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年重慶市八年級上學期物理10月月考試卷附答案
展開
這是一份2020-2021年重慶市八年級上學期物理10月月考試卷附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1.以下物理數(shù)據(jù)最符合實際的是〔 〕
C. 全新的2B鉛筆長約18cm D. 洗澡水的溫度約為80℃
2.坐在逆水行駛的船中的乘客,我們說他是靜止的,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
A. 河岸上的樹 B. 船艙 C. 迎面駛來的船 D. 河水
3.以以下圖像中,能夠反映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是〔 〕
A. B. C. D.
4.以下有關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 〕
A. 兩名宇航員在太空中有可能直接對話 B. “禁止高聲喧嘩〞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C. 聲波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 D. 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5.以下做法用來改變音調的是〔 〕
A. 老師用擴音器講課 B. 摩托車上裝消音器
C. 依次敲擊裝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音叉
6.甲同學在一根充滿水的長鋼管前端敲打鋼管一下,乙同學在鋼管的后端可以聽到〔 〕
A. 一次聲音 B. 兩次聲音 C. 三次聲音 D. 四次聲音
7.海波的熔點是48℃,那么48℃的海波的狀態(tài)是〔 〕
A. 固態(tài) B. 液態(tài) C. 固液共存 D. 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
A. 雪是水蒸氣凝固而成的 B. 霧是由水汽化而成的
C. 露是由水液化而成的 D. 霜是由水蒸氣凝華而成的
9.以下控制噪聲的措施中,屬于防止噪聲產(chǎn)生的是〔 〕
A. 街道上安裝噪聲監(jiān)測儀 B. 紡織車間的工作人員使用防噪聲耳罩
C. 公共場所不要高聲喧嘩 D. 晚上休息時關閉房間的門窗
2021北京奧運圣火傳遞活動中,現(xiàn)場某記者同時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隨風飄動的旗幟和附近的甲、乙兩火炬照片,如以下圖.根據(jù)它們的飄動方向,可以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
A. 甲火炬一定靜止 B. 甲火炬一定向右運動 C. 乙火炬一定靜止 D. 乙火炬一定向左運動
二、填空題
以下單位換算。
20m/s=________km/h;240min=________h
12.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________性質做成的。用體溫計測得甲的體溫是38℃,如果沒有甩過,就用它去測量36.5℃的乙的體溫,那么測出乙的體溫是________℃。
13.王芳在表演二胡時,用弓拉動琴弦,使琴弦________而發(fā)聲;她右手拉弓,左手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________。
14.某種昆蟲靠翅膀振動發(fā)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10s內振動180次,那么它翅膀振動的頻率是________Hz,人類________聽到這種聲音,(選編“能〞或“不能〞)
15.暑假中,張華一家自駕去四面山旅游。剛剛進入景區(qū),便有一種“車行綠色中,風景撲面來〞的感覺,令人心曠神怡?!败囆芯G色中,風景撲面來〞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________與________。〔選填“汽車〞或“青山〞〕
16.百米賽跑過程中的某時刻甲,乙兩運發(fā)動位置的示意圖如以下圖,兩運發(fā)動中,________的速度較快,因為在相等的時間內該運發(fā)動________較大。
17.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冰是由水放熱________〔填一種物態(tài)變化名稱〕而成,我國黑龍江北部地區(qū)最低氣溫曾到達-52.3℃,假設要測出此時氣溫,那么應使用________〔選填“水銀〞或“酒精〞〕溫度計?!菜y和酒精熔點分別為-39℃、-117℃〕
18.張明同學用刻度尺測同一個木塊長度是,記錄下五組數(shù)據(jù):5.38cm,5.34cm,5.43cm,5.37cm,5.35cm.其中有一次測量值明顯是錯的,它是________,物體的長度更接近________。
19.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夠區(qū)分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于樂器聲音的________不同;我們常說聲音“震耳欲聾〞,這是指聲音的________很大。
20.聲音在傳播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物,就會被________。回聲傳到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將回聲和原聲區(qū)分開,要想聽到回聲,障礙物跟發(fā)聲體的最近距離應該為________?!猜曇粼诳諝庵械膫鞑ニ俣葹?40米/秒〕
21.人工降雨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一般是用飛機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的〕撒入云中,干冰一旦進入云層,就很快變成氣體,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使云層溫度急劇下降,于是云層中的水蒸氣就變成小冰晶或變成小水滴,這些小冰晶逐漸變大,遇到暖氣流就變?yōu)樗?,與原來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例如:物理信息:干冰變成氣體。
物理知識:升華。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__
