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同步單元練習試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9.3 大氣壓強課時訓練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9.3 大氣壓強課時訓練,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大氣壓強的測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大氣壓強的存在
1.地球周圍包圍著一層厚厚的大氣,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動性,大氣會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這個壓強叫做 。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奧托·格里克做了著名的 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且很大。
【答案】大氣壓強(大氣壓);馬德堡半球。
【解析】地球周圍的一層厚厚的大氣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會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這個壓強叫做大氣壓強。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奧托·格里克做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且很大。
2. 在玻璃杯中盛滿水,用張紙片蓋著,再倒過來,杯中的水不會流出來,這是因為( )
A.紙片太輕B.杯中水太少
C.紙片粘住了杯子D.大氣壓力托住紙片
【答案】D
【解析】杯內無氣體,杯內外產生了壓強差,外界大氣對紙產生了向上的托力托住了紙片。故選D。
3.下列裝置中,不是利用大氣壓強工作的是( )
A 用注射器注射藥液 B 吸管吸飲料 C 吸盤掛鉤 D 吸塵器
【答案】A。
【解析】A選項用注射器注射藥液,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針頭對人體的壓強;其他B、C、D選項都是利用大氣壓強工作的。
故選A。
4.小王同學暑期在云南騰沖旅游時,從海拔3780米高的高黎貢山峰帶了個擰緊蓋子的塑料瓶(如圖1(a)所示)下山,當晚回到海拔1600米的騰沖縣城時,發(fā)現(xiàn)隨身攜帶塑料瓶的形狀發(fā)生了變化(如圖1(b)所示)。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隨著海拔高度的降低,空氣密度______,大氣壓也隨之________;而瓶內氣體由于密閉,氣壓幾乎___________,因此是__________導致塑料瓶發(fā)生如此變化。
【答案】增大;增大;不變;大氣壓的增大。
【解析】大氣壓強的大小與海拔高度有關,海拔高度越高,大氣壓強就越小。小王帶了個擰緊蓋子的塑料瓶下山,隨著海拔高度的降低,空氣密度增大,大氣壓也隨之增大;而瓶內氣體由于密閉,氣壓幾乎不變,因此是大氣壓變大導致塑料瓶形狀發(fā)生了變化。
圖2
(a) (b)
圖1
5. 如圖2所示的“負壓病房”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所謂“負壓病房”是指病房內的氣壓低于病房外的氣壓。這樣既能保證向室內提供新鮮空氣,還能在特殊裝置下,實現(xiàn)將病房內被污染的空氣通過專門通道排放到固定地方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醫(yī)護人員交互感染,為防控提供了最“硬核”的支撐。
從空氣流通的角度分析,“負壓病房”能有效阻斷病毒傳播到室外的原因是( )
A. 病房內的氣壓低于病房外的氣壓,室外新鮮空氣可以流入室內
B. 病房內的氣壓低于病房外的氣壓,室內空氣可以直接流入室外
C. 病房內的氣壓高于病房外的氣壓,室外新鮮空氣可以流入室內
D. 病房內的氣壓高于病房外的氣壓,室內空氣可以直接流入室外
【答案】A。
【解析】氣體都是從氣壓高處流向氣壓低處,“負壓病房”由于室內氣壓小于室外大氣壓,室外空氣向室內流動,室內空氣不向室外流動,這樣可防止室內空氣中的病毒擴散到室外;
所以選項A正確,B、C、D都錯誤;
故選A。
6. 如圖所示,將試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燈火焰上方加熱3~5s后,立刻豎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在某深度處不動。
(1)你猜想可能產生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
(2)你猜想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在試管內上升試管內氣體壓強減?。唬?)在大氣壓作用下使水上升.
【解析】試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燈上方加熱3~5秒后,管內氣體跑出一部分,當豎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某深度中不動時,管內溫度降低,氣壓減小,外界大氣壓不變,大氣壓壓著水進入管內。
二、 大氣壓強的測量
7. 大氣對你一只手掌的上表面的壓力最接近以下哪個數(shù)值( )
A. 10 N B. 100 N C. 1 000 N D. 10 000 N
【答案】C
【解析】1標準大氣壓是1.0×105Pa,通常情況下,一只手掌的長約10cm,寬約10cm,面積約為100cm2,即0.01m2。故一只手掌的上表面受到的大氣壓力F=PS=1.0×l05Pa×0.01m2=1000N,最接近于1000N;故選C.
