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第七章達標(biāo)檢測卷

    • 1.1 MB
    • 2022-02-01 04:04
    • 174
    • 0
    • 文文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第七章達標(biāo)檢測卷第1頁
    1/11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第七章達標(biāo)檢測卷第2頁
    2/11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第七章達標(biāo)檢測卷第3頁
    3/11
    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初中物理粵滬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 運動和力綜合與測試課時訓(xùn)練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粵滬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 運動和力綜合與測試課時訓(xùn)練,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與探究題,綜合運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
    1.宋代詩人陳與義在《襄邑道中》一詩中寫到“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fēng)。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标P(guān)于詩中所描述的運動及參照物,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以船為參照物,詩人是運動的
    B.“云不動”是以兩岸“飛花”為參照物
    C.以兩岸為參照物,船是靜止的
    D.“云與我俱東”是以兩岸“榆樹”為參照物
    2.短跑運動員5 s跑了50 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汽車的行駛速度是54 km/h,三者速度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 )
    A.汽車、羚羊、運動員 B.羚羊、汽車、運動員
    C.運動員、汽車、羚羊 D.運動員、羚羊、汽車
    3.如圖所示,騎自行車出行郊游,是一種時尚、環(huán)保的生活方式,當(dāng)我們在平直路面上勻速向前騎行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自行車停下,慣性就消失了
    B.自行車受到的動力大于自行車受到的阻力
    C.路面受到的壓力與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人和車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人和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第3題) (第5題) (第6題)
    4.下列關(guān)于力和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行駛的汽車急剎車時,乘客會出現(xiàn)向后仰的現(xiàn)象
    C.用力推桌子,桌子靜止不動,因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D.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飛行,是因為足球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5.如圖甲所示,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觀察到如圖乙所示的現(xiàn)象。由此可以判斷( )
    A.小車突然加速運動
    B.小車突然減速運動
    C.小車保持勻速運動
    D.小車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減速運動
    6.如圖所示,用細線將吊燈懸掛在天花板上,當(dāng)燈靜止時,下列哪對力屬于平衡力( )
    A.吊燈所受的拉力與細線所受的重力
    B.細線對吊燈的拉力與吊燈所受的重力
    C.細線對吊燈的拉力與吊燈對細線的拉力
    D.吊燈所受的拉力與細線對天花板的拉力
    7.在勻速直線行駛的火車車廂里,坐著一位乘客,他發(fā)現(xiàn)自己正上方頂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若此乘客保持原來的坐姿,則這滴水將落在( )
    A.此乘客的前面 B.此乘客的后面
    C.此乘客的頭上 D.此乘客的左側(cè)
    8.轎車除了“安全帶”以外,還有一種安全裝置“頭枕”對人起保護作用,如圖所示?!鞍踩珟А焙汀邦^枕”分別可以防止以下哪種情況對人體造成傷害( )
    A.前方碰撞,緊急剎車 B.緊急剎車,后方追尾
    C.后方追尾,前方碰撞 D.左右轉(zhuǎn)彎,緊急剎車

    (第8題) (第9題) (第11題)
    9.如圖所示,在一根結(jié)實的細繩的一端拴一個小球,繩子的一端固定在懸掛點O上,做成一個單擺。拉動小球到B處,放手后使它擺動起來,則小球在擺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運動到最低處A時,細繩對它的拉力與它受到的重力平衡
    B.小球運動到最高處B時,細繩對它的拉力與它受到的重力平衡
    C.小球運動到最高處C時,細繩對它的拉力與它受到的重力平衡
    D.在擺動過程的任一位置,小球受到的力都不平衡
    10.某一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 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個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11.如圖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物體( )
    A.在0~20 s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在30~40 s時間內(nèi)的速度大
    B.在整個40 s時間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在整個40 s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 m/s
    D.在20~30 s內(nèi)物體的速度為40 m/s
    12.如圖所示為兩個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個為凸形,一個為凹形,兩個相同的小球分別以相同的速度v1進入兩弧形槽,運動到槽的末端的速度也都為v2。小球通過凸形槽的時間為t1,通過凹形槽的時間為t2,則兩時間的大小關(guān)系是( )
    A.t1<t2 B.t1=t2 C.t1>t2 D.無法比較