物理知識:________
三、實驗題
22.驗證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23.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以以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時間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時刻:
〔1〕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________進行測量的。
〔2〕實驗中應該使斜面坡度較________〔填“陡〞或“緩〞〕些,這是為了便于測量________。
〔3〕斜面上所帶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那么,AB間的長度應該記為________cm,AB段所用的時間是________,AB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
〔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那么會導致所測AB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填“大〞或“小〞〕,這是因為路程不變,時間偏________了〔填“長〞或“短〞〕。
〔5〕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__vAB〔填“>〞、“<〞或“=〞〕;
〔6〕物體的運動常??梢杂脠D像來描述,能反映小車運動情況的是________〔選填“a〞或“b〞〕。
24.以以下圖是“探究某物質熔化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裝置及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溫度與加熱時間的圖像;
〔1〕為了完成該實驗除了需要裝置圖中所需器材外,還需要的器材是火柴和________。
〔2〕這個裝置應該________安裝〔選填“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
〔3〕沒有直接給試管中的物質加熱,而是將試管放在水中用“水浴法〞加熱,這樣做不但能使物質________,而且使該物質的溫度上升速度較________〔選填“快〞或“慢〞〕,便于記錄各時刻的溫度。
〔4〕加熱一段時間后,可看到燒杯中有“白氣〞冒出,“白氣〞是________〔選填“水蒸氣〞或“小水滴〞〕,它的形成是__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現(xiàn)象。
〔5〕由圖判斷出這是________的熔化圖像〔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如果是晶體,該晶體的熔點是________℃。
〔6〕圖中的________段是熔化過程,物質處于________。〔填“固態(tài)〞或“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態(tài)〞〕
四、計算題
25.張華一家駕車外出旅游。經(jīng)過某段路時,張華發(fā)現(xiàn)一標示牌,如圖。
〔1〕假設張華爸爸駕車通過這段路程〔從標示牌到珞璜〕用了20min,那么車的速度為多少km/h?
〔2〕在遵守交通規(guī)那么的前提下,試計算從標示牌到珞璜最快需要幾分鐘?
26.地震發(fā)生時會產(chǎn)生次聲波,次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某次海嘯發(fā)生的中心位置離最近的陸地距離為330km,海浪的推進速度是150m/s,試求:
〔1〕岸上儀器接收到地震發(fā)出的次聲波所需要的時間是多少秒?
〔2〕岸上儀器從接收到地震發(fā)出的次聲波到海嘯巨浪登岸還有多少時間逃生?〔用“秒〞作單位〕。
27.一輛作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在距離正前方峭壁710m處鳴笛,司機在鳴笛4秒后聽到回聲。〔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米/秒〕。求:
〔1〕汽車的行駛速度為多少?
〔2〕司機聽到回聲時,汽車距離峭壁多少米?
答案解析局部
一、單項選擇題
1.【解析】【解答】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A不符合題意;
B.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1min跳動的次數(shù)在75次左右,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B不符合題意;
C.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8cm,全新2B鉛筆長度與此差不多,約18cm。C符合題意;
D.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洗澡水的溫度應該略高于體溫,在40℃左右,不可能到達80℃,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該題目考查的是長度、時間、溫度和速度的估計,平時注意積累記憶即可。
2.【解析】【解答】解:A、以樹為標準,乘客位置變了,所以乘客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
B、以船艙為標準,乘客的位置沒變,所以乘客靜止,故B符合題意;
C、以迎面的船為標準,乘客位置變了,所以乘客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
D、以河水為標準,乘客位置變了,所以乘客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
應選:B
【分析】參考系是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而假定為不動的物體;參考系的選取是任意的,如何選擇參照系,必須從具體情況來考慮,一般情況下我們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體作為參考系.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論.