8.如圖所示是托里拆利實驗過程,根據(jù)圖示完成下面的問題。
甲 乙 丙 丁
(1)實驗中測得玻璃管內水銀柱的高度為_____mm。
(2)通過計算可知當時的氣壓為_____pa(ρ水銀=13.6g/cm3,g=10N/kg)。
(3)實驗過程中,若像圖丁中一樣將玻璃管傾斜,則水銀柱的高度將_____,水銀柱的長度將_____。(均選填“變長”、“變短”或“不變”)
(4)若實驗過程中,玻璃管中的水銀沒有裝滿,則測量的大氣壓值比真實值要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760 ;(2)1.01×105;(3)不變,變長;(4)偏小。
【解析】(1)由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水銀柱的高度為760mm。
(2)當時的氣壓為p大=ρ水銀g h水銀= 13.6×103kg/m3×9.8N/kg×0.76m=1.01×105pa。
(3)如圖所示,玻璃管傾斜,管中水銀柱長度將增大,但是高度不變。
(4)若實驗過程中,玻璃管中的水銀沒有裝滿,當?shù)共迦胨y槽中時,玻璃管中會存在少量空氣,空氣會產生一定的向下的壓強,使管中水銀柱高度減小,則測量的大氣壓值比真實值要偏小。
9. 用來測定__________的儀器叫氣壓計,常用的氣壓計有________和________。如圖6所示,滅火器上的儀表實際上是__________。
【答案】大氣壓強,水銀氣壓計,無液氣壓計,無液氣壓計。
【解析】用來測定大氣壓強的儀器叫氣壓計,常用的氣壓計有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滅火器上的儀表實際上是一種無液氣壓計。
圖7
圖6
10.如圖7所示,小楊在玻璃瓶中倒入適量紅色的水,將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緊瓶口,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適當位置,便制成了簡易氣壓計。根據(jù)玻璃管內水柱h的高低,可以判斷外界大壓強的大小。
(1)小楊發(fā)現(xiàn)玻璃管內水柱h的高度太小,你應該怎樣改進: 。
(2)如果大氣壓變小,則玻璃管內水柱將_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
(3)將簡易氣壓計從一樓移到四樓過程中,發(fā)現(xiàn)玻璃管內水柱升高,說明 。
(4)小楊將簡易氣壓計放在陽光下,過一會兒,他發(fā)現(xiàn)玻璃管內水柱發(fā)生了變化,這現(xiàn)象說明,簡易氣壓計的測量結果會受到 影響。
【答案】(1)向瓶內吹適量的氣體;(2)升高;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3)溫度。
【解析】(1)玻璃管內水柱h的高度太小,表明紅水升到玻璃管的高度不夠,可以向瓶內吹適量的氣體,增大瓶內上方空氣壓強,瓶內液體就會被擠壓到玻璃管里,沿著玻璃管上升。
(2)因為瓶內氣體的壓強基本不變,大小等于玻璃管內水柱的壓強與大氣壓強之和。如果大氣壓變小,則玻璃管內水柱的壓強變大,所以玻璃管內水柱將升高。
(3)將簡易氣壓計從一樓移到四樓過程中,高度增加,管內水柱高度會升高,說明大氣壓減小,即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4)將簡易氣壓計放在陽光下,過一會兒,瓶內氣體溫度升高,壓強增大液柱升高,說明簡易氣壓計的測量結果會受到溫度的影響。
11.小明在學習完“大氣壓強”后,從網(wǎng)絡上查閱到我國主要城市中心區(qū)平均海拔高度及通常情況下的大氣壓值和水的沸點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下表:
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
①水的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是 。
②海拔高度為3000米處,水的沸點可能是 。
A.75℃ B. 83℃ C.90℃ D.100℃
③用橡皮薄膜將一定質量的氣體密封在玻璃瓶內,如圖8所示。若將此瓶從上海帶到拉薩,將會觀察到瓶口上的橡皮膜 (選填“向上凸起”或“向下凹陷”)。這是因為 。
圖8
【答案】①大氣壓越低,水的沸點越低;②C;③向上凸起;海拔高度越高,大氣壓越小,所以瓶外氣壓小于瓶內的氣體壓強,橡皮膜向上凸起。
【解析】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變化關系進行分析即可作答。
①根據(jù)表中最后兩列的數(shù)據(jù)變化關系可分析知水的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是:水的沸點隨著氣壓的降低而降低。
②根據(jù)表中第2、3兩列的數(shù)據(jù)變化關系可知,大氣壓與海拔高度的關系是:氣壓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海拔高度為3000米處于蘭州和拉薩之間,則該處水的沸點應處于88.4~95.2℃。故選C。
③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上海的大氣壓高于拉薩的,即海拔高度越高,大氣壓越小,將此瓶從上海帶到拉薩,由于瓶外的氣壓變小,所以橡皮膜向上凸起。
