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禮樂中學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

    • 217.8 KB
    • 2023-09-21 15:01
    • 123
    • 0
    • 首發(fā)最新試卷真題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禮樂中學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第1頁
    1/28
    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禮樂中學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第2頁
    2/28
    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禮樂中學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第3頁
    3/28

    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禮樂中學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

    展開

    這是一份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禮樂中學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卷,共2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題,計算題,綜合能力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0-2021學年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禮樂中學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1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所選的選項涂黑。
    1.(3分)會估測物理量,是學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以下估測最接近事實的是( ?。?br /> A.居民樓房每層的高度約為1.5m
    B.中學生脈搏跳動的頻率約為70Hz
    C.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7℃
    D.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5m/s
    2.(3分)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花樣游泳運動員在水下仍能聽見音樂,說明水能傳聲
    B.用不同的力敲擊鼓面時,鼓發(fā)聲的音色不同
    C.高架路兩側建有隔音墻,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醫(yī)學上用超聲波粉碎結石,說明超聲波具有能量
    3.(3分)熱現(xiàn)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擦在皮膚上的酒精很快變干,這是升華現(xiàn)象,需要吸熱
    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xiàn)小的露珠,這是液化現(xiàn)象,需要放熱
    C.夏天揭開冰棒包裝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氣”,這是升華現(xiàn)象,需要吸熱
    D.冬天的早上,有時地面上會出現(xiàn)白色的霜,這是凝固現(xiàn)象,需要放熱
    4.(3分)醫(yī)生用體溫表測量第一個病人的體溫是38℃,他沒有甩溫度計就去測量第二個病人的體溫,則體溫表的讀數(shù)不可能是( ?。?br /> A.37.5℃ B.38℃ C.38.5℃ D.39℃
    5.(3分)陽光下觀察一棵樹的影子,從早到晚的變化情況是( ?。?br /> A.逐漸變短 B.逐漸變長
    C.先變長后變短 D.先變短后變長
    6.(3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光在任何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都是3×108m/s
    B.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光在任何介質中都是沿直線傳播的
    7.(3分)南極長城站是我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考察基地,而南極氣溫最低可達﹣89.2℃,則當?shù)貞x用的溫度計是:(  )
    物質
    固態(tài)煤油
    固態(tài)酒精
    固態(tài)水銀
    熔點/℃
    ﹣30
    ﹣117
    ﹣39
    A.水銀溫度計 B.酒精溫度計
    C.煤油溫度計 D.三種溫度計都行
    二、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8.(3分)張明先后兩次以不同的力度敲擊同一個音叉,所發(fā)出聲音的    不同。小麗調節(jié)小提琴琴弦的松緊,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我們能聽出伴奏樂器的種類是根據(jù)聲音的    來判斷的。
    9.(3分)夏季的清晨,河面上經(jīng)常會飄著淡淡的白霧,這屬于    現(xiàn)象,白霧的形成過程中需要   ?。ㄟx填“吸”或“放”)熱。氣體打火機的燃料是丁烷氣體,是用    的辦法使它變成液態(tài)裝入打火機的。
    10.(3分)家用轎車上的“倒車雷達”利用了回聲定位的原理,它表明聲音能傳遞    。某種昆蟲靠翅膀振動發(fā)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10s內(nèi)振動35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    Hz,人類    聽到這種聲音(選填“能”或“不能”)。
    11.(3分)(1)現(xiàn)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設置噪聲監(jiān)測設備。若某一時刻該裝置的顯示屏顯示90的數(shù)據(jù),這個數(shù)據(jù)的單位是   ?。划敻浇鼪]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shù)據(jù)將    (選填“增大”或“減小”)。
    (2)請說出在你身邊常聽到的一種噪聲:   。
    12.(3分)光在傳播過程中   ?。ㄟx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質;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發(fā)生    (選填“漫反射”或“鏡面反射”),可以使教室電各個座位上的同學都能看到畫面;天氣晴好時樹蔭下會出現(xiàn)圓形光斑,是由于光    產(chǎn)生的。
    13.(3分)甲、乙、丙三個小車從同一地點,同一時刻出發(fā),它們運動的情況如下二圖所示。運動速度最快的是    車;甲車速度是    m/s;6s內(nèi)丙車運動的距離是    m。

    14.(3分)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時,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
    ①讓光線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光路如圖甲所示,則反射角為    °,此時紙板的作用是    。

    ②在實驗過程中,若將紙板傾斜,如圖乙所示,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   ?。ㄟx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
    三、作圖題(7分)
    15.(3分)人們設想在高空放置巨大的反射鏡,在夜間把太陽光反射到地面,從而為城市和野外活動提供照明,要使太陽光經(jīng)反射鏡反射后能照亮地球的背光面,應如何放?請在圖中畫出反射鏡的位置。

