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新教材】統(tǒng)編版(2024)一年級下冊語文第1~8單元全冊教案
統(tǒng)編版(2024)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教學設計
展開
這是一份統(tǒng)編版(2024)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教學設計,共23頁。
統(tǒng)編版(2024)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教學設計
一、大單元目標總述
1、本單元圍繞“問號”這個主題編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三篇課文,課文融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于故事情節(jié)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解決了學生腦海里的許多小問號,也引發(fā)了學生更多的思考。
2、教學建議
1.認識47個生字和3個偏旁,讀準1個多音字,會寫25個字;能借助圖畫、形聲字的特點和生活經驗去猜字、識字;掌握“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學會分辨形近字。
2.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可惡、盼望、熱鬧”等詞語的意思;積累“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這類結構的短語。
3.朗讀、背誦古詩《畫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驗角色,讀好對話,學習讀出祈使句的語氣。
5.能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繼續(xù)訓練根據(jù)信息作簡單推斷的閱讀能力。
6.借助連環(huán)畫理解課文內容,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7.結合生活情境,體會四種不同的心情,并進行說話、寫話的訓練。
8.和大人一起讀:《小熊住山洞》。
要點和課時安排
內容教學要點課時教學評一體化
18 棉花姑娘1.認識“棉、姑”等13個生字和病字頭1個偏旁;會寫“她、空”等7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祈使句請求的語氣,讀好文中角色的對話。
3.通過比較,初步體會“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的表達效果,并進行拓展說話。
4.了解不同的動物能消滅不同害蟲的科學常識。
2自主、合作、探究,能讀準字音,正確書寫本課漢字,初步體會“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的表達效果,并進行拓展說話。能夠了解不同的動物能消滅不同害蟲的科學常識。
19 咕咚1.認識“咕、咚”等14個生字和頁字旁1個偏旁,會寫“嚇、為”等7個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3.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的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jù)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
2自主、合作、探究,能讀準字音,正確書寫本課漢字,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的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jù)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
20 小壁虎借尾巴1.認識“壁、借”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哪”,會寫“向、邊”等7個字。
2.通過多種方法猜生字的字音、字義,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的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4.了解壁虎、魚、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2自主、合作、探究,能讀準字音,正確書寫本課漢字,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的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語文園地八1.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認識生字,通過部件組合和拆分成新字的方法,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引導學生體會到漢字構字的美妙與樂趣。
2.區(qū)分4組形近字的字形,了解字義,能準確選字組詞填空。
3.借助插圖,積累表示心情的詞語,聯(lián)系生活情感體驗,進行說話和寫話練習。
4.借助拼音,正確朗讀、背誦古詩《畫雞》。
5.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童話故事《小熊住山洞》,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
2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認識生字,引導學生體會到漢字構字的美妙與樂趣。借助插圖,積累表示心情的詞語,聯(lián)系生活情感體驗,進行說話和寫話練習。
課 題18棉花姑娘課時第一課時
“大單元”
單元目標
人文主題:本單元圍繞“問號”這個主題編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三篇課文,課文融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于故事情節(jié)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解決了學生腦海里的許多小問號,也引發(fā)了學生更多的思考。
語文要素:一是借助圖畫閱讀課文;二是讀出祈使句的語氣,讀好多個角色之間的對話。另外,本單元要繼續(xù)訓練根據(jù)信息作簡單推斷這項閱讀能力,借助圖畫邊讀邊想,讀懂課文,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心情。
“大概念”
整課目標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
1.認識“棉、姑”等13個生字和病字頭1個偏旁;會寫“她、空”等7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祈使句請求的語氣,讀好文中角色的對話。
3.通過比較,初步體會“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的表達效果,并進行拓展說話。
4.了解不同的動物能消滅不同害蟲的科學常識。
課時目標1.認識“棉、姑”等13個生字和病字頭1個偏旁;會寫“她、空、還、干”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祈使句請求的語氣,讀好文中角色的對話。教學難點通過比較,初步體會“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的表達效果,并進行拓展說話。
前置學習1.朗讀課文三遍,讀通、讀順課文。
2.標出自然段序號,劃出本課生字詞,并給生字組詞。
3.自主完成課后練習題。“大情境”活動環(huán)節(jié)一活動一、課始檢查,以學定教。
1.檢測自學效果。
2.教師導入: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今天先請大家猜個謎語?
