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粵滬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單元、期中、期末測試卷多份
2024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六章力和機械綜合素質評價試卷(附答案粵教滬版)
展開
這是一份2024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六章力和機械綜合素質評價試卷(附答案粵教滬版),共13頁。
第六章綜合素質評價
一、選擇題(本題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1.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用腳踢足球時,腳并沒有感覺疼痛,說明球沒有給腳力的作用
B.運動員用頭頂球時,頭感覺很痛,說明球給頭的力比頭給球的力大
C.運動員用力踢球和用頭頂球,使球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
D.運動員用力踢球和用頭頂球,僅僅使球的運動方向發(fā)生了改變,而球的速度大小不變
2.用繩子系著水桶,手抓著繩子,從井中向上提水,此時手受到了向下的拉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A.地球 B.繩子
C.水桶 D.水
3.如圖所示,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是( ?。?
4.如圖所示,關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確的是( ?。?
5.一個足球放在一塊長木板上,如圖所示,木板和足球均發(fā)生了彈性形變,關于它們彈力的情況,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木板發(fā)生形變是由于木板產生彈力造成的
B.足球產生的彈力作用在木板上
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產生的彈力
D.足球產生的彈力就是足球對木板的壓力
6.小王同學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用同一木塊和同一砝碼等器材,按如圖所示的方式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最大的是 ( ?。?
A.a方式
B.b方式
C.c方式
D.三種方式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
7如圖是鋼絲鉗工作時的狀態(tài)。圖中給出了四名同學在鋼絲鉗單側鉗柄及其相連部分上所畫出的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的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
二、填空題(本題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8.如圖甲所示,在用扳手擰緊螺母時,螺母會轉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如圖乙所示情況的效果要比圖甲的好,這是因為 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大部分螺母在擰緊時要按順時針方向用力,而擰下螺母時要按逆時針方向用力,這說明 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9.一塊冰重49N,它的質量為 kg,若把它帶到月球上,它的質量將 ,重力將 。(后兩空均填“不變”“變大”或“變小”)
10.一個橋頭立著如圖所示的限重標志牌,它表示允許通過這座橋的車輛的最大 為20t,即這座橋的橋面允許受到的最大壓力為 N,當汽車行駛在該橋面上時,它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g取10N/kg)
(第10題)
11.如圖所示,擠壓礦泉水瓶,瓶子外形發(fā)生變化,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挥昧υ酱?,瓶子形變程度越大,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關;瓶子蓋上有很多花紋是為了 ?。ㄌ睢霸龃蟆被颉皽p小”)摩擦。
(第11題)
12.如圖甲所示是一種常見的訂書機,固定在釘槽內的彈簧給訂書釘一個彈力,在使用過程中,隨著訂書釘減少,這個力將 ?。ㄌ睢霸龃蟆薄皽p小”或“不變”)。如圖乙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堆放一摞相同的書。若突然用力從這一摞書中水平向右抽出來A或B中任意一本書,抽出A書更容易,此現(xiàn)象表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水平向右抽出A時,A受到的摩擦力的施力物體是 ?。ㄌ睢癆上面的書”“A下面的書”或“A上面和A下面的書”)。
13.如圖所示,用三種不同的方法分別將重為9N的同一物體勻速拉起來的過程中,F(xiàn)1= ,F(xiàn)2= ,F(xiàn)3= 。(繩重、滑輪重、摩擦力均不計)
14.如圖所示,可以把自行車車閘看成一個 ?。ㄌ睢笆×Α被颉百M力”)杠桿;當手對車閘的作用力F1=10N時,剎車線上的拉力F2的大小為 N;車把的把套凹凸不平,這是通過增大 來增大摩擦力。
三、作圖題(本題4小題,每小題2分,共8分)
