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北師大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浮力教學ppt課件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師大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浮力教學ppt課件,共4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養(yǎng)目標,導入新課,探究新知,課堂小結,練習鞏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知道什么是浮力及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知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學習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的大小。能解釋生活中與浮力有關的現(xiàn)象。
能根據(jù)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驗證浮力的存在,應用平衡力測量物體的浮力,通過液體壓強的相關規(guī)律,科學推理得出浮力的成因,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能力。
通過實驗與探究感受浮力、認識浮力;經(jīng)歷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過程,理解控制變量法。初步掌握利用探索性實驗研究物理問題。
親身參與科學探究的過程,在活動中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實事求是地記錄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提出自己的見解,有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
詩句“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生動地描繪了漁翁坐在船上悠然自得垂釣的場景。船會漂浮在水面上,說明船受到了水給它的向上的作用力。垂在水中的魚鉤會受到水給它的向上的作用力嗎?
竹筏、海洋中巨大的冰山能在水面漂浮;孔明燈能升空。是什么力量把它們托起來的?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小。
分析:說明此時存在一個向上托的力 F(G=F+F2=4N )。
探究:將鋁塊用線拴好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用手輕輕托起鋁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小了。
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石塊所受的重力。
分析:說明此時存在一個向上托的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水,把這個力叫做浮力。
探究:再將鋁塊浸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也示數(shù)變小。
將鋁塊浸在煤油或酒精等液體中時,也會有類似的現(xiàn)象發(fā)生。
列舉其他實例或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在空氣中的物體受到空氣對它的浮力作用嗎?
結論: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會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
分析: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減小的值,就是浮力的大小。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 G=F +F2
探究:用線把木塊系好,拉入水底,觀察木塊靜止于水面時線的方向,線受到向上拉力處于繃緊狀態(tài)。試分析木塊的受力情況。
分析: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浮力的方向與重力的方向相反,即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浮力的方向與重力的方向相反,即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2.符號:F浮 ; 單位:牛(N)
3.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F浮=G-F示
4.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總與重力的方向相反)
5.浮力的施力物體:液體或氣體
6.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也受到氣體對物體的浮力。
1.浮力定義: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在玻璃圓筒的兩端蒙上繃緊程度相同的橡膠膜,將其浸沒在水中,你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當玻璃圓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時(圖甲)水對玻璃圓筒左、右兩側的壓力F左和F右的大小關系是F左 F右,其合力 F水平 = 。
當玻璃圓筒沿豎直方向放置時(圖乙)水對玻璃圓筒上、下兩端的壓力F上和F下的大小關系是F下 F上,其合力F豎直= ,方向 。
通過上述實驗,你認為浮力是怎樣產(chǎn)生的?將你的想法與同學交流。
上述實驗表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其壓力的合力,就是液體對物體豎直向上的浮力。
①由于液體內(nèi)部存在壓強,同一深度各個方向壓強相等,物體左、右、前、后側面在液體中所處的高度相同,所受液體的壓力互相平衡。四個側面所受壓力關系 F合=0 。②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上、下表面受液體對它的壓力不同( F下>F上),其上下表面受到液體對它的壓力差。
王亞平太空授課:展示乒乓球在失重環(huán)境下的物理實驗。觀看視頻說說你們的觀點。
如圖所示,在水槽中裝滿水,用手把空的塑料瓶緩慢按入水中。隨著塑料瓶浸入水中的體積逐漸增加,把塑料瓶按下去的力也在增大。這是否意味著塑料瓶所受浮力的大小與它浸入水中的體積有關?
浮力的大小還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你有什么猜想?說出你猜想的依據(jù)。根據(jù)你的猜想,確定你要探究的問題。
浮力的大小可能與 有關
浮力的大小還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①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
②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銅塊、彈簧測力計、燒杯,水、濃食鹽水,細線等。
實驗操作: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銅塊的重力,依次將銅塊浸沒在水中不同位置,如圖A、B所示。觀察比較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化情況。
實驗分析: 銅塊G=9N ,浸沒液體深度增大而拉力F=8N不變,F(xiàn)浮=G-F=1N。浮力大小不變。
結論: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實驗操作: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銅塊的重力,依次將銅塊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如圖C、D所示。觀察比較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化情況。
實驗分析: 圖C中銅塊浸入水中的體積小,F(xiàn)1=8.5N,F(xiàn)浮=G-F1=0.5N;圖D中銅塊浸入水中的體積大,而F2=8N,F(xiàn)浮=G-F2=1N。浮力增大。
結論:液體密度相同時,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
實驗操作: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銅塊的重力,將銅塊分別浸沒在水和濃鹽水中,如圖E、F所示。觀察比較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化情況。
實驗分析: 圖E、F中銅塊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銅塊在濃鹽水中拉力變小,浮力增大。
結論: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它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而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公元前212)經(jīng)過大量的實驗發(fā)現(xiàn):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這個規(guī)律叫作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為F浮=G排。
實驗操作:①如圖甲所示,測出空桶所受的重力G桶后,將空桶置于裝滿水的溢水杯的溢水口下方。②如圖乙所示,在空氣中測出金屬塊所受的重力 G。③如圖丙所示,將金屬塊浸入水中后,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④如圖丁所示,測出桶和溢出水所受的總重力 G總。
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 F?。紾排
③物體浸沒時:V排=V浸=V物,此時: F浮=G液=ρ液gV排=ρ液gV浸=ρ液gV物 物體部分浸入時: V排=V浸
相關課件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滬粵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浮力圖文課件ppt,共2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生活再體驗,觀察與思考,物體下表面,物體上表面,典型例題1,答案C,遷移訓練1,典型例題2,遷移訓練2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浮力教學課件ppt,共5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知識點1浮力,F(xiàn)浮F向上-F向下,F(xiàn)浮0,F(xiàn)浮F向上,實驗結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蘇科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四、浮力完美版教學ppt課件,文件包含第四章數(shù)列單元整理與復習-高二數(shù)學同步教學課件人教A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二冊pptx、第四章數(shù)列單元測試卷docx、第四章數(shù)列單元測試卷含答案解析docx、第四章數(shù)列知識點梳理docx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課件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