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練習題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練習題,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 1--2 運動的描述》章節(jié)知識點鞏固試卷含答案
解析
一、單選題
1、如圖所示是兩輛汽車在一段時間內(nèi)以不同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的三幅照片,則下列有關(guān)描述小轎車和大卡車的大致運動情況的圖像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詳解】ABD.小轎車和大卡車在一段時間內(nèi)以不同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小轎車超過了在前面的大卡車,說明開始時小轎車在后,大客車在前,小轎車的速度大于大客車的速度,故 A 正確, BD錯誤。C.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 C錯誤。
故選 A。
2、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時 23 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 F 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運載火箭劃過夜空與月亮浪漫同框,約 582 秒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yù)定軌
道。6 時 56 分,神州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 整個過程中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
A.發(fā)射上升過程中,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發(fā)射塔是靜止的 B.發(fā)射上升過程中,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運載火箭是運動的 C.發(fā)射上升過程中,以運載火箭為參照物,月亮是運動的 D.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的過程中,它們是相對靜止的
【答案】 C
【詳解】
A. 發(fā)射上升過程中,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發(fā)射塔與載人飛船之間的位置發(fā)變化,所以發(fā)射塔是運動的,故 A
錯誤;
B. 發(fā)射上升過程中, 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 運載火箭與載人飛船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 所以運載火箭是靜止的, 故 B 錯誤;
C. 發(fā)射上升過程中,以運載火箭為參照物,月亮與運載火箭之間有位置變化,所以月亮是運動的,故 C 正確; D.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的過程中,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之間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所以它們不可
能是相對靜止的,故 D錯誤。故選 C。
3、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號”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實施自動交會對接。成功對接后, “神舟十三號” 內(nèi)的航天員看到“天和核心艙”紋絲不動,地球在緩緩轉(zhuǎn)動,則航天員選擇的參照物是( )
A.天和核心 B.太陽 C.地球 D.神舟十三號
【答案】 D
【詳解】
成功對接后,“神舟十三號”內(nèi)的航天員看到“天和核心艙”紋絲不動,地球在緩緩轉(zhuǎn)動,則航天員選擇的參照
物是神舟十三號,即地球相對與神舟十三號的位置不斷改變;神舟十三號與太陽、地球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神舟十三號與天河核心艙的位置沒有變化,且參照物不能選擇被研究的物體本身。
故選 D。
4、2020 年 11 月 24 日至 12 月 17 日,中國嫦娥五號順利完成了發(fā)射、登月、采樣、返回等一系列任務(wù),我國首次月球采樣返回任務(wù)圓滿完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發(fā)射前,運載火箭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
