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人教版物理九年級下冊教案全冊
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傳遞第2節(jié) 電磁波的海洋公開課教學設計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傳遞第2節(jié) 電磁波的海洋公開課教學設計,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類比啟發(fā)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第2節(jié) 電磁波的海洋設計說明“電磁波的海洋”這節(jié)內容主要由“電磁波是怎樣產生的”和“電磁波是怎樣傳播的”兩部分構成。教學重點是電磁波的傳播,難點是電磁波的波長、波速和頻率的關系。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讓學生形成直觀的感性認識以及與水波的波長、波速和頻率的類比。電磁波是難以想象的,看不見、摸不著。電磁波的產生很復雜,教材通過演示實驗“時斷時續(xù)的電流能夠產生電磁波”,讓學生了解“迅速變化的電流能產生電磁波”,具體感知電磁波的真實存在。然后通過類比水波、聲波,使其更形象化、更容易接受;對比聲波的傳播特點,理解電磁波的傳播,同時注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從身邊熟悉的事物、現(xiàn)象中去感受新知識、新內容。也可以在教學中布置學生課前預習,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等方法,使他們在對電磁波有初步了解的基礎上,帶著問題、疑問走進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教學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了解電磁波的產生;第二階段,知道電磁波的傳播;第三階段,知道電磁波家族及應用。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電磁波的產生和傳播。2.知道波長、波速和頻率。3.知道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4.了解電磁波的應用及其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過程與方法】1.通過演示了解電磁波的存在,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2.通過觀察圖表,認識電磁波在不同波段有不同的作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電磁波是一種物質,電磁波是真實存在的。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電磁波的傳播。教學難點電磁波的波長、波速和頻率的關系。教學方法實驗探究、觀察、討論和分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具、學具學生用:導線、電池、小收音機。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收音機、導線、電池、木棍、盛水的透明水槽、兩個音叉、手機、三輛不同的電動小汽車等。授課時數(shù)1課時教學過程回顧思考1.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 。2.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3.聲音是 產生的。4.“真空鈴”實驗表明真空不能 。聲音的傳播 介質。導入新課展示利用電磁波工作的用電器的圖片,同學們知道這些用電器是靠什么來工作的嗎?
電磁波既可以傳遞信息又可以加熱食品。收音機里的聲音就是電磁波傳遞來的;電視機里的聲音和圖像也是電磁波傳遞來的;還有手機也是靠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微波爐是電磁波用來加熱食品的家用電器。我們見到的各種天線有的可以發(fā)射電磁波,有的可以接收電磁波。電磁波是怎樣產生的?又是怎樣傳播的呢?講授新課一、電磁波是怎樣產生的師:我們前面學習過水波、聲波。那么誰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說明水波的產生?(生甲上臺演示:手持木棍,讓木棍下端接觸水槽里的水面)師:請大家仔細觀察現(xiàn)象。生:水面上有一圈一圈凸凹相間的波從木棍接觸水面處向外傳播,形成水波。
師:音叉振動時,在空氣中會有疏密相間的狀態(tài)向外傳播,形成聲波。
聲波看不見、摸不到,但聲波傳到我們的耳朵,會引起鼓膜振動,使我們產生聽覺。不管是聲波還是水波都是確實存在的。下面老師做一個演示實驗,請大家認真觀察。教師演示:打開收音機的開關,將調諧旋鈕調至沒有電臺的位置,將音量開大(喇叭并不發(fā)聲)。取一節(jié)干電池和一段導線,拿到收音機附近,先將導線的一端與電池的負極相連,再將導線的另一端與電池的正極相摩擦,使它們時斷時續(xù)地接觸(如圖所示),使收音機發(fā)出“咔咔”聲。
(為了克服學生“聽而不想、觀而不思”的學習習慣,在演示前,教師要提醒學生,不僅要注意聽,而且要注意看,還要積極地思考。聽——收音機里有什么反應?看——教師手拿導線的一端與電池的一極做什么樣的動作?然后思考討論。)(1)為什么導線一端與電池的一個極之間要時斷時續(xù)地接觸?在此過程中,電路中的電流是否變化?(2)收音機為什么會發(fā)出響聲?在學生觀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告訴學生:導線通常是由多股細銅絲組成的,當多股細銅絲頭與電池的一個極時斷時續(xù)地接觸時,電路中就會產生時有、時無,時大、時小的電流。我們又知道,電流是大量電荷在電路中定向運動形成的,這說明大量電荷在電池電壓的作用下,是一陣一陣地(振蕩)從電池的一個極運動到另一個極,這跟海浪一陣一陣地從遠處沖向岸邊相似。于是,我們便聯(lián)想到水波和聲波。物體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是通過波動方式向外傳播的。那么,電荷在電路中一陣一陣地做沖浪(振蕩)式運動,是否也會以波動方式向外傳播呢?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用實驗的方法,證明了電荷在電路中做高速振蕩式運動時,也是以波的方式向外傳播的,并首先將這種波命名為“電磁波”。電磁波的形成和聲波、水波的形成相似,導線中迅速變化的電流產生了電磁波,收音機接 收了這一電磁波,并把它放大轉化成聲音,發(fā)出“咔咔”聲。師生歸納、總結: 電路通斷→電流迅速變化→產生電磁波→收音機接收電磁波→把它放大、轉換成聲音→喇叭發(fā)聲(獲得了能量)。師:電流的迅速變化會在空間激起(產生)電磁波。廣播電臺、電視臺以及移動電話靠復雜的電子線路來產生迅速變化的電流,發(fā)出電磁波。電磁波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確實可以給我們傳遞各種信息。二、電磁波是怎樣傳播的1.電磁波的傳播教師:我們知道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那么電磁波的傳播是否也需要介質?