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教學課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節(jié) 汽化和液化課堂教學ppt課件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節(jié) 汽化和液化課堂教學ppt課件,共2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汽化和液化,曬稻谷,自制簡易“冰箱”,探究水的沸騰,小資料,物態(tài)變化,河面上的白霧,葉子上的露珠,2壓縮體積,便于儲存和運輸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實驗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將袋擠癟,排盡空氣后扎緊口。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請觀察現象。
物質從 回到 的過程叫 ,需要 。
物質從 變成 的過程叫 ,需要 。
1.特點: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 緩慢的汽化現象.
通過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分析蒸發(fā)的特點: 現象1:濕衣服在太陽下晾曬會變干,在陰涼處也會變干了,為什么呢? 現象2:濕衣服弄成一團,衣服的外邊干了,但是里邊還沒干,為什么呢? 現象3:現在我們的秋季校服洗干凈后要晾曬一天的時間才能干,為什么呢?
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
2.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 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空氣流動速度
現象1:濕衣服在太陽下晾曬很快干了,在陰涼處干得慢; 現象2:衣服打開晾曬干得快,弄成一團就干得很慢;現象3:秋天有風的天氣里衣服干得快,沒有風的時候干得慢。
分析以下現象,思考哪些因素影響蒸發(fā)的快慢:
曬在陽光下攤開曬在通風處
3. 液體蒸發(fā)需要吸熱,會導致所依附的物體溫度降低,有致冷作用
實驗: 在溫度計的液泡上沾上適量酒精,把溫度計取出來在空氣中讀數,溫度計的示數有怎樣的變化?
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
1.實驗目的: 觀察沸騰前后水中氣泡的變化情況和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2.實驗器材: 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溫度計、裝有適量水的燒杯和杯蓋等。
4. 觀察現象并記錄在表格中 注意觀察沸騰前和沸騰時氣泡產生的部位以及運動過程中大小的變化,觀察水溫度的變化,并做好記錄。(從90 ℃開始計時)
沸騰前:氣泡的數量較少
沸騰時:氣泡的數量很多
5. 分析數據和圖象得出探究結論
沸騰前,水吸熱溫度升高。
沸騰過程中,水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2)液體沸騰的條件:達到一定的溫度,吸熱。
(1) 溫度變化規(guī)律:
不同物質的沸點不同在標準大氣壓下(單位:℃)
6.液體的沸點還與液體上方的氣壓有關
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氣壓越低,沸點越低
2. 液化途徑(1)降低溫度
1. 水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是100℃,當水的溫度為100℃時,水( ) A. 一定沸騰 B. 一定不沸騰 C. 可能沸騰2. 小明在游泳時發(fā)現,從水中出來時感到冷,風一吹更冷,這是因為從水中出來后,身體表面的水分在蒸發(fā)時要從身體上__________,因此比較冷。有風時,使水的蒸發(fā) ____,更快地從身體__________,因此感到更冷。
3. 小花從冰箱里拿出了一個雞蛋,她發(fā)現不一會兒雞蛋上布滿了許多細小水珠,過一段時間小水珠又都自動消失了,關于以上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雞蛋上布滿小水珠”是凝固現象B.“雞蛋上布滿小水珠”是熔化現象C.“小水珠消失了”是汽化現象D.“小水珠消失了”是液化現象
4. 關于自然現象對應的物態(tài)變化及吸放熱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水結冰—凝固 吸熱 B. 霧生成—液化 放熱C. 露產生—汽化 吸熱 D. 雨形成—熔化 放熱
相關課件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 物態(tài)變化第3節(jié) 汽化和液化教課課件ppt,共1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準備,教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節(jié) 汽化和液化完整版ppt課件,文件包含人教版8上物理第三章第3節(jié)《汽化和液化》課件pptx、人教版8上物理第三章第3節(jié)《汽化和液化》同步練習doc、人教版8上物理第三章第3節(jié)《汽化和液化》教案docx、01wmv、酒精的汽化和液化mp4等5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第3節(jié) 汽化和液化教案配套ppt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汽化和液化,-196℃,高壓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更多汽化和液化ppt課件下載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