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安徽中考物理總復(fù)習(xí)課件:第五講 第一節(jié) 機械運動
展開
這是一份2022年安徽中考物理總復(fù)習(xí)課件:第五講 第一節(jié) 機械運動,共5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節(jié)機械運動,目錄安徽·中考,刻度尺的使用和讀數(shù),考法1,考向拓展,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考法2,速度的理解和相關(guān)計算,考法3,客機在1h內(nèi)巡航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考法 1 刻度尺的使用和讀數(shù)(10年3考)考法 2 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10年2考)考法 3 速度的理解和相關(guān)計算(必考)考法 4 路程與位移(10年1考)
考點 1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考點 2 機械運動
命題角度 1 速度的計算命題角度 2 s-t圖像和v-t圖像的理解及應(yīng)用
實驗 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1.[2012安徽,2]如圖所示,某同學(xué)測量一片完整樹葉的長度,讀數(shù)為 ________________cm.
2.70(2.68~2.72)
2.要用刻度尺測量一支鉛筆的長度,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可以選用毫米刻度尺 B.不可以選用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 C.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邊應(yīng)緊貼鉛筆 D.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根據(jù)2014年13題命制]
3.[2015安徽,14]小明利用分度值為 1 mm的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三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 2.35 cm、2.36 cm、2.36 cm,則測量結(jié)果應(yīng)記為 ( ) cm cm cm D.2.4 cm
4.[2013安徽,1]小林坐在行駛的火車上,以他乘坐的火車為參照物,他是______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5.[2012安徽,1]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號”無人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biāo)飛行器成功實現(xiàn)對接(圖為對接示意圖).對接時二者的速度相等,這時以“神舟八號”為參照物,“天宮一號”是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6.[2014安徽,1(2)]360 km/h=_________m/s.?7.[2018安徽,1]大客機C919是我國首架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大型噴氣式干線民用客機.它的巡航速度是 920 km/h,該速度值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20安徽,4]汽車后剎車燈的光源,若采用發(fā)光二極管(LED),通電后亮起的時間會比采用白熾燈大約快0.5 s,這有助于后方車輛駕駛員及時作出反應(yīng).假設(shè)后方車輛以36 km/h的速度勻速前進(jìn),在0.5 s的時間內(nèi),后方車輛前行的距離為_______m.?
9.[2021安徽,14]利用地震波中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不同可以監(jiān)測震源的位置.圖示兩條直線分別表示這兩種波從震源開始傳播的距離(s)與所用時間(t)的關(guān)系,若測得這兩種波先后到達(dá)某監(jiān)測站的時間間隔為10 s,則震源到該監(jiān)測站的距離為 ( ) A.25 km B.50 km C.75 km D.100 km
10.物理學(xué)中,一些物理量間的變化關(guān)系,常用圖像來表示.下列可用來表示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是 ( )[根據(jù)2017年12題命制]
11.[2012安徽,14]我們可以用路程來描述物體的運動,還可以從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條線段來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化.如圖,某物體分別沿兩條路徑從M點運動到N點:第一次先從M到P,再從P到N;第二次直接從M到N.則物體的兩次運動 ( ) A.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相同
1.長度的測量(1)單位ⅰ.基本單位是① ,符號是② ;?ⅱ.與常用單位的換算:1 m=③ km;1 m=④ dm=⑤ cm=⑥ mm=⑦ μm=⑧ nm.?(2)長度的估計:普通中學(xué)生的身高約1.6 m,成年人步長約0.8 m,一層樓的高度約3 m,教室門高約2 m,課桌高約0.8 m,課本長約26 cm,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約18 cm,一張紙的厚度約0.1 mm.
(3)測量工具:⑨ 、三角尺、卷尺、游標(biāo)卡尺、螺旋測微器等.?(4)刻度尺的使用ⅰ.使用前需觀察刻度尺.一看刻度尺的⑩ 是否磨損,如已磨損則應(yīng)另選一個刻度線作為測量的起點;?二看刻度尺的? ,一般應(yīng)大于待測長度;?三看刻度尺的? ,即相鄰刻度線間的長度,分度值越小,測量結(jié)果越精確.?
ⅱ.使用時應(yīng)注意正確放置、讀數(shù)和記錄.一要放正: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邊? 被測對象,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或其他作為起點的刻度線)對齊被測對象的一邊.?二要正視:讀數(shù)時視線要? 終端刻度線,視線與尺面? .?三要正確記錄測量結(jié)果:一般應(yīng)估讀到? ;測量結(jié)果要包含數(shù)值和? ;以非零刻度線作為起點測量時,測量結(jié)果是測量對象末端對應(yīng)刻度值與測量起點刻度值的差.?(5)數(shù)據(jù)處理:為減小誤差應(yīng)? ,平均值的精確程度應(yīng)與測量數(shù)據(jù)一致.