    16.(2分)如圖是一居室的示意圖,AB是窗口,C是一個點光源

    17.(2分)在如圖的坐標系中大致畫出能描述晶體熔化的圖像。

    四、實驗題(第16題4分,第17題8分,第18題7分,共19分)
    18.(4分)儀器工具的使用是初中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之一,請完成下面題目:
    (1)如圖所示,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    ℃,溫度計示數(shù)是    ℃。
    (2)如圖所示,木塊的長度為    cm;速度表的速度為    km/h。?
    19.(8分)為了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小明和小麗一起做了幾個實驗: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小麗把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過對上面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
    (2)小明同學用手敲鼓,他知道聲音是由鼓面的    產(chǎn)生的,但是他看到鼓面幾乎沒有什么異樣,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撒小紙團目的是    。
    (3)小明和小麗在探究完上述實驗之后,又提出一個新的疑問:聲音是怎樣從發(fā)聲物體傳播到遠處的?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經(jīng)過認真的思考
    ①聲音要傳播出去,需要別的物質做媒介;
    ②聲音要傳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質做媒介。
    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a.如圖,將正在發(fā)聲的手機放在連通于抽氣機的密閉玻璃瓶內(nèi),用抽氣機把玻璃瓶內(nèi)的空氣逐漸抽出,聽到的聲音將會   ?。ㄟx填“逐漸增強”、“逐漸減弱”或“保持不變”);
    b.假設玻璃瓶內(nèi)的空氣全部被抽出,則   ?。ㄟx填“能”或“不能”)聽到手機發(fā)出的聲音;
    c.分析實驗現(xiàn)象,可得結論為    ,這一結論的得出主要運用了   ?。ㄟx填“推理”、“歸納”或“控制變量”)的方法。
    d.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可以得出猜想    是正確的。

    20.(7分)小敏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觀察水沸騰”的實驗。

    (1)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在組裝過程中需要先調整固定    (選填“A”或“B”)的位置。
    (2)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并根據(jù)數(shù)據(jù)畫出水沸騰的圖像如圖乙。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溫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如果操作及實驗器材均無問題,則從乙圖可知實驗測得水的沸點是    ℃,說明此時實驗室中的大氣壓   ?。ㄟx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標準大氣壓。
    (3)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將   ?。ㄟx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并看到有“白氣”不斷從燒杯中冒出,這些“白氣”是由于水蒸氣   ?。ㄌ顚懳飸B(tài)變化名稱)而產(chǎn)生的。
    (4)圖丙中    是水沸騰時的圖象,氣泡里的主要成份是    。(填選項字母)
    A.氧氣
    B.水蒸氣
    C.二氧化碳
    五、計算題(第19題6分,第20題6分,共12分)
    21.(6分)小馬的外婆在外地,端午節(jié)小馬和爸爸坐火車一起去探望。他們所坐火車長為360m,當火車通過一條隧道時速度為72km/h,求:
    (1)這條隧道有多長?
    (2)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多少時間?

    22.(6分)一門反坦克大炮瞄準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的一輛坦克,射擊后經(jīng)過0.6s炮手看到炮彈爆炸的火光,經(jīng)測算,則大炮離坦克的距離多少m?炮彈飛行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為多少m/s?
    六、綜合能力題(第21題7分,第22題8分,第23題5分,共20分)
    23.(7分)小明發(fā)現(xiàn)嚴冬季節(jié)水缸里的水結冰了,但腌菜缸里的鹽水卻沒有,小明猜想,一定會對水的凝固點產(chǎn)生影響。為了驗證這一猜想,他將一些鹽放入水中,研究鹽水的凝固過程,每隔一定時間,并將凝固過程記錄的溫度數(shù)據(jù)畫成了凝固圖像,如圖甲所示。

    (1)從圖像中可以看出:鹽水的凝固過程用了    分鐘,此過程需要不斷    熱。鹽水在凝固過程中溫度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鹽水的凝固點為    ℃,實驗驗證了小明的猜想,因為與水相比   了。(選填“高”或“低”)
    (3)實驗中小明同學發(fā)現(xiàn)鹽水凝固時間較長,在不改變原來實驗裝置的情況下,請你告訴他一種縮短鹽水凝固時間的方法:   。
    (4)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如圖乙所示,試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   ?。ㄟx填“變多”、“變少”或“不變”)。
    24.(8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民間諺語“霜前冷,雪后寒”,其意思是秋冬的晚上,空氣中的水蒸氣因    形成霜;而下雪后,雪    成水(前兩空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需要    熱,使周圍溫度下降。
    (2)我們通常所說的“車開了”是以    。(填選項字母)
    A.開車司機為參照物
    B.坐在車上的乘客為參照物
    C.地面為參照物
    D.車內(nèi)的地板為參照物
    (3)如圖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裝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擊瓶子時,那么發(fā)聲體是    (填“瓶子和水”或“瓶內(nèi)空氣柱”),發(fā)出的聲音音調從左至右是音調   ?。ㄌ睢吧摺被颉敖档汀保?br /> (4)小明同學在26℃的實驗室里,將溫度計放入一杯酒精中,當溫度計的示數(shù)不再變化時,關于他觀察到的溫度計示數(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選項字母)
    A.高于26℃
    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C.低于26℃
    D.等于26℃
    (5)已知回聲比原聲滯后0.1s以上,人耳才能區(qū)分回聲和原聲,要聽到自己的回聲   。

    25.(5分)如圖是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2)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從C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    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最大;小球從A點到F點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m/s。
    (4)圖中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系圖象,能反映出該小球運動的圖象是    。(選填圖中的選項字母)
    A.
    B.
    C.
    D.

