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版 (六三制2017)三年級上冊10 土壤的種類教案
展開
這是一份青島版 (六三制2017)三年級上冊10 土壤的種類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標確定的依據(jù),學習目標,重 點難 點,課前準備,評價設計,教學活動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10《土壤的種類》教學設計 【目標確定的依據(jù)】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觀察并描述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不同特點;舉例說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適宜生長不同植物。說出人類利用土壤進行農業(yè)生產(chǎn)的例子,樹立保護土壤資源的意識。2.教材分析《土壤的種類》是青島版科學三年級上冊《土壤與巖石》單元的第二課,在前一課認識土壤成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給土壤分類。前一課的學習使學生已經(jīng)基本形成了土壤的概念,對土壤的認識已由表面深入到了土壤的內部。本課是在此基礎上,將知識拓寬延伸,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和體驗的基礎上,認識到自然界的土壤是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點。本課有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不同類型的土壤各有什么特點?包括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觀察、比較不同類型土壤的特點。二是比較不同類型土壤的滲水性。第二個活動:沙質土、壤土、黏質土分別適宜生長什么植物?通過四幅圖提示學生思考并交流不同類型的土壤分別適宜生長什么植物,讓學生理解不同類型的土壤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3.學情分析在學習了《土壤的成分》基礎上,三年級學生對土壤的種類有一定的認識,但對于沙質土、黏質土、壤土的特點及適宜生長的植物等問題是不清楚的。本課就是引導學生研究土壤的種類及適宜生長的植物,解決學生的疑惑、明確關于土壤的知識。【學習目標】1.觀察并描述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不同特點;舉例說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2.能用簡單器材對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進行觀察、比較實驗,并做實驗記錄。3.知道人類利用土壤資源進行農業(yè)生產(chǎn),樹立保護土壤資源的意識。【重 點難 點】觀察并描述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不同特點;并舉例說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課前準備】礦泉水瓶、紗布、細繩、不同類型的土壤、課件【評價設計】1. 觀察并描述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不同特點;2.并舉例說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教學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課前布置研究任務:搜集附近不同的土壤并編號,仔細觀察其主要特征,并做好記錄。1.談話:課前同學們都采集了土壤,你們的土壤是在哪里采集的?它們看起來是否相同?2.學生拿出采集的土壤,自由回答。今天,我們就來探究土壤的種類,板書課題:10.土壤的種類(二)出示學習目標過渡語:學習這一課,我們應該達成什么樣的學習目標呢?請看大屏幕:1.觀察并說一說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不同特點;舉例說一說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2.能用簡單器材對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進行觀察、比較實驗,并做實驗記錄。 二、不同土壤的特點1.各種土壤有什么不同特點?(1)學生把取自不同地方的土壤以小組為單位集中在一起,觀察。(2)學生用各種方法比較、研究不同的土壤:對土壤進行捏團、觀察土壤顆粒大小、比較粘在手上土壤的多少等。教師指導:對不同的土壤進行比較,觀察也是探究的方法之一。(3)小組匯報觀察結果。(4)總結:不同環(huán)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樣的。2.給土壤分類。(1)鼓勵學生以多種方式給土壤分類:按顏色、按含沙數(shù)量的多少等。(2)小組交流分類的結果,師生進行評價。總結:人們習慣上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含沙量較多的土壤是沙質土;含沙少的土壤是黏質土;含沙適中的土壤是壤土。(4)你還知道哪些給土壤分類的方法?①學生各抒己見,自由發(fā)言。②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資料卡,讓學生們了解其他的分類方法。 三、不同土壤的滲水能力1.猜想假設: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你認為哪一種土壤滲水性最強?哪種最弱?2.小組內設計實驗方案。①介紹實驗材料:老師為你們準備了3種土壤、去掉底的礦泉水瓶子、紗布、細繩、水、杯子等材料。②根據(jù)這些材料,學生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③小組匯報實驗方案,其它組同學評價、補充,教師最后完善實驗方案。3.提示實驗注意事項:要做這個實驗必須做到四個同樣,即同樣多的三份土壤,同樣多的水,同樣的倒水速度,并且倒水的時間要同時開始。4.學生探究實驗,觀察比較:三類土壤滲水快慢有什么不同?三類土壤停止?jié)B水后,比一比,哪種土下面的杯內水多?(教師提醒:流出來的水多證明這種土壤的保水性就差,流出來的水少證明這種土壤的保水性好)①小組合作探究,認真觀察現(xiàn)象,討論并完成實驗記錄單。②老師巡視指導。結論:黏質土的滲水性性最弱,沙質土的滲水性最強。四、不同類型的土壤適宜生長什么植物?(1)學生們拿出課前調查的,搜集的資料展示、交流。(2)認識不同的土壤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①結合自身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體系,教師引導學生積極進行交流。教師參與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學生通過傾聽他人搜集的資料,初步構建完善自己的知識。②教師出示沙質土及適宜在沙質土中生活的植物,并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把這些植物種植在黏質土中,會如何?③教師出示種植在黏質土、壤土及適宜在黏質土、壤土中生活的植物,指導學生觀察并思考“相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長情況”。④觀察、交流:學校草坪中的土壤是哪種類型?適宜生長什么植物?⑤討論、交流附近的田野中是哪種土壤?適宜生長哪種植物?結論:沙質土、黏質土、壤土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五、拓展活動到附近的花園、菜地或農田調查土壤類型,了解適宜生長什么植物。 六、課堂總結人們習慣上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含沙量較多的土壤是沙質土;含沙少的土壤是黏質土;含沙適中的土壤是壤土。黏質土的滲水性性最弱,沙質土的滲水性最強。沙質土、黏質土、壤土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附:板書設計10.土壤的種類 沙質土 含沙多 滲水性最強土壤的種類 粘質土 含沙少 滲水性最弱 壤土 含沙適中沙質土、黏質土、壤土適宜生長不同的植物。
相關教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青島版 (六三制2017)三年級上冊10 土壤的種類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學習新課,練習,教師小結,評價 自評或學生之間互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青島版 (六三制2017)第三單元 土壤與巖石10 土壤的種類精品教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學習新課,練習,教師小結,評價 自評或學生之間互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6 植物的根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標確定的依據(jù),學習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課時安排,教學準備,評價任務,教學活動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教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