書》中,將聽覺、視覺結(jié)合,由靜入動,表現(xiàn)一日之美,傳達(dá)了生命氣息的對偶句是“ , ; , ”。
    (4)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議論句是“ 。 , ”。
    【答案】 高峰入云 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 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 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 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 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 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詳解】默寫題作答時,一要透徹理解詩文內(nèi)容;二要認(rèn)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nèi)容要準(zhǔn)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注意“壁、俱備、歇、猿、頹、鱗、競躍”等字詞的正確書寫。
    考點三 概括景物特征
    3.古人寫景,總能準(zhǔn)確抓住景物特征,運用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加以描繪,形象鮮活,色彩鮮明,清新自然。請你說說文中的畫線句體現(xiàn)了景物怎樣的特征。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答案】“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這四句描繪了朝與夕兩個特定時間段的生物活動,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dá)出蓬勃的生命氣息。
    【詳解】“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意為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猿、鳥的叫聲此起彼伏;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天剛麻麻亮,“曉霧將歇”,花葉上露珠還未照上太陽時,山林就開始了歡唱,“猿鳥亂鳴”。這“亂”字有聲繁悅耳,使人迷惑,動人心魄的意思。而到了“夕日欲頹”、金烏西棲之后,魚兒避開了“鷹嶙鶚視”的威脅,此際競躍騰歡,盡情享受空氣中彌漫的芳馨??傊瑥脑绲酵?,山林中正是由于猿的柔聲啼喚,鳥的恣意鳴哄和魚的歡騰競躍而顯得格外靜謐幽美。
    考點四:景物描寫作用
    4.【甲】【乙】兩文都描寫了夕陽、曉霧和鳥兒,但所起的作用和表達(dá)的情感不相同。請仔細(xì)思考,完成下表。
    【答案】A: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dá)出蓬勃的生命氣息。B:表現(xiàn)出對妹妹的關(guān)愛之情。
    【解析】根據(jù)甲文“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可知,詩文描繪了山川的早晨和傍晚景色,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些景物描寫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dá)出蓬勃的生命氣息,也表達(dá)了作者游覽山水的愉悅心情。根據(jù)“實是欲界之仙都”可知,直接表達(dá)了作者對這片山水的贊嘆和喜愛之情,進(jìn)一步強化了作者愉悅的心情。
    根據(jù)乙文“夕景欲沉,曉霧將合,孤鶴寒嘯,游鴻遠(yuǎn)吟”可知,詩文營造了一種蕭瑟、冷清的氛圍,與甲文形成對比。這些景物描寫渲染了一幅蕭索的畫面,烘托出作者憂傷苦悶的心情,因為作者離開家鄉(xiāng),思念家人,所以景物也變得冷清蕭條。根據(jù)“寒暑難適,汝專自慎,夙夜戒護(hù),勿我為念”可知,表達(dá)了作者對妹妹的擔(dān)憂和關(guān)愛之情,體現(xiàn)了兄妹之間深厚的感情。
    考點五 語言品味賞析
    5.小剛研讀課文,認(rèn)為文中“猿鳥亂鳴”的“亂”字破壞了文章的美感,想把“亂”字改為“齊”字,你是否同意?請闡述理由。。
    【答案】不同意。“亂”指不整齊,紛雜隨意。這里描述的是猿和鳥的叫聲交織在一起,沒有秩序和條理。叫聲此起彼伏,生機盎然。如果將“亂”字改為“齊”字,則失去了這種自然和隨意的美感,與原文所要表達(dá)的意境不符。
    【解析】本題考查詞句的賞析,要在把握詩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上下文和具體的語句分析作答。
    根據(jù)甲文“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可知,“亂鳴”描繪的是黎明時分,霧氣即將消散,猿猴和鳥兒的叫聲此起彼伏,毫無規(guī)律,生動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這里的“亂”字使用巧妙,它不僅刻畫了猿鳥在清晨時分的自然狀態(tài),而且與前文“曉霧將歇”相呼應(yīng),共同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生動的早春景象。如果改為“齊”字,意味著叫聲整齊劃一,失去了自然界的多樣性和生動性,與作者所要展現(xiàn)的山川之美和生機盎然的氛圍相悖。因此,不同意改為“齊”。
    考點六 景物描寫手法分析
    6.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王國維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請分別概括這兩篇文章所寄寓的情感。
    【答案】《答謝中書書》一文,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妒嫉梦魃窖缬斡洝繁憩F(xiàn)了作者寂寞惆悵、孤標(biāo)傲世的情懷。