預設學生猜出答案是棉花。
3.教師導入:棉花不但好看,而且很有用。冬天,我們穿的棉衣、蓋的棉被都是用棉花做的,它很保暖。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和棉花有關的課文。
4.教師出示課文題目,學生齊讀課文題目。教師指導學生認讀“姑娘”,姑娘的“娘”讀輕聲,后鼻音。姑娘指的是女孩子,課文把棉花當成了一位姑娘(板書:棉花姑娘)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二活動二、問題驅動,激發(fā)興趣。
1.初讀課文。
(1)教師出示課文朗讀視頻,學生聽讀。
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難讀的生字,多讀幾遍;標出課文段落序號。
(2)教師出示課文,學生標注自然段。
(3)教師引導學生自由朗讀第1自然段。
教師引導:結合插圖,瞧,棉花姑娘發(fā)生了什么事?
預設:棉花姑娘生病了。
(板書:起因——棉花姑娘生病了)
教師引導:是啊,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她盼望有醫(yī)生來給她治病。你從中體會到棉花姑娘怎樣的心情?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可惡”“盼望”“啊”和標點符號,體會心情。
預設:急切、難過。
(4)教師引導學生朗讀第2-4自然段,注意新字新詞。
2.學習字詞。
(1)出示生字。
學生自由拼讀,識記生字。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認識的生字。
(2)出示詞語。
教師引導學生讀準詞語:先自己讀詞語,讀準字音,再同桌互相讀,互相糾正。
(3)學偏旁:“病”的部首是病字頭。病字頭的字還有哪些?
預設:疼、療。
3.識字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法來識記生字。
熟字比較:士—干
熟字換偏旁:他-亻+女=她
形聲字識字:娘、幫、驚。
熟字組新詞:奇——奇怪 驚奇 好奇
病——生病 病人 疾病
環(huán)節(jié)三活動三、合作探究,思辨解疑。
1.教師引導:棉花姑娘請哪些動物給她治病?最后誰治好了她的病?
預設1:棉花姑娘請燕子、啄木鳥和青蛙給她治病。
預設2:七星瓢蟲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2.教師引導:借助句式說主要內容。環(huán)節(jié)四活動四、拓展延伸,內化提升。
1.學習第2-4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經過。
(1)教師引導:燕子、啄木鳥和青蛙陸續(xù)來了,他們說了什么?請用“ ”畫出棉花姑娘說的話,用“ ”畫出其他小動物說的話。?
(2)結合情境,指導學生朗讀。
①“請你幫我捉害蟲吧!”教師提問:這句話用了“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
預設:棉花姑娘特別想有人來幫她。
教師引導:應該用請求的語氣朗讀。
②展示對話,教師相機指導:抓住“對不起”“只會”“請”等字詞,感受動物們的禮貌和心有余而力不足。
(3)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同桌合作,結合插圖,分角色朗讀第2-4自然段。可以演一演生病的棉花姑娘,想象蚜蟲把身上的葉子咬了一個大窟窿的畫面,讀出棉花姑娘急切的心情和請求的語氣,讀出燕子、啄木鳥和青蛙無可奈何的語氣。
(4)教師提問:為什么燕子、啄木鳥和青蛙都沒能幫助棉花姑娘治病呢?
預設:因為燕子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啄木鳥只會捉樹干里的害蟲,青蛙只會捉水田里的害蟲。
(板書:經過——燕子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 啄木鳥只會捉樹干里的害蟲 青蛙只會捉水田里的害蟲)
(5)教師引導學生做課中操,鞏固課文內容。
2.學寫字。
課件展示“她、空、還、干”,教師講解書寫要領。
板書
設計
教學
反思課 題18棉花姑娘課時第 二 課時
“大單元”
單元目標
人文主題:本單元圍繞“問號”這個主題編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三篇課文,課文融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于故事情節(jié)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解決了學生腦海里的許多小問號,也引發(fā)了學生更多的思考。
語文要素:一是借助圖畫閱讀課文;二是讀出祈使句的語氣,讀好多個角色之間的對話。另外,本單元要繼續(xù)訓練根據(jù)信息作簡單推斷這項閱讀能力,借助圖畫邊讀邊想,讀懂課文,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心情。
“大概念”
整課目標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
1.認識“棉、姑”等13個生字和病字頭1個偏旁;會寫“她、空”等7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祈使句請求的語氣,讀好文中角色的對話。
3.通過比較,初步體會“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的表達效果,并進行拓展說話。
4.了解不同的動物能消滅不同害蟲的科學常識。
課時目標1.會寫“身、星、久”3個字。
2.通過比較,初步體會“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的表達效果,并進行拓展說話。
3.讀出祈使句請求的語氣,讀好文中角色的對話。
4.了解課文中提到的科學常識。教學重點通過比較,初步體會“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的表達效果,并進行拓展說話。教學難點讀出祈使句請求的語氣,讀好文中角色的對話。前置學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出來或提出質疑。“大情境”活動環(huán)節(jié)一活動一、課始檢查,以學定教。
教師導入: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棉花姑娘》,回憶課文內容,棉花姑娘請了誰幫忙?