15.(1)畫出在空中飛行的排球的受力示意圖。(不計空氣阻力)
(2)一木塊靜止在斜面上,請畫出它受到的力的示意圖。
(3)要用最小的力將小車拉動,試完成繩子的繞線。
(4)如圖甲所示的是門把手,握住門把手向下壓可以打開門,可以將門把手看成如圖乙所示的一個杠桿,O為支點,請你在圖乙中畫出阻力臂L2、最小的動力F1。
四、實驗題(本題3小題,共19分)
16.(6分)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
(1)小李安裝好杠桿,杠桿靜止時的情景如圖甲所示,此時杠桿 (填“平衡”或“不平衡”),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接下來應該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jié)。
(2)如圖乙,小李在A位置掛上2個相同鉤碼,則在B位置掛上 個相同鉤碼,杠桿可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將A、B兩位置都增加1個相同鉤碼,則杠桿 (填“左端”或“右端”)將下降。
(3)小李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F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丙所示;若將彈簧測力計向右傾斜一定角度拉,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F'時,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F' ?。ㄌ睢埃尽薄埃肌被颉埃健保〧。
(4)小李多次實驗收集多組數(shù)據(jù),目的是 ?。ㄌ睢癮”或“b”)。
a.多次實驗取平均值減小實驗誤差
b.使實驗結論更具有科學性和普遍性
17.(7分)在學習了滑動摩擦力后,小聰和小明想用所學的知識比較浴室防滑墊的防滑效果。他們準備了兩個不同品牌的防滑墊、一個彈簧測力計和一條細線,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小聰為了準確地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該讓防滑墊沿水平方向做 ____________(填“加速”“勻速”或“減速”)直線運動,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即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小明將防滑墊平鋪在水平桌面上,按正確的方法拉動彈簧測力計時,發(fā)現(xiàn)摩擦力過大,超過了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經過討論,他倆決定借助木塊來比較兩個防滑墊的防滑效果。如圖乙,將墊子的防滑面向上,拉動木塊,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若拉動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 (填“改變”或“不變”)。
(3)小聰經過思考改進了實驗,讓彈簧測力計和木塊保持靜止,拉動防滑墊進行測量,如圖丙所示,這樣做的好處是 。
(4)畫出圖丙中木塊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圖。
(5)換用另一品牌的防滑墊,仍用同一木塊重復圖丙實驗過程,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并比較。實驗中比較“防滑效果”實際上是比較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的哪一個?答: 。使用同一木塊的主要目的是 。
18.(6分)如圖甲所示是探究“動滑輪工作時的特點”的實驗裝置。
(1)實驗時,應該沿著 方向拉繩子自由端,使鉤碼 上升。
(2)小張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使用動滑輪可以 。
(3)第3次實驗中,繩端移動的距離是 cm。
(4)小張繼續(xù)實驗,并作出“拉力與鉤碼重的比值隨鉤碼重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分析圖像可知:鉤碼越重,拉力與鉤碼重的比值越接近 ?。ㄌ顢?shù)值)。由此他推斷得出結論:使用動滑輪最多可以省 的力。
五、計算題(本題2小題,共12分)
19.(6分)人工智能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如圖所示,某餐廳的送餐機器人的質量為40kg,某次送餐時托著3kg的物體,g取10N/kg。
(1)求送餐機器人的重力。
(2)若該次送餐過程中,送餐機器人勻速前進時受到的阻力是其總重力的0.45倍,求機器人勻速前進送餐時受到的動力大小。
20.(6分)小明同學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用時10s勻速提升質量為20kg的物體,物體向上移動了2m,不計繩重和滑輪摩擦,g取10N/kg,動滑輪重力為20N。求:
(1)所提物體的重力。
(2)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3)繩子自由端的移動速度。
六、綜合題(本題3小題,共19分)
21.(5分)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環(huán)保新材料扮靚世博館
