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3* 短詩五首蕭紅墓畔口占教案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3* 短詩五首蕭紅墓畔口占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作家作品,寫作背景,預習檢查,課文探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課題
3.短詩五首--蕭紅墓畔口占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語文
年級
九年級
學習
目標
1.結合詩歌寫作背景,理解詩歌的主旨與情感。
2.分析詩歌的語言,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畫面感。
3.對比閱讀這幾首詩,理解早期白話新詩的共同特點。
重點
結合詩歌寫作背景,理解詩歌的主旨與情感。
難點
對比閱讀這幾首詩,理解早期白話新詩的共同特點。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在中國新詩史上,戴望舒屬于詩作不多但影響力很大的詩人,尤其在詩的情調(diào)上別有風味,是新詩星空中一顆璀璨的恒星,盡管已故臺灣詩人余光中曾貶抑過他的詩,認為他的詩的語言不夠成熟;也有其他一些詩歌愛好者認為他的詩的措辭有甜膩夸飾之嫌,某些詩作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之感。但這都不會影響戴望舒及其詩作在我心中的“塔尖”地位和對其喜愛之情。
提到戴望舒,首先會想到他那首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耳熟能詳?shù)某擅鳌队晗铩罚沁@首《雨巷》為其贏得“雨巷詩人”的美稱,不過,在其“雨巷詩人”的皇冠之上除了鑲嵌有一顆又大又亮的標志性明珠——《雨巷》,還鑲嵌有另外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奪目的光芒,它就是上面這首《蕭紅墓畔口占》,盡管這顆明珠小了許多。
準備課堂筆記
課堂導入,激發(fā)興趣
講授新課
一、作家作品
【戴望舒】(1905—1950),現(xiàn)代著名詩人。出版第一本詩集中《雨巷》傳誦一時,因此而有“雨巷詩人”之譽。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獄。在獄中寫下《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詩篇。
二、寫作背景
蕭紅(1911-1942),原名張迺瑩,身世坎坷而創(chuàng)作成就很大的現(xiàn)代女性作家。1932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用自己的筆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發(fā)表成名作《生死場》,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蘭河傳》。
戴望舒與蕭紅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卻是一見如故。在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之際,蕭紅生病卻得不到正常的治療,死在極度混亂中的香港,年僅31歲。這對于當時同樣在香港堅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來說,自然是一個極大的刺激。
這首詩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來后拜謁蕭紅墓時所作,“口占”,說明這是出口吟成。
可是當時要埋葬蕭紅談何容易,戴望舒“他們多方設法,托日本《朝日新聞》的一位記者,弄到一張證明,幾個朋友,搞到一輛板車,自己拉著,走了六、七個小時,將蕭紅的遺體拉到了淺水灣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塊寫有‘蕭紅之墓’ 的木簽。”蕭紅生前是那樣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樣寂寞、凄楚。
死者是如此,活者也是如此。戴望舒曾因宣傳抗日而被日本憲兵投人監(jiān)獄,受盡了折磨。出獄以后,原先在香港宣傳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經(jīng)過黨組織的幫助,早已紛紛離港潛返內(nèi)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過了很多年,詩人才得以前來憑吊蕭紅。
三、預習檢查
聽詩歌誦讀,初步感知課文
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
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
我等待著,長夜漫漫,
你卻臥聽著海濤閑話。
四、課文探究
1.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這首詩是近代詩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詩,表達了對逝去友人的懷念。詩人走了六小時去給亡故的友人上墳,他飽受戰(zhàn)亂痛苦,友人又長眠于地下,隱喻的運用和克制的反諷讓詩的韻味更為深長。
2.“口占”有著怎樣的意味?
“口占”表明,這首詩不是作者刻意為之的,而是情感的沉淀和文學的素養(yǎng)的自然流露。
3.“六小時”說明時間之長,“長途”說明距離之遠。
強調(diào)“六小時”和“長途”,是寫實,更隱指詩人對已故者友誼的深厚和誠摯。
“六小時”強調(diào)時間之長,“長途”強調(diào)距離之遠, “寂寞” 既是詩人其時其地的實際感受,又是詩人長期以來心境的真實寫照。作者跋山涉水憑吊蕭紅墓,可見詩人對已故者友誼的深厚和誠摯。
4.理解:不說“墓畔”而說“頭邊”,蘊藏著詩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著,幻想她只不過是暫時安睡等豐富復雜的感情。
5.賞析詩句“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
這句詩為詩篇帶來了一線亮色,蕭紅愛花,也常在作品中寫到各式花卉,如今送上一束鮮艷的山茶花,就是對死者最大的告慰。詩句描繪了一個慣常但是又不尋常的儀式,流露出作家間純真的懷念和哀思。
6.理解:“長夜漫漫”,寫出這種“等待”的漫長、痛苦、難以忍受,也隱喻蕭紅的生命,正是在這漫漫長夜中被摧殘、窒息的。
7.如何理解“你卻臥聽著海濤閑話”?