預設:燕子、啄木鳥和青蛙。
教師導入新課:大家掌握得很好,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棉花姑娘》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二活動二、問題驅動,激發(fā)興趣。
學習第5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結果。
教師提問:最后是誰幫助了棉花姑娘?他們是什么樣子的?讀第5自然段,找一找,畫一畫。
預設1:七星瓢蟲幫助了棉花姑娘。
預設2:一群圓圓的小蟲子,身上有七個斑點,就像七顆星星。
教師相機講解關于七星瓢蟲的相關知識。
(板書:七星瓢蟲吃棉花上的蚜蟲,結果——棉花姑娘的病好了)環(huán)節(jié)三活動三、合作探究,思辨解疑。
1.出示七星瓢蟲的圖片,請同學假設自己是七星瓢蟲進行介紹。
2.比較朗讀并積累。
碧綠的葉子——碧綠碧綠的葉子
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
教師提問:你還見過哪些事物也能用這兩個詞語來形容呢?照樣子,說一說。
預設:碧綠碧綠的小草、雪白雪白的浪花。
看圖拓展ABAB式詞語。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借助圖畫想象畫面,體會文中角色的心理,讀一讀課文吧!環(huán)節(jié)四活動四:拓展延伸,內化提升。
1.連一連,說一說。(課后第二題)
讀了課文,請同學們把每種動物對應的本領連一連吧。
(板書:不同動物消滅不同害蟲)
教師過渡:同學們剛才的認讀非常棒,接下來,我們學寫字。
2.學寫字。
課件展示“身、星、久”,教師講解書寫要領。
學生描紅,教師適時點評。板書
設計
教學
反思《18 棉花姑娘》當堂基礎性作業(yè)設計 一、基礎練習
1. 字詞樂園
看拼音寫詞語:mián huā、gū niang、bìng rén、hào qí、qīng wā。
比一比,再組詞:?。? ) 別( );醫(yī)( ) 巨( );干( ) 千( )。
2. 句子模仿秀:照樣子,寫句子。
例: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有許多可惡的蚜蟲。
( )生病了,( )有許多( )。
例:她多么盼望有醫(yī)生來給她治病??!
( )多么盼望( )啊!
3. 課文內容我知道
棉花姑娘請了( )、( )、( )來給自己治病,最后是( )治好了她的病。
燕子會捉( )的害蟲,啄木鳥會捉( )的害蟲,青蛙會捉( )的害蟲,七星瓢蟲會捉( )。
4. 背誦課文:背誦《棉花姑娘》中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蟲對話的段落。設計意圖
結合本課教學目標,注重基礎和重點,尤其是結合教材中的基本要求,重點考查:字詞的掌握,并進行積累。)《18 棉花姑娘》跨學科創(chuàng)新型作業(yè)設計一、閱讀黃金屋
讀課文片段,回答問題:
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有許多可惡的蚜蟲。她多么盼望有醫(yī)生來給他治病啊!
1. 是誰讓棉花姑娘生病的?