B. 升空時,嫦娥五號相對其運載火箭是運動的 C.環(huán)月飛行時,嫦娥五號相對月球是運動的 D.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著陸過程中,嫦娥五號相對于月球表面靜止
【答案】 C
【詳解】
A.發(fā)射前運載火箭和地面之間的距離不變因此運載火箭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故 A 錯 誤 ; B.升空時嫦娥五號和運載火箭的距離也是不變的,因此嫦娥五號相對其運載火箭是靜止的,故 B 錯誤;
C.環(huán)月飛行時嫦娥五號與月球之間的距離會發(fā)生變化, 因此環(huán)月飛行時嫦娥五號相對月球是運動的, 故 C 正確; D.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著陸過程中,嫦娥五號與月球的距離在減小,因此嫦娥五號相對于月球表面是運動的,
故 D錯誤。故選 C。
5、如圖所示兩輛汽車 A、B 在平直馬路上運動時的 s﹣t 圖像,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前 30 秒內(nèi), A、B 兩車的運動方向相反
B. A 車在 t 1、t 2、t 3 時刻的速度大小是一樣的
C. 70s 內(nèi) B 車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 12m/s
D. 40s﹣70s,A 車比 B 車運動的慢
【答案】 D
【詳解】
A. 前 30 秒內(nèi), A 車距離 0 點越來越遠, B 車距離 0 點越來越近,故兩車的運動方向相反,故 A 正確,不符合題意;
B. 有圖像可知 A 車在前 0--30s 和 40--70s 通過的路程都是 600,相同時間通過的路程相等即速度相同,故 B 正
確,不符合題意;
C. 70s 內(nèi) B 車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的路程是 840m,故速度為
故 C正確,不符合題意;
v s 840m
t 70s
12m/s
D. 有圖像可以看出 40s﹣ 70s 內(nèi), A車通過的路程比 B 車通過的路程長,所以 A 車比 B 車運動的快,故 D錯誤, 符合題意。
故選 D。
6、如圖所示,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天舟三號貨運飛船一起構(gòu)成四艙(船)組合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接前,神舟十三號相對于天和核心艙是靜止的B.對接后,神舟十三號相對于天和核心艙是運動的C.神舟十三號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 D.對接后,四艙(船)組合體之間是相對靜止的
【答案】 D
【詳解】
A.對接前,神舟十三號與天和核心艙要逐漸靠近,因此它們之間是相對運動的,故 A 錯 誤 ; B.對接后,神舟十三號相對于天和核心艙的位置不再發(fā)生改變,所以它們是相對靜止的,故 B錯誤; C.神舟十三號相對于地球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神舟十三號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故 C錯誤; D.對接后,四艙(船)組合體之間的相對位置不再改變,因此,它們之間是相對靜止的,故 D正確。
故選 D。
7、在公路上并列行駛的兩輛汽車,甲車的乘客看到乙車向東運動,乙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樹也向東運動。如果以樓房為參照物時則說明( )
A. 甲車向東運動,乙車向西運動
B. 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向東運動 C.甲、乙兩車都向西運動,且甲車比乙車運動的快D.甲、乙兩車都向西運動,且甲車比乙車運動的慢
【答案】 C
【詳解】
由“乙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樹也向東運動”可判斷出乙車一定向西運動,而甲車看到乙車向東運動,說明甲車也向西運動,且速度比乙車的快,故 C符合題意, 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 C。
8、觀察圖中的煙和小旗,關(guān)于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兩車一定向左運動 B.甲車一定向右運動,乙車一定向左運動C.甲車一定靜止,乙車一定向左運動 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一定向左運動
【答案】 D
【詳解】
由圖中的信息可以判斷出:因為房子的煙向左飄,所以風是向左吹,所以甲車運動狀態(tài)有三種可能: 1、向右運動 2 、靜止 3 、向左運動,但運動速度小于風速;因為乙車上的小旗向右飄,所以乙車只能向左運動,且速度要
