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2020——2021學年全國部分地區(qū)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期中測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學年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展開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25cm、3,6km的路程,則,【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
2020-2021學年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1. 根據(jù)你對生活中物理量的認識,你認為下列數(shù)據(jù)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 升國旗,演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用時約48s
B. 人行走的速度為3×102m/s
C. 一個足球的直徑約50cm
D. 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5s
2. 小明利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三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3.25cm、3.26cm、3.28cm。則測量結(jié)果應(yīng)記為(?)
A. 3.25cm B. 3.26cm C. 3.27cm D. 3.3cm
3. 微信“新型詐騙”語音克隆來了,語音克隆主要是模擬聲音的((?)
A. 音調(diào) B. 響度 C. 頻率 D. 音色
4. 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聲音在各種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一樣大
B. 噪聲不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C. 用超聲波可擊碎人體內(nèi)“結(jié)石”,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
D. 凡是人聽不到的聲音都是頻率很小的聲音
5. 下列做法屬于在傳播途徑中控制噪聲的是(?)
A. 汽車進入市區(qū)后禁止鳴喇叭 B. 圖書館里不能大聲喧嘩
C. 飛機旁的工作人員帶上耳罩 D. 高速公路兩側(cè)安裝透明板墻
6. 如圖所示溫度計的使用情況中正確的是(?)
A. B. C. D.
7. 唐?柳宗元在《梅雨》中寫道:“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每年6月中旬到7月初,蘇州進入梅雨季節(jié),空氣潮濕,物品容易發(fā)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墻磚上出的“汗”,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
B. 用烘干機烘干衣服,是汽化現(xiàn)象,需要放熱
C. 衣柜里放置的“樟腦丸”變小,是汽化現(xiàn)象,需要吸熱
D. 打開冰箱,看到冒出的“白氣”,是冰箱內(nèi)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
8. 0℃的冰與0℃的水相比較(?)
A. 0℃的冰比0℃的水冷
B. 0℃的水比0℃的冰冷
C. 0℃的冰與0℃的水冷熱程度相同
D. 無法比較
9. 在“哈夏音樂會”上,一男低音歌唱家小聰在放聲歌唱時,一女高音歌唱家小明在輕聲伴唱。下列聲音波形圖中能夠正確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時的聲音特征的是(縱坐標表示振幅,橫坐標表示時間)(?)
A.
B.
C.
D.
10. 如圖所示,是某種物質(zhì)熔比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分析不正確的是(?)
A. 從第1分鐘到第7分鐘,都是這種物質(zhì)的熔化過程
B. 該物質(zhì)的熔點為48℃
C. 該曲線一定是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D. 該物質(zhì)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11. 甲看到:路旁樹木向東運動;乙看到:甲靜止不動。若以地面為參照物,應(yīng)當是(?)
A. 甲向西,乙向東運動 B. 甲向東,乙向西運動
C. 甲乙都向東運動 D. 甲乙都向西運動
12. 愛思考的小芳觀察到媽媽在生活中的一些行為能用物理知識解釋,下列媽媽采取的做法中能減慢蒸發(fā)的是(?)
A. 雨后用掃把將院子里的積水掃開 B. 用墩布墩地后對地面扇風
C. 將濕衣服掛在通風向陽處 D. 將切開的水果用保鮮膜包好
13. 汽車速度是36km/h,運動員速度是10m/s,自行車1min通過0.6km的路程,則(?)
A. 自行車的速度最大 B. 短跑運動員速度最大
C. 汽車速度最大 D. 三者速度一樣大
14. 關(guān)于誤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誤差是由于測量方法不正確造成的
B. 無論測量儀器如何精密,誤差只能減小,不能消滅
C. 只要測量儀器足夠精密,就可以消滅誤差
D. 以上說法都正確
15. 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開始做直線運動,小明繪制出它們運動路程與時間關(guān)系的s?t圖象,如圖所示,則由圖象可知(?)
A. 甲做勻速直線運動
B. 甲、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
C. 乙運動速度保持為0.6m/s
D. 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
16. 將兩種或多種金屬在同一容器中加熱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屬特性的熔化物:合金,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下表數(shù)據(jù)判斷,不宜采用上述方法來制取的合金是(?)