    【解析】《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文學(xué)家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文章以感慨發(fā)端,言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nèi)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dāng)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始得西山宴游記》寫始游西山時的心情及對西山景色總的評價:怪特。作者自稱為“僇人”,即有罪之人。用“恒惴僳”(常常驚恐不安)三字概括自己被貶后的心情。這三個字既是作者當(dāng)時心境的真實寫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時陶醉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個開頭,包含了許許多多長久積壓在內(nèi)心的悲憤心情,當(dāng)然其中就有一種無聲的抗議。自己是這樣一種罪人的特殊身份,柳氏自被貶永州,時時感到屈辱、壓抑,政治上失敗,才華得不到施展,平生的抱負(fù)無法實現(xiàn),于郁悶痛苦之中,處在這樣一種特殊的處境里,懷有這樣的心情,因此當(dāng)他游山玩水的時候,那種感受自然同那些風(fēng)流閑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覽中,排解內(nèi)心的憂憤,在游覽中忘卻現(xiàn)實處境,想在精神上尋找某種寄托。本文敘事寫景,都飽含著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現(xiàn)了作者寂寞惆悵、孤標(biāo)傲世的情懷。如“披草而坐,傾壺而醉”正是他孤寂性格的表現(xiàn);寫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寫照。
    一.理解性默寫填空。
    (1)《答謝中書書》中統(tǒng)領(lǐng)全文,充當(dāng)本文引子的句子是: , 。
    (2)《答謝中書書》中運用仰觀俯察兩種視角,寫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風(fēng)物的對偶句是
    “ , ”。(表現(xiàn)山水相映之美)
    (3)《答謝中書書》中講究色彩搭配,表現(xiàn)一年之美,呈現(xiàn)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景象的對偶句是: , , , 。
    (4)《答謝中書書》中將聽覺、視覺結(jié)合,由靜入動,表現(xiàn)一日之美,傳達(dá)了生命氣息的對偶句是: , , , 。
    (5)《答謝中書書》中的議論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是: , , 。
    (6)《答謝中書書》中表現(xiàn)晨昏變化之美的句子是: , 。
    (7)《答謝中書書》中表現(xiàn)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 , , 。
    (8)寫山水相映之美的語句是: , 。
    (9)寫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語句是: , , , 。
    (10)本文寫景,動靜相襯,其中通過生命活動的描寫,為景增添動感的語句是“ ”和“ ”。
    【答案】 山川之美 古來共談 高峰入云 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 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 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 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 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 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曉霧將歇 猿鳥亂鳴
    兩岸石壁 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 四時俱備 高峰入云 清流見底
    曉霧將歇 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 沉鱗競躍 猿鳥亂鳴 沉鱗競躍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注意:峰、壁、輝、歇、猿、頹、鱗。
    二.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乙】
    從武林門①而西,望保叔塔②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③,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④,花光如頰,溫風(fēng)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⑤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節(jié)選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記》)
    【注釋】①武林門:古杭州的城門。②保叔塔:又作“保俶塔”,在西湖邊的山上。③昭慶:寺廟名,故址在寶石山麓。④娥:美女的黛眉。⑤東阿王:三國時魏國的曹植,曾封東阿王,作《洛神賦》。
    2.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3.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4.甲文結(jié)尾說:“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毕胍幌?,其中有什么弦外之音。
    5.兩篇文章在景物描寫上都各有神韻,請結(jié)合文章具體內(nèi)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寫景的。
    【答案】2. 季節(jié) 參與。這里有“欣賞”“領(lǐng)悟”的意思。 ②
    3.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大意對即可)
    4.以贊美、感慨收束全文,將山水比作人間仙境,但遺憾的是自謝靈運以來,再沒有人能夠欣賞這奇麗的景象了。這既是對前賢的欽慕,又惋惜世人對秀美山水的無動于衷,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
    5.甲文綜合運用多種視角描寫景物。從仰視、俯視兩種視角描寫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種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凈;從平遠(yuǎn)、高遠(yuǎn)兩種視角描寫了青翠的竹木與五彩的山石相互映襯呈現(xiàn)出的一派絢爛多彩的景象。綜合運用多種感官角度描寫景物,從視覺、聽覺兩個角度描寫了曉霧、猿鳥、夕陽、沉鱗四種景物,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dá)了生命氣息。乙文運用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方法描寫景物。正面描寫:連用四個比喻、一組排比句進(jìn)行描寫,寫出了西湖的嫵媚與迷人。側(cè)面描寫:“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通過個人感受和聯(lián)想側(cè)面烘托出西湖之美。