12.將盛水的燒瓶加熱,水沸騰后把燒瓶從火焰上拿開,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燒瓶倒置后向瓶底澆上冷水,如圖9所示。關于燒瓶內的水,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一直沸騰,澆上冷水時,水面氣壓增大,水會停止沸騰
B.先停止沸騰,澆上冷水時,水面氣壓增大,水會再次沸騰
C.因沒有繼續(xù)加熱,澆上冷水時,水的內能減小,不會沸騰
D.先停止沸騰,澆上冷水時,水面氣壓減小,水會再次沸騰
圖9
【答案】D
【解析】液體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繼續(xù)吸收熱量。液體的沸點跟氣壓的大小有關,氣壓增大,沸點升高;氣壓減小,沸點降低。
盛有水的燒瓶放在火焰上加熱,達到沸點,繼續(xù)吸熱,水沸騰,沸騰后把燒瓶從火焰上拿開,瞬間水的溫度還保持在沸點,但無法繼續(xù)吸收熱量,此時停止沸騰;當向瓶底澆冷水時,瓶內氣體溫度突然降低,氣壓減小,瓶內液面上方氣壓減小,導致沸點降低,所以水重新沸騰。
故選D。
13. 如圖所示,把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通過橡皮塞插入裝有紅色水的玻璃瓶中,從管口向瓶內吹入少量氣體后,瓶內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為h。把這個自制氣壓計從1樓帶到5樓的過程中(對瓶子采取了保溫措施),觀察到管內水柱的高度發(fā)生了變化,如下表所示,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往瓶內吹氣后,瓶內氣壓小于瓶外大氣壓
B.水柱高度h增大,說明大氣壓降低了
C.上樓的過程中,給瓶子保溫是為了避免溫度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內外的氣體壓強差越大
【答案】A
【解析】(1)如果瓶內水的溫度變化,由于熱脹冷縮會引起玻璃管中水柱的變化,如果瓶口密封不嚴,會使瓶內氣壓變化影響實驗結果;
(2)知道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瓶中水面上方是空氣,如果此處的氣壓等于瓶外的大氣壓,管內和瓶內的水面應該相平?,F(xiàn)在是管內的水面高,說明瓶內的氣壓高于瓶外大氣壓。
A選項:從管口向瓶內吹入少量氣體后,瓶內氣壓大于瓶外大氣壓,則豎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將上升,故A錯誤;
B與D選項:由于高度增加,大氣壓減小,則瓶內的氣壓高于瓶外大氣壓;管內的水面變高;所以玻璃管內水柱的高度增加,說明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變小,故BD正確;
C選項:由于熱脹冷縮會引起玻璃管中水柱的變化影響實驗結果,所以在拿著它上下樓時,應保持瓶中的水的溫度不變,故C正確。
所以選A。
14.亞里士多德為了解釋抽水現(xiàn)象,提出了“自然界厭惡真空”理論,意思是只要液面上方出現(xiàn)真空,與真空接觸的液體就會流上去填補真空。
①可以用“自然界厭惡真空”理論來解釋的現(xiàn)象是 (選填“A”、“B”或“C”)。
A. 回聲的產生B. 彩虹的形成C. 利用吸管吸飲料
②可以推翻“自然界厭惡真空”理論的實驗是 (選填“A”、“B”或“C”),理由是 。
A. 托里拆利實驗B. 富蘭克林雷電實驗C. 馬德堡半球實驗
【答案】①C;②A;做托里拆利實驗時,玻璃管內上方有一段是真空,但是玻璃管中的水銀沒有去填補,所以與亞里士多德觀點不相符,可以推翻其觀點。
【解析】①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自然界是厭惡真空的”。他認為在自然界中,接觸到真空的液體就會自己填補,會上升。
A.回聲的形成是聲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聲被障礙物反射回來,與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不符。
B.彩虹是太陽光的色散,與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不符。
C.用吸管吸飲料時,吸管內的氣壓減小,飲料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嘴里,與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相符。
故選C。
②A選項:托里拆利實驗,當外界大氣壓是一個標準大氣壓,能支持76cm高的水銀柱,玻璃管的長度是1m,玻璃管內上方有一段真空,水銀沒有去填補,亞里士多德認為接觸到真空的液體就會自己填補,所以托里拆利實驗能推翻亞里士多德理論。
B選項:富蘭克林風箏雷電實驗是大氣中的放電現(xiàn)象,與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不相關。
C選項:馬德堡半球實驗是證明大氣壓的存在,并且證明大氣壓很大,與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不相關。
故選A。
15. 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想探究大氣壓強的大小,他們拿來一個帶掛鉤的吸盤,將吸盤緊壓在厚玻璃板的下表面,用一個可裝細沙的購物袋掛在掛鉤下。如圖所示,向袋里逐漸注入細沙直至吸盤被拉下來,由此可得到大氣壓的大小。(吸盤掛鉤及購物袋的質量忽略不計)
