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精]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單元測試卷(困難)(含答案解析)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單元測試卷(困難)(含答案解析)第1頁
    1/23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單元測試卷(困難)(含答案解析)第2頁
    2/23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單元測試卷(困難)(含答案解析)第3頁
    3/23
    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2020-2021學年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當堂檢測題

    展開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當堂檢測題,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單元測試卷
    考試范圍:第五章;考試時間:75分鐘;總分:80分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24.0分)
    1. 想用凸透鏡使小燈泡發(fā)出的光變成平行光,應把小燈泡放在如圖所示的(????)

    A. a點 B. b點 C. c點 D. d點
    2. 學習了透鏡的相關知識后,為了把一束從左側(cè)射入的較寬的平行光變?yōu)檩^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學找來了三只薄透鏡,其中凸透鏡L1的焦距是5cm,凸透鏡L2的焦距是3cm,凹透鏡L3的焦距是2cm。小王分別設計了圖示的四種光路,能夠達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3.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全面運用人臉識別系統(tǒng),如圖,人們進入場館距門口0.5?1.2m處時,安裝在門上的人臉識別系統(tǒng)的攝像機就可以對其面部特征進行快速核對.由此判斷,人臉識別系統(tǒng)的攝像機的鏡頭(????)
    A. 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能為0.5m B. 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能為0.1m
    C. 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能為0.5m D. 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能為0.1m
    4. 下列四種光學儀器的成像情況,說法正確的是(????)
    A. 透過放大鏡可以看到物體正立、放大的實像
    B. 照相機利用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
    C. 投影儀利用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制成的
    D. 幻燈機利用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的原理制成的
    5. 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繪制了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跟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
    B. 當u=15?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 當u=25?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0?cm處移動到30?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

    6. 如圖,宇航員王亞平在太空艙中利用失重狀態(tài)制成了一個完美的水球,我們透過水球也可以看到她的“臉”,通過觀察我們可以判斷,此時她的臉到水球的距離(????)
    A. 小于一倍焦距
    B.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兩倍焦距
    C. 等于兩倍焦距
    D. 大于兩倍焦距
    7.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光屏上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B. 把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將光屏向右適當移動,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C. 若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將凸透鏡向左移動適當距離,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 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若換用材料與口徑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鏡,光屏應遠離凸透鏡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8. 如圖所示,把眼鏡片放在燭焰與凸透鏡之間,調(diào)節(jié)光屏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鏡片,像變得模糊,調(diào)節(jié)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該眼鏡片(????)
    A. 是凹透鏡,屬近視眼鏡
    B. 是凹透鏡,屬遠視眼鏡
    C. 是凸透鏡,屬近視眼鏡
    D. 是凸透鏡、屬遠視眼鏡


    9. 關于透鏡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
    B. 照相時,景物在鏡頭二倍焦距以內(nèi)
    C. 顯微鏡的目鏡成正立、縮小的虛像
    D. 望遠鏡的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10. 望遠鏡是用兩組凸透鏡組成的,下面關于望遠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物鏡成放大的虛像
    B. 目鏡成放大的實像
    C. 物鏡直徑比目鏡直徑大,目的是為了會聚更多的光
    D. 通過目境看到天體的像比實際的天體大
    11. 教室里安裝的電子白板投影儀,其鏡頭的焦距為15cm.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儀鏡頭到白板的距離應(????)
    A. 大于30?cm B. 小于15?cm
    C. 等于30?cm D. 大于15?cm小于30?cm
    12. 如圖所示,蠟燭距凸透鏡40cm,能在距凸透鏡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則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 40cm B. 25cm C. 16cm D. 12cm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8.0分)
    13. 凸透鏡對光有______作用,近視眼需要戴______透鏡來矯正。
    14. 如圖,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凸透鏡、蠟燭、光屏放在同一直線上。當燭焰在B點時,成像在A點;當燭焰在A點時,成像在C點,則凸透鏡一定固定在________(選填“A、B”或“B、C”)之間,兩次成像的虛實情況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
    15. 如圖是小明通過實驗得到的凸透鏡的像距v和物距u關系的圖象。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__cm;當物距為30cm時的成像特點可應用于__________(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16. 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來自投影儀的光通過鏡頭形成一個______(“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實像,為使我們能在前方屏幕上看到像,在鏡頭的上方安裝了一個平面鏡,它的作用是______。




    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0分)
    17. 如圖所示,F(xiàn)1、F2為凸透鏡焦點。CF2是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AB為一過焦點且與主光軸垂直的平面鏡,請畫出CF2進入凸透鏡前的入射光線和經(jīng)平面鏡后的反射光線。