    【解析】2.本題考查文言字義。
    (1)四時更替:四季更替。時,季節(jié)。四時俱備:四季都有。
    (2)句意: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異的山水景色了。與,參與。這里有“欣賞”“領(lǐng)悟”的意思。
    (3)句意:立即雇小船劃向湖中。棹,名詞做動詞,用槳劃船。故選②。
    3.本題考查文言譯句。翻譯時要做到“信、達(dá)、雅”,注意重點字詞。
    重點字詞有:欲,將要。頹,墜落。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競相跳躍。
    4.本題考查語句賞析。
    “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意為: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異的山水景色了。聯(lián)系前句“實是欲界之仙都”可知,作者把自然山水比作人間仙境,表達(dá)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贊美與感慨?!白钥禈芬詠?,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表達(dá)了作者的遺憾之意,作者遺憾于這種自然之美,除了謝靈運以外,就沒有人能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作者的這種感慨表現(xiàn)了作者地謝靈運的仰慕,也惋惜謝靈運之后世人再也無法欣賞山水之美了。聯(lián)系文中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描寫可知,作者和謝靈運一樣,都能從自然山水中領(lǐng)略到無盡的樂趣,也表現(xiàn)了作者能與先賢比肩的自得之意。
    5.本題考查比較閱讀。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前句是仰視的角度,后句是俯視的角度,從從仰視、俯視兩種視角描寫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種景物?!案叻迦朐啤北憩F(xiàn)了山之高。“清流見底”表現(xiàn)了水之清?!皟砂妒?,五色交輝”是高遠(yuǎn)的視角,描寫了五彩斑斕的石壁。“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是平遠(yuǎn)的視角,描寫了青翠的竹木。兩者相互映襯,絢麗多彩。故甲文綜合運用多種視角描寫景物?!案叻迦朐?,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是視覺描寫?!霸厨B亂鳴”是聽覺描寫。故作者從視覺與聽覺兩個角度描寫了自然美景,展現(xiàn)了自然界的生機勃勃,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
    乙文中的“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fēng)如酒,波紋如綾”是對西湖美景的正面描寫。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紅艷艷的,如同少女的面頰;溫風(fēng)拂面,使人如飲醇酒;微波蕩漾,如同綾羅一般輕軟。比喻與排比綜合運用,表現(xiàn)了西湖景色的嫵媚迷人?!耙巡挥X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是作者看到西湖美景后的感受與聯(lián)想,作者剛剛抬頭一看,不知不覺間就已經(jīng)是如癡如醉了。這時作者想用一個詞語來描寫(這光景),竟然想不出來,大約像東阿王曹植最初見到洛神時一樣。作者的感受與聯(lián)想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西湖之美。故乙文運用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方式來寫景。
    【點睛】參考譯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賞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樹林,翠綠的竹子,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猿、鳥的叫聲此起彼伏;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確實是人間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異的山水景色了。
    乙:從武林門往西走,就望見保叔塔高聳在重山疊嶺之中,這時我的心已經(jīng)飛到西湖上面。午間進(jìn)入昭慶寺,用茶過后,立即雇小船劃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紅艷艷的,如同少女的面頰;溫風(fēng)拂面,使人如飲醇酒;微波蕩漾,如同綾羅一般輕軟。我剛剛抬頭一看,不知不覺間就已經(jīng)是如癡如醉了。這時我想用一個詞語來描寫(這光景),竟然想不出來,大約像東阿王曹植最初見到洛神時一樣。我游西湖就從這一次開始,時間是萬歷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三.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選自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乙】
    昔人言招隱①水深山秀,煙霞澗毛皆不凡。予以庚子仲冬②月同昆侖子來游,紅葉滿山,石骨刻露,泉流蕭瑟。登玉蕊亭上,遠(yuǎn)眺江影,惝恍③久之。
    (選自王士禎《招隱寺題名記》)
    【注釋】①招隱:即招隱寺,在江蘇省鎮(zhèn)江市招隱山上。②仲冬:冬季第二個月,農(nóng)歷十一月。③惝恍(chǎng huǎng):若有所失之貌。
    6.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
    A.山川之美/吾妻之美我者/美不勝收
    B.曉霧將歇/出郭相扶將/恩將仇報
    C.夕日欲頹/頹然乎其間者/頹唐不安
    D.煙霞澗毛皆不凡/不能損山之一毛/不毛之地
    7.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8.甲文結(jié)尾句“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有哪幾層意思?