2. 猜想一下有哪些醫(yī)生會給棉花姑娘治病。
點亮思維:
想一想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以后,她會對七星瓢蟲說些什么感謝的話,把它們寫下來。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設計意圖
(跨學科融合性作業(yè)設計,融合寫作、朗誦、繪畫、表達等多種能力培養(yǎng))
(審美創(chuàng)造,發(fā)揮個人自學與小組合作、探究、展示,達到學語言、用語文的目的。)課 題19 咕咚 課時第一課時
“大單元”
單元目標
人文主題::本單元圍繞“問號”這個主題編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三篇課文,課文融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于故事情節(jié)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解決了學生腦海里的許多小問號,也引發(fā)了學生更多的思考。
語文要素:一是借助圖畫閱讀課文;二是讀出祈使句的語氣,讀好多個角色之間的對話。另外,本單元要繼續(xù)訓練根據(jù)信息作簡單推斷這項閱讀能力,借助圖畫邊讀邊想,讀懂課文,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心情。
“大概念”
整課目標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
1.認識“咕、咚”等14個生字和頁字旁1個偏旁,會寫“嚇、為”等7個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3.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的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jù)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
課時目標1.認識“咕、咚”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嚇、為、怕、家、象”5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借助插圖,厘清故事脈絡,了解故事內容。教學重點認識“咕、咚”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嚇、為、怕、家、象”5個字教學難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借助插圖,厘清故事脈絡,了解故事內容。
前置學習1.朗讀課文三遍,讀通、讀順課文。
2.標出自然段序號,劃出本課生字詞,并給生字組詞。
3.自主完成課后練習題。“大情境”活動環(huán)節(jié)一活動一、課始檢查,以學定教。
1.檢測自學效果。
2.教師導入: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預設1:看到了木瓜掉落。
預設2:聽到了咕咚一聲。
教師引導: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咕咚》,看看發(fā)生了怎樣有趣的故事。(板書:咕咚)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看圖猜讀的閱讀方法。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二活動二、問題驅動,激發(fā)興趣。
1.初讀課文:借助連環(huán)畫獨立讀課文。
教師提出朗讀要求。
2.學習字詞。
(1)出示會認字。
學生自由拼讀,識記生字。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認識的生字。
教師根據(jù)巡視情況進行補充:“領”是后鼻音。
(2)出示詞語。
教師引導學生讀準詞語:先自己讀詞語,讀準字音,再同桌互相讀,互相糾正。
去掉拼音,學生接龍讀詞語,教師檢查認讀情況。
3.識字方法。
教師過渡并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看圖識字:鹿 象
(2)形聲字識字:咕 咚 嚇 攔 領
(3)熟字比較:熟—熱 那—哪
(4)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經驗識記:掉發(fā)、扔掉、阻攔。
(5)組詞識字。環(huán)節(jié)三活動三、合作探究,思辨解疑。
1.教師引導:觀察課文插圖,找一找四幅插圖對應的段落。
預設:第一幅插圖——第1、2自然段;第二幅插圖——第3、4自然段;第三幅插圖——第5自然段;第四幅插圖——第6、7自然段。
2.教師出示句子,指導學生讀好輕聲和長句子。狐貍呀,山羊啊,小鹿哇,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
正好又有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咕咚!
3.教師引導:根據(jù)圖片和句子,按照順序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環(huán)節(jié)四活動四、拓展延伸,內化提升。
1.學習第1、2自然段。
(1)教師引導:讓我們跟著兔子來到湖邊,這時候一個成熟的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了湖里,咕咚!聽到咕咚聲,兔子是怎么做的?
預設:拔腿就跑。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第一幅插圖的內容:兔子聽到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學生自由讀第2自然段,抓住“一邊跑一邊叫”、語氣詞“啦”和嘆號,讀出兔子害怕、慌張的心情。
2.學習第3-5自然段。
(1)教師引導:其他小動物聽到兔子的叫喊聲有什么反應呢?請大家看第二幅插圖,讀讀第3-5自然段。
預設:小猴子、狐貍、山羊、小鹿、大象聽到兔子的叫喊聲,都跟著跑起來。
課件出示句子,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動物們想也不想、看也不看“咕咚”是誰,“咕咚”為什么可怕,只是看到別人逃命,就認為一定非常危險,從而慌成一團。(板書:大伙兒跟著跑)
(2)教師引導學生模仿第3自然段,看圖說話。
一聽,就 。他 ,?
:“ !”?