    18. 如圖乙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鏡后的一條反射光線,并射向凹透鏡的焦點F.S′是光源S在平面鏡中的像。請畫出:光源S的位置、ab的入射光線和ab經(jīng)凹透鏡的折射光線。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2.0分)
    19. 小麗同學用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

    (1)實驗前需調(diào)節(jié)燭焰、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比較規(guī)范的操作是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A.將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測的方法調(diào)節(jié)
    B.將三者靠攏,然后用目測的方法調(diào)節(jié)
    C.將三者分散排列,用刻度尺分別測量高度進行調(diào)節(jié)
    (2)實驗過程中,當蠟燭與凸透鏡的距離如圖甲所示時,在光屏上可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實像,生活中利用這個規(guī)律制成的光學儀器是______。
    (3)實驗過程中,小麗發(fā)現(xiàn)當蠟燭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與像都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實驗過程中,隨著蠟燭的燃燒,可觀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選填“上”或“下”)移動。
    (5)通過實驗觀察可知,在圖乙中左邊的蠟燭通過凸透鏡不可能形成的像是______。(填符號)
    (6)當固定透鏡位置如圖甲,蠟燭由圖示位置逐漸向右移動到標尺“25cm”處,通過移動光屏,光屏上始終出現(xiàn)清晰的像,在此次移動過程中,蠟燭和光屏之間的距離變化是______
    A.始終增大 B.始終變小 C.先變小后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E.保持不變。
    20. 在探究“近視眼的矯正”課外實驗中:
    (1)調(diào)整燭焰(模擬遠處所視物)、水凸透鏡(模擬人眼晶狀體,并與注射器相連,其凸起程度可通過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來調(diào)節(jié))、光屏(模擬人眼視網(wǎng)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該像是倒立、______的______像。
    (2)向水凸透鏡內(nèi)______(填“注入”或“吸取”)適量的水來模擬近視眼,發(fā)現(xiàn)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①若將光屏向______(靠近/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②若光屏不移動,在燭焰和水凸透鏡間加一個焦距合適的______(選填“凸”或“凹”)透鏡,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



    五、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2.0分)
    21. 如圖所示,物體AB在凸透鏡另一側(cè)能成一個等大、倒立的實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鏡的焦距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間的關系1f=1u+1v。



    (1)請你結合數(shù)學知識證明凸透鏡成等大實像的條件是u=2f;
    (2)物理學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來表示凸透鏡的放大率,即m=vu,請你結合公式和投影儀成像時u和v的大小關系,說明投影儀成像時放大率m是大于1還是小于1。
    22. 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可以通過畫光路圖去理解。在光路圖中凸透鏡用圖甲表示,O點為光心,F(xiàn)為焦點。

    (1)請在圖乙中根據(jù)凸透鏡成像光路圖畫出物體AB經(jīng)透鏡所成的像A′B′;
    (2)若圖乙中物體AB在凸透鏡另一側(cè)能成一個等大、倒立的實像,物距u=OB,像距v=OB′,凸透鏡的焦距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間的關系1f=1u+1v。請你結合數(shù)學知識證明凸透鏡成等大實像的條件是u=2f。
    23. (一)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眼睛
    ??? 如圖是我們?nèi)说难劬Φ慕Y構圖,它很像一架照相機。我們看物體時,通過睫狀體的伸縮來調(diào)節(jié)晶狀體的彎曲程度,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使不同遠近的物體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視網(wǎng)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實像。當睫狀體放松時,晶狀體比較薄,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小,遠處物體射來的光剛好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眼球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當睫狀體收縮時,晶狀體變厚,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大,近處物體射來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若沉溺于上網(wǎng)或長時間近距離看書寫字、看電視,容易使睫狀體的調(diào)節(jié)負擔過重不能使晶狀體恢復原狀,使眼球的前后徑過長,致使遠處物體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了視網(wǎng)膜的前方,形成近視。近視眼可以通過佩戴的眼鏡加以矯正。近視程度越嚴重,戴的眼鏡度數(shù)越大。
    透鏡焦距f的長短標志著折光本領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領越大。通常把透鏡焦距的倒數(shù)叫作透鏡的焦度,用Φ表示,即?=1f。如果某透鏡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10.5m=2m?1,而平時說的眼鏡片的度數(shù)就是鏡片的透鏡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遠視鏡片的透鏡焦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通常遠視鏡片的度數(shù)是正數(shù),而近視鏡片的度數(shù)是負數(shù)。
    眼睛瞳孔的作用是能改變大小以控制進入眼睛的光線量。在弱光條件下變大,允許更多的光線進入,以便視物清楚。在強光條件下縮小,防止強光損傷視網(wǎng)膜,起到保護視網(wǎng)膜作用。

    (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機。眼球相當于一個________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
    (2)如圖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體時的成像情況,則小明的眼睛需要佩戴如圖中的________(填字母)透鏡。
    A.? ?B.?? ?C.?? ?D.?