    2020-2021學年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禮樂中學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1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所選的選項涂黑。
    1.(3分)會估測物理量,是學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以下估測最接近事實的是( ?。?br /> A.居民樓房每層的高度約為1.5m
    B.中學生脈搏跳動的頻率約為70Hz
    C.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7℃
    D.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5m/s
    【答案】C
    【分析】根據(jù)自己平時的觀察和對生活常識的了解,分別作出判斷。
    【解答】解:A、三層樓的高度接近10m,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B、人的脈搏在每分鐘60次多一點,即脈搏跳動的頻率在1Hz多一點;
    C、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此選項符合實際;
    D、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3×,此選項不符合實際。
    故選:C。
    【點評】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需要憑借生活經(jīng)驗、需要簡單的計算;物理學中,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們應該加強鍛煉的重要能力之一。
    2.(3分)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花樣游泳運動員在水下仍能聽見音樂,說明水能傳聲
    B.用不同的力敲擊鼓面時,鼓發(fā)聲的音色不同
    C.高架路兩側建有隔音墻,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醫(yī)學上用超聲波粉碎結石,說明超聲波具有能量
    【答案】B
    【分析】(1)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
    (3)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人耳處;
    (4)聲音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
    【解答】解:
    A、花樣游泳運動員在水下仍能聽見音樂,故A正確;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鼓面,發(fā)出聲音的響度就會不同;
    C、高架路兩側建有隔音墻,故C正確;
    D、醫(yī)學上用超聲波粉碎結石,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多,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3.(3分)熱現(xiàn)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擦在皮膚上的酒精很快變干,這是升華現(xiàn)象,需要吸熱
    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xiàn)小的露珠,這是液化現(xiàn)象,需要放熱
    C.夏天揭開冰棒包裝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氣”,這是升華現(xiàn)象,需要吸熱
    D.冬天的早上,有時地面上會出現(xiàn)白色的霜,這是凝固現(xiàn)象,需要放熱
    【答案】B
    【分析】(1)物質從固態(tài)到液態(tài)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做凝固;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做做汽化,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做液化;物質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叫升華,物質從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叫凝華。
    (2)吸收熱量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有:熔化、汽化和升華;放出熱量的物體變化過程有:凝固、液化和凝華。
    【解答】解:A、擦在皮膚上的酒精變干,汽化吸熱;
    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現(xiàn)小露珠,屬于液化現(xiàn)象;
    C、夏天揭開冰棒包裝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氣”,屬于液化現(xiàn)象;
    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出現(xiàn)白色的霜,屬于凝華現(xiàn)象。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三種物質三種狀態(tài)之間六種物態(tài)變化,都是基礎性的,要求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加強對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儲備,以便能夠靈活應用。
    4.(3分)醫(yī)生用體溫表測量第一個病人的體溫是38℃,他沒有甩溫度計就去測量第二個病人的體溫,則體溫表的讀數(shù)不可能是(  )
    A.37.5℃ B.38℃ C.38.5℃ D.39℃
    【答案】A
    【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體溫計液泡上方有一縮口,在離開人體后,液柱不下降,使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shù)。但是體溫計在使用前必須用力甩,如果用沒甩的體溫計測人的體溫,若被測人的體溫比原來人的體溫高,則準確;如果低或相同,則顯示原來的示數(shù)。
    【解答】答:醫(yī)生用體溫表測量第一個病人的體溫是38℃,他沒有甩溫度計就去測量第二個病人的體溫,則讀數(shù)準確,則顯示38℃.故A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體溫計的正確使用,注意:使用體溫計之前別忘了“甩一下”。
    5.(3分)陽光下觀察一棵樹的影子,從早到晚的變化情況是( ?。?br /> A.逐漸變短 B.逐漸變長
    C.先變長后變短 D.先變短后變長
    【答案】D
    【分析】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根據(jù)太陽的高度變化,分析影子的長度變化。
    【解答】解:根據(jù)太陽光照射角度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得出影子的長短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中午影子短,其長短變化是先變短后變長。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光的直線傳播的現(xiàn)象,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比較簡單。
    6.(3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光在任何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都是3×108m/s
    B.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光在任何介質中都是沿直線傳播的
    【答案】C
    【分析】(1)光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是3×108m/s;
    (2)不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光反射時光路可逆;
    (4)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解答】解:
    A、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在其它介質中傳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br /> B、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光只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故選:C。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光傳播的條件和特點,以及光速,光路可逆要求同學們對此應熟練掌握。