如圖所示的“冰壺”形展館——芬蘭館,宛若一座矗立于水中的島嶼,外墻使用魚鱗狀裝飾材料,看似由許多冰塊堆砌而成。魚鱗狀外墻的“魚鱗”使用了一種叫做ProFi的特殊材料,這種材料屬于塑木復合材料。這種材料修正了純木材和純塑料的不足,摸上去足夠堅硬,并且永不褪色,每使用一噸塑木產品,就相當于減少6萬個廢棄塑料袋的污染,也相當于少砍伐1.5棵30年樹齡的桉樹,具有深刻的環(huán)保意義。塑木復合材料作為新型環(huán)保材料,密度為1.2g/cm3,計算成本略高于木材,但可以制成空心型材,加工成各式材料,應用成本會逐漸降低,成為新材料發(fā)展的重點方向之一。
(1)塑木板材的硬度比純木材 ?。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0岩粋€板材切割為大小不同的兩塊,大塊的密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塊的密度。
(2)若每塊塑木板材的面積為2m2,厚度為5cm,則每塊板材的重力為 N。(g取10N/kg)
(3)現(xiàn)有一個由塑木板材做成的空心模型,經測量其體積為140cm3,質量為120g,則空心部分的體積為 cm3。
(4)塑木板材是用廢紙紙漿和塑料融合而成的,如果紙漿的密度為1.0g/cm3,假設融合過程中總體積不變,1m3的紙漿與 m3的密度為2.0g/cm3的塑料融合才能得到塑木板材。
22.(1)(3分)物理學中把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其質量的比值用g表示,即g=Gm,一般認為在地球上g值是一個定值,即g=9.8N/kg。但科學家通過實驗精確測量,發(fā)現(xiàn)地球上不同地點的g值存在微小差異。表中列出了幾個地點的g值大小,請分析比較表中的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①表中g值大小相同的兩個地點是 。
②表中g值大小相差最大的兩個地點是 。
③由表中的信息可猜想:影響地球上g值大小的因素可能是 。
(2)(5分)實驗課上同學們利用彈簧測力計制成一桿簡單實用的液體密度秤,在容器中加滿待測液體就可以直接“稱出”該液體的密度,如圖所示。已知秤鉤下的容器重為1.4N。當在容器中加滿水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4N。問:(g取10N/kg)
①密度為“0”的刻度應標在 N的刻度上;容器的容積是 mL。
②當容器內裝滿密度為1.8×103kg/m3的液體時,此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 N。
③該“密度秤”能測量的液體密度最大是 kg/m3。
23.(6分)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溜旱冰運動
開展溜旱冰運動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其中的許多物理知識。進行這項運動需要有雙旱冰鞋(如圖所示),可以到專門的旱冰場上進行,也可以在較光滑的水泥地面上進行,但不能在車輛來往的道路上開展這項活動。在一般路面上穿普通鞋滑行時鞋底與路面的摩擦是滑動摩擦,人與路面的摩擦較大。人穿旱冰鞋后,旱冰鞋下安裝了滾動軸承,軸承上套上了可滾動的輪子,將人在路面的滑動通過旱冰鞋變?yōu)闈L動,使人與路面的摩擦大大減小。人在啟動或加速時,一只腳在前,一只腳在后,后面的腳用力向后蹬就可增大地面對人向前的推力,以達到啟動和加速的目的。
(1)在同樣的條件下, 要比 小得多。
(2)旱冰鞋是通過 的方法減小運動時地面對鞋的摩擦力。
(3)穿旱冰鞋運動時腳用力向后蹬就能向前加速,這是因為 。
(4)穿旱冰鞋正在運動時,要想很快停下來,應該讓放在后面的腳與運動方向垂直,同時用力向下壓,以增大摩擦力,使自己很快停下來。這種做法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來增大摩擦的。
(5)請你大膽發(fā)揮想象:假如沒有摩擦,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寫出兩個合理的場景: 、 。
答案
一、1.C
2.B 【點撥】手通過繩子提起水桶,與手接觸的是繩子。手對繩子有一個向上的拉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繩子也會對手有一個向下的拉力。所以手受到一個向下的拉力的作用,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繩子,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3.A 【點撥】彎道上沿曲線滑行的運動員,速度的大小和運動方向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故A符合題意;空中勻速直線下落的降落傘,速度的大小和運動方向都沒發(fā)生變化,所以運動狀態(tài)沒發(fā)生改變,故B不符合題意;水平地面上直線行駛且速度不變的汽車,速度的大小和運動方向都沒發(fā)生變化,所以運動狀態(tài)沒發(fā)生改變,故C不符合題意;吊在天花板下靜止的電燈,處于靜止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沒發(fā)生改變,故D不符合題意。
4.D 【點撥】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物體所受的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故A、B、C錯誤,D正確。
5.A 【點撥】木板發(fā)生形變是由于足球產生彈力造成的,故A錯誤。
6.A 【點撥】a方式和b方式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相同,大于c方式接觸面受到的壓力,a方式接觸面最粗糙,故a方式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最大。
