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植株的生長第2課時教學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及難點,教學過程,典型例題,課堂小結,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教學目標
1.說明植株的生長需要營養(yǎng)物質。
2.了解植株生長需要無機鹽的種類。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
植株的生長需要營養(yǎng)物質。
難點:
植株的生長需要營養(yǎng)物質。
三、教學過程
【課堂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根尖的結構及葉芽的結構,現(xiàn)在我們回顧一下!
不論是細胞數量的增多,還是細胞體積的增大,都需要不斷地補充營養(yǎng)物質——水、無機鹽和有機物。根向下生長,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莖向上生長,并長出綠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思考:農民給農作物施肥是為了補充哪種營養(yǎng)物質?
講解:種莊稼要施肥,養(yǎng)花種草也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給植物的生長提供無機鹽。
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無機鹽與植株生長的關系。
【新知講解】
(一)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
提問:土壤中真的有無機鹽嗎?無機鹽可以溶解在水中,如何能夠看到無機鹽的存在?
實驗:比較玉米幼苗在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長狀況
將兩組生長狀況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別放在盛有等量的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的玻璃器皿中進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觀察并比較兩組玉米幼苗的生長狀況。
(注:1組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土壤浸出液,2組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蒸餾水。)
討論1.描述兩組玉米幼苗的生長狀況,包括株高、顏色,莖、葉、根的生長狀況。
講解:1組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土壤浸出液,玉米幼苗生長健壯,顏色鮮綠;2組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蒸餾水,玉米幼苗生長瘦弱,顏色變淺發(fā)黃。
討論2.土壤浸出液與蒸餾水在成分上有什么區(qū)別?
講解:蒸餾水的成分主要是水;土壤浸出液中除了水,還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如Mg、Ca、K、Na、Fe、Mn、Cu、B、P、S等。
討論3.為什么土壤浸出液能夠保證植株的正常生長?
講解:因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所需要的多種無機鹽,如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無機鹽。
實驗表明,土壤浸出液中培養(yǎng)的玉米幼苗要比蒸餾水中培養(yǎng)的玉米幼苗生長得好,這是因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長所需要的多種無機鹽。植物生長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無機鹽。如果缺少某種無機鹽,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長,會出現(xiàn)相應的癥狀。
展示正常和缺氮、磷、鉀營養(yǎng)的植株。
此處插入植物因缺乏無機鹽而表現(xiàn)出的癥狀、正常和缺氮、磷、鉀營養(yǎng)的草莓植株、正常和缺氮、磷、鉀營養(yǎng)的大豆植株的圖片,并逐步展示。
講解:缺氮時,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fā)黃;缺磷時,植株特別矮小,葉片呈暗綠色,并出現(xiàn)紫色;缺鉀時,植株的莖稈軟弱,容易倒伏,葉片邊緣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漸焦枯。
除了上述三類無機鹽以外,植物還需要許多其他種類的無機鹽。其中,有些無機鹽的需要量十分微小,但它們在植物的生活中同樣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缺少含硼的無機鹽,油菜就會只開花而不結果實。
在農業(yè)生產上,施肥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過度施用化肥,就會使土壤板結。農田中的化肥被雨水沖到湖泊或池塘中,會使這些水域中藻類或其他水生植物大量繁殖,這將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氧,造成水體缺氧,魚、蝦死亡。生活在農村的同學,可以跟家長探討合理施肥的問題,建議他們多用農家肥。
思考:植物生長過程中對無機鹽的需求量是相同的嗎?
