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2024)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機械運動》測試卷課件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機械運動》測試卷課件,共44頁。
第一章 機械運動 測試卷人教版(2024) 八年級上冊物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36分。)1. 下列對于長度和時間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A?。〢2.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出自《望天門山》。就此詩句而言,若認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靜止的,則所選的參照物是( C )3. 關于誤差和錯誤,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B )CB4. 關于運動和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〤5. 要測量一枚1角硬幣的厚度且使測量結果誤差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選擇是( D?。〥6. 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塊的長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〤7. 小明七次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結果分別為18.49cm、18.52 cm、18.52 cm、18.522 cm、18.10 cm、18.50cm、18.51 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〤8. 劍魚在海洋中游動的速度可達270 dm/s;跳羚在地面上奔跑的速度為1.57 km/min;蝙蝠在空中飛翔的速度可達50 km/h;杭州第19屆亞運會田徑男子100 m決賽中,中國選手以9.97 s的成績奪得冠軍。其中運動速度最大的是( A )A9. 利用Tracker軟件能夠在每隔相同的時間間隔,自動定位一次物體的位置。如圖所示,某次小明利用該軟件同時追蹤從同一位置a同時向右運動的甲、乙兩物體,經過一段時間兩物體先后到達位置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〥10. 如圖所示為某高速公路上區(qū)間測速的警示牌,“區(qū)間測速”是指在某一段路程中測量平均速度。根據這兩塊警示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〤11. 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所拍攝的一幅海邊風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知,甲船和乙船的運動狀態(tài)是( C?。〤12. 甲、乙兩輛車沿平直的公路同向行駛。某一過程中它們的運動路程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C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6分。)13. 單位換算:(1)5 cm= m;(2)20 m/s= km/h;(3)4.5 m= nm;(4)2 h 30 min= min。0.05 72 4.5×109 150 14. 如圖所示,圓形物體的直徑為 cm;秒表的讀數為 s。 (第14題)1.20 110 15. 北京時間2024年8月5日凌晨,巴黎奧運會男子4×100 m混合泳接力賽中,我國運動員在第四棒以45秒92的成績實現逆轉,中國隊奪冠!比賽時,以看臺為參照物,該運動員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他在決賽中的平均速度約為 ?m/s(結果保留兩位小數)。運動 2.18 16.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較相同時間內物體經過的路程;另一種是 ? ?。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若甲、乙在相同時間內經過的路程之比是2∶3,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若甲、乙的速度和時間之比分別是1∶2和2∶3,則它們的路程之比是 ?。比較通過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 2∶3 1∶3 17. 我國高鐵總路程居世界第一,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紅和父母外出旅游,他們乘坐的高鐵正以300 km/h的速度向南行駛,旁邊平行鐵軌上一列普通列車以120 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駛,小紅發(fā)現自己通過普通列車用的時間為16 s,以普通列車為參照物,小紅向 (選填“南”或“北”)運動;以小紅為參照物,普通列車向 (選填“南”或“北”)行駛,普通列車的長度為 m。南 北 800 18. 如圖甲所示是某物體運動的v-t圖像,陰影部分的“面積”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在2 s內通過的路程。由此可知,速度圖線和時間橫軸所夾的“面積”可以表示該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小芳在筆直的跑道上跑步,她在跑步過程中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則在60~80 s時間內她通過的路程是 m,在0~80 s時間內她的平均速度是 m/s。