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同步測試題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同步測試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作圖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單選題
1.用圖所示的滑輪或滑輪組,將同一物體勻速提高h,最省力的是(滑輪重和摩擦不計)( )
A. B. C. D.
2.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拉動物體,當(dāng)物體勻速移動時,繩端受到的拉力為30N;若物體重100N,不計滑輪重及摩擦,物體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是 ( )
A.30N B.60N C.90N D.100N
3.某同學(xué)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很多簡單機械,如:手鉗、剪刀、鑷子、扳手、鑰匙等等.當(dāng)把鑰匙插入鎖孔開鎖時,鎖芯隨之轉(zhuǎn)動,鑰匙就相當(dāng)于
A.杠桿B.輪軸C.滑輪D.斜面
4.當(dāng)你用筷子夾菜時,你就在使用杠桿了。下列用具正常使用時也是杠桿,其中與筷子同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食品夾B.鋼絲鉗C.天平D.動滑輪
5.如圖所示,現(xiàn)在很多地方設(shè)有輪椅專用通道,為殘疾人通行提供方便。它實際上就是一種簡單機械。使用這種簡單機械為了( )
A.省力B.省距離
C.省功D.節(jié)省能量
6.下列機械中,不省力的機械是( )
A.B.
C.D.
7.某人將一個重物沿斜面往上拉,如圖所示,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拉力大小比重力要大,其原因可能是( )
A.斜面太陡,不省力B.只有推物體時,斜面才能省力
C.斜面與物體間的摩擦可能太大D.斜面太高了
8.在有著“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車間工人們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把重物提起2m的高度,下列關(guān)于這個滑輪組工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繩子自由端被拉下了10m
B.這個滑輪組能省距離
C.這個滑輪組能省力
D.這個滑輪組不僅能省力,還能省距離
9.如圖所示,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物體通過滑輪組拉著物體,此時物體保持靜止?fàn)顟B(tài),當(dāng)用豎直向下的力拉重為的物體時,能使物體以的速度勻速向右運動;若只用水平向左的力拉物體時,能使物體以的速度勻速上升,不計滑輪重、繩重及滑輪間的摩擦。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拉力的功率為
B.拉力的大小為
C.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
D.拉力的功率為
10.用滑輪按如圖所示的三種不同方式拉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不計滑輪、繩子重力及摩擦力)則( )
A.F1>F2>F3B. F2>F3>F1C. F2<F1<F3D. F3<F1<F2
二、填空題
1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重物,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力為60N,如圖,若不考慮滑輪重、繩重和滑輪組的摩擦,使物體以0.1m/s的速度水平向左勻速運動,水平拉力F大小為 N,繩子自由端運動速度的大小為 m/s。
12.如圖是學(xué)校旗桿的局部圖,旗桿頂部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 。若升旗手將國旗勻速升上桿頂,則國旗的機械能將 。
13.如圖所示是手搖升降晾衣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使用它可以方便地升降衣架、晾曬衣物,該裝置通過一些簡單機械的組合來實現(xiàn)此功能,該裝置有 個動滑輪,使用該裝置 (選填“能”或“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14.如圖所示,重為40牛的物體通過輕質(zhì)滑輪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繩與滑輪之間的摩擦不計),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在2秒內(nèi)物體通過4米距離,已知物體和水平面間的摩擦力為12牛,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 牛,F(xiàn)做功 焦,重力功率為 瓦。
15.如圖所示,繩的一端通過彈簧測力計固定,當(dāng)人對繩的拉力F是60N時,可使物體A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測力計的示數(shù)應(yīng)為 N;若滑輪重2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物體A重 N。3s內(nèi)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 W。
三、實驗題
16.如圖是小海同學(xué)“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實驗裝置.他按圖示提起鉤碼時注意保持測力計勻速移動,分別測得一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請你分析:
(1)比較測力計示數(shù)的大小,可知:使用動滑輪的好處是 ;
(2)比較測力計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 ;
(3)把鉤碼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較乙和丙實驗測力計移動的距離,可知:使用動滑輪 ;
(4)在提升重物的過程中,如果要同時兼顧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則應(yīng)選擇 ;
17.某實驗小組利用彈簧測力計、小石塊、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圖所示的步驟,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
(1)先在溢水杯中裝入水,直到水面與溢水口相平,操作過程如圖1所示,為了使操作更加簡便且能減小誤差,更加合理的順序是 (填字母);
(2)把石塊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石塊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N,石塊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 (填字母代號)兩個步驟測出。由以上步驟可初步得出結(jié)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3)另一實驗小組在步驟C的操作中,只將石塊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它步驟操作正確,則 (選填“能”或“不能”)得到相同的結(jié)論;
(4)下列情況對得出實驗結(jié)論沒有影響的是 ;
A.整個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沒有校零
B.溢水杯中的水沒有裝滿
C.從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灑了一些在桌上
D.C步驟中石塊觸碰到了容器底部
(5)另一興趣小組決定測量一塊鵝卵石的密度,但是手邊的測量工具只有量筒。他們設(shè)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先把鵝卵石浸沒在水杯內(nèi)的水中,向礦泉水瓶中逐漸加水,當(dāng)加入200mL的水時,瓶子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平衡。拿掉水杯后,再向瓶中加入200mL的水,此時瓶子在如圖乙所示的位置平衡。若不考慮鵝卵石的吸水性,忽略瓶子的質(zhì)量,則鵝卵石的密度是 kg/m3。
四、計算題
18.如圖所示,正方體A邊長,作為配重使用,杠桿OE::3,某同學(xué)用這個裝置和一個密閉容器D提取水中的圓柱體B,圓柱體B的體積是密閉容器D的;旁邊浮體C的體積是,該同學(xué)站在浮體C上,C總體積的浸入水中;該同學(xué)用力拉動滑輪組繞繩自由端,手拉繩的功率P和密閉容器D勻速被提升的距離關(guān)系如圖所示;密閉容器D上升速度保持不變,密閉容器D被提出水后,將圓柱體B從密閉容器D中取出放在浮體C的上面,同時手松開繩子時,浮體C露出水面的體積減少總體積的;在提升全過程中,配重A始終沒有離開地面。兩個定滑輪總重繩的重力,滑輪與軸的摩擦及水的阻力不計。,求:
(1)D完全露出水面時人拉繩的力的大小。
(2)圓柱體B的重力;
(3)圓柱體B的密度。
19.用如圖所示的滑輪裝置5秒內(nèi)將重為20牛的物體A勻速提升2米,不計摩擦和繩重,求這段時間內(nèi)拉力F做的功W及其功率P。
五、作圖題
20.如圖,既要省力又要改變力的方向,畫出滑輪組的繞法。
鉤碼重G/N
鉤碼升高高度h/m
測力計示數(shù)F/N
測力計移動距離S/m
甲
0.98
0.2
0.98
0.2
乙
0.98
0.2
1.02
0.2
丙
0.98
0.2
0.55
0.4
參考答案:
1.D
2.C
3.B
4.A
5.A
6.C
7.C
8.C
9.A
10.C
11. 30 0.2
12. 改變力的方向 增大
13. 2 能
14. 6 48 0
15. 60 100 12
16. 省力 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費距離 滑輪組
17. DBCA 1.4 A、D 等于 能 A
18.(1)80N;(2)200N;(3)
19.40J,8W
20.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12.2 滑輪當(dāng)堂檢測題,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課后復(fù)習(xí)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課后測評,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