(1)本實驗主要的測量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
(2)需要直接測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氣壓的表達式p=__________;
(4)如果測出的大氣壓值比實際氣壓小,實驗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是______。
【答案】(1)彈簧測力計,刻度尺;(2)細沙的重力,吸盤的直徑;(3)eq \f(4G, πD2);(4)可能吸盤內的空氣沒有完全擠出(或吸盤漏氣) 等。
【解析】(1)實驗原理是公式p=F/S,重物剛好拉下吸盤的力就是大氣壓對吸盤的壓力,作用面積S則是吸盤的面積,故需彈簧測力計與刻度尺。
(2)測量的物理量:所掛物體的總重即拉力F,吸盤的直徑d;
(3)大氣壓的表達式:p=F/S=G/πr2=4G/πd2;
(4)測量值偏小,可能吸盤內的空氣沒有完全擠出(或吸盤漏氣) 等。
16.(2022·武威中考)如圖所示,為廚房常用吸盤掛鉤。吸盤能夠吸在墻壁上,是因為吸盤內部的氣壓_______外界大氣壓,吸盤受到的摩擦力______吸盤和重物受到的總重力(兩空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小于;等于。
【解析】將吸盤內的空氣排干凈,此時吸盤內部空氣非常少,吸盤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大氣壓將吸盤壓在墻壁上。
將吸盤和重物當成一個整體,對整體受力分析,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吸盤和物體的總重力和墻面的摩擦力,吸盤和物體處于平衡態(tài),故吸盤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吸盤和重物受到的總重力。
17.(2022·棗莊)如圖是測量大氣壓強的實驗裝置,玻璃管長約1米,槽內裝有水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將玻璃管從豎直位置適當向右側傾斜,玻璃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仍為760mm
B. 若將玻璃管向上提2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內水銀面以下,則玻璃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變?yōu)?80mm
C. 在實驗中,若玻璃管內混入少量空氣,所測的大氣壓值偏大
D. 將此裝置從山腳移到山頂,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變大
【答案】A
【解析】在托里拆利實驗中,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是指管內水銀面到水銀槽中水銀面的垂直高度,玻璃管水銀上方是真空,所以玻璃管內水銀柱的高度由大氣壓決定。
A.當把玻璃管傾斜時,大氣壓不變,水銀柱產生的壓強與大氣壓強相等,故水銀柱的高度不變,所以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不發(fā)生變化,仍為760mm,故A正確;
B.向上提起一段距離,管口未離開水銀面,水銀柱的高度差不變,產生壓強始終等于大氣壓,管內封閉水銀柱長度不變, 仍為760mm,故B錯誤;
C.若玻璃管內混入少量空氣,空氣也會產生壓強,所以大氣壓支持的水銀柱高度會降低,測出的大氣壓值偏小,故C錯誤;
D.由于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將該裝置從山腳移到山頂,玻璃管中水銀柱的液面將下降,即玻璃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變小,故D錯誤。
故選A。
18.(2021·湖南長沙)如圖所示,小雪用放在水平面上的兩個實驗裝置來觀察并研究大氣壓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中大氣壓變大時,玻璃管內的液面會上升
B.乙圖中大氣壓變小時,玻璃管內的液面會下降
C.把乙裝置從高山腳下拿到高山頂上,玻璃管內外液面高度差一定變小
D.乙裝置更能準確地測量出大氣壓的值
【答案】A
【解析】A.甲圖中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就是大氣壓強,大氣壓變大時,玻璃管內的液面會上升,壓強就越大,故A正確;
B.乙圖中大氣壓變小時,由于瓶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玻璃管內的液面會上升,故B錯誤;
C.由于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把乙裝置從高山腳下拿到高山頂上,玻璃管內外液面高度差一定大,故C錯誤;
D.因為玻璃瓶內外氣壓不等,乙裝置更能大概顯示氣壓隨高度變化的情況,不能準確地測量出大氣壓的值,故D錯誤。
故選A。
19.(2021·上海中考真題) 小明在高海拔地區(qū)旅行,發(fā)現(xiàn)雞蛋煮不熟,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煮熟雞蛋需要達到一定溫度,水溫達到沸點后,溫度不在上升,不同氣壓下沸點不同,下表是水的沸點和氣壓之間的關系。