    (3)某同學所戴眼鏡鏡片的焦距為200cm,該鏡片的度數(shù)為________度。


    (二)一只船在海上行駛,船上發(fā)出一鳴笛聲,旅客在4s后聽到前方懸崖反射回來的聲音,問
    (1)如果船鳴笛后馬上停止行駛,求懸崖與船的距離。
    (2)若鳴笛后船以20m/s的速度繼續(xù)向前行駛,求懸崖與旅客聽到回聲處的距離?(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24.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實驗桌上有A、B兩個凸透鏡,其中凸透鏡A的焦距為10cm,凸透鏡B的焦距為50cm,光具座上標尺的刻度范圍如圖所示.

    (1)小華想探究凸透鏡成實像的規(guī)律,應選用 ______ 凸透鏡(選填“A”或“B”).
    (2)如圖甲所示,調(diào)節(jié)燭焰、 ______ 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條與光具座平行的直線上,這樣做的目的是 ______ ;
    (3)實驗時,蠟燭隨著燃燒而變短,光屏上的像將向 ______ (選填“上”或“下”)移動;
    (4)點燃的蠟燭分別放在a、b、c、d、四個不同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其中蠟燭放在 ______ 處所得到的實像最大;放在 ______ 處得到正立的虛像;在 ______ 處的成像規(guī)律是放大鏡的原理;
    (5)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我國海監(jiān)人員正在用一臺可變焦距的相機拍攝釣魚島,如果要讓像更大一些,鏡頭焦距應該調(diào)得 ______ (選填“較大”或“較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一束平行于主光軸的平行光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交在凸透鏡的焦點上.根據(jù)光路是可逆的,將小燈泡放在凸透鏡的焦點上,在另一側(cè)也可以得到一束平行光.由圖可知,d點為此透鏡的焦點,故應把小燈泡放在d點.
    故選D.
    根據(jù)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折射之后會聚于焦點處,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焦點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將平行于主光軸射出來解答此題.
    本題是對凸透鏡光學特點的考查,屬于基礎性的知識.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答案】A?
    【解析】
    【分析】
    透鏡組合對光線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找到各自焦距和透鏡距離間的關系,作出光路圖。
    根據(jù)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反向延長通過焦點,分別作出四個透鏡組合對光線的作用,找到滿足題干要求的選擇項。
    【解答】
    A.對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L1、L2透鏡組合折射后折射光線如圖:?

    能把一束從左側(cè)射入的較寬的平行光變?yōu)檩^窄的平行光,符合題干要求。
    B.對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L2、L1透鏡組合折射后折射光線如圖:

    能把一束從左側(cè)射入的平行光變?yōu)檩^寬的平行光,不符合題干要求。
    C.對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L2、L3透鏡組合折射后折射光線如圖:

    一束從左側(cè)射入的平行光,最后的折射光線不再是平行光,不符合題干要求;
    D.對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L3、L1透鏡組合折射后折射光線如圖:

