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獨家版權

    [精] 人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 第十三章單元測試(含答案)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人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 第十三章單元測試(含答案)第1頁
    1/13
    人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 第十三章單元測試(含答案)第2頁
    2/13
    人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 第十三章單元測試(含答案)第3頁
    3/13
    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人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 第十三章單元測試(含答案)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 第十三章單元測試(含答案),共13頁。
    第十三章 內能復習課復習目標1.知道常見的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組成的;知道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2.知道內能、熱量的概念;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知道改變內能的方法。3.了解比熱容的概念,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會進行簡單的吸放熱計算。要點回顧一、分子動理論分子動理 論的內容物質是由大量        、        構成的物質內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分子之間存在                擴散擴散的快慢與        有關擴散現(xiàn)象表明了              ,也說明了分子間有          物質的三 態(tài)特征固體分子間距離        ,分子作用力很                    固定的體積,        固定的形狀液體分子間距離        ,分子作用力較                    固定的體積,        固定的形狀氣體分子間距離        ,分子作用力很           ,         固定的體積,        固定的形狀二、溫度、內能和熱量物理 量溫度內能熱量區(qū)別溫度表示物體的        ,不能被傳遞或轉移,其單位是        ,溫度是物體內部分子熱運動快慢程度的標志內能是不同于機械能的一種形式的能,改變內能的途徑:        實質上是內能轉移的過程;另一個途徑:        實質上是內能與其他形式的能的轉化過程。其單位是        ,        物體都具有內能,它是物體內所有分子             的總和,它與              有關熱傳遞過程中傳遞        的多少,其單位是        ,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是物體所具有或含有的。它用“吸收”或“放出”來表示聯(lián)系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使其內能增大或減小,但溫度不一定改變(晶體熔化、凝固過程),即物體吸熱,內能會        ,物體放熱,內能會        ,但物體的溫度        改變。 如果物體的溫度升高,物體的內能會        ,物體溫度降低,物體的內能會        ,但物體內能變化不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熱量,因為做功也可以使物體的溫度發(fā)生改變注意:(1)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含有”或“具有”熱量;(2)若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增大,但溫度不一定升高;若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大,但物體不一定吸收了熱量。在解答時注意厘清三者之間的關系。三、比熱容及其計算比熱容定義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                    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容用符號        表示單位                               意義表示物體吸熱或放熱能力的物理量,比熱容越        表示吸熱或放熱能力越強水的比 熱容大小 物理意義                               熱量的 計算吸熱公式 放熱公式 注意:在利用吸熱或放熱公式進行計算時,注意題目中的字眼,“升高到”指物體的末溫,而“升高”“升高了”指變化的溫度,即本章熱點題型一、分子熱運動例1  封閉在容器內的氣體,是由大量的氣體分子組成的,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一定時,氣體分子的運動速度大小都相同 B.溫度一定時,向各個方向運動的氣體分子都有 C.溫度升高時,每個氣體分子的運動速度都增大 D.溫度降低時,所有氣體分子的運動方向都相同解析:溫度一定時,氣體分子的運動速度大小沒有規(guī)律,故A錯誤;溫度一定時,分子運動沒有規(guī)律分子運動朝各個方向,故B正確;溫度升高時,大部分氣體分子速度增大,不是每個氣體分子速度都增大,故C錯誤;溫度降低時,氣體分子運動還是朝各個方向,故D錯誤。                 答案:B例2  下列現(xiàn)象中不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    A.刮風時灰塵在空中飛舞B.酒精瓶蓋打開可以嗅到酒精氣味C.夏日的“荷城貴港,荷花飄香D.在一杯熱水中加鹽,過一段時間整杯水都變咸了解析:刮風時灰塵在空中飛舞,是固體顆粒在空氣中運動,不屬于分子運動。故A符合題意。答案:A跟蹤練習1 下列現(xiàn)象能說明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是(  )A.柳絮飛舞      B.玉蘭飄香 C.落葉紛飛      D.