大于風的速度;綜上分析可知, ABC錯誤, D 正確。故選 D。
9、如圖所示中表示的是某物體的運動情況,從圖中可知物體在運動中曾停止過的時間是( )
A. 2min B. 4min C.6min D. 0min
【答案】 B
【詳解】
由圖可知, s﹣t 圖像中, 0﹣ 2min 物體勻速運動, 2min﹣ 6min 物體靜止, 6min﹣ 8min 物體勻速運動。故物體在
運動中曾停止過的時間是
6min﹣ 2min=4min
故選 B。
10、“白日淪西河,素月出東嶺, ”這是陶淵明的兩句詩,詩中用“淪”和“出”兩個字對日、月的運動作了形象的描寫,其中描寫“素月”時所選參照物是( )
A.白日 B.西河 C.素月 D.東嶺
【答案】 D
【詳解】 “素月出東嶺”是指皎潔的月亮從東嶺升起,以東嶺為參照物,月亮相對于東嶺位置發(fā)生改變。故選 D。
11、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海斗一號” ,在馬里亞納海溝刷新了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達到 10907 米,“海斗一號”在完成了巖石狀物體樣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 遙控拋載安全上浮, 對于上浮過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面是靜止的 B.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海底是靜止的 C.以樣本為參照物, “海斗一號”是靜止的D.以拋掉的重物為參照物, “海斗一號”是靜止的
【答案】 C
【詳解】
A. 上浮過程中, 以“海斗一號” 為參照物,“海斗一號”和海面之間距離不斷減小,故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 海面是運動的,故 A 錯誤;
B. 上浮過程中, 以“海斗一號” 為參照物,“海斗一號”和海底之間距離不斷增大,故以“海斗一號”為參照物, 海底是運動的,故 B 錯誤;
C. “海斗一號”抓取樣本后上浮, “海斗一號”和樣本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變化,故以樣本為參照物, “海斗一號” 是靜止的,故 C 正確;
D. “海斗一號”拋掉的重物下沉, “海斗一號”上浮,兩者之間的距離不斷增大,故以拋掉的重物為參照物, “海斗一號”是運動的,故 D錯誤。
故選 C。
12、《乘坐自動扶梯的禮儀規(guī)范》中提到:搭乘自動扶梯時“右側(cè)站立,左側(cè)急行” ,這不僅是國際大都市的文明規(guī)則,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如果以扶梯為參照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地面是靜止的 B.右側(cè)站立的人是運動的
C. 右側(cè)站立的人是靜止的 D.左側(cè)急行的人是靜止的
【答案】 C
【詳解】 A.以地面為參照物,扶梯是向上運動的,即扶梯與地面之間的距離在改變,所以以扶梯為參照物,地面是運動的 , 故 A 錯 誤 ; BC.右側(cè)的人站在扶梯上,右側(cè)的人與扶梯一起運動,即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故相對于扶梯而言,右側(cè)的人是靜止的,故 B 錯誤, C 正確;
D. 左側(cè)急行的人相對扶梯位置在改變,故是運動的,故 D錯誤。故選 C。
13、小華乘坐電梯從一樓上升到八樓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電梯為參照物,乘客是運動的 B.以電梯為參照物,樓房的窗戶是向上運動的C.以乘客為參照物,電梯是靜止的 D.以乘客為參照物,樓房的窗戶是向上運動的
【答案】 C
【詳解】 A.小華乘坐電梯從一樓上升到八樓的過程中,乘客和電梯之間沒有位置變化,若以電梯為參照物,乘客是靜止的,故 A 錯誤;
B. 電梯上升過程中,樓房的窗戶與電梯之間發(fā)生了位置變化,以電梯為參照物,樓房的窗戶是向下運動的,故 B
錯誤;
C. 乘客乘坐電梯上升過程中,乘客與電梯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以乘客為參照物,電梯是靜止的,故 C正確;
D. 乘客乘坐電梯上升過程中,樓房的窗戶與電梯之間發(fā)生了位置變化,以乘客為參照物,樓房的窗戶是向下運動的,故 D 錯誤。
故選 C。
14、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時 23 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 F 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
心點火發(fā)射,運載火箭劃過夜空與月亮浪漫同框,約 582 秒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yù)定