    9.比較甲乙兩文在句式、節(jié)奏等方面的不同之處,說說它們分別帶給你什么樣的美感。
    【答案】6.D 7.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都有。
    8.①表現(xiàn)作者對謝靈運的欽慕;②惋惜世人對秀美山水的無動于衷;③為自己的審美情趣而自許,帶有自豪之感。
    9.甲文多用四字句構(gòu)成對偶,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較強;間用散句,參差錯落,于整齊中有變化,讀起來朗朗上口。乙文敘事多用散句,不事雕飾,寫景則用整齊的句式,節(jié)奏舒緩,不求統(tǒng)一,帶給讀者散淡自然的感覺,引人遐思。
    【解析】6.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美麗、美好/認(rèn)為……美/美麗;
    B.將要/助詞,不譯/用;
    C.墜落/倒下的樣子/消沉、萎靡;
    D.都是“草木、植被”的意思;
    故選D。
    7.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五色,泛指各種色彩;交輝,交相輝映;四時,四季;俱備,都具備,都有。
    8.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
    “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作者提及自謝靈運以來無人能領(lǐng)略這奇麗景色,表達(dá)了對謝靈運這位山水詩人的欽慕之情,因為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開創(chuàng)者,他能欣賞到山水之美,作者以此表明自己與謝靈運在審美上有相通之處;
    “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意思是謝靈運之后很少有人能真正領(lǐng)略山水之奇,暗示了世人對秀美山水的忽視和不能欣賞,有一種惋惜之情在其中;
    同時,作者說自謝靈運后無人能欣賞此奇景,也暗含了自己能領(lǐng)略到這奇景之美,有自許之意,表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自身審美能力的自信與自豪。
    9.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
    甲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等都是典型的四字句對偶,句式整齊,如山峰之高聳與水流之清澈相對,石壁之色彩與交相輝映相對,青林與翠竹相對,四時與俱備相對,韻律和諧,節(jié)奏感強?!皶造F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中“曉霧將歇”和“夕日欲頹”是較為整齊的句式,而“猿鳥亂鳴”“沉鱗競躍”則相對靈活,整齊中有變化,整體讀來朗朗上口。
    乙文中,敘事多用散句,如“予以庚子仲冬月同昆侖子來游”,就是很自然隨意的敘述,沒有特別的修飾和雕琢,非常平實自然。寫景用整齊句式,如“招隱水深山秀,煙霞澗毛皆不凡”,“水深山秀”“煙霞澗毛”相對整齊;“紅葉滿山,石骨刻露,泉流蕭瑟”,“紅葉滿山”“石骨刻露”“泉流蕭瑟”在形式上也較為規(guī)整,節(jié)奏舒緩。這種描寫不像刻意追求對仗工整那樣嚴(yán)謹(jǐn),體現(xiàn)出一種自然隨性,從而帶給讀者一種散淡自然的感覺,如“紅葉滿山”讓人仿佛能看到漫山的紅葉之景,“石骨刻露”能引發(fā)對嶙峋山石的遐想,“泉流蕭瑟”能讓人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潺潺泉水的畫面,引人遐思。
    【點睛】參考譯文:
    【甲】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wù)撡澷p的。高高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乙】 過去的人說招隱寺那里水深山秀,煙霞、山澗、草木都不同凡響。我在庚子年農(nóng)歷十一月和昆侖子一同前來游玩,滿山都是紅葉,石頭的輪廓清晰露出,泉水流淌發(fā)出蕭瑟的聲音。登上玉蕊亭,向遠(yuǎn)處眺望江水的影子,恍惚了很久。
    四.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答謝中書①書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②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乙】
    始得西山宴游記③
    柳宗元
    自余為僇人④,居是州,恒惴栗⑤。其檃⑥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yuǎn)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注】①謝中書:即謝征,南朝梁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舍人。②康樂:指南朝宋山水詩人謝靈運,他承襲祖父謝玄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③《始得西山宴游記》:柳宗元被貶永州所作“永州八記”之一。④僇人(lù):同“戮人”,受過刑辱的人,罪人。⑤惴栗:恐懼不安。⑥檃(xì):同“隙”,指空閑時間。
    10.請用“/”標(biāo)出下面語句的朗讀停頓。(標(biāo)注兩處)
    其 檃 也 則 施 施 而 行 漫 漫 而 游
    1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
    (1)曉霧將歇 歇:
    (2)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與:
    (3)居是州 居:
    (4)覺而起 覺: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2)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