(3)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想象當時熱鬧的場面,再次朗讀第4自然段,讀出慌亂、熱鬧的語氣。
3.學寫字。教師逐一示范,講解“嚇、為、怕、家、象”的書寫要領。
學生描紅,教師適時點評。板書
設計
教學
反思課 題19 咕咚 課時第 二 課時
“大單元”
單元目標
人文主題::本單元圍繞“問號”這個主題編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三篇課文,課文融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于故事情節(jié)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解決了學生腦海里的許多小問號,也引發(fā)了學生更多的思考。
語文要素:一是借助圖畫閱讀課文;二是讀出祈使句的語氣,讀好多個角色之間的對話。另外,本單元要繼續(xù)訓練根據(jù)信息作簡單推斷這項閱讀能力,借助圖畫邊讀邊想,讀懂課文,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心情。
“大概念”
整課目標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
1.認識“咕、咚”等14個生字和頁字旁1個偏旁,會寫“嚇、為”等7個字。
2.通過圖畫、形聲字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3.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的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能根據(jù)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
課時目標1.會寫“沒、到”2個字。
2.借助插圖學習第5-7自然段,了解故事內容。
3.能根據(jù)課后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的道理。教學重點能根據(jù)課后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教學難點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不盲目跟從的道理。前置學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出來或提出質疑。“大情境”活動環(huán)節(jié)一活動一、課始檢查,以學定教。
教師導入: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今天它們又來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教師出示游戲課件,檢測學生在第一課時的學習效果。
學生認讀,教師指正點評。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象形字連線。
教師引導:大家表現(xiàn)得非常好,那你們還記得課文內容嗎?試著演一演吧!
教師過渡: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咕咚》。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二活動二、問題驅動,激發(fā)興趣。
1.學習第5自然段。
教師引導:讀第5自然段,想一想:正當小動物們都跟著跑的時候,野牛是怎么做的呢?結合第三幅插圖,畫出相關語句。
預設:野牛攔住大象,提出疑問。
預設:野牛很冷靜地提出疑問,小動物們很著急、不知所措地回答。
教師引導:野牛問的大伙兒中都有誰,問的什么?請同學們分角色扮演,說一說。
2.學習第6、7自然段,了解故事真相。
(1)教師引導:小動物們都沒看見“咕咚”,卻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自由讀第6、7自然段,結合第四幅插圖,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預設:大伙兒來到湖邊,終于知道了“咕咚”的真相,都笑了。
(2)教師引導:大伙兒是怎么知道事情的真相的?
預設:大家來到湖邊,正好又有一個木瓜從樹上掉進了湖里,咕咚。
(板書:大家回去看)
教師追問:“咕咚”究竟是什么?
預設:木瓜熟透了,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
(板書:熟透的木瓜)
(3)教師引導:觀察插圖,說一說:知道了真相,大伙兒都笑了。他們在笑什么呢?
學生交流匯報。環(huán)節(jié)三活動三、合作探究,思辨解疑。
1.教師提問: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匯報。
2.教師小結: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筋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跟從。
(板書:遇事要多動腦筋 不要盲從)
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看課本插圖講故事。各小組派代表上臺講故事。
3.展評環(huán)節(jié)四活動四:拓展延伸,內化提升。
1.學寫生字。
2.教師出示課件,分別展示“沒、到”,講解書寫重點。
3.學生描紅,教師適時點評。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5.展評板書
設計
教學
反思《19 咕咚 》當堂基礎性作業(yè)設計 一、基礎練習
1. 字詞小能手
看拼音寫詞語:tā men、gēn zhe、dà xiàng、dōu shì、
給多音字組詞:dōu( ) 都;dū( ) 。
2. 詞語搭配: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木瓜 ( )地跑 ( )一個木瓜
3. 根據(jù)課文內容判斷對錯
兔子只聽到“咕咚”一聲就跑起來,是因為它很勇敢。( )
“咕咚”是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 )
小動物們都沒弄清楚“咕咚”是什么,就跟著跑。( )
4. 口語表達:說一說,如果你是小動物中的一員,當大家都在盲目跟著跑的時候,你會怎么做?《19 咕咚 》跨學科創(chuàng)新型作業(yè)設計一、閱讀黃金屋
當小動物們都在盲目跟著跑的時候,如果你在現(xiàn)場,你會怎么勸它們呢?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二、寫話練習
想一想,當大家知道“咕咚”是木瓜掉進湖里的聲音后,小兔子會怎么想,怎么做?用幾句話寫一寫。
課 題20 小壁虎借尾巴課時第一課時
“大單元”
單元目標人文主題:本單元圍繞“問號”這個主題編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三篇課文,課文融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于故事情節(jié)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解決了學生腦海里的許多小問號,也引發(fā)了學生更多的思考。
語文要素:一是借助圖畫閱讀課文;二是讀出祈使句的語氣,讀好多個角色之間的對話。另外,本單元要繼續(xù)訓練根據(jù)信息作簡單推斷這項閱讀能力,借助圖畫邊讀邊想,讀懂課文,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心情。