3.【解析】【解答】A.圖像表示隨著時間的增大,速度均勻減小,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A不符合題意;
B.圖像表示隨著時間的增加,路程不變,說明物體保持靜止,B不合題意;
C.圖像表示隨著時間的增大,速度保持不變,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C符合題意;
D.圖像表示隨著時間的增大,速度越來越大,物體做加速運動,D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為零,速度大小不變,在v-t圖像中是一條水平的直線,在x-t圖像中是傾斜一條直線。
4.【解析】【解答】A.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傳聲,A不符合題意;
B.高聲喧嘩,是指大聲吵,是聲音的大小,是指響度,B不符合題意;
C.我們利用聲音就是利用聲音來傳遞信息和傳遞能量,C符合題意;
D.物體在振動,我們不一定能聽到聲音,因為,耳朵與聲源之間不一定有介質,但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即使有介質,假設聲音的頻率不在聽覺頻率范圍我們也不能聽到,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聲音不僅可以傳播能量,例如聲音可以把酒杯震碎,也可以傳遞信息,例如聽收音機、聽老師講課。
5.【解析】【解答】A.老師用擴音器講課,增大了聲音的響度,A項不符合題意;
B.摩托車上裝消音器,在聲源處減弱了噪聲,B項不符合題意;
C.依次敲擊裝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動的快慢不一樣,聲音的音調不同,C項符合題意;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音叉,振幅不一樣,聲音的響度不一樣,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瓶內裝有質量不同的水,用玻璃板敲擊瓶子,瓶子振動發(fā)聲,敲擊力度越大,發(fā)出的聲音的響度越大,裝有的水越多,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就越低。
6.【解析】【解答】甲同學在一根有水的長鋼管的一端敲一下,聲音會在鋼管、水和空氣中同時傳播,因為聲音在固體中最快,其次是液體中,最后是在氣體中,所以會聽到三次敲擊聲。
故答案為:C。
【分析】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傳播速度不同,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最快,在氣體中傳播的最慢,在液體中傳播速度介于兩者之間,故會聽到三束聲音。
7.【解析】【解答】海波是晶體,海波的熔點為48℃,固態(tài)的海波在48℃時,如果不能吸熱,就會保持在48℃的狀態(tài),即為固態(tài).海波的凝固點也為48℃,液態(tài)的海波在48℃時,如果不能放熱,就會保持在48℃的狀態(tài),即為液態(tài).如果固態(tài)海波在48℃時,繼續(xù)吸熱,就會開始熔化,處于固液共存的狀態(tài).如果液態(tài)的海波在48℃時,繼續(xù)放熱,就會開始凝固,處于固液共存的狀態(tài).
故答案為:D.
【分析】要解決此題首先要知道海波是晶體,并且需要知道晶體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的特點:吸收或放出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
8.【解析】【解答】
A、雪是固態(tài)的,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凝華現(xiàn)象,所以A是錯誤的.
B、霧是液態(tài)的,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現(xiàn)象,所以B錯誤的;
C、露是液態(tài)的,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現(xiàn)象,所以C是錯誤的;
D、霜是固態(tài)的,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凝華現(xiàn)象,所以D是正確的.
應選D.
【分析】分析物態(tài)變化首先要知道物態(tài)變化的定義,然后看物質由什么狀態(tài)變?yōu)榱耸裁礌顟B(tài),從而得出結論.
9.【解析】【解答】A.街道上安裝噪聲監(jiān)測儀,只是能夠監(jiān)測噪聲的分貝,但不能減弱噪聲,A不符合題意;
B.紡織車間的工作人員使用防噪聲耳罩,是在噪聲的接收處減弱噪聲,B不符合題意;
C.公共場所不要高聲喧嘩,是從噪聲的產(chǎn)生防治噪聲,C符合題意;
D.晚上休息時關閉房間的門窗,是在噪聲的傳播過程減弱噪聲,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噪聲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要對噪聲進行防治;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防治噪聲,從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噪聲,不同途徑對應著不同的具體措施。
10.【解析】【解答】解:因為旗桿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據(jù)上面的國旗判斷,風是從右向左刮的.如果乙靜止不動,那么火焰的方向應該和國旗相同,而現(xiàn)在的火焰的方向明顯和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向右運動,火焰只會更加向左偏.所以,乙一定向左運動,而且運動的速度比風速快,這樣才會出現(xiàn)上圖的情況.
應選:D.
【分析】圖中的旗桿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國旗向左飄,說明此時有向左吹的風.
甲火炬火焰向左,有三種可能:
一是火炬不動,風把火焰刮向左;
二是火炬向右運動,風相對于火炬向左,把火焰刮向左;
三是火炬向左運動但運動的速度小于風速,此時風仍能把火焰刮向左.
