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滬教版九年級上冊第3節(jié) 自然界中的水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水的組成,水的凈化,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天然水、自來水、飲用水、礦泉水和蒸餾水的區(qū)別,初步認識硬水組成及其危害;
2.了解造成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凈化的基本方法。
教
學
方
法
自主
探索
能力目標
1.能利用水的分解和合成反應來分析水的組成;
2.掌握利用過濾方法分類混合物的原理,學習并熟練進行過濾裝置的組裝及操作。
情感目標
樹立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源的觀念,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自覺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教材分 析
重點
水的組成,水的凈化。
難點
硬水的特點,水的凈化方法。
教
學
過
程
一.預習導學與交流反饋
1.寫出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水→氫氣+氧氣。實驗表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
素組成的。
2.溶有較多含鈣、鎂物質的水是硬水。
3.過濾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操作中用到的儀器有漏斗、鐵架臺、燒杯、玻璃棒。
二.問題提出與情境創(chuàng)設
水是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物質。你知道水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呢?它有哪些性質?在工農業(yè)生產和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
三.精講釋疑與新知建構
一、水的組成
【觀察與思考】電解水實驗
負極產生能在空氣中燃燒的氫氣;正極產生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二者的體積比約為2:1。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水→氫氣+氧氣。
【觀察與思考】完成下表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文字表達式
在空氣中點燃純凈的氫氣
安靜地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在燒杯內壁凝結有水霧。
氫氣+氧氣→水
上述兩個實驗說明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二、水的凈化
1.天然水與純凈水的區(qū)分
【活動與探究】蒸餾水與不純水的鑒別
【實驗1】蒸發(fā)鑒別蒸餾水和氯化鈉溶液
如果把某種水樣蒸干后有固體析出,這種水一定含有雜質。
【實驗2】用肥皂水鑒別蒸餾水與氯化鈣溶液
溶有較多含鈣、鎂物質的水是硬水。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產生的泡沫很少,還會形成白色垢狀物。
硬水軟化的方法:煮沸或蒸餾等。
2.水的凈化方法:
(1)沉淀:
如果水中的雜質顆粒比較小,一般加入明礬等凈水劑,溶于水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而沉降。
(2)過濾:
過濾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利用過濾方法可將不溶于水的固體與水分離開來。
具體要求:“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濾紙邊緣低于漏斗口,
待濾液面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燒杯嘴緊靠玻璃棒中下部,
玻璃棒末端輕靠(或靠近)三層濾紙一邊,
漏斗下端尖嘴部緊靠燒杯內壁。
(3)吸附:主要用于污水的脫色、脫臭。
常用的吸附劑有木炭、活性炭等。
(4)消毒:用氯氣或其他消毒劑殺死水中的細菌。
【拓展視野】自來水的生產
三、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1.水在工農業(yè)生產中的作用:
2.水對生物體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
3.我國水資源現(xiàn)狀:
(1)我國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
(2)水體污染主要來自工業(yè)廢水、農業(yè)用水和生活污水。
四.課堂演練與拓展提升
1.下列有關電解水的說法錯誤是 ( A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C.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 D.水中加入稀硫酸是為增加導電性
2.現(xiàn)有一杯有臭味的水,能除去臭味的方法是 ( B )
A.攪拌 B.吸附 C.靜置 D.過濾
3.區(qū)別下列物質所用的試劑或方法錯誤的是 ( B )
A.空氣與氧氣——帶火星的木條 B.氮氣與二氧化碳——燃著的木條
C.硬水與軟水——肥皂水 D.二氧化碳與氮氣——石灰水
五.歸納總結
一、水的組成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二、水的凈化
1.天然水與純凈水的區(qū)分
2.水的凈化方法
三、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六.教學反思:
個人二次備課
這是一份化學九年級上冊第3節(jié) 自然界中的水教學設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掃描隧道顯微鏡,思考、回答,分子間存在吸引力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滬教版九年級上冊第3節(jié) 自然界中的水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滬教版第2章 身邊的化學物質第3節(jié) 自然界中的水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情景引入,教師引導,觀察與思考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