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同步教學課件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授課課件ppt
展開
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授課課件ppt,文件包含41常見地貌類型pptx、fastmp4、喀斯特地貌mp4、黃河mp4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5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3-4種地貌,說明其景觀的主要特點。
1.識別常見地貌類型;2.描述常見地貌景觀的特點,了解常見地貌景觀的分布。
在適當條件下,可溶性巖石的物質溶于水并被帶走,或重新沉淀,從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態(tài)各異的地貌。
喀斯特—Karst巖石裸奔的地方
分析世界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選址貴州平塘的原因
1.簡述大窩凼的氣候和地貌特點。
提示:結合大窩凼所處區(qū)域分析。
①氣候:大窩凼位于我國云貴高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因海拔較高,緯度較低,溫度適宜,四季如春。②大窩凼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坑。
2.分析大窩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優(yōu)勢。
提示:從地形對工程量、施工難度等方面分析。
①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開挖量??;②場地構造穩(wěn)定,開挖形成的邊坡穩(wěn)定性好。
3.簡述大窩凼在排水方面的優(yōu)勢。
提示:從地質條件角度分析。
①喀斯特地質條件雨水易向地下滲透;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條件好。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種侵蝕、堆積地貌。
每年,黃河水將超過億噸的泥沙從黃土高原搬運到入海口。這些泥沙以平均每年兩三千米的速度把海岸線向前推進,也為我國新增幾十平方千米的”年輕“土地。
在干旱地區(qū),以風力為主形成的各種地貌統(tǒng)稱為風沙地貌。
認識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風沙地貌
1.概述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
此處河谷變寬,河道彎曲,谷底平坦,分布有河漫灘和沙洲。
2.推測該沙丘的沙源地,并說明理由。
江心沙洲與河谷、河漫灘。
①此處河道彎曲,泥沙沉積;②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灘泥沙裸露;③冬春季氣候干旱多大風;④地表缺乏植被保護。
3.推測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導風向。
4.簡要說明丹娘沙丘的形成過程。
每年冬春季節(jié),氣候干旱多大風,大風經過地區(qū)植被稀少,加上經過江面,受阻擋較少,形成渦旋上升氣流;氣流攜帶沙丘和河灘上的沙粒,受江邊山地地形阻擋,風速減緩,沙粒堆積于山坡日積月累形成沙丘。
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種地貌,統(tǒng)稱為海岸地貌。
在適當條件下,可溶性巖石的物質溶于水并被帶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地貌。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經侵蝕、搬運、和堆積過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
在干旱地區(qū),風力對地表物質的侵蝕、搬運和堆積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地貌。
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如我國西北地區(qū)。
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不同地段的地貌有顯著差異。
碳酸鹽巖出露地區(qū)。如我國云貴高原和滇南谷地。
地表喀斯特:溶溝、洼地、峰叢、峰林、孤峰、殘丘。地下喀斯特:溶洞、石鐘乳、石幔、石簾、石筍、石柱。
上游V形河谷,中下游沖積平原、河曲、牛軛湖,河口三角洲。
風沙侵蝕地貌:風蝕柱、風蝕蘑菇、雅丹。風沙堆積地貌:新月形沙丘。
海岸侵蝕地貌:海蝕崖、海蝕平臺、海蝕穴、海蝕柱、海蝕拱橋。海岸堆積地貌:海灘、沙壩。
【2016?江蘇卷改】中國山水畫家多師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圖1為我國四幅山水畫作品。讀圖答題。
1. 畫中描繪喀斯特地貌的是A.① C. ③ D.④
2. 該類地貌類型形成主要原因是 A. 冰川作用 B. 風力作用 D. 生物作用
1. 修建水庫前,該地區(qū)山前平原地表形態(tài)屬于A. 喀斯特地貌 C. 風沙地貌 D. 海岸地貌
【2019?全國卷II改】霍林河發(fā)源于大興安嶺,為山前半干旱區(qū)及部分半濕潤區(qū)的平原帶來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庫和灌溉的影響,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斷流。斷流期間,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據此完成下面各題。
1.面積仍在擴大的平坦面是 B.T1 C.T2 D.T32.該斷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時期為 B.T2形成時期 C.T1形成時期 D.T0形成時期
【2018?全國卷I】圖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單側斷面。該河段兩岸依次分布著海拔不同的四個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積著河流沉積礫石。礫石的平均礫徑T3>T0>T2>T1。洪水期河水僅能淹沒T0。據此完成下題。
【2014?全國卷I】圖中所示區(qū)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風,年平均大風(大于等于8級)日數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鐵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間的路段風沙災害較為嚴重,且主要為就地起沙,風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圍內。
(1)分析錯那湖東北部沿岸地區(qū)冬春季風沙活動的沙源。
①多條河流在此注入錯那湖,泥沙沉積,河口三角洲面積較大;②冬春季節(jié)河流水位低,河灘泥沙裸露;③錯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區(qū)水深較淺)出露的湖灘泥沙面積較大。
(2)說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①冬春季氣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護;②大風多,湖面較寬闊,西風經湖面無阻擋,沙源東部為河谷,風力強勁。
【2016?全國卷I】貝殼堤由死亡的貝類生物在海岸帶堆積而成。在沿海地區(qū)經常分布著多條貝殼堤,標志著海岸線位置的變化。圖1示意渤海灣沿岸地區(qū)貝殼堤的分布。
1.在任一條貝殼堤的形成過程中,海岸線 A.向陸地方向推進 B.向海洋方向推進 D.反復進退
相關課件
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教案配套ppt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形成原理,形成過程,·分布最為廣泛,地下喀斯特地貌,--《徐霞客游記》,·長江中上游,·山區(qū),·“V”形河谷,·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備課課件ppt,文件包含41常見地貌類型課件預覽課件太大網頁無法呈現預覽增加預覽文件pdf、41常見地貌類型分層聯(lián)系解析版-上好課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41常見地貌類型分層聯(lián)系原卷版-上好課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docx、41常見地貌類型教學課件-上好課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pptx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0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四章 地貌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一等獎ppt課件,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地形的類型,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第四章地貌,壩子平原,流水淀積作用形成,地下河,漏斗溶斗,天生橋,不利影響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課件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