    13.請賞析【甲】文“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中“亂”“競”的妙處。
    14.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王國維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請分別概括這兩篇文章所寄寓的情感。
    【答案】10.其檃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11. 消散 參與,這里有欣賞領(lǐng)略之意 居住 睡醒
    12.(1)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2)醉了就互相枕著睡覺,睡覺了就做夢。
    13.“亂”字用得好,它生動地寫出了猿,鳥此起彼 伏鳴叫的狀態(tài),渲染了清晨熱烈歡快的氣氛;“競”字用得也好,它描摹出了水中魚兒爭相跳躍的樣子,靜中有動,傳達(dá)出熱鬧歡騰的氣氛,反襯出黃昏的清靜幽寂。
    14.《答謝中書書》一文,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始得西山宴游記》表現(xiàn)了作者寂寞惆悵、孤標(biāo)傲世的情懷。
    【解析】10.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斷句時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據(jù)句意、語法分析判斷句子的停頓。
    本句的意思是:如有空閑時間,就慢慢地行走,無拘束地游玩。這句話描述了出游的情景。“其檃也”交代出游的時間,“則施施而行”描述了出游的狀態(tài),“則”是轉(zhuǎn)折詞,故此斷開?!皠t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句式相似,是對整個出游狀態(tài)的概括。綜合分析,可據(jù)此斷句為:其檃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1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1)句意: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歇:消散;
    (2)句意: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與:參與,這里有欣賞領(lǐng)略之意;
    (3)句意:住在這個州里。居:居住;
    (4)句意:睡醒了就起來。覺:睡醒。
    12.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答題時先要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譯,再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習(xí)慣進(jìn)行調(diào)整,做到文從字順。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重點詞有:
    (1)高峰:巍峨的山峰;入:聳入;云:云端;清流:明凈的溪流;見底:清澈見底;
    (2)醉:醉了;則:就;更相:互相;臥:睡覺;夢:做夢。
    13.本題考查關(guān)鍵字詞的賞析。
    “亂”字有聲繁悅耳、使人迷惑、動人心魄的意思,寫出了猿的柔聲啼喚和鳥的恣意鳴囀;“競”字有爭相之意,寫出了“夕日欲頹”時魚兒競相躍出水面的歡悅情景。這兩個字分別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寫出了山林從早到晚的生機勃發(fā)同時以動襯靜,寫出了山林的靜謐。
    14.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情感主旨。
    【甲】文《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文學(xué)家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文章以感慨發(fā)端,言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nèi)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dāng)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乙】文寫始游西山時的心情及對西山景色總的評價:怪特。作者自稱為“僇人”,即有罪之人。用“恒惴僳”(常常驚恐不安)三字概括自己被貶后的心情。這三個字既是作者當(dāng)時心境的真實寫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時陶醉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個開頭,包含了許許多多長久積壓在內(nèi)心的悲憤心情,當(dāng)然其中就有一種無聲的抗議。自己是這樣一種罪人的特殊身份,柳氏自被貶永州,時時感到屈辱、壓抑,政治上失敗,才華得不到施展,平生的抱負(fù)無法實現(xiàn),于郁悶痛苦之中,處在這樣一種特殊的處境里,懷有這樣的心情,因此當(dāng)他游山玩水的時候,那種感受自然同那些風(fēng)流閑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覽中,排解內(nèi)心的憂憤,在游覽中忘卻現(xiàn)實處境,想在精神上尋找某種寄托。本文敘事寫景,都飽含著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現(xiàn)了作者寂寞惆悵、孤標(biāo)傲世的情懷。如“披草而坐,傾壺而醉”正是他孤寂性格的表現(xiàn);寫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寫照。