(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中水的沸點與上方氣體壓強的關系,得出初步結論:____________。
(2)說明高原地區(qū)雞蛋煮不熟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為了讓雞蛋煮熟,他應該去選一個什么樣的鍋?________
A. 更耐燒的鍋 B. 比熱容大的鍋 C. 鍋內氣壓高的鍋
【答案】(1)同一地點,大氣壓越高,沸點就越高;大氣壓越低,沸點就越低。(2)高原大氣壓較低,水的沸點低,所以雞蛋煮不熟。(3)C.
【解析】(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地點,大氣壓越高,沸點就越高;大氣壓越低,沸點就越低。
(2)高原大氣壓較低,水的沸點低,所以雞蛋煮不熟。
(3)AB.耐燒的鍋和比熱容大的鍋不會提高水的沸點,不能使雞蛋快速煮熟,故AB不符合題意;
C.內部氣壓高的鍋,因為鍋內氣壓大,水的沸點高,可以使雞蛋快速煮熟,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20.(2022南通中考)小明利用標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繩、橡皮帽等器材,對大氣壓的值進行測量。
(1)該實驗還缺一個實驗器材是______;
(2)實驗前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端,目的是______,然后用橡皮帽封住小孔;
(3)該實驗必須在水平方向進行測量,而不是豎直方向,這是為了 ______;
(4)下面是記錄實驗情況的表格,請將其中兩項空白處內容補充完整。
(5)小明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做此實驗時測得的大氣壓值誤差很大,對此小明與同學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②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沒有讀準; ④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可能會使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的是 ______。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刻度尺; (2)排盡筒內空氣;(3)防止活塞重力的影響;(4)有刻度部分的長度/cm (5)1.2×105;(6) C.
【解析】(1)該實驗還缺一個實驗器材是刻度尺;
(2)實驗前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端,目的是排盡筒內空氣,然后用橡皮帽封住小孔;
(3)該實驗必須在水平方向進行測量,而不是豎直方向,這是為了防止活塞重力的影響;
(4)根據(jù)記錄實驗情況的表格,其中兩項空白處內容為:有刻度部分的長度/cm; 1.2×105;
注射器的容積為V=2.5 ml=2.5cm3,對應有刻度部分的長度為4cm,
故活塞的橫截面積為S= eq \f(V,L) = eq \f(2.5cm3, 4cm) =0.625cm2=0.625×10-4m2
計算出大氣壓強的值為: p大氣= eq \f(F,S) = eq \f(7.5N, 0.625×10-4m2)=1.2×105Pa
(5)小明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做此實驗時測得的大氣壓值誤差很大,會使測量值大于真實值的可能原因是: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沒有讀準;所以選C.城市
海拔高度(米)
大氣壓(千帕)
水的沸點(℃)
上海
4.5
100.53
100
成都
505.9
94.77
98.4
貴陽
1071.2
88.79
96.6
蘭州
1517.2
84.31
95.2
拉薩
3658.0
65.23
88.4
樓層
1
2
3
4
5
管內與瓶內水面
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水面壓強(Pa)
0.51×105
1.01×105
2.03×105
水的沸點(℃)
81
100
120
大氣壓力
F/N
注射器容積
V/ml
______
活塞面積S/cm2
大氣壓強
p/Pa
7.5
2.5
4
0.625
______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9.3 大氣壓強課后練習題,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9.3 大氣壓強鞏固練習,共3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九章 壓強9.3 大氣壓強優(yōu)秀復習練習題,文件包含93大氣壓強分層作業(yè)-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原卷版docx、93大氣壓強分層作業(yè)-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