講解:植物生長的不同時期,需要無機鹽的量是不同的。例如,油菜的營養(yǎng)器官生長時期,需要大量含氮的無機鹽,而在開花結果時期,則需要更多含磷的無機鹽。
(二)無土栽培
傳統(tǒng)的作物栽培是離不開土壤的,現(xiàn)代化農業(yè)技術卻可以不用土壤。根據植物生活需要的無機鹽種類、數量和比例配制營養(yǎng)液,用營養(yǎng)液來栽培植物,這就是無土栽培。
展示《【教學實驗】對某種植物進行無土栽培》,通過視頻讓學生體會進行無土栽培的方法和條件。
《對某種植物進行無土栽培》
(三)思維訓練:分析并解釋實驗數據
對獲得的實驗數據可以用表格或圖的形式表示出來。
下表是對某地小麥在不同時期需水量的測量數據。這些數據可以轉換成柱形圖。
各發(fā)育期的天數和需水量
請分析:
1.小麥的需水量與發(fā)育時期的關系是怎樣的?
講解:小麥的需水量隨著發(fā)育時期的推移而增加。
2.哪個發(fā)育時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
講解:抽穗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
3.計算表中各個發(fā)育時期每天的需水量,并以柱形圖的形式表示出來。
講解:返青期每天需水量為21.9 m3/hm2,拔節(jié)期每天需水量為38.1 m3/hm2,抽穗期每天需水量為47.8 m3/hm2,灌漿期每天需水量為38.5 m3/hm2。形成的柱狀圖如下:
四、典型例題
例1.小華將甲乙兩組生長狀況相同的水稻幼苗,分別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餾水在同一環(huán)境下進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甲組生長正常,乙組植株矮小,葉片發(fā)黃,此實驗說明( )
A.水稻生長需要無機鹽
B.水稻生長需要微生物
C.水稻生長需要有機物
D.水稻生長需要水
答案:A
解析: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上述實驗中,土壤浸出液培養(yǎng)的植株生長正常,而蒸餾水中植株矮小,葉片發(fā)黃則可能是缺少無機鹽的癥狀,且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各種無機鹽,而蒸餾水中沒有,因此可以說明水稻生長需要無機鹽。
例2.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不同植物的生長所需水量相同
B.植物缺氮時植株矮小、葉片發(fā)黃
C.同一植物不同時期所需水量相同
D.植物生長只需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答案:B
解析:不同植物所需的水量不同,如仙人掌需水量小,荷花需水量大,A錯誤;植物缺氮時植株矮小,葉片發(fā)黃,B正確;同一植物不同時期所需水量不相同,C錯誤;植物生長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D錯誤。
例3.農諺“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說明植物生長需要( )
A.維生素
B.有機物
C.水和無機鹽
D.土壤微生物
答案:C
解析: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無機鹽必須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農諺“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說明植物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
例4.施肥必須科學合理,下列符合合理施肥觀點的是( )
A.植物生活需要肥料,所以肥料越多長得越好
B.根據植物的種類、生長時期、土壤性質施加不同的肥料
C.化肥幣農家肥見效快,所以多用化肥
D.農家肥中含有多種無機鹽,肥效較快
答案:B
解析:施肥的作用是給植物的生長提供無機鹽。不同植物對肥料的需求不同,同一種植物生長 不同時期對肥料的需要也不同,因此要做到合理施肥,并不是施肥越多越好,故A錯誤,B正確;根據施肥的原則,施肥時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C錯誤;農家肥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還含有一定數量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經過細菌、真菌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可以轉化為含氮、磷、鉀等的多種無機鹽,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和利用,肥效持久、但見效慢,D錯誤。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并了解了無土栽培,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
植株生長需求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無土栽培:根據植物生活需要的無機鹽種類、數量和比例配制營養(yǎng)液,用營養(yǎng)液來栽培植物。
六、板書設計
植株的生長
(一)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
(二)無土栽培
(三)思維訓練:分析并解釋實驗數據發(fā)育期
天數
需水量
(米3/公頃)
返青期
29
635
拔節(jié)期
23
876
抽穗期
20
956
灌漿期
31
1 192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種子的萌發(fā)教案,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及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第二節(jié) 植株的生長優(yōu)秀表格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問題一,探究問題二,探究問題三,過渡提問,任務一:枝條的發(fā)育,任務二:芽的類型,演示實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植株的生長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設計,后教通過課件,總結反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