軌道。6 時 56 分,神州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 整個過程中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
A.發(fā)射上升過程中,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發(fā)射塔是靜止的 B.發(fā)射上升過程中,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運載火箭是運動的 C.發(fā)射上升過程中,以運載火箭為參照物,月亮是運動的 D.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的過程中,它們是相對靜止的
【答案】 C
【詳解】
A. 發(fā)射上升過程中,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發(fā)射塔與載人飛船之間的位置發(fā)變化,所以發(fā)射塔是運動的,故 A
錯誤;
B. 發(fā)射上升過程中, 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 運載火箭與載人飛船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 所以運載火箭是靜止的, 故 B 錯誤;
C. 發(fā)射上升過程中,以運載火箭為參照物,月亮與運載火箭之間有位置變化,所以月亮是運動的,故 C 正確; D.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的過程中,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之間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所以它們不可
能是相對靜止的,故 D錯誤。故選 C。
15、小明國慶期間乘坐大巴去重慶游玩,他正對車窗固定好照相機,先拍圖甲,再拍圖乙,均拍到同一路燈和同一轎車。如圖所示,路燈上掛著的國旗、轎車車頭的國旗隨風飄揚,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以地面為參照物,路燈向東運動,大巴靜止 B.以轎車為參照物,路燈向東運動,大巴向西運動 C.以大巴為參照物,路燈和轎車都在向東運動,且轎車向東的速度大于路燈D.路燈上的國旗和轎車車頭的國旗均向西飄,轎車車速一定高于風速
【答案】 C
【詳解】
A. 以地面為參照物,路燈的位置不可能改變,所以路燈是靜止的,大巴是運動的,故 A 錯誤;
B. 以轎車為參照物,路燈是向西運動的,大巴車的位置偏西了,所以大巴車向西運動,故 B 錯 誤 ; C.以大巴為參照物, 路燈和轎車都在向東運動,轎車在路燈的前面,說明轎車向東的速度大于路燈,故 C 正確; D.路燈上的國旗向西飄,說明風是向西吹,轎車車頭的國旗向西飄,轎車向東運動,轎車車速可能小于風速,
故 D錯誤。故選 C。
16、如圖所示,小明和小紅坐在??吭谡九_的火車車廂里,他們分別向兩側(cè)窗外看,對所坐火車的運動情況產(chǎn)生了不同的觀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小明以窗外的站臺為參照物,說所坐火車是靜止的 B.小紅以窗外行駛的動車為參照物,說所坐火車是運動的 C.小紅發(fā)現(xiàn)自己所坐的火車向西運動了,是選擇了對面向西運動的動車做了參照物D.小明發(fā)現(xiàn)自己所座的火車向東運動了,是選擇了對面向西運動的動車做了參照物
【答案】 C
【詳解】
A. 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方法:如果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則是運動的;如果
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則是靜止的。 小明以窗外的站臺為參照物,由于靜止的火車與站臺的位置沒有發(fā)生了變化,則所坐火車是靜止的,故 A 正確,不符合題意;
B. 小紅以窗外行駛的動車為參照物, 所坐的火車與窗外行駛的動車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 故所坐的火車是運動的, 故 B 正 確 , 不 符 合 題 意 ; CD.選擇對面向西運動的動車做參照物,小紅自己所坐的火車與向西運行的動車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故小紅坐的
火車向東運動了。同理,選擇對面向西運動的動車做參照物,小明自己所坐的火車與向西運行的動車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小明自己所坐的火車向東運動了。故 C 錯誤,符合題意,故 D 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 C。
17、在公路上并列行駛的兩輛汽車,甲車的乘客看到乙車向東運動,乙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樹也向東運動。如果以樓房為參照物時則說明( )
