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人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 教案全套
物理九年級全冊第3節(jié) 電阻優(yōu)質教案
展開
這是一份物理九年級全冊第3節(jié) 電阻優(yōu)質教案,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策略,教學準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課時16.3 電阻(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電阻的概念;
2.知道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能畫出電阻在電路圖中的符號;
3.知道電阻大小的單位及其單位換算;
4.會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5.理解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及溫度有關。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電阻概念的建立;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二、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學策略】
1.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進一步引出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這種編排既有利于學生弄清電阻的概念,理解電阻是導體的一種性質,也有利于教學。通過經(jīng)歷探究實驗的過程,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也培養(yǎng)了學生與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
2.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主要是先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電阻的概念,然后分組探究實驗,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為學習下一節(jié)變阻器打下基礎,同時也為歐姆定律(揭示電流、電壓及電阻三個基本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的學習埋下了伏筆。其中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通過經(jīng)歷探究實驗的過程,能更好地掌握控制變量這個科學探究的方法。由于本實驗的實驗現(xiàn)象明顯,學生通過實驗也能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
3.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電流、電壓的知識,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探究實驗的能力,但是電阻的概念較抽象,不容易理解,學生在理解電阻的概念上會有一些困難,另外雖然前面已經(jīng)做過一些探究實驗,但學生還不能熟練掌握探究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尤其在設計實驗的環(huán)節(jié)還需要老師進一步引導。
【教學準備】
PPT課件、教學視頻和動畫、展板、教學圖片,電源、燈泡、開關、鎳鎘合金電阻絲、鐵絲等金屬絲若干、電流表、酒精燈、火柴等。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討論法、觀察法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內(nèi)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5分鐘)
探究活動:(利用PPT課件引入課題)
一、探究內(nèi)容:用干電池、小燈泡、開關、導線連接成一個簡單電路,如下圖所示,準備好兩根外形相同的錳銅金屬絲和鎳鎘合金絲,分別把兩根金屬絲接到A、B之間,閉合開關,讓學生觀察燈泡亮度。
二、觀察實驗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接入錳銅金屬絲燈泡較亮,接入鎳鎘合金絲時,燈泡較暗。
三、提出問題
1.為什么外形一樣的金屬絲導電性能卻不同呢?
2.電流是怎樣形成的?
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3.金屬導體是怎樣導電的?
金屬導電——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舉例:從甲地到乙地有兩條街道,A街道是菜市場,來來往往的人很多,B街道是普通的街道,讓兩列相同的隊伍分別穿過這兩條街,哪條街隊伍受到的阻礙比較大?
答:A街道菜市場受到的阻礙大。
同理:對于不同的金屬導體,當自由電子發(fā)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時,也會受到阻礙,而且阻礙作用也會有所不同,受到阻礙大的導致電流就小。
我們把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
觀察、思考、交流
觀察、交流、回答
觀察、思考、交流
通過實驗設定問題情景,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了解不同導體導電性能是不同的。
回顧金屬絲中的電流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
二、新課教學(約30分鐘)
一、電阻
【實驗演示1】把長短、粗細相同的銅絲和鎳鉻合金絲分別接入電路,閉合開關,觀察電路中小燈泡的亮度。
【實驗演示2】在上述實驗中,接入電流表,觀察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化,并繼續(xù)觀察小燈泡的亮度。
【實驗電路】
【提出問題】在相同的電壓下,通過銅絲的電流比鎳鉻合金絲的大,為什么會有這種差別呢?