    【點睛】譯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賞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猿、鳥的叫聲此起彼伏;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乙】我自從成為有罪的人,住在這個州里,就常??謶植话?。如有空閑時間,就慢慢地行走,無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盡頭。幽僻的泉水,奇異的山石,沒有一處僻遠(yuǎn)的地方不曾到過。到了目的地就分開草坐下,倒盡壺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著睡覺,睡覺了就做夢。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夢里也就有(在這種境界中獲得的)相同的樂趣。睡醒了就起來,起來了就回家。我以為凡是這個州的山有奇特形狀的,我都游過了;可是我還未曾知道西山的奇異特別。
    五.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題。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竟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乙】
    馬街在西谿上,南去元謀縣二十五里,北去黃瓜園三十五里,東至雷應(yīng)山篝口十里,西至溪西坡五里,當(dāng)大塢適中處,東西抵山,共徑十五里,南抵山,北逾江,共徑一百三十里,平塢之最遙者也。其東南有聚廬曰官莊,為黔府莊田。茶房即在馬街坡北。
    (節(jié)選自《老殘游記》)
    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曉霧將歇 歇:
    (2)夕日欲頹 頹:
    (3)南去元謀縣二十五里 去:
    (4)茶房即在馬街坡北 即:
    1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2)其東南有聚廬曰官莊,為黔府莊田。
    17.甲文最后一句話透露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18.請結(jié)合甲乙兩文內(nèi)容談?wù)剝晌脑谏剿拔锏拿鑼懮辖o你的寫作啟示。
    【答案】15. 消散 墜落 距離 就,就是
    16.(1)青蔥的樹林,翠綠的竹林,四個季節(jié)都具備了。
    (2)其東南方向有一些聚集的房屋,(這個村莊)叫作官莊,是貴州府的莊園和田地。
    17.①作者認(rèn)為自己能夠從山川美景中發(fā)現(xiàn)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②希望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18.示例:①學(xué)會動靜結(jié)合。②景物描寫要有角度變化。③學(xué)會精選動詞進(jìn)行描繪。
    【解析】15.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
    (1)句意: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歇:消散。
    (2)句意: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頹:墜落。
    (3)句意:向南距離元謀縣二十五里。去:距離。
    (4)句意:茶房就在馬街坡的北面。即:就,就是。
    16.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注意重點字詞:
    (1)青:青蔥;翠:翠綠;四時:四季;俱:全,都。
    (2)聚廬:聚集的房屋;為:叫作;黔:貴州。
    17.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
    “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意為: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這句話是說謝靈運陶情怡樂于這美妙的山水之中,表達(dá)了對謝靈運的欽慕之情,也說明能夠欣賞領(lǐng)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同時,作者卻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18.本題考查寫作手法。
    示例:甲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竟躍”既寫了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等靜態(tài)景物,又描繪了曉霧、猿鳥、夕日、沉鱗等動態(tài)之景,動靜結(jié)合,全面展現(xiàn)山水之美;乙文“馬街在西谿上,南去元謀縣二十五里,北去黃瓜園三十五里,東至雷應(yīng)山篝口十里,西至溪西坡五里,當(dāng)大塢適中處,東西抵山”則詳細(xì)描述了馬街的地理位置、周圍環(huán)境等,非常具體。啟示我們在寫作時要盡可能全面地描寫景物,包括靜態(tài)與動態(tài)、整體與局部等。此外, 善用多種描寫手法:甲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見底”運用了夸張和對偶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山高水清的特點;乙文通過準(zhǔn)確的方位描述來展現(xiàn)馬街的布局。這提醒我們可以運用各種描寫手法來使景物更生動、更富有感染力。
    【點睛】參考譯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賞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四季都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乙】馬街在西谿之上,向南距離元謀縣二十五里,向北距離黃瓜園三十五里,向東到雷應(yīng)山篝口十里,向西到溪西坡五里,處于大山塢的正中間位置,東西到山邊,總共直徑十五里,向南到山邊,向北越過江,總共直徑一百三十里,是平坦山塢中最遙遠(yuǎn)的。它的東南有聚居的房屋稱為官莊,是貴州府的莊園和田地。茶房就在馬街坡的北面。