A.甲車向東運動,乙車向西運動 B.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向東運動 C.甲、乙兩車都向西運動,且甲車比乙車運動的快D.甲、乙兩車都向西運動,且甲車比乙車運動的慢
【答案】 C
【詳解】
由“乙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樹也向東運動”可判斷出乙車一定向西運動,而甲車看到乙車向東運動,說明甲車也向西運動,且速度比乙車的快,故 C符合題意, 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 C。
18、在公路上并列行駛的兩輛汽車,甲車的乘客看到乙車向東運動,乙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樹也向東運動。如果以樓房為參照物時則說明( )
A.甲車向東運動,乙車向西運動 B.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向東運動 C.甲、乙兩車都向西運動,且甲車比乙車運動的快D.甲、乙兩車都向西運動,且甲車比乙車運動的慢
【答案】 C
【詳解】
由“乙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樹也向東運動”可判斷出乙車一定向西運動,而甲車看到乙車向東運動,說明甲車也向西運動,且速度比乙車的快,故 C符合題意, 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 C。
19、國慶期間,小芳和家人一起去游樂園玩耍。如圖所示,小芳和妹妹坐著旋轉(zhuǎn)木馬緩緩繞著中心轉(zhuǎn)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地面為參照物,小芳是靜止的B.以小芳為參照物,妹妹是運動的C.以妹妹為參照物,木馬是運動的D.以木馬為參照物,小芳是靜止的
【答案】 D
【詳解】
A.小芳相對于地面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以地面為參照物,小芳是運動的,故 A錯誤; B.妹妹相對于小芳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以小芳為參照物,妹妹是靜止的,故 B 錯誤; C.木馬相對于妹妹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以妹妹為參照物,木馬是靜止的,故 C錯誤; D.小芳相對于木馬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以木馬為參照物,小芳是靜止的,故 D正確。故選 D。
2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天門山》 ),詩中描述的青山是運動的,詩人所選的參照物是( )
A.小船 B.河岸 C.青山 D.岸邊的樹
【答案】 A
【詳解】
根據(jù)選項可知,河岸、青山和岸邊的樹相對于青山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相對是靜止的,而小船相對于青山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相對是運動的,因此參照物是小船,故 BCD不符合題意, A 符合題意。
故選 A。
21、觀光電梯從 1 樓上升到 6 樓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相對于電梯來說,乘客是運動的 B.相對于乘客來說,樓房的窗口是向上運動 C.以乘客為參照物,電梯是靜止的
D.以電梯為參照物,樓房的窗口是靜止的
【答案】 C
【詳解】
A.以電梯為參照物,乘客與電梯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乘客是靜止的,故 A 錯 誤 ; B.以乘客為參照物,樓房的窗戶與乘客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樓房的窗戶是向下運動的,故 B錯誤;
C.以電梯為參照物,乘客是與電梯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乘客是靜止的,故 C 正 確 。D.以電梯為參照物,樓房的窗戶運動是與電梯之間的位置在發(fā)生變化的,樓房的窗口是運動的,故 A 錯誤。故選 C。
22、如圖,藍天上人與鳥兒正在“比翼齊飛” 。地面上的觀眾看滑翔者和鳥都飛得很快,選擇的參照物是( )
A.鳥兒 B.滑翔者 C.滑翔機 D.觀眾自己
【答案】 D
【詳解】
AB.參照物不能選擇物體本身,所以不能選擇鳥兒和滑翔者為參照物,故 AB不符合題意; C.若以滑翔機為參照物,滑翔者和鳥相對于滑翔機的位置沒有變,是靜止的,故 C不符合題意; D.以觀眾自己為參照物,滑翔者和鳥與觀眾之間不斷發(fā)生位置變化,所以是運動的,且都飛得很快,故 D符合題意。
故選 D。