2.時間的測量(1)單位ⅰ.基本單位是? ,符號是? .?ⅱ.與常用單位的換算:1 min=? s,1 h=? min=? s.?(2)時間的估計:人平靜時心臟/脈搏跳動75次的時間約 1 min,普通中學(xué)生的百米賽跑成績約15 s,演奏一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間約46 s.(3)測量工具:實驗室常用秒表(停表),生活中常用鐘、表.
(4)機械停表的讀數(shù)ⅰ.常見的規(guī)格為“15 min 0.1 s”:大表盤讀數(shù)的單位是s,分度值是0.1 s,指針30 s轉(zhuǎn)一圈;小表盤讀數(shù)的單位是min,分度值是0.5 min,指針15 min轉(zhuǎn)一圈.ⅱ.讀數(shù)時,從小表盤上讀出整分鐘數(shù),同時注意指針指在半刻度前還是半刻度后:若指在半刻度前,則在大表盤上按0~30 s讀取數(shù)值;若指在半刻度后,則在大表盤上按30~60 s讀取數(shù)值.最后將大表盤讀數(shù)與小表盤讀數(shù)相加.
3.誤差(1)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的偏差.(2)來源:測量者、測量工具、測量方法等.(3)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校準(zhǔn)或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jìn)測量方法等.(4)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誤差只能減小而不能消除;錯誤是由于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讀數(shù)時粗心等造成的,是不該發(fā)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1.定義:物理學(xué)里把物體? 的變化叫作機械運動.?2.參照物(1)定義:在描述一個物體運動或靜止時,必須選擇另一個物體作為標(biāo)準(zhǔn),被選作標(biāo)準(zhǔn)的物體叫參照物.(2)參照物的選擇ⅰ.要研究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必須先選定參照物;ⅱ.參照物的選擇有任意性,除了研究對象本身,通常都可以選作參照物;ⅲ.參照物的選擇應(yīng)以方便研究為目的,如在研究地面上的物體運動的時候,通常選地面或在地面上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
(3)判斷物體運動或靜止的方法ⅰ.確定研究對象,確定參照物;ⅱ.將參照物看作是不動的,分析研究對象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有無變化:若相對位置不變,則研究對象是? 的;若相對位置變化,則研究對象是?______的.?(4)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物理學(xué)中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的;同一個物體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運動情況可能不同.
3.速度(1)判斷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ⅰ.相同時間比較路程,路程? 的運動快;ⅱ.相同路程比較時間,時間? 的運動快.(2)速度的定義:在物理學(xué)中,把? 叫作速度.?(3)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數(shù)值上等于物體? .?
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4)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與v-t圖像ⅰ.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 比,s-t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在第一象限的部分),如圖甲.直線的斜率表示? 的大小,因此直線與時間軸夾角越大,則速度越? .?ⅱ.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大小不隨時間變化,v-t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在第一象限的部分),如圖乙.直線與時間軸距離越大,則速度越? .?
3.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等于其任意時間段或路程段的平均速度,也等于其全程的平均速度;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在任意時間段或路程段的平均速度與全程的平均速度沒有直接的關(guān)系.4.嚴(yán)格來說,路程—時間圖像(s-t圖像)與位置—時間圖像(x-t圖像)是有區(qū)別的;初中階段不強調(diào)這一區(qū)別,同學(xué)們在做題時需靈活應(yīng)對.
1.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鉛筆的長度是? cm.兩種讀數(shù)方法中,? 是正確的.?
2.如圖所示的停表的示數(shù)是? min? s,合? s.
3.用同一根鋼尺測量同一長度,鋼尺的溫度越高,測量值越? .?4.圖甲中,坐在停在車站內(nèi)的火車中的旅客,以站臺為參照物是? 的,以旁邊另一列啟動的火車為參照物是(50) 的;圖乙中,正在給戰(zhàn)機加油的加油機,以戰(zhàn)機為參照物是(51) 的,以地面為參照物是(52) 的.
甲 乙?
5.如圖甲所示是汽車的速度表盤,此時汽車的速度約(53) m/s(保留一位小數(shù));若看到前方有如圖乙所示的交通標(biāo)志,司機應(yīng)(54) . 甲 乙?