電磁波能夠在真空中傳播嗎?你能否設計一個實驗(或舉例)來證明?猜想:電磁波的傳播需要(或不需要)介質。設計:將一部手機放入真空罩里,然后抽出空氣,用另一部手機撥打電話,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及總結:在真空罩中的手機屏幕閃爍,顯示已經收到罩外手機發(fā)送的信息,說明電磁波是可以在真空中傳播的。可是聽不到手機的振鈴響,說明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因此到了月球上的宇航員無法像在地球那樣面對面談話,只能通過無線電交談[舉例]“神舟十號”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給地面上的學生授課,航天員在太空可以與地面指揮中心的人員進行對話……師生歸納、總結: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可以在真空中傳播。2.電磁波的特征【閱讀】教材第151-152頁的內容。用大屏幕投出以下問題,供學生思考:(1)電磁波的波長和頻率是怎樣規(guī)定的?單位是什么?(2)電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少?(3)波長、頻率、波速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4)從電磁波的波形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5)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是通過電磁波傳遞的?學生自主閱讀、討論、交流、總結。【視頻】水波的形成。(如圖所示)
【演示】(利用投影儀投在大屏幕上)在裝水的玻璃缸中,使小球在水中上下不斷振動,產生連續(xù)不斷的水波向四周傳播,并且小球每振動一次,水面就出現(xiàn)一個波峰(凸起部分)和一個波谷(凹下部分),一秒小球振動幾次,水面上就會出現(xiàn)幾個波峰和波谷。【模擬】示波器顯示聲波。(如圖所示)
【類比啟發(fā)】電磁波跟水波、聲波類似,它的波形圖將會怎樣?波長和頻率如何定義?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怎樣?教師板書(或用大屏幕展示)波長示意圖。如圖所示。
師生歸納小結并用大屏幕展示有關知識點電磁波的特征:(1)波長(λ):相鄰兩個波峰或波谷間的距離,單位是m。(2)頻率(f):電磁波每秒向前傳播的波長數(shù)。單位有Hz、kHz、MHz,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
Hz,1
Hz。(3)波速(c):波傳播的速度。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m/s。教師進一步說明:(1)在真空中,所有電磁波的波速一定,它的波長和頻率成反比。頻率越低,波長越長;頻率越高,波長越短。(4)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在同一介質中傳播速度相同;同一頻率的電磁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師:電磁波的傳播速度是不是很熟悉?生:和光的傳播速度相同。師:你還想到什么?生甲:光也可以在真空中傳播。生乙:光屬于電磁波。師:很好。電磁波是個大家族,通常頻率都很高,常用單位有千赫(kHz)和兆赫(MHz)。三、電磁波家族及電磁波的應用用于廣播、電視和移動電話的頻率為數(shù)百千赫至數(shù)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無線電波。不僅“光”——可見光是電磁波,紅外線和紫外線也是電磁波。大家請看電磁波譜(多媒體展示)。
師:大家得到了哪些信息?生甲: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都屬于電磁波。生乙:從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波長越來越短。生丙:頻率越來越高。師:回答得很好。電磁波的波速是不變的,波長越長,頻率越低。電磁波在人類的生活、生產中應用廣泛,誰能舉例?生A:廣播、電視和移動電話應用無線電波。生B:在月球上、太空中利用電磁波進行信息交流和傳遞。生C:電視機遙控器應用紅外線。生D:醫(yī)學上利用紫外線殺菌、消毒。生E:可以利用紫外線檢驗鈔票真?zhèn)巍?/span>……師:看來,電磁波的應用確實很廣泛,可以用于通信,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天線,它們有的是發(fā)射電磁波的,有的是接收電磁波的,我們就生活在電磁波的海洋中;電磁波也可以用于醫(yī)學;當然還有很多別的應用。例如:我們生活中用的微波爐。師:大家閱讀教材“科學世界”——微波爐,思考回答以下問題:(1)微波爐是利用什么來加熱食品的?(2)使用微波爐有哪些好處?(3)使用微波爐時應注意哪些問題?(4)為什么微波爐爐門的玻璃上有金屬屏蔽網?說明了什么問題?(學生閱讀,思考后回答)生A:微波爐是利用電磁波來加熱食品的。生B:這種電磁波頻率很高,波長很短,所以叫微波。生C:使用微波爐可以使食物的內部和外部幾乎同時變熟,省時、省電。生D:食物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劇烈振動,使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生E:使用微波爐加熱的食物,最好是含有水分的。生F:微波爐中不能使用金屬容器。生G:金屬屏蔽網的作用是減少電磁波的泄漏,因為過量的電磁波照射對人體有害。生H:這說明金屬對電磁波有屏蔽作用。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第2節(jié) 電磁波的海洋一、電磁波的產生:導線中電流的迅速變化會在空間激起(產生)電磁波。二、電磁波的傳播(1)波速、波長和頻率的定義波速:波傳播的快慢。在真空中,電磁波的傳播速度
m/s。波長:相鄰兩個波峰(或波谷)之間的距離,用字母λ表示,單位是米(m)。頻率:表示單位時間內振動的次數(shù),用字母f表示,單位是赫茲(Hz)。(2)波速、波長和頻率之間的關系:真空中,電磁波的速度一定,頻率越高,波長越短。(3)電磁波的傳播: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三、電磁波及應用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都是電磁波。 教學反思
相關教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3節(jié) 太陽能優(yōu)質教學設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2節(jié) 核能公開課教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二十二章 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1節(jié) 能源優(yōu)秀教案設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教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