    六.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選自《答謝中書書》)
    【乙】
    吾自發(fā)寒雨,全行日少。去親為客,如何如何!夕景欲沉,曉霧將合,孤鶴寒嘯,游鴻遠(yuǎn)吟,樵蘇一嘆,舟子再泣。誠足悲憂,不可說也。寒暑難適,汝專自慎,夙夜戒護(hù),勿我為念??钟臅?。臨涂草蹙①,辭意不周。
    (節(jié)選自《登大雷岸與妹書》,有刪改)【注釋】①草蹙(cù):倉猝,匆忙。
    1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曉霧將歇 歇:
    (2)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與:
    (3)去親為客 去:
    (4)誠足悲憂 誠:
    2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2)恐欲知之,聊書所睹。
    21.九年級(3)班的小剛研讀【甲】文,認(rèn)為文中“猿鳥亂鳴”的“亂”字破壞了文章的美感,想把“亂”字改為“齊”字,你是否同意?請闡述理由。
    22.【甲】【乙】兩文都描寫了夕陽、曉霧和鳥兒,但所起的作用和表達(dá)的情感不相同。請仔細(xì)思考,完成下表。
    【答案】19. 消散 參與(欣賞、領(lǐng)悟) 離開 實在、確實、的確
    20.(1)兩岸的石壁,五彩斑斕、交相輝映。(2)你恐怕也想知道我的情況,我姑且寫下所見。
    21.不同意?!皝y”指不整齊,紛雜隨意。這里描述的是猿和鳥的叫聲交織在一起,沒有秩序和條理。叫聲此起彼伏,生機盎然。如果將“亂”字改為“齊”字,則失去了這種自然和隨意的美感,與原文所要表達(dá)的意境不符。
    22.A: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dá)出蓬勃的生命氣息。B:表現(xiàn)出對妹妹的關(guān)愛之情。
    【解析】19.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早晨的霧氣將要消散。歇:消散。
    (2)句意: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與:參與,欣賞,領(lǐng)悟。
    (3)句意:離開親人成為客居之人。去:離開。
    (4)句意:確實足夠讓人感到悲涼和憂愁。誠:實在,確實,的確。
    20.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
    (1)重點字詞: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交相輝映。
    (2)重點字詞:恐:恐怕、擔(dān)心。欲:想要。聊:姑且、隨便。書:書寫、記錄。所睹:所看到景象。
    21.本題考查詞句的賞析,要在把握詩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上下文和具體的語句分析作答。
    根據(jù)甲文“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可知,“亂鳴”描繪的是黎明時分,霧氣即將消散,猿猴和鳥兒的叫聲此起彼伏,毫無規(guī)律,生動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這里的“亂”字使用巧妙,它不僅刻畫了猿鳥在清晨時分的自然狀態(tài),而且與前文“曉霧將歇”相呼應(yīng),共同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生動的早春景象。如果改為“齊”字,意味著叫聲整齊劃一,失去了自然界的多樣性和生動性,與作者所要展現(xiàn)的山川之美和生機盎然的氛圍相悖。因此,不同意改為“齊”。
    22.本題考查環(huán)境描寫作用分析以及情感主旨分析。
    根據(jù)甲文“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可知,詩文描繪了山川的早晨和傍晚景色,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些景物描寫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dá)出蓬勃的生命氣息,也表達(dá)了作者游覽山水的愉悅心情。根據(jù)“實是欲界之仙都”可知,直接表達(dá)了作者對這片山水的贊嘆和喜愛之情,進(jìn)一步強化了作者愉悅的心情。
    根據(jù)乙文“夕景欲沉,曉霧將合,孤鶴寒嘯,游鴻遠(yuǎn)吟”可知,詩文營造了一種蕭瑟、冷清的氛圍,與甲文形成對比。這些景物描寫渲染了一幅蕭索的畫面,烘托出作者憂傷苦悶的心情,因為作者離開家鄉(xiāng),思念家人,所以景物也變得冷清蕭條。根據(jù)“寒暑難適,汝專自慎,夙夜戒護(hù),勿我為念”可知,表達(dá)了作者對妹妹的擔(dān)憂和關(guān)愛之情,體現(xiàn)了兄妹之間深厚的感情。
    【點睛】參考譯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司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乙】自從我冒寒雨出發(fā)以來,整個行程中很少見到太陽。離開親人成為行客,心情是何等的凄愴。夕陽就要西沉,晨霧即將彌漫之際,孤鶴在寒風(fēng)中悲鳴,飛鴻在遠(yuǎn)處哀吟,樵夫一聲嘆息,船夫又一次哭泣。游子的心實在非常悲愴憂愁,非言語所能表達(dá)。冷暖變換難以適應(yīng),你務(wù)必自己當(dāng)心,早晚當(dāng)心保重,不要為我掛念。恐怕你想知道我旅中的情況,故且寫下所見所感。途中倉促草就,措辭達(dá)意恐或不周。模塊一 思維導(dǎo)圖串知識
    模塊二 基礎(chǔ)知識全梳理(吃透教材)
    模塊三 教材習(xí)題學(xué)解題
    模塊四 核心考點精準(zhǔn)練(6大考點)