    7.(3分)南極長城站是我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考察基地,而南極氣溫最低可達﹣89.2℃,則當?shù)貞x用的溫度計是:( ?。?br /> 物質
    固態(tài)煤油
    固態(tài)酒精
    固態(tài)水銀
    熔點/℃
    ﹣30
    ﹣117
    ﹣39
    A.水銀溫度計 B.酒精溫度計
    C.煤油溫度計 D.三種溫度計都行
    【答案】B
    【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液體的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以及溫度計的內(nèi)的測溫物質的凝固點應該比要測得低溫更低。
    【解答】解:南極氣溫最低可達﹣89.2℃,應該選酒精做測溫物質,低于南極的最低氣溫。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液體溫度計的原理以及構造的了解和掌握。
    二、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8.(3分)張明先后兩次以不同的力度敲擊同一個音叉,所發(fā)出聲音的  響度 不同。小麗調節(jié)小提琴琴弦的松緊,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音調 。我們能聽出伴奏樂器的種類是根據(jù)聲音的  音色 來判斷的。
    【答案】響度;音調;音色
    【分析】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音色是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抓住以上知識,并深入體味生活中的一些說法,就可解題。
    【解答】解:張明先后兩次以不同的力度敲擊同一個音叉,音叉的振動幅度不同;
    小麗調節(jié)小提琴琴弦的松緊,主要是為了改變琴弦的振動快慢;
    不同的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是不同的,即音色是不同的。
    故答案為:響度;音調。
    【點評】知道并理解聲音的三個特性是解決該題的關鍵。
    9.(3分)夏季的清晨,河面上經(jīng)常會飄著淡淡的白霧,這屬于  液化 現(xiàn)象,白霧的形成過程中需要  放?。ㄟx填“吸”或“放”)熱。氣體打火機的燃料是丁烷氣體,是用  壓縮體積 的辦法使它變成液態(tài)裝入打火機的。
    【答案】液化;放;壓縮體積。
    【分析】物質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液化,液化過程中需要放熱;打火機的燃料是丁烷氣體,裝入打火機后是液態(tài)的,而物質液化的方法有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兩種。
    【解答】解: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會變?yōu)橐簯B(tài)小水滴,發(fā)生的是液化現(xiàn)象;把丁烷氣體變成液態(tài)裝入打火機,所以這里采用的方法是壓縮體積。
    故答案為:液化;放;壓縮體積。
    【點評】解決此類問題是要結合物態(tài)變化的定義和液化放熱進行分析解答,屬于基礎題目。
    10.(3分)家用轎車上的“倒車雷達”利用了回聲定位的原理,它表明聲音能傳遞  信息 。某種昆蟲靠翅膀振動發(fā)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10s內(nèi)振動35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  350 Hz,人類  能 聽到這種聲音(選填“能”或“不能”)。
    【答案】信息;350;能。
    【分析】(1)聲可以傳遞信息。
    (2)發(fā)聲體每秒鐘振動的次數(shù)叫頻率。
    (3)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
    【解答】解:家用轎車上的“倒車雷達”利用了回聲定位的原理,它表明聲音能傳遞信息,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10s內(nèi)振動3500次,這個頻率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nèi)。
    故答案為:信息;350;能。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聲可以傳遞信息;知道頻率和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
    11.(3分)(1)現(xiàn)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設置噪聲監(jiān)測設備。若某一時刻該裝置的顯示屏顯示90的數(shù)據(jù),這個數(shù)據(jù)的單位是  分貝??;當附近沒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shù)據(jù)將  減小?。ㄟx填“增大”或“減小”)。
    (2)請說出在你身邊常聽到的一種噪聲: 馬路上汽車的鳴笛聲 。
    【答案】分貝;減??;馬路上汽車的鳴笛聲。
    【分析】(1)聲音的強弱,即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用分貝來表示,噪聲越小,分貝數(shù)越小。
    (2)生活中的噪聲很多,凡是影響人們學習、休息、工作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解答】解:(1)因為聲音的強弱用分貝來表示,所以噪聲監(jiān)測設備上的數(shù)據(jù)的單位是分貝,噪聲減小;
    (2)身邊常聽到的噪聲很多;如:汽車的鳴笛聲。
    故答案為:分貝;減小。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聲音的強弱的表示方法、噪聲的產(chǎn)生途徑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題。
    12.(3分)光在傳播過程中  不需要?。ㄟx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質;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發(fā)生  漫反射?。ㄟx填“漫反射”或“鏡面反射”),可以使教室電各個座位上的同學都能看到畫面;天氣晴好時樹蔭下會出現(xiàn)圓形光斑,是由于光  沿直線傳播 產(chǎn)生的。
    【答案】不需要;漫反射;沿直線傳播。
    【分析】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線平行射出,這種反射是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這種反射是漫反射。
    【解答】解: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發(fā)生漫反射;
    天氣晴好時樹蔭下會出現(xiàn)圓形光斑,這是太陽經(jīng)小孔成的實像。
    故答案為:不需要;漫反射。
    【點評】本題考查了光的直線傳播、光的漫反射現(xiàn)象,屬光學基礎題。
    13.(3分)甲、乙、丙三個小車從同一地點,同一時刻出發(fā),它們運動的情況如下二圖所示。運動速度最快的是  乙 車;甲車速度是  4 m/s;6s內(nèi)丙車運動的距離是  24 m。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分析】根據(jù)三個圖象,分別分析出甲、乙、丙三輛小車的運動情況,根據(jù)速度的計算公式v=求出甲、乙、丙的運動速度;進行比較得出正確的結論。
    【解答】解:
    甲車的圖象是s﹣t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射線,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則甲車的速度:v甲===4m/s;
    乙車的圖象是v﹣t圖象,速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速度大小為v乙=4m/s;
    丙車的圖象是v﹣t圖象,速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速度大小為v丙=4m/s;
    由此可知:甲、乙、丙三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6s內(nèi)丙車運動的距離:s丙=v丙t=8m/s×6s=24m。
    故答案為:乙;4;24。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于圖象的分析能力,在進行物理實驗中經(jīng)常要畫出測得數(shù)據(jù)的關系圖象,分析圖象從而得出結論。
    14.(3分)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時,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
    ①讓光線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光路如圖甲所示,則反射角為  40 °,此時紙板的作用是  顯示光路 。