對于乙火炬來講情況相對簡單,風向左刮,要使乙火炬的火焰向右飄,只有使乙火炬向左運動,且火炬運動速度大于風速;如果乙火炬向左運動的速度等于風速,那么火焰豎直向上〔因為此時風與乙火炬相對靜止〕;如果乙火炬向左運動的速度小于風速,那么火焰向左飄.
二、填空題
11.【解析】【解答】速度單位的換算 時間單位的換算
【分析】該題目考查的是速度和時間單位的換算,明確單位之間的進率計算即可。
12.【解析】【解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甲同學實際體溫是38℃,假設不甩用此體溫計測量乙的體溫,由于體溫計的特殊構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細的縮口,是可以離開人體讀數(shù)的,且在離開人體后,體溫計液注不會下降,所以讀數(shù)仍會是38℃,故假設測量36.5℃人的體溫,其結果仍為38℃。
【分析】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液體的熱脹冷縮;體溫計內的液面只能往上漲,示數(shù)會增加,不能自行回落。
13.【解析】【解答】用弓拉動琴弦,琴弦會振動而發(fā)聲。當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時,琴弦振動的快慢會不一樣,所以變聲音的音調就會發(fā)生變化。
【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物體的振動必然會產(chǎn)生聲音。弦樂器靠弦的相互摩擦振動發(fā)生,拉的力度越大,弦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弦越短,發(fā)生的聲音的音調越高。
14.【解析】【解答】昆蟲的翅膀在10s內振動了180次,那么翅膀振動的頻率: ;人類能聽到的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18Hz不在人類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內,所以不能聽到。
【分析】〔1〕物體每秒鐘振動的次數(shù)叫頻率;
〔2〕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
15.【解析】【解答】選擇參照物時通常不能以被研究的物體自身作為參照物,車行綠色中是車在運動,所以應選車之外的青山為參照物;風景撲面來是風景在運動,所以應選風景之外的汽車〔或乘客〕為參照物。
【分析】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需要事先選取參照物,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fā)生了改變,那么物體就是運動的,如果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那么物體就是靜止的。
16.【解析】【解答】如圖,是利用相同的時間比擬通過路程的長短,乙通過的路程長,乙跑的越快,速度越大。
【分析】比擬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定性方法,相同路程比時間,時間越短運動越快,相同時間比路程,路程越短運動越慢。
17.【解析】【解答】冰的形成:是水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是凝固現(xiàn)象,凝固放熱。因為酒精的凝固點是?117℃,水銀的凝固點為?39℃,在?52.3℃的情況下,酒精是液態(tài)的,水銀是固態(tài)的,因此我國黑龍江北部地區(qū)選用酒精溫度計。
【分析】物體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稱為凝固,凝固放熱,溫度計內的物質必須為液體才可以,結合液體凝固點和此時的溫度比擬即可。
18.【解析】【解答】由題干所給記錄結果可以看出5.43cm與其他幾個結果相差太多,因此5.43cm是錯誤的。木塊的長度為L=
【分析】為了減小測量時產(chǎn)生的誤差,常用屢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應先將錯誤的數(shù)據(jù)排除掉,剩下的數(shù)據(jù)取平均值,保存與數(shù)據(jù)位數(shù)相同的數(shù)。
19.【解析】【解答】能夠區(qū)分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震耳欲聾指的是聲音的響度大。
【分析】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品質,包含響度、音調和音色,響度描述聲音的強弱,音調描述聲音的上下,音色描述聲音的特色。
20.【解析】【解答】當聲音在空氣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能被反射回來,這種現(xiàn)象為回聲。時間間隔為
由公式 得s=vt=340m/s×0.05s=17m
【分析】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被反射,這種現(xiàn)象叫做回聲;結合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和傳播的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解聲音傳播的距離即可。
21.【解析】【解答】干冰就是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在常溫下可以迅速的變?yōu)闅鈶B(tài)的二氧化碳,這種現(xiàn)象叫升華;水蒸氣變?yōu)樾”?,由氣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是凝華;水蒸氣變?yōu)樾∷危蓺鈶B(tài)變?yōu)橐簯B(tài)是液化;小冰晶變?yōu)樾∷危晒虘B(tài)變?yōu)橐簯B(tài)是熔化。