    模塊五 小試牛刀過關(guān)測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文言詞匯,提高文言文鑒賞能力。
    2.感受作者熱愛自然山水的情感,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
    3.把握文中景物的特點,領(lǐng)略寫景手法,體會作者情感。
    教材習(xí)題01
    朗讀并背誦課文。比較兩篇短文在句式、節(jié)奏等方面的不同之處,說說他們分別帶給你什么樣的美感。
    解題方法
    引導(dǎo)學(xué)生通過比較閱讀,體會兩篇短文行文風(fēng)格上的不同。
    【答案】陶弘景是南北朝時期人,作品帶有駢文的特點,多用四字句構(gòu)成對偶,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較強;間用散句,參差錯落,于整齊中有變化。多用尋常詞匯,淺顯易懂,但為了形式的整齊,選詞用字頗多斟酌。
    教材習(xí)題02
    《答謝中書書》所寫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結(jié)尾說:“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毕胍幌?,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解題方法
    引導(dǎo)學(xué)生把握景物特征,理解作者情感。
    【答案】《答謝中書書》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凈,絢爛多彩,充滿無窮生機。
    結(jié)尾一句,含有三層言外之意:
    其一,康樂是“能與其奇者”,表現(xiàn)出作者對謝靈運的欽慕;
    其二,自謝靈運之后,不再有人能“與其奇”,惋惜于世人對秀美山水的無動于衷;
    其三,“我”是繼謝靈運之后又一“與其奇者”,為自己的審美情趣而自許,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1)四時俱備
    方法提示
    解釋
    (1)四時俱備
    詞語推斷法:四時更替

    (2)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語境推斷法

    (3)即棹小舟入湖
    查閱詞典法:①船槳。②用槳劃船。(摘自《古代漢語詞典》)
    (填序號)

    相關(guān)學(xué)案

    暑期預(yù)習(xí) 第02講 《醉翁亭記》-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八升九)(教師版+學(xué)生版):

    這是一份暑期預(yù)習(xí) 第02講 《醉翁亭記》-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八升九)(教師版+學(xué)生版),文件包含暑期預(yù)習(xí)第02講《醉翁亭記》教師版-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八升九docx、暑期預(yù)習(xí)第02講《醉翁亭記》學(xué)生版-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八升九docx等2份學(xué)案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學(xué)案共3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暑期預(yù)習(xí) 第10講 《紅星照耀中國》-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教師版+學(xué)生版):

    這是一份暑期預(yù)習(xí) 第10講 《紅星照耀中國》-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教師版+學(xué)生版),文件包含第2部分暑期預(yù)習(xí)第10講《紅星照耀中國》教師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docx、第2部分暑期預(yù)習(xí)第10講《紅星照耀中國》學(xué)生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docx等2份學(xué)案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學(xué)案共42頁, 歡迎下載使用。

    暑期預(yù)習(xí) 第09講 《回憶我的母親》-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教師版+學(xué)生版):

    這是一份暑期預(yù)習(xí) 第09講 《回憶我的母親》-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教師版+學(xué)生版),文件包含第2部分暑期預(yù)習(xí)第09講《回憶我的母親》教師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docx、第2部分暑期預(yù)習(xí)第09講《回憶我的母親》學(xué)生版-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七升八docx等2份學(xué)案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學(xué)案共41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rèn)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hù)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暑假專區(qū)
    • 精品推薦
    • 所屬專輯16份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wù)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