    ②在實驗過程中,若將紙板傾斜,如圖乙所示,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  在?。ㄟx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
    【答案】(1)40;顯示光路;(2)在。
    【分析】(1)根據(jù)圖甲讀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并得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可以從各個方向看到同一個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上發(fā)生了漫反射;
    (2)根據(jù)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的關系進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個平面內(nèi),觀察現(xiàn)象,得出結論。
    【解答】解:(1)根據(jù)甲圖可知,入射角為40°,故反射角為40°,是因為紙板發(fā)生了漫反射;
    (2)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如圖乙所示,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仍在同一平面內(nèi)。
    故答案為:(1)40;顯示光路。
    【點評】本題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本實驗可以得出: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作圖題(7分)
    15.(3分)人們設想在高空放置巨大的反射鏡,在夜間把太陽光反射到地面,從而為城市和野外活動提供照明,要使太陽光經(jīng)反射鏡反射后能照亮地球的背光面,應如何放?請在圖中畫出反射鏡的位置。

    【答案】
    【分析】根據(jù)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即可確定法線,根據(jù)法線與鏡面的垂直關系即可確定平面鏡的位置。
    【解答】解: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再過入射點作出法線的垂線。如下圖所示:

    【點評】本題實質上是已知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作鏡面的問題,要作出法線。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6.(2分)如圖是一居室的示意圖,AB是窗口,C是一個點光源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分析】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總是沿直線傳播,從發(fā)光點發(fā)出的光線在進入室內(nèi)時同樣沿直線傳播,因此要找出室內(nèi)的觀察者能看到發(fā)光點S的空間范圍,只要從發(fā)光點到窗口作兩條光線即可,兩條光線之間為能看到的空間,兩條光線之外的看不到。
    【解答】解: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總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并延長得出陰影部分,如圖所示。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光沿直線傳播的特點的了解與掌握,屬于基礎題目。
    17.(2分)在如圖的坐標系中大致畫出能描述晶體熔化的圖像。

    【答案】
    【分析】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
    【解答】解:晶體熔化過程溫度保持不變,畫出晶體的熔化圖象如下:

    【點評】本題考查晶體熔化圖象的畫法。
    四、實驗題(第16題4分,第17題8分,第18題7分,共19分)
    18.(4分)儀器工具的使用是初中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之一,請完成下面題目:
    (1)如圖所示,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  38.4 ℃,溫度計示數(shù)是  ﹣14 ℃。
    (2)如圖所示,木塊的長度為  1.81 cm;速度表的速度為  60 km/h。?
    【答案】38.4;﹣14;1.81;60。
    【分析】(1)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根據(jù)指針對應位置讀數(shù),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先要弄清楚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與液柱最高處所對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區(qū)分溫度是零上還是零下;
    (2)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明確速度的分度值,根據(jù)指針讀數(shù)。
    【解答】解:(1)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示數(shù)是38.3℃,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是1℃;溫度計液柱的液面在0下面;
    (2)刻度尺上4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4mm;木塊左側與1.00cm對齊,所以木塊的長度為L=2.81cm﹣4.00cm=1.81cm,指針剛好在60km/h。
    故答案為:38.4;﹣14;60。
    【點評】本題考查了刻度尺、普通溫度計的原理和體溫計的使用。
    19.(8分)為了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小明和小麗一起做了幾個實驗: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小麗把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過對上面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
    (2)小明同學用手敲鼓,他知道聲音是由鼓面的  振動 產(chǎn)生的,但是他看到鼓面幾乎沒有什么異樣,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撒小紙團目的是  將鼓面的振動放大 。
    (3)小明和小麗在探究完上述實驗之后,又提出一個新的疑問:聲音是怎樣從發(fā)聲物體傳播到遠處的?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經(jīng)過認真的思考
    ①聲音要傳播出去,需要別的物質做媒介;
    ②聲音要傳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質做媒介。
    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a.如圖,將正在發(fā)聲的手機放在連通于抽氣機的密閉玻璃瓶內(nèi),用抽氣機把玻璃瓶內(nèi)的空氣逐漸抽出,聽到的聲音將會  逐漸減弱?。ㄟx填“逐漸增強”、“逐漸減弱”或“保持不變”);
    b.假設玻璃瓶內(nèi)的空氣全部被抽出,則  不能?。ㄟx填“能”或“不能”)聽到手機發(fā)出的聲音;
    c.分析實驗現(xiàn)象,可得結論為  真空不能傳聲 ,這一結論的得出主要運用了  推理?。ㄟx填“推理”、“歸納”或“控制變量”)的方法。
    d.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可以得出猜想 ?、佟∈钦_的。

    【答案】(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2)振動;將鼓面的振動放大;(3)a.逐漸減弱;b不能;.c.真空不能傳聲;推理;d.①。
    【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解答】解:(1)通過對上面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2)小明同學用手敲鼓,他知道聲音是由鼓面的振動產(chǎn)生的,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撒小紙團目的是將鼓面的振動放大。
    (3)a.如圖,將正在發(fā)聲的手機放在連通于抽氣機的密閉玻璃瓶內(nèi),在這過程中;
    b.假設玻璃瓶內(nèi)的空氣全部被抽出,則不能聽到手機發(fā)出的聲音;
    c.分析實驗現(xiàn)象,可得結論為真空不能傳聲。
    d.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可以得出猜想①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2)振動;(3)a.逐漸減弱;.c.真空不能傳聲;d.①。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聲音產(chǎn)生和傳播的條件;知道真空不能傳聲,
    20.(7分)小敏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觀察水沸騰”的實驗。

    (1)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在組裝過程中需要先調整固定  B (選填“A”或“B”)的位置。
    (2)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并根據(jù)數(shù)據(jù)畫出水沸騰的圖像如圖乙。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溫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如果操作及實驗器材均無問題,則從乙圖可知實驗測得水的沸點是  98 ℃,說明此時實驗室中的大氣壓  小于?。ㄟx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標準大氣壓。
    (3)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將  不變?。ㄟx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并看到有“白氣”不斷從燒杯中冒出,這些“白氣”是由于水蒸氣  液化?。ㄌ顚懳飸B(tài)變化名稱)而產(chǎn)生的。
    (4)圖丙中  a 是水沸騰時的圖象,氣泡里的主要成份是  B 。(填選項字母)
    A.氧氣
    B.水蒸氣
    C.二氧化碳
    【答案】(1)B;(2)98;小于;(3)不變;液化(4)a;水蒸氣。
    【分析】(1)在此實驗中,酒精燈及溫度計的使用都有特殊的規(guī)定: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要從下向上進行調節(jié);
    (2)水的沸騰過程吸熱熱量,溫度不變;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增大;
    (3)水沸騰時溫度溫度保持不變,繼續(xù)吸熱;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4)掌握水沸騰前和沸騰時的現(xiàn)象區(qū)別: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水沸騰時產(chǎn)生大量氣泡,并且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變大,到達液面處破裂;氣泡的主要成份是水蒸氣;
    【解答】解:(1)由于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需先根據(jù)酒精燈固定B的高度;
    (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水沸騰過程吸收熱量,所以沸點是98℃,所以大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
    (3)水在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燒杯中冒出的水蒸氣遇冷發(fā)生液化,所以燒杯上方會出現(xiàn)“白氣”;
    (4)a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xiàn)象,所以a是沸騰時的現(xiàn)象,水中氣泡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氣,B正確;
    故答案為:(1)B;(2)98;(3)不變;水蒸氣。
    【點評】水的沸騰實驗是初中熱學中重要的實驗,一般考查水沸騰前后氣泡的變化、沸點、沸點和氣壓的關系、沸騰的條件、沸騰的特點、加熱時間比較長的原因、器材、水沸騰的圖象、溫度計的正確使用和讀數(shù)等等,要注意積累學習經(jīng)驗。
    五、計算題(第19題6分,第20題6分,共12分)
    21.(6分)小馬的外婆在外地,端午節(jié)小馬和爸爸坐火車一起去探望。他們所坐火車長為360m,當火車通過一條隧道時速度為72km/h,求:
    (1)這條隧道有多長?
    (2)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多少時間?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分析】(1)知道火車的運行速度和行駛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火車全部在此隧道內(nèi)運行的,隧道長等于全部在此隧道內(nèi)運行的加上火車長;
    (2)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運行的路程等于隧道長與火車長之和,根據(jù)速度公式就會求出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
    【解答】解:(1)v=72km/h=20m/s
    由v=得,火車全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路程:
    s=vt=20m/s×72s=1440m,
    則s隧道=s+s車=1440m+360m=1800m;
    (2)火車完全通過隧道的路程:
    s′=s隧道+s車=1800m+360m=2160m,
    由v=得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
    t′===108s;
    答:(1)這條隧道有長度為1800m;
    (2)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108s。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速度公式的掌握和運用,關鍵是要分清火車完全在隧道內(nèi)運行的路程和火車完全通過隧道的路程是不同的。
    22.(6分)一門反坦克大炮瞄準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的一輛坦克,射擊后經(jīng)過0.6s炮手看到炮彈爆炸的火光,經(jīng)測算,則大炮離坦克的距離多少m?炮彈飛行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為多少m/s?
    【答案】大炮離坦克的距離510m;炮彈飛行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為850m/s。
    【分析】由于光速遠大于聲速,所以,0.6s為炮彈飛行的時間,由于聲音傳輸慢,故2.1s為炮彈飛行跟聲音傳播的時間之和;而炮彈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
    【解答】解:炮彈飛行的時間t1=0.3s,t2=2.5s是炮彈飛行跟聲音傳播的時間之和.
    因此聲音傳播時間是為:t聲=t2﹣t1=3.1s﹣0.7s=1.5s,
    設炮彈的射程就是坦克離炮臺的距離,根據(jù)v=,
    s=v聲t聲=340m/s×6.5s=510m;
    故炮彈飛行的平均速度:v===850m/s。
    答:大炮離坦克的距離510m;炮彈飛行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為850m/s。
    【點評】本題要注意由于光速較大,故人看到炮彈爆炸的時間,是炮彈飛行的時間;同時注意炮彈在空中做勻速直線運動.
    六、綜合能力題(第21題7分,第22題8分,第23題5分,共20分)
    23.(7分)小明發(fā)現(xiàn)嚴冬季節(jié)水缸里的水結冰了,但腌菜缸里的鹽水卻沒有,小明猜想,一定會對水的凝固點產(chǎn)生影響。為了驗證這一猜想,他將一些鹽放入水中,研究鹽水的凝固過程,每隔一定時間,并將凝固過程記錄的溫度數(shù)據(jù)畫成了凝固圖像,如圖甲所示。