    能把一束從左側(cè)射入的平行光變?yōu)檩^寬的平行光,不符合題干要求。
    故選A。
    ??
    3.【答案】B?
    【解析】解:鏡頭應是凸透鏡,而且所成的像應是縮小、倒立的實像,人到鏡頭的距離應遠遠大于二倍焦距,即0.5?m>2f,解得f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應用是測焦距;fv>f,應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
    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v=2f,一般用來求凸透鏡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應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和攝像機;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u2f,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B.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能延緩光的會聚,把近視眼鏡放在凸透鏡和蠟燭之間,應該向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即將光屏向右適當移動,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根據(jù)光路的可逆的,若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將凸透鏡向左移動適當距離,當物距等于原來像距時,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D.若換用材料與口徑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鏡,焦距更小、會聚能力更強,像距更小,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動光屏,光屏必須靠近凸透鏡,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8.【答案】D?
    【解析】解:由題意“撤去眼鏡片,像變得模糊,調(diào)節(jié)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說明撤去眼鏡片后,對光的會聚能力減弱,說明該鏡片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則該透鏡為凸透鏡,屬于遠視眼鏡。
    故選:D。
    首先根據(jù)題意“撤去眼鏡片,像變得模糊,調(diào)節(jié)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知該鏡片對光線的作用,然后根據(jù)遠視鏡片是凸透鏡,近視鏡片是凹透鏡判斷。
    此題考察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要熟練掌握成像特點與物距、像距之間的關系及其應用。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題考查了有關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應用,同時考查了有關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是一道基礎性題目。
    (1)掌握近視眼的成因及矯正,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2)根據(jù)照相機是根據(jù)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進行分析;
    (3)顯微鏡的目鏡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
    (4)望遠鏡的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解答】
    A.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故A錯誤;
    B.照相時,被照者應站在鏡頭二倍焦距之外,故B錯誤;
    C.顯微鏡的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C錯誤;
    D.望遠鏡的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正確。
    故選D。??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望遠鏡物鏡和目鏡成像特點的掌握,難度不大,屬于光學基礎知識的考查。
    (1)望遠鏡是由兩組透鏡組成,物鏡成縮小的實像,目鏡成放大的虛像;
    (2)望遠鏡是用來觀測遠處的物體,物體發(fā)出的光已經(jīng)十分微弱,因此需要用口徑較大的物鏡來會聚光線;
    (3)視角與物體的大小和眼睛距離物體遠近有關。
    【解答】
    A.物鏡相當于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
    B.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B錯誤;
    C.物鏡的作用是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實像,遠處的物體發(fā)出的光線很弱,為了會聚更多的光,把物鏡的口徑做大,故C正確;
    D.望遠鏡的物鏡成的像雖然比原來小,但他離我們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變得很大,看起來像是放大了,實際還是縮小的像,故D錯誤。
    故選C。??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凸透鏡成實像時,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幻燈機和投影儀。
    凸透鏡的成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很多光學器材都是利用凸透鏡制成的:如幻燈機,投影儀、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等;解答此題要注意:投影儀鏡頭到白板的距離指的是像距。
    【解答】
    鏡頭的焦距為15cm,為了能使投影儀成清晰的像,物體到鏡頭的距離2f>u>f,鏡頭到白板的距離v>2f,即投影儀鏡頭到白板的距離應大于30cm,故A符合題意,BCD不合題意。
    故選A。??
    12.【答案】C?
    【解析】解:凸透鏡成像時,物體放在距離凸透鏡40cm處時,光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40cm>2f,所以20cm>f;
    由f2f時,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光屏上可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實驗過程中,當蠟燭成實像時,物距減小,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像距與像都變大。
    (4)實驗過程中,蠟燭燃燒變短,根據(jù)“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可知,像會向光屏的上方移動。
    (5)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凸透鏡能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能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不能成正立、縮小的實像,故B符合題意。
    (6)凸透鏡成實像時,物像之間的距離在u=v=2f時最小,距離是4f;
    因為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2f=30cm,故當蠟燭在20cm處時,u=2f,此時蠟燭和光屏的距離最小,故由圖示位置向25cm移動時,蠟燭和光屏之間的距離先變小再變大。故C正確。
    故答案為:(1)B;(2)縮小;照相機;(3)變大;(4)上;(5)B;(6)C。
    (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在桌面上依次放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根據(jù)分散排列和三者靠攏的誤差大小分析;
    (2)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其應用之一: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相反,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
    (4)根據(jù)光線過光心不改變方向判斷像的移動情況。
    (5)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幾種情況進行判斷。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u,vu>1,可得m>1。?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凸透鏡成像特點的綜合應用;凸透鏡成像的四種情況和應用,以及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像距、像之間的關系,是凸透鏡成像習題的重要依據(jù),一定要熟練掌握。
    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知識解答。
    【解答】
    (1)在三角形AOB和COD中,AB=CD,∠AOB=∠COD;則OB=OD,即u=v;因為1f=1u+1v?化簡得:u=2f;
    (2)投影線能成放大的實像,v>u,vu>1,可得m>1。
    故答案為:如上所述。??
    22.【答案】(1)