23、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輛汽車,甲車上的人看到乙車勻速向南運動,乙車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勻速向南運動,丙車上的人看到甲車勻速向北運動,同時看到乙車勻速向南運動。則相對于地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向南運動,甲、丙向北運動 B.甲、乙向北運動,丙向南運動C.丙向北運動,且運動得最快 D.乙向北運動,且運動得最慢
【答案】 D
【詳解】
因乙車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勻速向南運動,所以乙車一定是相對地面向北運動的;
甲車上的人看到乙車勻速向南,所以甲車一定相對地面是向北運動的,且車速大于乙車的車速;
丙車上的人看到甲車勻速向北,同時看到乙車勻速向南運動,因此丙車向北運動但車速小于甲車,但大于乙車, 故 ABC錯誤, D正確。
故選 D。
24、東京奧運會女子雙人 3m跳板決賽于 2021 年 7 月 25 日在東京水上運動中心舉行,我國選手施廷懋、王涵憑借著整齊劃一的動作,一路領(lǐng)先,最終奪得此項比賽的金牌。如圖所示是比賽的情景,則在兩人入水的過程中,
以下列哪個物體為參照物,施廷懋是靜止的( )
A.跳板 B.現(xiàn)場觀眾 C.王涵 D.水池
【答案】 C
【詳解】
施廷懋相對于跳板、 現(xiàn)場觀眾和水池, 位置都發(fā)生了變化, 以跳板、 現(xiàn)場觀眾和水池為參照物, 施廷懋是運動的; 由于兩人動作 “整齊劃一”,施廷懋與王涵的相對位置并沒有發(fā)生變化, 因此以王涵為參照物, 施廷懋是靜止的; 故 ABD不符合題意, C符合題意。
故選 C。
25、一天,小明騎自行車上學(xué)。他說自己是“靜止”的,所選取的參照物是( )
A.公路兩旁的房屋 B.他騎的自行車
C.公路兩旁的樹木 D.對面駛來的車
【答案】 B
【詳解】
A.小明相對于公路兩旁的房屋的位置不斷變化, 以公路兩旁的房屋為參照物, 小明是運動的, 故 A 不符合題意; B.小明相對于自己所騎的自行車的位置沒有變化,以他騎的自行車為參照物,小明是靜止的,故 B 符合題意; C.小明相對于公路兩旁的樹木的位置不斷變化,以公路兩旁的樹為參照物,小明是運動的,故 C不符合題意; D.小明相對于對面駛來的汽車,位置不斷變化,以對面駛來的汽車為參照物,小明是運動的,故 D不符合題意。故選 B。
二、填空題
1、放學(xué)路上, 小明和小紅沿人行道步行, 一輛汽車從身旁疾馳而過, 如圖所示。 司機說“你沒動” 是選定了
為參照物;小紅說“車真快”是選定了 為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 。
【答案】汽車 地面 #小明 #小紅 相對性
【詳解】
[1] 坐在行駛的汽車里的司機和乘客, 以汽車為參照物, 乘客相對汽車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 所以乘客是靜止的。
[2] 以地面(或小明、小紅)為參照物,汽車相對于地面(或小明、小紅)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車是運動的。
[3] 同一輛汽車,出現(xiàn)兩個截然相反的狀態(tài)描述,原因是前后選擇的參照物不同,說明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2、小明在馬路邊上拍街景照片,連續(xù)拍了兩張,如圖甲、乙所示,如果卡車是向西運動的,以行駛的卡車為參
照物,樹是 的,轎車是 的,騎自行車的人是 的。(均填“向西運動” “向東運動”或“靜止” )
【答案】向東運動 向西運動 向東運動
【詳解】
[1] 如果以行駛的卡車為參照物,樹的位置向東發(fā)生了改變,因此樹是向東運動的。
[2] 如果以行駛的卡車為參照物,小轎車的位置向西發(fā)生了變化,因此轎車是向西運動的。
[3] 如果以行駛的卡車為參照物,騎自行車的人的位置向東發(fā)生了改變,因此是向東運動的。
3、宋代詩人陳與義在《襄邑道中》 寫到“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
俱東?!逼渲小霸撇粍印边x擇的參照物是
。“云與我俱東”選擇的參照物是
。(兩空均選填“云” 、
“我”或“榆堤” )
【答案】我 榆堤
【詳解】
[1] 若一個物體的位置相對參照物發(fā)生變化,這個物體就是運動的,反之,就是靜止的。根據(jù)最后一句“不知云
與我俱東”可知,相對于地面來說,詩人與云都是向東運動的,也就是說,二者的運動狀態(tài)相同,相對靜止,其中“云不動”選擇的參照物是我。
[2] 云與我相對榆堤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故“云與我俱東”選擇的參照物是榆堤。
4、甲、乙、丙三位同學(xué)在平直的路面上均向東運動,他們運動的圖像如圖( a)、(b)所示,由圖可知,甲同學(xué)比乙同學(xué)運動得 (選填“快”或“慢” );甲同學(xué)的速度為 m/s ,以甲同學(xué)為參照物,丙同學(xué)向 (選填“東”或“西” )運動。
【答案】快
5
西
【詳解】
[1] 相同時間比路程,路程越大運動越快。由圖(