瑞雪飄飄跟蹤練習2 進入剛裝修完的房屋,我們常常會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這氣味主要來自裝修材料中的甲醛,它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能聞到氣味說明甲醛分子在做        運動,這種運動會隨溫度的升高而        (選填“加劇”或“減緩”)。跟蹤練習3 關于物質的構成與分子熱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組成,原子由質子和中子組成B.光學顯微鏡能分辨出組成物質的分子、原子C.兩塊經打磨后的鉛塊緊壓后結合在一起,說明分子間只存在引力D.在一小杯清水中滴入紅墨水,一段時間后整杯水變紅,這是擴散現(xiàn)象二、內能的理解及內能的改變例3 (多選)物理學把“物體內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請你根據(jù)這個意思,結合所學知識,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同一物體溫度越高,物體內能越大B.同一物體溫度越低,物體內能越大C.溫度相同的同種物質,分子個數(shù)越多,物體內能越大D.溫度相同的同種物質,分子個數(shù)越多,物體內能越小解析:因為內能是物體內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所以內能的大小就與分子的個數(shù)、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情況有關。同一物體分子個數(shù)是一定的,當溫度升高時,分子的熱運動就越劇烈,則分子的動能就越大,從而可知物體的內能就越大,故選項A正確,選項B錯誤;溫度相同的同種物質,分子個數(shù)越多,則物體內能就越大,故選項C正確,選項D錯誤。答案:AC例4 如圖13-1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內裝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幾滴酒精。塞緊塞子后,用氣筒往瓶內打氣。當塞子跳出時,看到瓶口有白霧出現(xiàn)。下列關于該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圖13-1A.往瓶內打氣時,外界對瓶內氣體做功B.往瓶內打氣時,瓶內氣體內能變小C.瓶塞跳出時,瓶內氣體溫度降低D.瓶塞跳出時,瓶內氣體對外做功解析:往瓶內打氣時,是壓縮氣體做功,使瓶內氣體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故A選項的分析正確,B選項的分析錯誤;瓶塞跳出時,瓶內氣體膨脹對外做功,使瓶內氣體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故C、D選項的分析均正確。 答案:B跟蹤練習4 如圖13-2所示事例中,不屬于做功改變內能的是(    )           A.冷天搓手取暖      B.空氣被壓縮時內能增大       C.燒水時水溫升高     D.下滑時臀部發(fā)熱圖13-2跟蹤練習5 飛機在空中飛行時,機翼上方空氣流速比下方大所以機翼上方空氣壓強比下方        。飛機外殼與空氣摩擦,溫度升高這是通過       的方式增加內能。飛機降落時在逐漸靠近地面過程中飛機的重力勢能           。跟蹤練習6 南極洲的冰川     (選填“具有”或“不具有”)內能,古人鉆木取火是通過     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三、溫度、內能和熱量例5 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內能越多,放熱一定越多B.溫度相同的物體,其內能一定相等C.物體的內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熱量D.晶體熔化時溫度不變,其內能增加解析: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內能的改變量,物體的內能雖多,但在放熱過程中,內能的改變量很小,那么物體放出的熱量就很少,故A選項錯誤;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有溫度、質量、物態(tài)等,同一物態(tài),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溫度相同,質量越大,它的內能就越大,故B選項錯誤;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如果物體的內能增加,則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也可能是發(fā)生了熱傳遞,故C選項錯誤;晶體在熔化過程中,雖然溫度不變,但要吸收熱量,因此晶體的熔化過程內能一定增加,故D選項正確。    答案:D跟蹤練習7 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越高的物體所含的熱量越多B.物體溫度為0 ℃時內能為零C.雙手互搓,手的內能不會增加D.內能可自動地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跟蹤練習8 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     B.物體溫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熱量C.物體溫度降低,內能一定減少      D.物體吸收了熱量,溫度一定升四、探究物質的吸熱能力例6 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兩個相同的裝置做了如圖13-3所示的實驗。用溫度計測量液體吸收熱量后升高的溫度值,并用鐘表記錄加熱時間。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圖13-3物質質量/g初始溫度/℃加熱時間/min最后溫度/℃6020645食用油6020668(1)在實驗過程中控制加熱時間相同,通過比較        來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熱能力的差異。(2)在此實驗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        加熱更長的時間,此時水吸收的熱量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3)通過實驗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質吸熱能力不同,物質的這種特性用        這個物理量來描述。解析:(1)由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看出,食用油和水的質量、初溫相同,加熱裝置相同,說明在相同的時間內,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熱量相同,因此,只要比較水和食用油加熱相同時間后升高的溫度,就可以判斷它們吸熱能力的差異。