    (1)從圖像中可以看出:鹽水的凝固過程用了  10 分鐘,此過程需要不斷  放 熱。鹽水在凝固過程中溫度將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鹽水的凝固點為  ﹣2 ℃,實驗驗證了小明的猜想,因為與水相比 低 了。(選填“高”或“低”)
    (3)實驗中小明同學發(fā)現(xiàn)鹽水凝固時間較長,在不改變原來實驗裝置的情況下,請你告訴他一種縮短鹽水凝固時間的方法: 減少鹽水的質量 。
    (4)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如圖乙所示,試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  變多?。ㄟx填“變多”、“變少”或“不變”)。
    【答案】(1)10;放;不變;(2)﹣2;低;(3)減少鹽水的質量;(4)變多。
    【分析】(1)從凝固開始到結束時間,即為鹽水的凝固過程所用時間;凝固過程是溫度保持不變的那一段,即可確定正確答案;
    (2)與水凝固的圖象對比即可求解;
    (3)從鹽水的質量角度分成凝固時間較長;
    (4)根據(jù)晶體凝固的條件可知:冰水混合物會向鹽冰水混合物放熱,由此確定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會有部分結冰,則可判斷冰的變化。
    【解答】解:(1)從圖象中可以看出鹽水從第10分鐘開始凝固,到第20分鐘凝固完成;晶體凝固的過程中放出熱量,
    (2)從圖象可知:溫度保持不變的溫度是﹣2℃,故該鹽水的凝固點是﹣2℃;
    又知:水的凝固點是6℃,與水相比;
    (3)鹽水凝固時間較長,可能是因為鹽水的質量較多;
    (4)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而鹽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2℃;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會達到凝固結冰的條件,
    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變多。
    故答案為:(1)10;放;不變;低;(3)減少鹽水的質量。
    【點評】讀取物質凝固圖象時要學會找關鍵的溫度點和時間點,并能分析出在不同時間段時它的變化情況。鹽水的凝固點低于水,這是一條很實用的生活規(guī)律,我們應該了解它。
    24.(8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民間諺語“霜前冷,雪后寒”,其意思是秋冬的晚上,空氣中的水蒸氣因  凝華 形成霜;而下雪后,雪  熔化 成水(前兩空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需要  吸 熱,使周圍溫度下降。
    (2)我們通常所說的“車開了”是以  C 。(填選項字母)
    A.開車司機為參照物
    B.坐在車上的乘客為參照物
    C.地面為參照物
    D.車內(nèi)的地板為參照物
    (3)如圖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裝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擊瓶子時,那么發(fā)聲體是  瓶子和水?。ㄌ睢捌孔雍退被颉捌績?nèi)空氣柱”),發(fā)出的聲音音調從左至右是音調  降低?。ㄌ睢吧摺被颉敖档汀保?。
    (4)小明同學在26℃的實驗室里,將溫度計放入一杯酒精中,當溫度計的示數(shù)不再變化時,關于他觀察到的溫度計示數(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填選項字母)
    A.高于26℃
    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C.低于26℃
    D.等于26℃
    (5)已知回聲比原聲滯后0.1s以上,人耳才能區(qū)分回聲和原聲,要聽到自己的回聲 17m 。