【實驗結論】導體雖然容易導電,但對電流也有一定的阻礙作用。不同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在相同的電壓下,通過銅絲的電流比較大,表明銅絲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比較?。煌ㄟ^鎳鉻合金絲的電流比較小,表明鎳鉻合金絲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比較大。
【引導自學】帶著問題學生自主學習教材P63—64電阻板塊。
歸納總結:導體能導電,但同時對電流又有阻礙作用。相同電壓下,導線中電流不同,說明兩條導線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在物理學中用“電阻”這個物理量來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問題驅動】
1.物理學中用電阻來表示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導體的電阻就 。電阻通常用字母 表示。
2.電阻的單位是 ,簡稱 ,符號是 。比較大的單位有 、 ,它們的換算關系是:1kΩ= Ω,1MΩ= Ω。
3.小燈泡的燈絲電阻約為 ;日常用的電爐絲的電阻約為 ;實驗室用的1m長的銅導線,電阻約 。
4.具有一定電阻的原件叫 。電阻在電路圖中的符號是 。
【認識電阻】利用多媒體展示常用的電阻器。
【想想議議】
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導線,都是使用銅做導線,為什么不用鐵導線?
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接不同的導體,小燈泡的亮度發(fā)生了變化。
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把銅絲接入電路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較大,小燈泡較明亮;把鎳鉻合金絲接入電路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較小,小燈泡較暗
學生思考交流后發(fā)表見解:導體對電流有阻礙作用,在相同的電壓下,通過銅絲的電流比較大,表明銅絲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比較小;通過鎳鉻合金絲的電流比較小,表明鎳鉻合金絲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比較大。
通過閱讀學生自學后回答:
1.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越大;R。
2.歐姆;歐;Ω;kΩ;MΩ;103;106。
3.幾歐到十幾歐;幾歐;百分之幾歐。
4.電阻器;電阻; 。
學生思考討論后回答:同樣規(guī)格的鐵導線電阻比銅線的要高的多,所以一般不用鐵導線
同演示實驗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景
?
鼓勵學生敢于猜想,積極提出新觀點,培養(yǎng)他們的聯(lián)想能力。
通過實驗現(xiàn)象引出本節(jié)課標題《電阻》,并通過此過程帶動學生對學習電阻知識的主動性
知道電阻的定義、單位及其換算關系;了解科學家的成就
通過實驗增加感性認識,步步設疑,引導學生結合自學,從而完成電阻概念的建立
二、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問題過渡】在前面的實驗中,銅絲和鎳鎘合金絲是用不同材料制成的,雖然長度和橫街面積相同,但電阻不同,這說明什么呢?
【啟發(fā)引導】觀察圖片,圖中銅線和鋁線的電阻不同,是兩段導線在什么方面存在差異造成的呢?
【順勢追問】在材料一定的情況下,電阻還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猜想假設】教師引導學生對猜想的因素進行篩選。
銅絲與鐵絲的顏色不同,是由它們的材料不同引起的,因此可以忽略顏色,保留材料。其他因素又怎樣篩選呢?
猜想:導體的電阻是由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決定的。
【探究活動一】探究電阻與導體材料的關系。
思考:(1)需要控制的變量是什么? (2)如何表示電阻的大???
討論得出:(1)需控制的變量是長度、橫截面積。(2)電路中接入電流表,電流小,則表示導體電阻大。
學生設計實驗電路圖并連接電路。
學生討論得出實驗方案:在同一電路中分別接入長度與橫截面積相同的銅絲、鐵絲和鎳鎘合金絲,并接入電流表,閉合電路,電流小,則電阻大。
(學生設計表格、學生進行實驗)
結論:在導體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時,導體的電阻與材料有關。
【探究活動二】探究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
思考:需要控制的變量是什么?
討論得出:需控制的變量是材料、橫截面積。
學生討論得出實驗方案:在同一電路中分別接入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的鎳鎘合金絲。閉合電路,觀察電流表的示數(shù)。
結論(教師):在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相同時,導體越長,電阻越大。
【探究活動三】探究電阻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
思考:需要控制的變量是什么?