a)可知,在 5 秒時,甲比乙多運動
快。
s
[2] 由 v t 知道
s甲
v甲 =
35m =5m/s
10 米,所以甲比乙運動的
t甲 7s
[3] 由圖( b)知,丙的速度為 4m/s,因為甲、丙都向東運動且甲比丙運動的快,可知以甲為參照物,丙的位置向西移動。所以以甲為參照物,丙向西移動。
5、步入溫馨的考場,回想所學(xué)的物理知識,物理學(xué)中把物體 隨時間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取決于所選的 。下列詩句中描寫的不是機械運動的是 (填序號)。
①孤帆一片日邊來
②霜葉紅于二月花
③一江春水向東流
④一行白鷺上青天
【答案】位置 參照物 ②
【詳解】
[1] 物理學(xué)中把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2]] 判斷物體是否運動和如何運動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3]] 題中的孤帆、江水、白鷺的空間位置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屬于機械運動,霜葉的空間位置沒有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不屬于機械運動,所以答案為②。
6、甲、乙兩輛小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同時勻速直線行駛,兩車行駛的路程 s 與時間 t 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由
圖像可知乙車的速度為 m/s;乙車追上甲車需要的時間為 s。
【答案】 20 40
【詳解】
[1] 由圖可知,當 t 乙= 10s,乙車行駛的路程 s 乙 =200m,則乙車的速度
乙
v = s 乙
= 200m =20m/ s
t乙
[2] 由圖可知,當 t 甲= 10s,甲車行駛的路程
10s
s甲=350m-200m =150m
則甲車的速度
v = s甲 = 150m =15m/s
甲
t甲 10s
由圖可知,出發(fā)時甲車在乙車的前方 200m處,乙車要追上甲車,乙車要比甲車多行駛 200m;根據(jù) v
設(shè)乙車追上甲車的需要的時間為 t ,則有
s
知,假
t
s甲 s乙= v乙 t v甲t= v乙
v 甲 t=
20m/s 15m/s
t=200m
求解方程得 t 為 40s 。
7、2021 年的“五一” 假期, 小麗同學(xué)和她媽媽一起乘坐觀光車游玩, 如果以觀光車為參照物, 小麗同學(xué)是
的,如果以路旁的樹木為參照物,小麗同學(xué)是 的。(均填“運動”或“靜止” )。平時說的“月亮躲進了云
里”是以 為參照物。說“烏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為參照物。
【答案】靜止 運動 云 月亮
【詳解】
[1] [2] 小麗坐在行駛的觀光車上,以觀光車為參照物,小麗與觀光車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因此小麗是靜止的; 以路旁的樹木為參照物,小麗的位置不斷變化,因此小麗是運動的。
[3] 月亮躲進云里, 被研究的物體是月亮, 月亮躲進云里, 說明月亮是運動的, 云和月亮之間發(fā)生了位置的改變,
所以選擇云為參照物。
[4] 烏云遮住了月亮,被研究的物體是烏云,烏云遮住了月亮,說明烏云是運動的,烏云和月亮之間發(fā)生了位置的改變,所以選擇月亮為參照物。
8、在圖中,甲、乙兩直線分別是兩運動物體的路程 s 和時間 t 的關(guān)系圖像,由圖像可知兩運動物體是做 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大小關(guān)系是 v 甲 v 乙。
【答案】勻速 >
【詳解】
[1] 由圖像知:甲乙物體的路程 s 和時間 t 的關(guān)系圖像是過原點的直線,說明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說明物
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2] 在橫軸取相同的時間,可以看出:甲物體通過的路程較大,由公式
s
v 知:甲的速度較大。
t
9、科技人員看到地球同步衛(wèi)星總是靜止在地球上空某處,他們是以個地球同步衛(wèi)星是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 )。
【答案】地球 運動
【詳解】
為參照物的,若以太陽為參照物,這
[1] 科技人員看到地球同步衛(wèi)星總是靜止在地球上空某處,被研究的物體是衛(wèi)星,衛(wèi)星是靜止的,必須選擇一個
和衛(wèi)星之間位置沒有變化的物體做參照物, 選擇地球為參照物, 衛(wèi)星和地球之間位置沒有變化, 以地球為參照物, 衛(wèi)星是靜止的。
[2] 地球不停的繞太陽運動,衛(wèi)星也不停的繞太陽運動,以太陽為參照物,衛(wèi)星和太陽之間發(fā)生了位置的改變, 衛(wèi)星是運動的。