“大概念”
整課目標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
1.認識“壁、借”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哪”,會寫“向、邊”等7個字。
2.通過多種方法猜生字的字音、字義,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的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4.了解壁虎、魚、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課時目標1.初讀課文,通過圖畫、形聲字等方法猜讀生字的讀音和意思。認識“壁、借”等12個生字和“哪”1個多音字,會寫“向、邊、行、草、趕”5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試著讀好帶問號的句子,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教學重點會寫“向、邊、行、草、趕”5個字。教學難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試著讀好帶問號的句子,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前置學習1.朗讀課文三遍,讀通、讀順課文、讀好長句子。
2.標出自然段序號,劃出本課生字詞,并給生字組詞。
3.自主完成課后練習題。“大情境”活動環(huán)節(jié)一活動一、課始檢查,以學定教。
1.檢測自學效果。
2.播放歌曲《小壁虎》。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有關壁虎的信息?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小壁虎借尾巴》。
3.學習“壁”“借”。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二活動二、問題驅動,激發(fā)興趣。
1.初讀課文。教師提出朗讀要求。
2.學習字詞。
(1)出示生字。學生自由拼讀,識記生字。
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學習多音字“哪”。
(3)出示詞語。
教師引導學生讀準詞語:先自己讀詞語,讀準字音,再同桌互相讀,互相糾正。
3.識字方法。
(1)形聲字識字:咬 趕 轉
(2)借助圖片,聯(lián)系上下文識字:撥 擺 爬
(3)結合語境,聯(lián)系上下文識字:咬 借環(huán)節(jié)三活動三、合作探究,思辨解疑。
1.借助第一幅插圖讀課文第1、2自然段,說說小壁虎身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板書:掙斷尾巴)
2.借助第二、三、四幅插圖讀課文第3~5自然段,說一說:小壁虎爬到了哪里?都找誰借過尾巴?結果怎么樣?
3.最后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借助第五、六幅插圖,讀課文第6、7自然段,找出答案吧!:讀第3~5自然段,一起來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吧!
4.小壁虎來到小河邊,向小魚借尾巴,他借到了嗎?
(板書:借尾巴——小魚 不能借 撥水)
5.小壁虎又爬到了哪里?找誰借尾巴?
(板書:老?!〔荒芙琛≮s蠅子)
6.教師引導:小壁虎最后爬到了哪里?找誰借尾巴?
(板書:燕子 不能借 掌握方向)環(huán)節(jié)四活動四、拓展延伸,內化提升。
1.教師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小壁虎的話時,語氣上揚,讀出他的天真活潑;讀老牛的話時,老牛的聲音要比小魚、小壁虎等的聲音低沉一些。
2.借助板書,練習說話。
3.指導書寫板書
設計
20 小壁虎借尾巴
掙斷尾巴
借尾巴——小魚 不能借 撥水
老?!〔荒芙琛≮s蠅子
燕子 不能借 掌握方向教學
反思課 題20 小壁虎課時第 二 課時
“大單元”
單元目標
人文主題:本單元圍繞“問號”這個主題編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三篇課文,課文融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于故事情節(jié)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解決了學生腦海里的許多小問號,也引發(fā)了學生更多的思考。
語文要素:一是借助圖畫閱讀課文;二是讀出祈使句的語氣,讀好多個角色之間的對話。另外,本單元要繼續(xù)訓練根據(jù)信息作簡單推斷這項閱讀能力,借助圖畫邊讀邊想,讀懂課文,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心情。
“大概念”
整課目標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
1.認識“壁、借”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哪”,會寫“向、邊”等7個字。
2.通過多種方法猜生字的字音、字義,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的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4.了解壁虎、魚、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課時目標1.會寫“過、找”2個字。
2.指導學生讀好對話、帶問號的句子,體會情感。發(fā)現(xiàn)文章反復的結構,借助圖片復述故事。
3.了解魚、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能根據(jù)課文內容展開想象,仿編故事。教學重點會寫“過、找”2個字,發(fā)現(xiàn)文章反復的結構,借助圖片復述故事。教學難點了解魚、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能根據(jù)課文內容展開想象,仿編故事。前置學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出來或提出質疑。“大情境”活動環(huán)節(jié)一活動一、課始檢查,以學定教。
1.聽寫詞語。
2.同學們對上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小壁虎借尾巴》。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二活動二、問題驅動,激發(fā)興趣。
1.學習第6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6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他去了哪里?“爬呀爬”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找出來讀一讀。
(2)指導學生朗讀:語速放慢,表現(xiàn)出小壁虎借尾巴的艱辛。環(huán)節(jié)三活動三、合作探究,思辨解疑。
2.學習第7自然段。
(1)說一說:小壁虎回家后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壁虎這時候是什么心情?