20 1.5 三、實驗探究題(19小題13分,20小題8分,共21分。)19. 小明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他將小車從坡頂A處由靜止釋放,小車從A處運動到斜面C處。(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 ?進行測量的。(2)該實驗使用的測量工具有 和 ?。實驗中金屬片的作用是 ?,便于測量 ?。?刻度尺 秒表擋住小車 小車運動的時間 (3)請根據圖中所給信息回答: sAB= cm,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m/s。4.00 0.03 (4)通過小明的測量數據可以判斷,小車在下滑過程中做 (選填“勻速”或“加速”)運動。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加速 小于?。?)小明想測量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他應該將小車從 (選填“A”或“B”)處由靜止釋放,并在B處開始計時,在C處停止計時。A?。?)在測量AB段的平均速度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那么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 ?(選填“小”或“大”)。小 (7)實驗時,小明發(fā)現小車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測量時間,下列采取的操作不可行的是 ?。C?。?)小亮同學計算小車AC段的平均速度時,采用了下列兩種方法:?以上兩種方法正確的是 (選填“方法1”或“方法2”)。方法1 20. 在“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的活動中:(1)將如圖甲所示兩個等大的圓紙片各裁去一個扇形,做成如圖乙所示的A、B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實驗中,將兩個錐角不同的紙錐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時,應采用 法,所以應該選擇圖中的 (選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下落。控制變量 乙?。?)觀察紙錐下落的快慢時,小明比較紙錐從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先后;你也可以比較紙錐從同一高度下落 ?所運動的距離。相同時間?。?)在接下來的“測量紙錐下落的速度”活動中,為了便于測量下落時間,應選擇圖乙中的紙錐 ?(選填“A”或“B”)。A?。?)小芳所在的興趣小組用閃光照相機探究紙錐豎直下落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 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圖丁所示,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的速度變化情況是 (選填“不變”“先變大后不變”或“一直變大”),若測得紙錐在a、b兩位置間的實際距離為6.40 cm,則此過程中,紙錐的平均速度為 m/s。先變大后不變 0.16?。?)小芳又猜想紙錐從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與紙錐的錐角、紙錐的質量有關,并打算繼續(xù)用圖乙中的這兩個紙錐研究紙錐下落快慢與錐角的關系,小明認為這樣做不科學,原因是 ?。兩紙錐質量不同?。?)如圖所示的四個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能反映出該紙錐下落運動情況的是 ?。 A B C DA 四、計算論述題(21小題6分,22小題9分,23小題12分,共27分。)21. 小紅周末時爬南山鍛煉身體,她從山腳上山,爬了800 m后立即原路返回到山腳,已知她上山的平均速度為4 m/s,下山的平均速度為5 m/s。求:(1)小紅上山所用的時間;?(2)小紅全程的平均速度。(結果保留一位小數)?22. 國家推行了機動車禮讓行人的新交規(guī),可以簡化如下:如圖所示,當該車道斑馬線上有行人時,機動車車頭就不得越過停止線EF,否則視為違反交規(guī)?,F小明以1.1 m/s的速度沿垂直于車道的虛線OAB勻速穿過該車道,其中A、B分別為車道兩側邊線上相對的兩個位置,當圖中汽車以15 m/s的速度勻速向左行駛且車頭距停止線28 m時,司機發(fā)現小明正位于O處,于是立即剎車使汽車減速,經過5 s汽車停了下來,該過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為5.8 m/s,已知位置O、A相距1.6 m,位置A、B相距5 m。(1)求汽車減速5 s內行駛的路程;解:(1)汽車減速時段內行駛的路程:s1=v1t1= 5.8 m/s×5 s=29 m(2)求小明從O處到B處所需的時間;?(3)請結合計算結果分析并說明該汽車司機是否違反新交規(guī)。解:(3)司機開始減速時距停止線28 m,他減速5 s停止后,運動了29 m,即5 s時間內他運動到了停止線左側。而小明從O點走到馬路對面需要6 s時間,則小明還在馬路上時,汽車車頭越過了停止線EF,故司機違反了新交規(guī)。23. 下表是由十堰東站開往漢口站的某班次高速列車時刻表:根據運行時刻表計算:(1)列車在11:26時的運行速度是多少?解:(1)由列車時刻表可知,高速列車在11:26時在丹江口車站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此時列車的速度v1=0 m/s。(2)列車從十堰東站開往襄陽東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3)列車的長度為200 m,以20 m/s的速度完全通過一座長1 800 m的大橋,需要多長時間??感謝聆聽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