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仁愛湘教版九年級上冊單元1 構成物質(zhì)的微粒習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北京市朝陽區(qū)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學模擬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2化學物質(zhì)的多樣性(構成物質(zhì)的微粒) 一、單選題1.(2022·北京朝陽·統(tǒng)考二模)苯酚(C6H6O)是常用消毒劑,下列有關苯酚的說法不正確的A.從微觀上看:1個苯酚分子中含有13個原子B.從宏觀上看:苯酚由6個碳元素、6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組成C.從分類上看:苯酚屬于化合物D.從質(zhì)量上看:苯酚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2:12.(2022·北京朝陽·統(tǒng)考二模)下列物質(zhì)屬于有機化合物的是A.NaOH B.H2SO4 C.NaCl D.C2H5OH3.(2022·北京朝陽·統(tǒng)考一模)胃酸過多癥可用抗酸劑治療。下列常用抗酸劑中,屬于氧化物的是A.MgO B.CaCO3 C.NaHCO3 D.Al(OH)34.(2021·北京朝陽·統(tǒng)考二模)下列物質(zhì)屬于純凈物的是A.雪碧 B.牛奶 C.干冰 D.食醋5.(2021·北京朝陽·統(tǒng)考二模)中國科學家以CO2和H2為原料制備丁烷(C4H10),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丁烷屬于有機化合物B.該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數(shù)目均改變C.催化劑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前后均不變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CO2 +13 H28H2O + C4H106.(2021·北京朝陽·統(tǒng)考二模)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新型高效水處理劑。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高鐵酸鉀屬于混合物B.高鐵酸鉀由鉀、鐵、氧3種元素組成C.高鐵酸鉀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D.高鐵酸鉀中鉀元素與鐵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2:17.(2020·北京朝陽·統(tǒng)考二模)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span>A.O2 B.H2O C.KCl D.AgNO38.(2020·北京朝陽·統(tǒng)考一模)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span>A.鐵礦石 B.干冰 C.礦泉水 D.雪碧9.(2020·北京朝陽·統(tǒng)考模擬預測)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單質(zhì)的是A.N2 B.H2O C.KCl D.H2SO410.(2020·北京朝陽·統(tǒng)考模擬預測)物質(zhì)甲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點燃條件下可以和乙反應生成丙和丁。根據(jù)下列微觀示意圖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A.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B.該反應是吸收熱量的反應C.反應前后分子總數(shù)不變 D.反應中乙和丁的質(zhì)量比是 16︰911.(2020·北京朝陽·統(tǒng)考模擬預測)下列物質(zhì)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空氣 B.水 C.二氧化碳 D.過氧化氫12.(2020·北京朝陽·統(tǒng)考一模)科學家發(fā)現(xiàn),利用催化劑可有效消除室內(nèi)裝修材料釋放的有害氣體甲醛,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span>A.甲中氫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最小 B.丁中“”和“”的元素質(zhì)量比為8:1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可解決甲醛帶來的室內(nèi)空氣污染問題13.(2021·北京朝陽·統(tǒng)考二模)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ABCD實驗設計實驗目的探究溫度對分子運動速率的影響驗證CO2密度大于空氣、不燃燒不支持燃燒比較高錳酸鉀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驗證水是否是鐵生銹的因素 A.A B.B C.C D.D14.(2021·北京朝陽·統(tǒng)考一模)汽車尾氣處理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個甲分子中有3個原子 B.該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shù)不變C.屬于氧化物的物質(zhì)有3種 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zhì)量比為17:4515.(2022·北京朝陽·統(tǒng)考二模)用酒精消毒時,能聞到酒精散發(fā)出的特殊氣味,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體積很小 B.分子不斷運動 C.分子間有間隔 D.分子可以再分16.(2022·北京朝陽·統(tǒng)考一模)下列物質(zhì)含有氧分子的是A.O2 B.H2O2 C.H2CO3 D.SO2
參考答案:1.B【詳解】A、由化學式可知,從微觀上看,1個苯酚分子中含有6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共13個原子,選項正確;B、元素沒有數(shù)目,從宏觀上看,苯酚由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選項錯誤;C、由化學式可知,苯酚是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選項正確;D、從質(zhì)量上看,苯酚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12×6):(1×6)=12:1,選項正確。故選B。2.D【詳解】A、NaOH溶于水后解離出的陰離子只有OH-離子,符合無機物中堿的特點,屬于無機物,選項錯誤;B、H2SO4溶于水后,解離出的陽離子只有H+,符合無機物中酸的特點,屬于無機物,選項錯誤;C、NaCl是由鈉離子與氯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符合無機物中鹽的特點,屬于無機物,選項錯誤;D、由化學式可知,C2H5OH是含碳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符合有機物的特點,屬于有機物,選項正確;故選D。3.A【詳解】A、氧化鎂是由Mg、O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符合題意;B、碳酸鈣由Ca、C、O三種元素組成, 不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C、碳酸氫鈉由Na、H、C、O四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D、氫氧化鋁由Al、O、H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故選A。4.C【詳解】A、雪碧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種物質(zhì)組成,是混合物;B、牛奶中有水、蛋白質(zhì)等多種物質(zhì),是混合物;C、干冰是固體二氧化碳一種物質(zhì),是純凈物;D、食醋中有醋酸、水等多種物質(zhì),是混合物。故選C。5.B【分析】由圖示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水和丁烷,反應方程式為4CO2 +13 H28H2O + C4H10;【詳解】由分析得:A. 