10、甲、乙兩車在筆直的公路上運動同時同向同地出發(fā),它們 s— t 圖像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甲做
(勻速 / 變速)直線運動, 4s 后他們相距 m。
【答案】勻速 8
【詳解】
[1] 如圖它們 s— t 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說明路程與時間之比即速度是一個定值,故是勻速直線運動。
[2] 如圖所示,都是從原點同時出發(fā),第 4s 時,甲運動了 4m,乙運動了 12m,故 4s 后他們相距 8m。
11、甲、乙兩車同時同地向東運動, 運動圖像如圖所示。 由圖像可知, 甲車的速度 (選填“>”、“ 西
【詳解】
[1] 從圖像來看,當
時
所以
[2] 由于甲、乙兩輛汽車在水平路面上同時向東行駛,甲車的速度大于乙車的速度,所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在向西運動。
12、如圖,當摩天輪正在開動時,以轎廂中的甲乘客為參照物,則地面上的其他市民是 的;以轎廂中的甲
乘客為參照物,轎廂中的另一乘客乙是 的(填“靜止”或“運動” )。
【答案】運動 靜止
【詳解】
[1] 坐在開動的摩天輪轎廂中的乘客,隨摩天輪一起運動,則地面上的其他市民與摩天輪轎廂中乘客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以正在開動的摩天輪轎廂中的甲乘客為參照物,則地面上的其他市民是運動的。
[2] 轎廂中的甲、 乙乘客一起隨摩天輪運動, 甲、乙兩乘客之間沒有位置變化, 所以以轎廂中的甲乘客為參照物,
轎廂中的另一乘客乙是靜止的。
13、甲乙兩輛火車并排,若甲中乘客看到乙車往東行駛,①若甲車靜止,則乙車一定 (選填“靜止”
“向東行駛”或“向西行駛” );②若甲車向東行駛,則乙車一定 (選填“靜止” “向東行駛”或“向西行駛”)且乙車速度 (選填“ >”、“<”或“ =”)甲車速度。
【答案】向東行駛 向東行駛 >
【詳解】
① [1] 甲乙兩輛火車并排,若甲車上的乘客看到乙車往東行駛,若甲車靜止,該乘客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相對于甲車向東有位置的改變,則乙車一定向東行駛;
② [2][3] 若甲車向東行駛, 該乘客以甲車為參照物, 乙車相對于甲車向東有位置的改變, 則乙車一定也向東行駛, 且乙車速度大于甲車速度。
14、甲、乙兩車在筆直的公路上運動同時同向同地出發(fā),它們 s— t 圖像的(路程—時間圖像)如圖所示。甲做
(勻速 / 變速)直線運動, 4s 后他們相距 m。
【答案】勻速 8
【詳解】
[1] 如圖它們 s— t 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說明路程與時間之比即速度是一個定值,故是勻速直線運動。
[2] 如圖所示,都是從原點同時出發(fā),第 4s 時,甲運動了 4m,乙運動了 12m,故 4s 后他們相距 8m。
15、我國古代詩詞里描述相對運動的例子很多。 “不疑行舫動,唯看遠樹來”是南北朝時期梁元帝蕭繹《早發(fā)龍 巢》中的兩句。“遠樹”迎面而來是以 為參照物;以 為參照物,“遠樹”也可以看成是靜止的??梢?,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對 (選填“同一物體”或“不同物體” )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也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答案】行船 河岸 同一物體
【詳解】
[1][2][3] 以行船為參照物,遠處的樹和行船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樹是運動的,所以感到“遠樹”迎面而
來;以河岸為參照物,河岸與“遠樹”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以河岸為參照物, “遠樹”是靜止的。研究的對象都是“遠樹” ,但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其運動狀態(tài)就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jié)論,由此可見,選擇的參照
物不同,對同一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描述也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八年級上冊物理運動的描述知識點:人教版,共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理解圖象的含義,明確圖象斜率的含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同步達標檢測題,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測試題,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