金屬
鈉
鎂
鋁
銅
鐵
熔點/℃
97.5
649
660
1083
1535
沸點/℃
883
1090
2467
2567
2750
A. 銅鐵合金 B. 鎂鐵合金 C. 鋁鈉合金 D. 銅鋁合金
17. 東林書院名聯(lián)“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表明聲音可以在______中傳播;其中“風聲”是______振動產(chǎn)生的。
18. 超聲清洗及超聲碎石是利用聲能______的性質(zhì)工作的,而回聲定位則利用了聲能______的性質(zhì)。
19. 某種昆蟲靠翅的振動發(fā)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3s內(nèi)振動了900次,頻率是______Hz,人類______聽到該頻率的聲音(填“能”或“不能”)。
20. 液化的方式有______和______兩種。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溫條件下,用______的方法使它成為液體貯存在鋼罐里的。
21. 有一支用過后未甩的體溫計,其示數(shù)為39℃.用這支體溫計先后去測兩個體溫分別是38℃和40℃的病人的體溫,體溫計顯示的示數(shù)分別是______、______。
22. 科學工作者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經(jīng)過2s收到回波信號,海洋中深處的深度是_____ m(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是1500m/s);這種方法不能用來測量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其原因是_____。
23. 小明同學幾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車上學,善于觀察的他發(fā)現(xiàn),無論盛夏還是嚴冬,在裝有空調(diào)的公交車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著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______。冬天,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______。(均選填“內(nèi)表面”或“外表面”)
24. 甲、乙兩同學進行百米賽跑,甲、乙從起跑線同時起跑,當甲到達終點時,乙還距終點10m,由此可知______;若甲、乙兩同學分別以同樣的速度再次賽跑,讓甲從百米起跑線后退10m,乙仍在起跑線,甲、乙同時起跑,則甲、乙到達終點的時間______以上兩空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5. 實施人工增雨的一種方法是飛機在高空撤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干冰進入云層,很快______成氣體,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于是高空水蒸氣便______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從而形成降雨。(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
26. 醫(yī)生給病人檢查口腔時,常常先把一面小鏡子放在酒精燈上燒一燒,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這是為什么?
27. 如圖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寬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體的寬度是______cm。
28. 如圖所示,用鋼尺做探究實驗,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發(fā)出的聲音,同時注意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
(1)本實驗中應(yīng)該聽的聲音是______。
A.剛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動發(fā)出的
B.剛尺拍打桌面發(fā)出的
(2)實驗時,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______(選填“快”或“慢”),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______,說明:音調(diào)的高低與聲源振動的______有關(guān)。
(3)實驗時,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改變撥動力度,則是研究聲音的______與振動幅度的關(guān)系,實驗中運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4)小華同學發(fā)現(xiàn)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太長時,可以明顯看到鋼尺在振動,但卻聽不到聲音,這是因為______。
29. 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帶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車和數(shù)字鐘“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如圖所示,圖中顯示的是他們測量過程中的小車在甲、乙、丙三個位置及其對應(yīng)時間的情形,顯示時間的格式是“時:分:秒”。
(1)該實驗的原理是______。
(2)實驗中要使斜面坡度較______(選填“大”或“小”)是為了______;
(3)小車從甲到丙的距離為______cm,平均速度為______cm/s;
(4)如果實驗時過了位置甲才開始計時,則甲到丙的平均速度測量值偏______。(選填“大”或“小”)
(5)通過計算可知,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作______(選填“勻速直線運動”或“變速直線運動”)。
30. 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除了裝置圖甲中所示的器材,還需要一個重要的測量儀器是______;在標準大氣壓下,水銀的沸點是357℃,酒精的沸點是78℃。本實驗中應(yīng)選用的溫度計是______溫度計(選填“水銀”或“酒精”)。
(2)圖乙是老師根據(jù)兩組同學每隔2分鐘記錄一次溫度的數(shù)據(jù),描繪出對應(yīng)的“溫度-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水沸騰時溫度為______℃;水沸騰后繼續(xù)加熱,水的溫度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兩組同學的圖像存在差異,請你說出一條可能的原因______;
(3)水沸騰前后的氣泡變化情景如圖丙,則表示水沸騰時的是______圖(選填字母A或B);
(4)如圖丁所示,在盛水的燒杯內(nèi)放入一裝水的試管,用酒精燈對燒杯緩慢加熱,當燒杯中的水沸騰后,繼續(xù)加熱,則試管中的水______(選填“會”或“不會”)沸騰,理由是:______。
(5)小芳做此實驗時,發(fā)現(xiàn)從開始給水加熱到水開始沸騰所用的時間過長,請你幫她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寫出一種即可):______。
(6)小芳同學在做完“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后,又進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卻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如表中。
時間t(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0
溫度t(℃)