【分析】物體由氣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稱為凝華,凝華放熱。
三、實驗題
22.【解析】【解答】(1)當沒有抽氣時,有傳聲的介質--空氣,所以能聽見 鈴聲;(2)當小陽逐漸抽出瓶中的空氣時,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幾乎聽不到鈴聲,是由于傳聲介質-空氣已經(jīng)非常稀??;由此可以推理得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隨著空氣的逐漸抽出,聲音逐漸變小,證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23.【解析】【解答】(1)測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原理即速度公式 。(2)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測量時間方便,斜面坡度應較小。(3)由圖知:刻度尺上一個格是1cm,故其分度值為1cm。AB間的長度為s=5.0cm;AB段所用的時間是t=2s;AB段的平均速度是 (4)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計時晚,所計時間偏短,用公式 算出的速度偏大。(5)相同的路程下,BC段用的時間更短,故速度更大。(6)由以上可知小車運動時速度在增加,A圖符合小車運動情況。
【分析】〔1〕測量物體平均速度的原理即為速度公式v=s/t;
〔2〕在斜面的一端安放金屬片,是為了小車停下來,便于計算時間;
〔3〕利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運動的距離,利用秒表測量物體運動的時間;
〔4〕小車經(jīng)過起點的標線再開始計時,會使得測得的時間偏小,計算得到的速度偏大;
〔5〕〔6〕小車不同時間段內的速度不同,故小車做變速運動,同時小車的速度越來越大,
24.【解析】【解答】(1)為了完成該實驗除了需要裝置圖中所需器材外,還需要的器材是火柴和停表。(2)為了利用酒精燈的外焰給燒杯充分加熱,安裝器材時需要先固定鐵圈及石棉網(wǎng)的位置,然后再調整溫度計的位置,使溫度計的玻璃泡完全浸沒在水中,并且不要碰到燒杯壁和燒杯底,即采用從下到上的順序。(3)酒精燈直接給試管加熱不僅使物質受熱不均,而且試管還容易破裂,而“水浴法〞加熱可以使物質受熱均勻,且溫度上升速度較慢,方便計時。(4)“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5) 由圖像可以看出此固體熔化時溫度保持0℃不變,所以這是晶體的熔化圖像如果是晶體,熔點是0℃。(6)晶體處于熔點溫度不變可以判斷圖中的BC段是熔化過程,熔化過程中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
【分析】〔1〕測量時間需要利用停表測量;
〔2〕在組裝實驗儀器的時候應該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組裝;
〔3〕水浴加熱目的是使冰塊受熱均勻,延長加熱時間,便于測量和記錄數(shù)據(jù);
〔4〕物體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稱為液化,液化放熱;
〔5〕晶體熔化時物體的溫度保持不變,有確定的熔點,非晶體熔化時,晶體溫度不斷上升,沒有熔點,結合圖像判斷即可;
〔6〕晶體在熔化前處于固態(tài),熔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熔化后處于液態(tài)。
四、計算題
25.【解析】【分析】〔1〕汽車的路程和運動的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解速度即可;
〔2〕路程一定時,速度越大時間越短,利用路程除以最大速度即為最短時間。
26.【解析】【分析】〔1〕結合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和運動的距離,利用速度公式求解時間;
〔2〕結合海浪傳播速度和運動的距離,利用速度公式求解海浪的傳播時間,與第一問的聲音的傳播時間作差即可。
27.【解析】【分析】聲音經(jīng)過前方的障礙物反射回來,汽車在這段時間內向前運動了一段距離,根據(jù)幾何關系可得,汽車移動的距離與聲音傳播的距離之和等于汽車與山距離的二倍,結合速度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過程
小雨設計了一套巧妙的實驗裝置:在廣口 瓶內用細線吊起爸爸的 ,線的末端固 定在瓶口的軟木塞上,瓶內的空氣可由穿 過軟木塞伸入瓶中的玻璃管抽出,如以下圖.
論證
⑴在沒有抽氣時,小雨用家里的 撥 打 ,他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 聽見 鈴聲.
⑵當小雨盡量抽盡瓶中的空氣后,再次 撥打 ,他聽到的 鈴聲的情況是________ .
結論
通過以上兩次實驗的比照并推理,小雨得 出的結論是________.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2020-2021年重慶市七校聯(lián)盟八年級上學期物理10月月考試卷附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月考專區(qū)八年級上冊一課一練,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2021年江西省八年級上學期物理10月月考試卷附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綜合題〔〕,簡答題〔〕,實驗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