丁烷是含碳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正確;B. 該反應前后分子數(shù)目發(fā)生改變,錯誤;C. 催化劑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前后均不變,正確;D. 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故選B。6.B【詳解】A、混合物是指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混合而成的的物質(zhì),純凈物可以用化學符號來表示,而混合物不能,所以高鐵酸鉀是純凈物,故選項錯誤;B、物質(zhì)是由元素組成的,高鐵酸鉀由鉀、鐵、氧3種元素組成,故選項正確;C、高鐵酸鉀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鉀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鐵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鉀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故選項錯誤;D、高鐵酸鉀中鉀元素與鐵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39×2):56=39 : 28,故選項錯誤;故選擇B;7.B【詳解】A. 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O2屬于單質(zhì),此選項不符合題意;B. H2O屬于氧化物,此選項符合題意;C. 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KCl屬于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屬于氧化物,此選項不符合題意;D. AgNO3由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構成,屬于鹽,不屬于氧化物,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8.B【詳解】A、鐵礦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B、干冰是固體二氧化碳,只含有一種物質(zhì)成分,屬于純凈物;故選項正確;C、礦泉水中含有水分子以及其他可溶性離子,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D、雪碧中含有水分子,碳酸分子等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故選:B。9.A【詳解】氮氣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zhì)。水、氯化鉀、硫酸都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故選A。10.C【詳解】A. 丙、丁都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是氧化物,乙是單質(zhì),選項錯誤;B. 該反應表示的是甲(乙烯)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選項錯誤;C.由圖可知,反應的方程式為: C2H4+3O2 2CO2+2H2O,每一個乙烯分子和3個氧分子反應生成2個二氧化碳分子和2個水分子,反應前后分子總數(shù)不變,選項正確;D. 反應中乙和丁的質(zhì)量比是 (3×32):(2×18)=8︰3,選項錯誤。故選C。11.A【分析】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空氣中含有氧氣,含有氧分子的物質(zhì)為氧氣或空氣等;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詳解】A、空氣中含有氧氣,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故選項正確;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選項錯誤;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選項錯誤;D、過氧化氫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選項錯誤。故選:A。12.C【分析】由微觀粒子反應示意圖可知:CH2O+O2CO2+H2O【詳解】A、甲中碳、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12:2:16,氫元素質(zhì)量占比最小,質(zhì)量分數(shù)最?。还蔬x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B、丁中“”和“”的元素質(zhì)量比為16:2=8:1;故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由微觀粒子反應示意圖可知:CH2O+O2CO2+H2O,該反應中生成物中沒有單質(zhì),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錯誤,但符合題意; D、甲醛與氧氣在催化作用下反應產(chǎn)生水和二氧化碳,可解決甲醛帶來的室內(nèi)空氣污染問題;故選項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C。13.D【詳解】A、 實驗過程中,熱水變紅色較快,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的越快,故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支持燃燒,該實驗裝置可用于驗證,故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C、圖中實驗,除溶質(zhì)不同外,其它條件均相同,高錳酸鉀難溶于汽油,易溶于水,可探究不同溶劑中物質(zhì)溶解性大小,故該選項能達到實驗目的;D、 鐵與氧氣和水共存時能夠生銹,只與水接觸時不能生銹,說明鐵釘銹蝕需要氧氣,但不能說明需要水,該選項不能夠達到實驗目的。故選:D。14.D【分析】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詳解】A、由微觀示意圖可知,一個NH3分子中有1個N原子和3個H原子,共4個原子,故A錯誤;B、由微觀示意圖分析出的化學式可知,該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shù)改變,故B錯誤;C、NH3和NO是化合物,H2O是氧化物,N2是單質(zhì),故C錯誤;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zhì)量比為=[6×(14+6)]:[4×(14+1×3)]=17:45,故D正確。故選:D15.B【詳解】在消毒過程中我們能聞到酒精散發(fā)出的特殊氣味,是因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特殊氣味。故選B。16.A【詳解】A、氧氣由氧分子構成,含有氧分子,故選項A符合題意;B、過氧化氫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C、碳酸由碳酸分子構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D、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構成,不含有氧分子,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解答這類題目,分清楚哪些物質(zhì)是由分子構成的,物質(zhì)由什么分子構成。
這是一份江蘇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學模擬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2化學物質(zhì)的多樣性,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北京市東城區(qū)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學模擬題分題型分層匯編-02化學物質(zhì)的多樣性,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北京市朝陽區(qū)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學模擬題分題型分層匯編-14化學實驗,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實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