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根據(jù)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推知,小芳在做上述實驗時的環(huán)境溫度,應(yīng)在______℃左右。
31. 小剛從家中出發(fā)到新世紀廣場,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騎自行車。全程的路程與時間圖象如圖所示,求:
(1)小剛騎車的速度。
(2)小剛到新世紀廣場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剛步行20min通過的路程。
32. 一輛汽車以某一速度正對山崖勻速行駛,司機在距山崖355m處鳴笛后2s聽到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求:
(1)從司機雞笛到聽到回聲,聲音所走過的總路程:
(2)汽車的速度v。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
A、由生活經(jīng)驗可知,演奏一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用時不到1min,約為48s,故A符合實際;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4km/h=4×13.6m/s≈1.1m/s,故B不符合實際;
C、一個足球的直徑約22cm,故C不符合實際;
D、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1min跳動的次數(shù)在75次左右,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故D不符合實際。
故選:A。
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理量的估測,結(jié)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識,找出符合實際的選項即可。
物理學中,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們應(yīng)該加強鍛煉的重要能力之一,這種能力的提高,對我們的生活同樣具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
2.【答案】B
【解析】解:三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3.25cm、3.26cm、3.28,
物體的長度為L=3.25cm+3.26cm+3.28cm3≈3.26cm。
故選:B。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題目中測量了物體的長度三次,計算出平均值作為物體的長度。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時,最終結(jié)果要保留與測量值相同的有效數(shù)字,以保證相同的準確程度。
3.【答案】D
【解析】解:不同的人,發(fā)出的音色也不相同,語音克隆主要是模擬聲音的音色,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zhì)和特色,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jié)構(gòu)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本題考查了音色的特點,不同的樂器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
4.【答案】C
【解析】解:A、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最慢,故A錯誤;
B、噪聲也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B錯誤;
C、因為聲音可以傳遞能量,而超聲波具有很強的能量,聲音可以用來擊碎身體內(nèi)的結(jié)石,故C正確;
D、頻率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聲音都是人聽不到的,故D錯誤。
故選:C。
聲音需要介質(zhì)來傳播,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
聲音可以傳遞能量,超聲波具有很強的能量;
人的聽覺頻率范圍在20Hz~20000Hz,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聲波是聽不到的。
此題考查了聲音的傳播,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利用以及聲音的特性,是一道聲學綜合題。
5.【答案】D
【解析】
【分析】
噪聲的減弱辦法是針對聲音的產(chǎn)生、傳播、接收這三個過程來采取措施的。兩者對應(yīng)起來,可以簡化對噪聲減弱辦法的記憶。
噪聲的減弱辦法有三個:在聲源處減弱;在人耳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逐個分析選擇項中的措施,與以上三種方法相對應(yīng)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A.汽車進入市區(qū)后禁止鳴喇叭,即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不符合題意;
B.圖書館里不能大聲喧嘩,即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不符合題意;
C.飛機旁的工作人員帶上耳罩,即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不符合題意;
D.高速公路兩側(cè)安裝透明板墻,即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符合題意;
故選D。??
6.【答案】D
【解析】解:A、溫度計的玻璃泡觸及容器底,故A錯誤;
B、溫度計的玻璃泡觸及容器壁,故B錯誤;
C、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完全浸入到被測液體中,故C錯誤;
D、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測液體中,且沒有接觸容器底和容器壁,故D正確。
故選:D。
溫度計使用時要注意三點:
(1)玻璃泡要全部浸沒于被測液體中,不能觸及容器底和容器壁;
(2)讀數(shù)時視線與刻度垂直;
(3)示數(shù)穩(wěn)定后在讀數(shù),可根據(jù)該要點選擇答案。
在溫度計使用時,一定要注意玻璃泡全部浸沒于液體,不能觸及器底容和容器壁,視線與刻度垂直。
7.【答案】A
【解析】解:A、墻磚上出的“汗”,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A正確。
B、用烘干機烘干衣服,是衣服上的水汽化為水蒸氣,此過程需要吸熱,故B錯誤。
C、里放置的“樟腦丸”變小,是升華現(xiàn)象,需要吸熱,故C錯誤。
D、打開冰箱,看到冒出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故D錯誤。
故選:A。
(1)物質(zhì)由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叫凝華,物質(zhì)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叫升華;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熔化,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叫凝固。
(2)六種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tài)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分析生活中的熱現(xiàn)象屬于哪種物態(tài)變化,關(guān)鍵要看清物態(tài)變化前后,物質(zhì)各處于什么狀態(tài);另外對六種物態(tài)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8.【答案】C