7.C 【點撥】由圖可知,向上的動力使杠桿順時針轉動,而阻力阻礙杠桿順時針轉動,其方向也是向上的。
二、8.運動狀態(tài);力的作用點;力的方向
【點撥】用扳手擰緊螺母時,扳手對螺母有力的作用,螺母會轉動,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圖乙中握法更容易將螺母擰緊或擰開,說明力的作用點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大部分螺母在擰緊時要按順時針方向用力,而擰下螺母時要按逆時針方向用力,這說明力的方向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9.5;不變;變小
【點撥】冰重49 N,由G=mg可得,它的質量m=Gg=49N9.8N/kg=5 kg。物體的質量是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與物體所處的地理位置無關,所以把它帶到月球上,它的質量將不變。重力的大小與物體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由于月球對月球表面某物體的引力小于地球對地球表面該物體的引力,故物體受到月球對它的引力將變小。
10.質量;2×105;豎直向下
【點撥】t是質量的單位,由圖示可知該橋允許通過的車輛的最大質量為20 t;這座橋的橋面允許受到的最大壓力F=G=mg=20×103 kg×10 N/kg=2×105 N。
11.形狀;大?。辉龃?【點撥】擠壓礦泉水瓶,瓶子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外形發(fā)生變化,表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用力越大,瓶子形變程度越大,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瓶子蓋上有很多花紋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12.減小;壓力大小;A上面和A下面的書
【點撥】隨著訂書釘減少,固定在釘槽內的彈簧的彈性形變程度變小,則給訂書釘?shù)膹椓p小。從一摞書中水平抽出A或B中任意一本書,抽出A書更容易,是因為A書受到的壓力比B書小,故此現(xiàn)象說明,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13.9 N;4.5 N;3 N
【點撥】繩重、滑輪重、摩擦力均不計,F(xiàn)1=G=9 N,F(xiàn)2=12G=12×9 N=4.5 N,F(xiàn)3=13G=13×9 N=3 N。
14.省力;40;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點撥】由圖可知,以O為支點,動力臂L1=12 cm,阻力臂L2=3 cm,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可以把自行車車閘看成一個省力杠桿。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剎車線上的拉力
F2=F1L1L2=10N×12cm3cm=40 N。
車把的把套凹凸不平,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三、15.【解】(1)如圖(a)所示。
(2)如圖(b)所示。
(3)如圖(c)所示。
(4)如圖(d)所示。
四、16.(1)平衡;左 (2)3;左端 (3)>?。?)b
【點撥】(1)杠桿靜止不動或勻速轉動叫杠桿平衡。圖甲中杠桿靜止,所以此時杠桿平衡。杠桿右端下沉,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接下來應該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jié)。
(2)設杠桿上一個小格的長度為L,一個鉤碼重是G,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有2G×3L=nG×2L,解得n=3,所以在B位置掛的鉤碼個數(shù)為n=3,如果再在A、B兩位置都增加1個鉤碼,因3G×3L>4G×2L,所以杠桿左端下沉。
(3)小李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F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丙所示;若將彈簧測力計向右傾斜一定角度拉,由力臂的定義可知動力臂變小,因阻力和阻力臂不變,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拉力(動力)變大,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則F'>F。
(4)根據(jù)一組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有偶然性,小李多次實驗收集多組數(shù)據(jù),目的是使實驗結論更具有科學性和普遍性,故選b。
17.【解】(1)勻速 (2)2.8;不變?。?)不用勻速拉動防滑墊,且彈簧測力計處于靜止狀態(tài),方便讀數(shù)
(4)如圖所示。
(5)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控制壓力相同