    (2)在三角形AOB和COA′中,AB=A′B′,∠AOB=∠A′OB′;則OB=OB′,即u=v;
    因為1f=1u+1v,化簡得:u=2f。?
    【解析】
    【分析】
    凸透鏡成像的四種情況和應用,以及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像距、像之間的關系,是凸透鏡成像習題的重要依據(jù),一定要熟練掌握。
    (1)先弄清兩特殊光線的做法,再在b中完成光路圖,經(jīng)過光心光線不改變方向;平行于主光軸光線折射經(jīng)過右焦點。兩條光線交點就是成像點;
    (2)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知識解答。
    【解答】
    (1)經(jīng)過光心光線不改變方向;平行于主光軸光線折射經(jīng)過右焦點。兩條光線交點就是成像點,光路圖如圖所示:

    (2)在三角形AOB和COA′中,AB=A′B′,∠AOB=∠A′OB′;則OB=OB′,即u=v;因為1f=1u+1v,化簡得:u=2f。??
    23.【答案】(一)
    (1)凸
    (2)A
    (3)50
    (二)
    解:(1)聲音從山崖處返回到鳴笛處的時間:t=12×4s=2s,
    根據(jù)v=st可得,懸崖與船的距離s=vt=340m/s×2s=680m;
    (2)在t′=4s的時間內(nèi),車行駛的距離:s1=v1t′=20m/s×4s=80m,
    聲音傳播的距離:s2=vt′=340m/s×4s=1360m,
    設司機鳴笛時車到山崖的距離為s′,
    則:2s′=s1+s2,所以s′=?s1+s22?=80m+1360m2=720m,
    旅客聽到回聲時船距山崖的距離等于司機鳴笛時船到山崖的距離減去船行駛的距離,即:s′′=s′?s1=720m?80m=640m。
    答:(1)如果船鳴笛后馬上停止行駛,懸崖與船的距離為680m;
    (2)懸崖與旅客聽到回聲處的距離為640m。?
    【解析】
    (一)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眼睛及視物原理、近視眼的矯正以及眼睛的度數(shù)的基礎知識,熟悉以上內(nèi)容是解題的關鍵,難度一般。
    【解答】
    (1)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機,眼球內(nèi)的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wǎng)膜相當于光屏,外界物體在視網(wǎng)膜_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眼球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2)由圖可知,遠處物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面,所以患的是近視眼,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應佩戴凹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故選B;
    (3)此透鏡的焦距是200cm=?2m,因為焦度Φ=1f,所以透鏡的焦度Φ=1f=12m=0.5m?1,故其鏡片的度數(shù)為0.5m?1×100=50度。
    故答案為:(1)凸;。
    (2)A;
    (3)50。
    (二)
    【解析】
    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聲測距離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弄清:
    ①聲音和汽車行駛的路程之和是鳴笛時汽車與山崖距離的2倍;
    ②剎車處司機距障礙物的距離等于鳴笛時汽車與山崖距離減去汽車行駛的距離。??
    24.【答案】(1)A;(2)凸透鏡;使像一直成在光屏中央;(3)上;(4)c;d;d;(5)較大?
    【解析】解:(1)凸透鏡A的焦距是10cm,光具座的長度要大于40cm,凸透鏡B的焦距是50cm,光具座的長度要大于200cm,如圖,光具座的長度是100cm,所以實驗選擇凸透鏡A.
    (2)點燃蠟燭后,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蠟燭變短了,光屏上的像會向上移動;
    (4)成實像時,物距越大,成的像越小,所以蠟燭放在a處成的像最小;當物距小于焦距時,成放大正立的虛像,放大鏡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的,所以此時應將蠟燭放在d處;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的,所以此時應將蠟燭放在c處;
    (5)如果要讓像更大一些,應減小物距,鏡頭焦距變大,則相當于減小了物距,所以鏡頭焦距應該調(diào)得較大一些.
    故答案為:(1)A;(2)凸透鏡;使像一直成在光屏中央(3)上;?c;d;?d;(4)較大.
    (1)進行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光具座的長度要大于凸透鏡焦距的4倍.
    (2)在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首先要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變短了,根據(jù)過光心不改變方向,判斷像的移動方向.
    (4)掌握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成實像時,遵循物近像遠像變大的原則;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就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制成的;
    (5)根據(jù)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點,要讓像更大一些,物距相對減小.
    此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應用,掌握成像特點與物距、像距的關系,做到舉一反三.此題的難點是第(5)問,通過焦距的變化,間接改變了物距的大小.

    相關試卷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困難)(含答案解析):

    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困難)(含答案解析),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鞏固練習:

    這是一份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鞏固練習,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 光現(xiàn)象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當堂達標檢測題:

    這是一份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 光現(xiàn)象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當堂達標檢測題,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章節(jié)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版(2024)

    年級: 八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24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