【解析】解:物體的冷熱程度跟物體的溫度有關(guān),跟狀態(tài)無關(guān)。
0℃的冰和0℃的水,溫度相同,冷熱程度相同。
故選:C。
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溫度相同的物體的冷熱程度是相同的。
因為手接觸0℃的冰時,冰要熔化吸收大量的熱,手感到冷。不要憑感覺,要抓住溫度的定義,抓住溫度的定義是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
9.【答案】C
【解析】解:
男低音歌唱家放聲歌唱,他的聲音大(響度大),聲音的振幅大;他的音調(diào)低,振動頻率小(相同時間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少);
女高音歌唱家輕聲伴唱,她的聲音小(響度小),聲音的振幅??;她的音調(diào)高,振動頻率大(相同時間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多);
由圖可知,C符合題意;
故選:C。
音調(diào)指聲音的高低,由振動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與振幅和距離有關(guān);
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調(diào)高,男低音歌唱家的音調(diào)低,從音調(diào)高低的影響因素進行判斷;
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振動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聲音的振幅越大,聲音越大;據(jù)此分析清楚圖象所示情景,然后答題。
知道音調(diào)及聲音大小的決定因素、分析清楚圖示情景是正確解題的關(guān)鍵。
10.【答案】A
【解析】解:(1)由圖象可知,固體熔化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在48℃不變,則該物質(zhì)是晶體,且熔點為48℃,故該圖象為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故BC正確;
(2)晶體在第3min開始熔化,到第6min結(jié)束,即3?6min處于熔化過程,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故A錯誤,D正確。
故選:A。
(1)晶體有一定的熔化溫度,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這是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
(2)分析圖象發(fā)現(xiàn)物質(zhì)從第3min開始熔化,到第6min熔化結(jié)束;
(3)晶體物質(zhì)熔化過程中要繼續(xù)吸收熱量,但溫度不再升高。
讀物質(zhì)熔化的圖象時,關(guān)鍵是要從曲線變化中判斷物質(zhì)是否有一定的熔點,從而確定是否屬于晶體,再明確不同時間段時物質(zhì)所處的狀態(tài)。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確定,關(guān)鍵取決于所選取的參照物,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jié)論也不一定相同。
本題的關(guān)鍵是明確速度的大小與運動的方向和參照物的關(guān)系,要抓住“參照物”這個中心,認真分析,靈活處理。
【解答】
甲看到路邊樹木向東運動,是以他自己為參照物,說明他向西運動;乙看到甲靜止不動,是以自己為參照物,他與甲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說明他與甲以相同的速度向西運動。
故選:D。??
12.【答案】D
【解析】解:A、雨后用掃把將院子里的積水掃開,增大了水的表面積,可加快水分的蒸發(fā),故A不合題意;
B、用墩布墩地后對地面扇風,加快了液體上方空氣流動的速度,加快了水分的蒸發(fā),故B不合題意;
C、把濕衣服放在通風向陽處,可提高溫度,同時加快空氣流動,加快了水的蒸發(fā),故C不合題意;
D、把水果用保鮮膜包好控制了空氣的流動和液體的表面積,可有效減慢蒸發(fā),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影響蒸發(fā)的因素有溫度、液體表面積、液體表面上方的空氣流動;
(2)減慢蒸發(fā),就是從降低溫度、減小液體面積和減弱空氣流動這三個方面來考慮。
此題考查影響蒸發(fā)快慢因素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體現(xiàn)了物理知識是要應(yīng)用于生活的,我們要利用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來改變我們的生活。
13.【答案】D
【解析】解:根據(jù)速度單位間的換算關(guān)系,1m/s=3.6km/h,
汽車的速度是36km/h,
運動員的速度是10m/s=36km/h;
因為1min=160h,自行車速度為:v=st=0.6km160h=36km/h;
故三者的速度都等于36km/h、大小相等。
故選:D。
要比較三者的速度大小,就應(yīng)將三者的單位保持一致,因此將運動員速度10m/s換算為36km/h;然后運用速度公式可求出自行車的速度,單位也要用km/h;就可比較三者速度的大小了。
此題考查了速度單位的換算和速度公式的應(yīng)用,利用速度單位間的關(guān)系和速度的計算公式就可得到答案。
14.【答案】B
【解析】解:誤差與測量的人、測量工具、測量環(huán)境有關(guān),因此,任何測量中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減小誤差,不可能消除誤差。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儀器,改進實驗方法,熟練實驗技能等都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消除誤差。所以選項A、C、D錯誤,選項B正確。
故選:B。
要正確解答本題,首先要掌握誤差的定義,還要掌握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減小誤差的方法及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誤差定義、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及減小誤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15.【答案】C
【解析】解:AB、由圖象看出甲物體的圖象是一條曲線,表示甲物體做變速運動,乙物體的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斜線,表示乙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B錯誤;
C、由圖象知,t=5s時,,則乙的速度,故C正確;
D、由圖象知,t
;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福建省寧德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含答案),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簡答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壽寧縣2023-2024學年九上物理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答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措施中不屬于節(jié)約用電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簡答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