    【答案】(1)凝華;熔化;吸;(2)C;(3)瓶子和水;降低;(4)C;(5)17m。
    【分析】(1)物質直接從氣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叫凝華;物質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是熔化,熔化吸熱。
    (2)我們把物體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事先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平時所說的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3)響度與聲音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
    (4)酒精在常溫下比較容易汽化為氣態(tài)的酒精蒸汽,汽化要吸熱;但酒精蒸發(fā)后,受周圍溫度的影響,溫度計的示數(shù)又會上升;
    (5)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的兩個聲音的時間間隔是大于0.1s,回聲傳播是一個出去又返回的過程,所以單程時間是大于0.05s,根據(jù)公式s=vt可計算路程。
    【解答】解:(1)天氣特別冷時,空氣中的水蒸氣會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小冰晶附著在地面上形成霜;當溫度升高時,發(fā)生的是熔化過程,所以會感覺比較冷。
    (2)我們通常所說的車開了,是指汽車相對于地面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
    (3)相同的瓶子里裝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擊瓶子時。從左至右是瓶子內(nèi)的水越來越多,振動頻率越來越低。
    (4)溫度計上沾有酒精,將溫度計從酒精中取出,能使它附著的溫度計的示數(shù)下降;隨著酒精的迅速蒸發(fā),溫度計的示數(shù)又會上升,即等于26℃;
    (5)回聲到達人耳的時間比原聲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原聲和回聲區(qū)分開來。
    所以人能把原聲與回聲區(qū)別開的最短時間為2.1s,則人的聲音傳到障礙物的時間:
    t=×0.1s=3.05s,
    人到障礙物的至少距離:
    s=vt=340m/s×0.05s=17m。
    故答案為:(1)凝華;熔化;吸;(3)瓶子和水;(4)C。
    【點評】本題為力學、聲學綜合題,考查了物態(tài)變化及吸放熱、參照物的選擇、聲音的特性、速度公式的應用,雖考查的知識點多,但都屬于基礎,難度不大。
    25.(5分)如圖是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變速 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2)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  小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從C點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  EF 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最大;小球從A點到F點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0.125 m/s。
    (4)圖中四個速度隨時間的關系圖象,能反映出該小球運動的圖象是  C 。(選填圖中的選項字母)
    A.
    B.
    C.
    D.
    【答案】(1)變速;(2)小于;(3)EF;0.125;(3)C。
    【分析】(1)根據(jù)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判斷小球的運動情況;
    (2)由圖可知物體運動的路程,而每兩點間的時間為0.2s,則可知從A點運動到D點、從C至F的總時間,則由速度公式可求得小球的平均速度,然后比較大小即可。
    (2)根據(jù)相同時間比較路程即可判斷平均速度的最大值。
    (3)小球是在做加速運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速度是逐漸變大的,由此選出圖象。
    【解答】解:(1)由圖1知,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同;
    (2)從A點運動到D點,由圖中刻度尺可量出AD間的距離為s1=2.50cm;小球運動的時間t1=0.5s;則小球的平均速度為:v1===0.075m/s;
    從C到F,由圖中刻度尺可量出CF間的距離為s2=12.50cm﹣3.00cm=10.50cm=0.105m;小球運動的時間t2=7.6s;則小球的平均速度為:v2===0.175m/s;
    故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小于小球從C運動到F點的平均速度。
    (3)根據(jù)圖示可知,相同時間內(nèi),因此EF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最大;
    小球從A到F的平均速度為==12.50cm/s=4.125m/s;
    (4)由照片中小球的運動軌跡可知,小球運動的速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大。
    故答案為:(1)變速;(2)小于;0.125。
    【點評】此題考查速度公式的應用、比較速度快慢的方法以及分析圖象的能力,這也是中考考查的重點,需要掌握。

    相關試卷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物理九上期末檢測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物理九上期末檢測試題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2023-2024學年物理八上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qū)2023-2024學年物理八上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關于實驗操作的說法正確的是,下列估測最符合實際的是,測量視力時,人距視力表5m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廣東省江門市禮樂中學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

    這是一份廣東省江門市禮樂中學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共6頁。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