(2)由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看出,對食用油和水都加熱6 min,食用油和水的末溫分別為68 ℃和45 ℃,要使它們的最后溫度相同,應給水加熱更長的時間,此時水吸收的熱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3)不同的物質吸熱本領一般不同,物理中用比熱容這個物理量來描述物質的這一特性。答案:(1)升高的溫度(或溫度升高的多少等)  (2)水  大于  (3)比熱容跟蹤練習9 2019·山東濟寧探究物質的吸熱能力,通常有兩種方案方案一取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吸收相等的熱量比較溫度的變化。方案二取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吸收的熱量(1)為便于開展實驗探究,熱源相同時,我們將方案中的“吸收的熱量”轉換為“加熱的時間”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可知吸收熱量的多少。實驗室溫度計就是應用這種轉換思想測量溫度的。當溫度升高或降低時溫度計中的液體便膨脹或收縮,從溫度計中        的變化便可知溫度的變化。(2)下表是小明探究甲、乙兩種液體的吸熱能力時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液體名稱液體質量m/g液體初溫t1/液體末溫t2/℃加熱時間t/min液體吸熱情況“多”或“少”10304061030403①分析表中信息,小明采用的是     (選填“方案一”或“方案二”);②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                               ;③如果甲、乙兩種液體都可作為發(fā)動機冷卻液,從物質吸熱能力角度考慮應選       液體作發(fā)動機冷卻液。五、比熱容的理解例7 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的比熱容跟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有關B.物質的比熱容跟物體的溫度有關C.物質的質量越大,它的比熱容越大D.物質的比熱容與溫度、質量都沒有關系解析: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物質的質量及溫度變化量乘積的比值,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容反映了物質的吸、放熱本領,在物質的物態(tài)不變時,同種物質的比熱容是一個定值,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不同,比熱容的大小與物體吸熱或放熱的多少無關,與物體的質量、溫度等無關。故選D。答案:D跟蹤練習10 水的比熱容比煤油大,如圖13-4所示,隔著石棉網(wǎng)同時加熱規(guī)格相同、分別裝有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試管,試管內液體溫度升高到40 ℃。這個過程中(    圖13-4A.煤油溫度先升高到40 ℃B.同一時刻水的溫度比煤油的高C.加熱相同時間,水吸收的熱量多D.升高相同的溫度,煤油需加熱較長的時間  六、利用水的比熱容大解釋現(xiàn)象例8 夏天,當你赤腳在烈日當空的小河邊游玩時,你會發(fā)現(xiàn):岸上的小石頭熱得燙腳,而河水卻是冰涼的,這是因為(    )A.水比小石頭的溫度變化大B.水比小石頭的比熱容大C.水比小石頭吸收的熱量多D.水比小石頭的比熱容小解析:在同樣的陽光照射下,水和小石頭吸收的熱量相同,因水的比熱容比小石頭的比熱容大,故水升高的溫度小,因此感覺河水冰涼而小石頭熱得燙腳。   答案:B跟蹤練習11 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人們漫步在海濱,會感到習習海風迎面吹拂,十分暢快。這樣的風非常柔和,通常情況下,它白天從海上吹向陸地,夜晚從陸地吹向海上(圖13-5),氣象上把這種風稱為“海陸風”。請你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說明海陸風形成的原因。圖13-5七、熱量的簡單計算例9 小陽家的熱水器內裝有質量為5 kg的水,該熱水器中水的溫度從20 ℃升高到40 ℃。求這些水吸收的熱量。[水的比熱容為 J/(kg·℃)]解析:題目中已知水的質量、水的比熱容以及水的溫度變化,利用公式即可求得水吸收的熱量。解:跟蹤練習12 某環(huán)保電力有限公司是一家焚燒生活垃圾的發(fā)電廠,它每年通過焚燒垃圾可生產出1.2億千瓦時的電能。假若燃燒1 t生活垃圾可以放出 J的熱量,則這些熱量可以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將多少kg的水由20 ℃加熱到沸騰?]參考答案要點回顧一、分子 原子 無規(guī)則運動 引力 斥力 溫度 分子一直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間隔 很小 大 有 有 較大 小 有 無 很大 小 無 無二、冷熱程度 ℃ 熱傳遞 做功 焦耳 所有 動能 分子勢能 溫度 分子間相互作用力 能量 焦耳 增大 減小 不一定 增大 減小三、吸收熱量 升高的溫度與質量乘積 c J/(kg·℃) 大  J/(kg·℃) 1 kg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 ℃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 J   跟蹤練習1.B2.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 加劇3.D4.C5.小 做功 減小6.具有 做功7.D8.C9.(1)液柱高度(2)①方案二 ②甲液體的吸熱能力大于乙液體 ③甲10.A11.海陸風的形成,是由陸地和海水的比熱容不同造成的。由于海水的比熱容大,接收太陽輻射能后,表面升溫慢;陸地沙石的比熱容小,升溫比較快。于是,白天由于陸地氣溫高、空氣上升快而形成由海面吹向陸地的海風。夜晚正好相反,海水降溫慢,海面氣溫較高,空氣上升而形成由陸地吹向海面的陸風。12.解:根據(jù)公式得:。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章節(jié)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版

    年級: 九年級全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29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