6.判斷下列命題的正誤.(1)測量長度時一定要選用分度值最小的刻度尺. (55)( )(2)同一長度的5次測量數(shù)據(jù)為7.19 cm、7.20 cm、7.68 cm、7.18 cm、 7.20 cm,測量結(jié)果應(yīng)記為7.19 cm. (56)( )(3)只要測量儀器足夠精密,測量誤差是可以消除的. (57)( )(4)若以甲為參照物,乙是運動的,則以乙為參照物,甲可能是靜止的.(58)( )
(5)以向東行駛的汽車為參照物,另一輛向東行駛的汽車可能是向西運動的. (59)( )(6)兩個物體間的距離保持不變,則二者一定相對靜止. (60)( )(7)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其速度越大. (61)( )(8)某物體走走停停,計算平均速度時,運動時間不包括物體靜止時所用的時間. (62)( )
例1 [2021合肥壽春中學(xué)一模]一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間隔相等時間連續(xù)拍攝4次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頻閃的時間間隔為0.02 s.根據(jù)頻閃照片可知,木塊從1位置到3位置運動的路程是_______cm,木塊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
例2 小明假期乘坐動車外出旅游,途中他想測量動車的實際速度.當(dāng)動車勻速通過一個長為2 000 m的隧道時,小明測得從自己進(jìn)入隧道口到離開另一側(cè)隧道口的時間是40 s,則此動車的速度是_______km/h;已知該次列車長150 m,則列車全部通過隧道所需時間是______s.?
例3 [2020合肥38中三模]甲、乙兩輛長度均為20 m的大客車在平行的車道上勻速直線行駛,甲車超越乙車的過程中,從甲車車頭追及乙車車尾到甲車車尾超過乙車車頭共用時8 s,已知甲車速度為25 m/s,則乙車的速度為 m/s.?【思路分析】 “從甲車車頭追及乙車車尾到甲車車尾超過乙車車頭”的過程中,甲車比乙車多運動了多少路程?或者說,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運動了多少路程?
s-t 圖像和 v-t 圖像的理解及應(yīng)用
例4 甲、乙兩同學(xué)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0~10 s內(nèi),甲同學(xué)比乙同學(xué)運動得快B.兩同學(xué)在出發(fā)后15 s相遇C.在10~20 s內(nèi),乙同學(xué)靜止不動D.在0~20 s內(nèi),乙同學(xué)的平均速度為5 m/s
s-t圖像和v-t圖像的理解*嚴(yán)格來說,這里指的是x-t圖像.
s-t圖像和v-t圖像的理解**嚴(yán)格來說,這里指的是x-t圖像,或兩物體同時、同地、同方向開始運動條件下的s-t圖像.
1.[2021上海長寧區(qū)二模]甲、乙兩車同時從A、B兩地沿同一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分別如圖(a)(b)所示.甲、乙兩車相遇時甲車運動了2.4 m,則A、B兩地間的距離 ( ) A.一定等于3.6 m B.可能小于3.6 m C.一定等于1.2 m D.可能大于6 m
2.兩木塊自左向右運動,現(xiàn)用高速攝影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記錄下木塊每次曝光時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已知連續(xù)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圖乙是兩木塊運動的v-t圖像和x-t圖像,其中可能正確反映了木塊運動情況的是 ( )
A.b、d B.a、c C.a、d D.b、c
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例5 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小明讓小車從斜面上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dá)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圖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 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2)在測量小車到達(dá)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 .
(3)實驗中應(yīng)使斜面的坡度適當(dāng)小一些,這是為了便于測量 (填物理量的名稱).?(4)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明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dá)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
(5)小安用同樣的實驗器材組裝了實驗裝置,重復(fù)小明的操作過程,測得tAB=1.9 s, tAC=2.7 s,則小安測出的BC段的平均速度為 m/s.?(6)小安測出的小車在AB段的運動時間與小明測出的顯著不同,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7)在小安的實驗中,vAB、vBC、vAC的大小關(guān)系是 ;小車在斜面上做的是 (選填“變速”或“勻速”)運動.?
vAB<vAC<vBC
實驗原理1.實驗原理: .實驗器材與裝置2.實驗器材:小車、斜面、金屬片、停表、刻度尺(也可以用位移傳感器、光電門、頻閃相機、錄像機等設(shè)計實驗).3.金屬片的作用:①確定終點;②便于判斷小車到達(dá)終點并記錄時間;③防止小車滑出斜面.4.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詳見考點).
相關(guān)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中考總復(fù)習(xí)《機械運動》課件PPT,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2化曲為直法,3組合法,時間測量,機械秒表的讀數(shù),運動的描述,第二節(jié)運動的描述,運動的分類,第三節(jié)運動的快慢,騎自行車5ms,18kmh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總復(fù)習(xí)物理(河北)第4章 機械運動課件,共3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目錄河北·中考,長度和時間,考點1,分度值,分度值的下一位,測量值和真實值,運動的描述,考點2,參照物,運動的快慢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總復(fù)習(xí)物理(安徽)5-3第五講 第三節(jié)機械運動 運動和力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三節(jié)運動和力,目錄安徽·中考,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考點1,勻速直線運動,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質(zhì)量越大,二力平衡,考點2,同一條直線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課件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