    (第12題) (第15題) (第16題)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3.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機“微信運動”功能記錄了部分數(shù)據(jù),他此次步行6 000步所用時間是50 min,假設(shè)每次步長均為0.5 m,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小明是________的。
    14.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甲、乙兩物體,物體運動的速度之比是4 : 3,若通過的路程之比是3 : 2,則甲、乙兩物體所用的運動時間之比是________;若甲、乙兩物體運動時間相同,通過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
    15.如圖甲所示,盛有水的燒杯隨小車一起水平向右做________(填“勻速”“加速”或“減速”)運動;若此時小車突然剎車減速,燒杯中的水面應(yīng)是圖________(填“乙”或“丙”)的情形,作出上述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_(填“水”或“燒杯”)具有慣性。
    16.如圖所示,用手握住重5.0 N的瓶子保持豎直靜止,此時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 N,方向為____________(填“豎直向下”“豎直向上”或“斜向上”),瓶子對手的摩擦力方向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豎直向下”“豎直向上”“斜向上”或“斜向下”),增大手對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將_________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7.如圖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車上有A、B兩個物體,兩物體與小車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勻速運動。B在A的正前方,B的質(zhì)量小于A的質(zhì)量。假設(shè)小車的上表面足夠長,不計空氣阻力,小車遇到障礙物突然停止后,A、B兩物體________(填“會”或“不會”)相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題) (第18題)
    18.如圖所示,一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在相等時間內(nèi)連續(xù)拍攝4次“頻閃”照片,頻閃的時間間隔為0.02 s。從頻閃照片可判斷,該木塊做__________(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2位置的距離是__________ cm。木塊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的速度為__________ m/s。
    19.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在同一水平表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考慮空氣阻力),v1<v2,它們所受的拉力大小F1與F2的關(guān)系F1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2。

    (第19題) (第20題)
    20.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xiàn)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和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乙、丙所示。由圖像可知,當(dāng)t=1 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 N。t=3 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 N。t=5 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 N。
    三、實驗與探究題(21題6分,22題8分,23題12分,共26分)
    21.如圖所示是某同學(xué)設(shè)計的測量小車在固定斜面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裝置圖。小車從帶有適當(dāng)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下滑,圖中的圓圈內(nèi)是小車到達A、B兩處時,電子時鐘所顯示的兩個不同的時刻,則:
    (1)由圖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__mm。
    (2)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3)在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yīng)使斜面的傾角適當(dāng)
    ________(填“大”或“小”)一些。
    (4)由圖可知,小車在A、B兩點間運動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
    22.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讓小車自斜面頂端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同一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運動的距離如圖所示。