(板書:長出新尾巴)
(2)和同學分角色演一演這個故事吧!
(3)根據(jù)材料,練習說話。聽音頻,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松鼠和猴子尾巴的特點。如果小壁虎找他們借尾巴,我們可以怎樣寫呢?
預設1:小猴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抓住樹干蕩秋千呢!”
預設2:松鼠說:“不行不行,我的尾巴可以幫助我保持平衡,當我從高處跳下來時,尾巴就像我的降落傘。”
(板書:小小尾巴作用大)環(huán)節(jié)四活動四:拓展延伸,內化提升。
指導書寫生字: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過、找”。
2.教師逐一示范,講解書寫要領。小小尾巴作用大
3.學生描紅,教師適時點評。板書
設計
20 小壁虎借尾巴
艱辛 長出新尾巴 小小尾巴作用大教學
反思《20小壁虎借尾巴》當堂基礎性作業(yè)設計 一、基礎練習
1. 看拼音寫詞語
zhēng duàn bǎi zhe ā yí nán guò
( ) ( ) ( ) ( )
多音字組詞
難:nán( )nàn( ) 轉:zhuǎn( ) zhuàn( )
掙:zhēng ( )zhèng( )
3. 連詞成句
①吃草 ②老牛 ③樹下 ④在
正確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把借尾巴 ②小壁虎 ③告訴了 ④的事 ⑤媽媽
正確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小壁虎借尾巴》跨學科創(chuàng)新型作業(yè)設計寫一寫,畫一畫。
課文結構清晰,其中第3-5自然段情節(jié)反復,可以作為學生仿說仿寫的范例。
仿寫前,我先讓孩子們課下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查閱相關的資料,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樣子和作用。然后請孩子們展開想象:小壁虎可能還會向誰借尾巴呢?請仿照課文寫一寫,畫一畫吧。
設課 題語文園地八課時第一課時
“大單元”
單元目標人文主題:本單元圍繞“問號”這個主題編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三篇課文,課文融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于故事情節(jié)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解決了學生腦海里的許多小問號,也引發(fā)了學生更多的思考。
語文要素:一是借助圖畫閱讀課文;二是讀出祈使句的語氣,讀好多個角色之間的對話。另外,本單元要繼續(xù)訓練根據(jù)信息作簡單推斷這項閱讀能力,借助圖畫邊讀邊想,讀懂課文,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心情。
“大概念”
整課目標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
1.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認識生字,通過部件組合和拆分成新字的方法,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引導學生體會到漢字構字的美妙與樂趣。
2.區(qū)分4組形近字的字形,了解字義,能準確選字組詞填空。
3.借助插圖,積累表示心情的詞語,聯(lián)系生活情感體驗,進行說話和寫話練習。
4.借助拼音,正確朗讀、背誦古詩《畫雞》。
5.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童話故事《小熊住山洞》,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
課時目標1.認識“吵、現(xiàn)”等8個生字,鞏固“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會寫“頁。戶”兩個字。
2.通過比一比、填一填,區(qū)別形近字。
3.借助插圖,積累表示心情的詞語。教學重點鞏固“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會寫“頁。戶”兩個字。教學難點借助插圖,積累表示心情的詞語。
前置學習1.自主學習本課內容。
2.背誦日積月累。“大情境”活動環(huán)節(jié)一活動一、課始檢查,以學定教。
1.檢測自學效果。
2.聽寫本單元學習難寫、易錯字詞。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二活動二、問題驅動,激發(fā)興趣。
學習“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識字加油站”中的生字,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后明確:這些字通過加一加、減一減可以組成新字。
(2)教師引導學生認讀8個會認字,并給它們組詞。還有哪些生字可以用上這兩種識字方法呢?請大家交流一下吧!環(huán)節(jié)三活動三、合作探究,思辨解疑。
2.學習“字詞句運用”
1.通過比一比、填一填,區(qū)別形近字。
2.教師引導學生完成課本上的練習,請同學觀察每組兩個生字的異同。全班齊讀詞語。
教師小結:遇到這樣類似的字寶寶,我們一定要從字音、字形、字義三個方面仔細區(qū)別,千萬不要把它們弄混。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皇妆孀謨焊?我們來讀一讀吧!