討論得出:需控制的變量是材料、長度。
結論:在導體的材料、長度相同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
【探究活動四】探究電阻與溫度的關系。
準備實驗器材:把鎳鎘合金絲在鉛筆上纏繞,做成螺旋狀。
實驗方法:把鎳鎘合金絲接入電路,常溫下測出電路中的電流,把電阻絲放在酒精燈上燒,觀察電流表的示數(shù)。
結論:大多數(shù)導體溫度升高,電阻增大。
思考:導體的電阻由它自身的條件決定,因此,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所以說,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歸納總結】
導體電阻的大小與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都有關;同種導體的長度越長、橫截面積越小,其電阻值越大。電阻還與導體的溫度有關,大多數(shù)導體溫度越高,電阻越大。
所以,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對于定值電阻 ,其阻值與外加電壓和通過的電流沒有關系。
學生思考回答:電阻大小與導體的材料有關。
猜想預設:長度、材料、粗細(橫截面積)、質量。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1.控制變量法。
2.比較電流表的示數(shù)。
學生根據(jù)實驗方案設計電路圖(教師巡視)
學生根據(jù)教師要求設計電路,考慮應該控制的量,思考實驗過程(學生進行實驗)
通過探究活動完成任務(學生設計實驗并進行實驗)
通過探究活動完成任務(學生設計實驗并進行實驗)
(學生進行實驗,觀察電流表的示數(shù),得出結論。)
通過教師的問題設置,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進入場景
控制變量實驗方法的應用。通過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長度對電阻的影響。
通過分組實驗體會用控制變量法探究電阻,突破難點
了解電阻是導體本身的性質。
三、半導體、超導現(xiàn)象
【引導自學】引導學生自學P66科學世界半導體和超導現(xiàn)象。
【問題驅動】利用PPT課件解答下面問題
1.什么是半導體?
2.半導體有哪些應用?
【展示課件】播放超導現(xiàn)象。
某些材料在超低溫的情況下電阻突然減小到零,這種現(xiàn)象稱為超導現(xiàn)象。
具有超導性質的物體稱為超導體。
閱讀教材、思考、交流。
回答預設:
1.像硅、鍺,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叫半導體。
2.半導體材料可以制作二極管、三極管、集成電路。
了解科技前沿,開拓眼界,培養(yǎng)物理興趣
三、課堂小結(約5分鐘)
一、基本知識
1.電阻:概念、單位及換算、屬性。
2.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二、基本技能
會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并進行實驗操作。
三、基本方法:觀察法、控制變量法
思考、回答、交流
學會概括總結所學的知識。
四、課堂檢測
教師巡視、講評
完成檢測題
鞏固提高,深化所學知識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電阻
一、電阻(R)
1.定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2.單位:國際單位:歐姆(Ω)
常用單位:千歐(kΩ)、兆歐(MΩ)
1 kΩ=103 Ω 1 MΩ=106 Ω
二、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還有溫度。
【教學反思】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本新課標中指出:“物理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這節(jié)課利用不同導體(銅線和鎳鎘合金線)接入電路,導致小燈泡亮度不同的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吸引學生注意力,把學生帶入問題情境,引起學生思考“為什么不同導體(銅線和鎳鎘合金線)接入電路,燈亮不同?”從而指導學生閱讀,從導電性和對電流的阻礙兩方面分析原因,幫助學生理解電阻的概念,對學生掌握電阻理解其含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學活動,應利用PPT課件和視頻、動畫資料,主動引導學生,對問題設置,探究活動有關清晰的思路和認識。
本節(jié)課對控制變量法及轉換法,類比法等科學方法進行了很好的的滲透,通過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學生掌握了控制變量的基本方法通過用小燈泡亮度體現(xiàn)電阻的大小使學生對轉換法有了進一步認識,電阻概念是很抽象的一個知識,直接用教材知識下定義學生很難明白,不利于后面相關知識的學習。
相關教案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十六章 電壓 電阻第3節(jié) 電阻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進行新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3節(jié) 電阻的測量一等獎教案,共11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策略,教學準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提出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全冊第1節(jié) 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一等獎教學設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策略,教學準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教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