    (1)結(jié)論: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它前進得越遠。
    (2)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斜面底的_____相同。
    (3)推理:如果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永遠做________________。
    (4)牛頓第一定律是在_______的基礎(chǔ)上,通過科學(xué)的_______而總結(jié)歸納出來的。
    23.如圖甲所示是小華同學(xué)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
    (1)實驗中的研究對象是________(填“卡片”或“鉤碼”),通過調(diào)整______________來改變拉力的大小。
    (2)當(dāng)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小卡片轉(zhuǎn)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設(shè)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紅同學(xué)也對同一問題進行了探究,但她在左右支架上裝配兩個滑輪時沒有安裝成相同高度(如圖乙所示),你認為能否用小紅的裝置進行實驗:________(填“能”或“不能”)。
    (5)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shè)計了如圖丙所示的實驗,同學(xué)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yōu)于小明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減少摩擦力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
    B.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轉(zhuǎn)
    四、綜合運用題(24題10分,25題8分,共18分)
    24.當(dāng)今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長55 km,汽車限速100 km/h。
    (1)按交通規(guī)則行駛,汽車通過大橋至少需要多長時間?
    (2)汽車行駛過程中,司機發(fā)現(xiàn)大橋上的橋墩向后運動,是以什么為參照物?
    (3)一輛汽車由靜止開始駛?cè)氪髽?。假設(shè)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經(jīng)2 min行駛2 km后,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求在這6 min整個過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5.如圖所示,兩個物體A和B的重力分別為30 N和15 N,滑輪和繩子重力以及滑輪和繩子、滑輪和軸間的摩擦力均忽略不計,此時物體A恰好能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1)此時繩子對物體A的拉力和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分別是多少?
    (2)若在物體A上的O點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這個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答案
    一、1.D 點撥:在本題中船是向東航行,而“臥看滿天云不動”是指“云與我”保持相對靜止,即“云與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對于地球向東運動,所以“云與我俱東”是以兩岸的“榆樹”為參照物的,故D正確。
    2.C 點撥:運動員的速度v1=eq \f(s1,t1)=eq \f(50 m,5 s)=10 m/s,汽車的速度v2=54 km/h=eq \f(54,3.6) m/s=15 m/s。
    3.D 點撥: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大小只與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不變,慣性不變,所以若自行車停下,慣性不會消失;當(dāng)我們勻速向前騎行時,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車作為一個整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自行車受到的動力等于自行車受到的阻力;當(dāng)我們勻速向前騎行時,在豎直方向上,人和車作為一個整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人和車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人和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路面受到的壓力的受力物體是路面,人受到的支持力的受力物體是人,這兩個力的受力物體不是同一物體,所以路面受到的壓力與人受到的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
    4.A 點撥: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一個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A正確;乘客和汽車原來都是運動的,汽車急剎車,乘客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乘客要向前方傾倒,B錯誤;用力推桌子,桌子靜止不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水平方向上桌子受到的推力和摩擦阻力平衡,則二力的大小相等,C錯誤;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飛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D錯誤。
    5.B 點撥:由于木塊與小車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當(dāng)小車突然減速運動時,木塊底部也隨之減速,而木塊的上部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所以會出現(xiàn)如圖乙所示的現(xiàn)象,故選B。
    6.B 點撥:細線對吊燈的拉力與吊燈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B正確。
    7.C 點撥:在勻速直線行駛的火車的車廂里的人,他正上方的小水滴由靜止開始下落,水滴由于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即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者說與火車相對靜止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小水滴落下的位置在下落點的正下方,即落在乘客的頭上,故選C。
    8.B 點撥:開車時司機與轎車一起運動,當(dāng)轎車前方碰撞而緊急剎車,轎車突然停止,司機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容易沖出車外發(fā)生事故,因此司機開車時必須使用安全帶;后方追尾,轎車突然加速時,車的速度變大,人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人的頭部向后仰,“頭枕”對人有保護作用,故B正確。
    9.D
    10.B 點撥:設(shè)總路程為s,則前、后一半路程均為eq \f(s,2),
    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時間t1=eq \f(\f(s,2),v1)=eq \f(s,2v1),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時間t2=eq \f(\f(s,2),v2)=eq \f(s,2v2),
    物體全程的時間t=t1+t2,全程的平均速度
    v=eq \f(s,t)=eq \f(s,t1+t2)=eq \f(s,\f(s,2v1)+\f(s,2v2))=eq \f(2v1v2,v1+v2)=eq \f(2×4 m/s×6 m/s,4 m/s+6 m/s)=4.8 m/s。故選B。