課件出示兒歌,學生朗讀。
仔細觀察課本上小朋友的四個表情,猜一猜她的心情。你有過上述這些心情嗎?說一說,寫一寫。環(huán)節(jié)四活動四、拓展延伸,內化提升。
教師指導學生書寫“頁、戶”。
1.出示“頁、戶”2個字,教師范寫,提示書寫要點,學生書空。
2.學生練寫。教師巡視評價,提醒學生運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板書
設計
語文園地八
加一加 減一減 形近字課 題語文園地八課時第 二 課時
“大單元”
單元目標
人文主題:本單元圍繞“問號”這個主題編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三篇課文,課文融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于故事情節(jié)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解決了學生腦海里的許多小問號,也引發(fā)了學生更多的思考。
語文要素:一是借助圖畫閱讀課文;二是讀出祈使句的語氣,讀好多個角色之間的對話。另外,本單元要繼續(xù)訓練根據(jù)信息作簡單推斷這項閱讀能力,借助圖畫邊讀邊想,讀懂課文,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心情。
“大概念”
整課目標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
1.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認識生字,通過部件組合和拆分成新字的方法,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引導學生體會到漢字構字的美妙與樂趣。
2.區(qū)分4組形近字的字形,了解字義,能準確選字組詞填空。
3.借助插圖,積累表示心情的詞語,聯(lián)系生活情感體驗,進行說話和寫話練習。
4.借助拼音,正確朗讀、背誦古詩《畫雞》。
5.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童話故事《小熊住山洞》,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
課時目標1.借助拼音,正確朗讀、背誦古詩《畫雞》。
2.學生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童話故事《小熊住山洞》。
3.和大人一起邊讀邊思考,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學重點會寫“交、父”兩個字,借助拼音,正確朗讀、背誦古詩《畫雞》。教學難點和大人一起邊讀邊思考,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前置學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出來或提出質疑。“大情境”活動環(huán)節(jié)一活動一、課始檢查,以學定教。
1.聽寫詞語。
2.演出即將開始,有一位神秘嘉賓來到幕后介紹自己,大家快來猜一猜他是誰吧!
3.課件出示唐寅個人簡介,教師指名讓學生大聲朗讀。二次備課環(huán)節(jié)二活動二、問題驅動,激發(fā)興趣。
1.猜謎語:你能猜出來他畫的是什么動物嗎?
2.教師范讀,學生模仿老師的節(jié)奏和語調練習誦讀。
3.學生自由練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4.想象交流:請你一邊朗誦古詩,一邊看圖,觀察大公雞的樣子,想象公雞打鳴叫醒千家萬戶的情景。
5.理解第一、二句詩的意思。
6.理解第三、四句詩的意思。
教師總結:《畫雞》是一首題畫詩,描繪了雄雞優(yōu)美高潔的形象,贊頌了輕易不鳴、鳴則動人的品格,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懷。
7.學生齊聲誦讀古詩,背誦古詩。環(huán)節(jié)三活動三、合作探究,思辨解疑。
1.《小熊住山洞》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教師引導:讀完了故事,你知道小熊一家為什么想砍樹嗎?
3.教師引導:為什么熊爸爸的房子一直沒蓋好呢?
預設:春天,樹上開滿了花。
夏天,樹上長滿了綠油油的葉子。
秋天,樹上結著紅紅的果子。
冬天,小鳥要在樹上過冬,大樹就是小鳥的家。
4.為什么熊爸爸一次又一次沒有砍樹呢?
預設1:熊爸爸不想砍樹。
預設2:砍樹是不對的。
預設3:我們要保護大樹。
5.通過這個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預設1:我們要愛護環(huán)境。
預設2:我們不能太自私,不能只想著自己。
預設3:我們也要多為別人著想,大家才能喜歡自己。環(huán)節(jié)四活動四:拓展延伸,內化提升。
1.教師指導學生書寫“交、父”2個字,提示重點筆畫。
2.學生練寫,教師巡視糾正。板書
設計
語文園地八
輕易不鳴 鳴則動人
愛護環(huán)境 為別人著想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