“卻”字,表示詩人與友人雖然人天永隔,逝者卻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詳與達觀。
聽“海濤閑話”,海陪伴著逝者,雖仍然不免寂寞,而靈魂卻超然靜觀,從容安詳,道盡作者的人生感悟。
8.這首詩有什么藝術特點?
(1)充分展示了漢語的豐富、優(yōu)美。
(2)文本的層次與結構非常協(xié)調(diào)。
(3)表現(xiàn)了對人生與命運的問題的思考。
【寫法探究】
1.語言干凈、樸素、洗練,明白如話,而又富于質(zhì)感,充滿暗示,標志著新詩語言的成書。節(jié)奏按照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的波紋進行了錘煉,顯得非常協(xié)調(diào)。
2.通過間接的表達方式,在沉靜克制中透露著深情。如“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一句,通過對步行耗費六個小時去給死者上墳這個畫面的描繪,在平淡的敘述中,暗示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深深的懷念。同時,用兩個精確的細節(jié)特別強化了其中的情感意味。一是時間細節(jié),詩人和蕭紅之間并沒有血統(tǒng)和親情關系,聯(lián)結他們的只是一種作家之間的友情,所以,詩人堅持步行六個小時,去給她上墳就顯得十分可貴。
再結合一九四四年秋天這個時間,當時整個中國戰(zhàn)火紛飛,在這種戰(zhàn)亂環(huán)境中,詩人默默走六個小時去上墳,就顯得更情深意重了。這種間接的表達方式還表現(xiàn)在詩人對隱喻手法的運用,詩人用“山茶花”這一隱喻生動地傳達出對蕭紅的贊美與贊賞,在細膩、深沉、節(jié)制和委婉中蘊涵著激情。
3.通過巧妙的對比,表達詩人內(nèi)心情感的波折。詩歌中“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喻示的是一種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長度。這句詩蘊涵的是一種沉重、沉郁的氛圍,但是下一句“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卻是輕輕一放,表現(xiàn)的是動作行為上的短促與輕逸,在這一長一短,一重一輕中,透露出的是詩人因悼念而感到寂寞,深沉的懷念和莊嚴的哀思。
23
了解作者,弄清寫作背景
主動積極作答
重點字詞補充
重點句子翻譯
討論交流
帶疑閱讀,感知文本內(nèi)容
理清思路
師生互動,討論交流,積極主動解決問題
簡介作家作品
檢查預習情況
補充重點字詞
翻譯重點句子
引導思考,激發(fā)興趣
熟讀課文
理清思路
板書歸納
引導思考,激發(fā)解題熱情,主動完成課堂內(nèi)容
課堂小結
此詩題作“口占”,似乎是詩人在墓地即目所見,出口成章,沒有經(jīng)過長期的思索和醞釀??催^詩題,再看詩篇本身,短短四行,既無沉痛的語言,也不見淚水的痕跡,給人的印象并不強烈。但聯(lián)系到詩人和被憑吊者蕭紅特殊而不幸的遭遇,那么就會有別樣的感悟了。
總 結
主題歸納:名為驚亡詩卻不見悼亡詩句。詩人用墨極為克制,于輕描淡寫的克制中透露出一絲凄美的哀怨和-種深沉的懷念。
課堂練習
1. 結合詩歌背景,你從“走了六小時寂寞的長途”中體會到了什么?
“六小時”強調(diào)時間之長,“長途”強調(diào)距離之遠, “寂寞” 既是詩人其時其地的實際感受,又是詩人長期以來心境的真實寫照。作者跋山涉水憑吊蕭紅墓,可見詩人對已故者友誼的深厚和誠摯。
2. 如何理解“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
不說“墓畔”而說“頭邊”,蘊藏著詩人痛惜蕭紅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著,幻想她只不過是暫時安睡等豐富復雜的感情。
3. 如何理解“我等待著,長夜漫漫”和“你卻臥聽著海濤閑話”。
“長夜漫漫”,寫出這種“等待”的漫長、痛苦、難以忍受,也隱喻蕭紅的生命,正是在這漫漫長夜中被摧殘、窒息的?!伴L夜漫漫”,寫出這種“等待”的漫長、痛苦、難以忍受,也隱喻蕭紅的生命,正是在這漫漫長夜中被摧殘、窒息的。
復習鞏固
學以致用,學習與成長并進。
板書設計
相關教案
這是一份語文九年級下冊8* 蒲柳人家(節(jié)選)教案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作家作品,預習檢查,課文探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學年19 棗兒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作家作品,寫作背景,預習檢查,課文探究,主題歸納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談讀書教學設計及反思,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作家作品,預習檢查,課文探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教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