    11.C 點撥:在0~20 s時間內(nèi)的速度v1=eq \f(s1,t1)=eq \f(40 m,20 s)=2 m/s,在30~40 s時間內(nèi)的速度v2=eq \f(s2,t2)=eq \f(80 m-40 m,10 s)=4 m/s,所以A錯誤;在20~30 s內(nèi)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速度為0 m/s,因此B、D錯誤;在整個40 s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v=eq \f(s,t)=eq \f(80 m,40 s)=2 m/s,C正確。
    12.C 點撥:在凸形光滑弧形槽中運動的小球,平均速度v凸小;在凹形光滑弧形槽中運動的小球,平均速度v凹大,即v凸<v凹,又因為兩小球運動的路程s相等,由公式t=eq \f(s,v)知:在凸形槽的小球運動時間t1大,在凹形槽中的小球運動時間t2小,即t1>t2。
    二、13.1;運動 點撥:由題意可得,小明行走的路程s=6 000×0.5 m=3 000 m,他步行的速度v=eq \f(s,t)=eq \f(3 000 m,50×60 s)=1 m/s;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小明相對于地面位置發(fā)生變化,所以說小明是運動的。
    14.9 : 8;4 : 3 點撥:已知v甲 : v乙=4 : 3,s甲 : s乙=3 : 2,由v=eq \f(s,t)可得,甲、乙兩物體所用的運動時間之比eq \f(t甲,t乙)=eq \f(\f(s甲,v甲),\f(s乙,v乙))=eq \f(s甲,s乙)×eq \f(v乙,v甲)=eq \f(3,2)×eq \f(3,4)=eq \f(9,8)。
    若甲、乙兩物體運動時間相同,即t甲′=t乙′,由v=eq \f(s,t)可得,通過的路程之比eq \f(s甲′,s乙′)=eq \f(v甲t甲′,v乙t乙′)=eq \f(v甲,v乙)=eq \f(4,3)。
    15.勻速;丙;水
    16.5.0;豎直向上;豎直向下;不變
    17.不會;當(dāng)小車突然停止時,兩物體由于慣性,繼續(xù)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在不受摩擦阻力的情況下,兩物體不會相撞
    18.勻速;1.80;0.9 點撥:由于木塊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故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圖示可知,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2位置的距離是3.80 cm-2.00 cm=1.80 cm;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4位置時,頻閃3次,故所用的時間t=0.02 s×3=0.06 s;由圖可知,木塊運動的距離s=7.40 cm-2.00 cm=5.40 cm=0.054 m,木塊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的速度v=eq \f(s,t)=eq \f(0.054 m,0.06 s)=0.9 m/s。
    19.等于
    20.3;6;6 點撥:由圖像知,當(dāng)t=1 s時,物體的速度為0,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此時推力F=3 N,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也為3 N;由圖像知,在4~6 s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推力和摩擦力平衡,由F-t圖像知,此時推力為6 N,所以此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F′=6 N,即t=5 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6 N;當(dāng)t=3 s時,物體做加速運動,但由于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此時的摩擦力也為6 N。
    三、21.(1)2 (2)v=eq \f(s,t) (3)小 (4)0.03
    點撥:(1)由圖知,每一個大格是1 cm,之間有5個小格,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2 mm。(2)該實驗的原理是v=eq \f(s,t)。(3)斜面傾角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傾角應(yīng)小些。(4)由圖可知,s=10.00 cm-1.00 cm=9.00 cm=0.09 m,小車在AB段的運動時間t=15:35:23-15:35:20=3 s,故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v=eq \f(s,t)=eq \f(0.09 m,3 s)=0.03 m/s。
    22.(1)小 (2)速度 (3)勻速直線運動
    (4)實驗;推理
    23.(1)卡片;鉤碼的數(shù)量 (2)不能;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平衡 (3)用剪刀將卡片剪成兩半
    (4)能 (5)A
    四、24.解:(1)汽車通過大橋至少需要的時間t=eq \f(s,v)=eq \f(55 km,100 km/h)=0.55 h。
    (2)汽車行駛過程中,汽車向前運動,橋墩向后運動,是以汽車為參照物的。
    (3)勻速行駛的路程s2=v2t2=90 km/h×eq \f(6-2,60) h=6 km,
    汽車的平均速度v3=eq \f(s1+s2,t1+t2)=eq \f(2 km+6 km,\f(6,60) h)=80 km/h。
    25.解:(1)物體B的重力為15 N,則由圖可知,繩子對物體A的拉力FA=eq \f(1,2)GB=eq \f(1,2)×15 N=7.5 N,
    此時物體A恰好能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A受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拉力,所以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也為7.5 N。
    (2)若在物體A上的O點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繩子對物體A的拉力與水平面對物體A的摩擦力之和,因為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觸面受到的壓力不變,所以摩擦力仍為7.5 N,則這個拉力F的大小為F=f+FA=7.5 N+7.5 N=15 N。
    題 號




    總 分
    得 分

    相關(guān)試卷

    初中物理粵滬版八年級下冊第六章 力和機械綜合與測試課時訓(xùn)練: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粵滬版八年級下冊第六章 力和機械綜合與測試課時訓(xùn)練,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與探究題,綜合運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期中達標(biāo)檢測卷:

    這是一份粵滬版八年級下冊本冊綜合綜合訓(xùn)練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與探究題,綜合運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達標(biāo)檢測卷:

    這是一份粵滬版八年級下冊本冊綜合隨堂練習(xí)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與探究題,綜合運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粵滬版八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章節(jié)綜合與測試

    版本: 粵滬版

    年級: 八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wù)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