【點撥】(1)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所以為了能準確地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小聰應該水平拉動防滑墊,使其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2)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1 N,示數(shù)為2.8 N。拉動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不變,所以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
18.(1)豎直;勻速?。?)省力?。?)10?。?)0.5;一半
【點撥】(1)實驗時,為了使實驗結果準確,應沿豎直方向拉繩子自由端并且使鉤碼勻速直線上升。(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小于鉤碼重力,所以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3)第3次實驗中,繩端移動的距離s=nh=2×5 cm=10 cm。(4)根據(jù)圖乙可知,鉤碼越重,拉力與鉤碼重的比值就越接近0.5。由此推理:使用動滑輪最多可以省一半的力。
五、19.【解】(1)送餐機器人的質量為40 kg,則送餐機器人的重力G=mg=40 kg×10 N/kg=400 N。
(2)送餐時機器人的總重力G總=(m+m')g=(40 kg+3 kg)×10 N/kg=430 N,送餐機器人勻速前進時受到的阻力是其總重力的0.45倍,則勻速前進時受到的阻力f=0.45G總=0.45×430 N=193.5 N。
機器人勻速前進時,機器人受到的動力等于阻力,即動力大小為193.5 N。
20.【解】(1)質量為20 kg的物體的重力
G=mg=20 kg×10 N/kg=200 N。
(2)不計繩重和滑輪摩擦,由圖可知,n=2,所以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G+G動n=200N+20N2=110 N。
(3)因為n=2,所以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物體上升高度的2倍,物體向上移動了2 m,所以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4 m,則繩子自由端的移動速度v=st=4m10s=0.4 m/s。
六、21.(1)大;等于?。?)1.2×103?。?)40 (4)0.25
【點撥】(1)由題中“這種材料修正了純木材和純塑料的不足,摸上去足夠堅硬”可得,塑木板材的硬度比純木材大。密度的大小與物質的體積無關,大塊的密度等于小塊的密度。
(2)由題意可得,每塊塑木板材的體積
V=2 m2×5×10-2 m=0.1 m3,
由密度公式可得,m=ρV=1.2×103 kg/m3×0.1 m3=1.2×102 kg,由G=mg可得,G=mg=1.2×102 kg×10 N/kg=1.2×103 N。
(3)由題意可得,質量為120 g的板材的體積
V1=m1ρ=120g1.2g/cm3=100 cm3,則空心部分的體積
V空=V總-V1=140 cm3-100 cm3=40 cm3。
(4)由題意可得,融合前后的總質量和總體積不變,有
ρ紙漿V紙漿+ρ塑料V塑料=ρ塑木(V塑料+V紙漿),即1.0×103 kg/m3×1 m3+2.0×103 kg/m3×V塑料=1.2×103 kg/m3×(1 m3+V塑料),解得:V塑料=0.25 m3。
22.(1)①武漢、上?!、诔嗟馈⒈睒O?、劬暥?(2)①1.4;100?、?3.2?、?.6×103
【點撥】(2)①當容器是空的時,所裝的液體密度為0,密度秤的示數(shù)即是容器的重力,所以密度為“0”的刻度應標在1.4 N的刻度上。
容器中裝滿水時,水的重力G=G總-G容器=2.4 N-1.4 N=1 N,
根據(jù)G=mg得水的質量m=Gg=1N10N/kg=0.1 kg,
容器的容積V=V水=mρ水=0.1kg1.0×103kg/m3=10-4 m3=100 cm3=100 mL。
②當容器內裝滿密度為1.8×103 kg/m3的液體時,液體的體積等于容器的容積,即V液=V=100 cm3,
液體的質量m液=ρ液V液=1.8 g/cm3×100 cm3=180 g=0.18 kg,
液體的重力G液=m液g=0.18 kg×10 N/kg=1.8 N,
此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拉=G容器+G液=1.4 N+1.8 N=3.2 N。
③由圖示知,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為5 N,則能測量的最大物重G1=5 N-1.4 N=3.6 N,
所能測量的最大質量m1=G1g=3.6N10N/kg=0.36 kg。
該密度秤能測量的液體最大密度ρ大=m1V=0.36kg10-4m3=3.6×103 kg/m3。
23.(1)滾動摩擦;滑動摩擦?。?)變滑動為滾動 (3)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變滾動為滑動 (5)人將無法拿起桌面上的物品;風一吹,大石塊就會滑走實驗次數(shù)123鉤碼重G/N246鉤碼上升的距離h/cm555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1.12.13.1繩端移動的距離s/cm1010△標準值:g=9.80665N/kg地點緯度單位:N·kg-1赤道09.780馬尼拉14°35'9.784廣州23°06'9.788武漢30°33'9.794上海31°12'9.794東京35°43'9.798北京39°56'9.801莫斯科55°45'9.816北極90°9.832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