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福建省南平市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
展開
這是一份2021年福建省南平市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簡答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 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
1.小明所在的四人小組針對“裝滿水的杯子里還能放入多少枚回形針〞的疑問展開了科學探究活動,小明提出:“我覺得可以放50枚回形針〞,小明的提法屬于探究活動中的哪一環(huán)節(jié)〔?? 〕
A.設計實驗
B.猜想與假設
C.提出問題
D.實驗結(jié)論
2.以下的測量數(shù)據(jù)中,根本符合事實的是〔?? 〕
A.一張試卷紙的厚度約為6 m
B.課桌的高度約為80cm
C.女子800m成績?yōu)?0s
D.一位同學騎自行車的速度為30m/s
3.以下聲現(xiàn)象中,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的是〔?? 〕
A.?蝙蝠靠超聲波發(fā)現(xiàn)昆蟲?????B.?倒車雷達
C.?超聲波清洗機???????????????????????D.?真空罩中的鬧鐘
4.國務院發(fā)布空氣質(zhì)量新標準,增加了PM2.5值監(jiān)測。PM2.5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粒徑小,直徑還不到頭發(fā)絲的 ,容易吸入肺部影響人體健康。你認為PM2.5是指顆粒直徑小于或等于2.5〔?? 〕
A.μm
B.dm
C
D.mm
5.有一種旅游工程,叫漂流。一葉扁舟,順水而下,出沒浪端谷底,驚險刺激。我們說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靜止不動,所選的參照物是〔?????〕
A.?兩岸山上的樹?????????????????B.?橡皮艇?????????????????C.?河岸上的攝影記者?????????????????D.?水中四處游動的魚
6.如下列圖的圖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種運動形式的是〔???? 〕
A.?A與B???????????????????????????????????B.?B與C???????????????????????????????????C.?C與D???????????????????????????????????D.?A與C
7.如下列圖的光現(xiàn)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三棱鏡分解白光
B.水中山的“倒影
C.手影
D.筆在水面處“折斷〞
8.以下做法中,不能改變音調(diào)的是(??? )
A.?用同一張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劃過梳齒
B.?用相同力度敲擊大小不同的編鐘
C.?改變杯內(nèi)水量,用濕手摩擦杯口發(fā)聲
D.?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鋼尺
9.從豎直懸掛的平面鏡內(nèi)看到一個懸掛在對面墻上的鐘面上的指針位置如下列圖,此時時間是〔?? 〕
A.?7:25?????????????????????????????????B.?6:35?????????????????????????????????C.?5:25?????????????????????????????????D.?4:35
10.建陽外國語學校課間操的才藝秀給人以美的享受。某次臺上三位表演者傾情的演唱,引發(fā)現(xiàn)場同學的大合唱。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
A.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108m/s
B.表演者通過麥克風來提高聲音的響度
C.同班同學可根據(jù)音色來識別三位表演者的聲音
D.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遞
11.以下是觀察對岸的樹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圖,正確的選項是〔 〕
A.?????????????B.?????????????????C.?????????????D.?
12.如下列圖,小明陪著媽媽在大街上散步,拍了些遠處的街景照片,如圖是保持機位不動先后連續(xù)拍的兩張照片,根據(jù)照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 〕
A.以樹木為參照物,大卡車是向右運動的
B.以自行車為參照物,路燈是靜止的
C.以轎車為參照物,大卡車是向右運動的
D.以地面為參照物,轎車、大卡車、自行車速度最小的是自行車
13.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s-t圖象如下列圖。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不正確的選項是〔?? 〕
A.?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B.?以地球為參照物,物體在中間2s內(nèi)靜止
C.?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的速度相等??????????????????????D.?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5m/s
14.甲、乙兩物體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通過的時間之比為2:1,那么甲、乙兩物體通過的路程之比為〔?? 〕
A.
B.
C.
D.
15.以下現(xiàn)象,屬于小孔成像的例子是〔?? 〕。
A.“一葉障目,不識泰山〞
B.奧運會射擊比賽,眼、準星和靶心三點一線
C.晴朗天氣,在濃密森林里看到許多明亮的小圓斑
D.夜晚,出現(xiàn)了“月食〞
16.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掀起了“停課不停學〞的網(wǎng)絡在線課堂熱潮。以下有關(guān)網(wǎng)課的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
A.老師講課時發(fā)出的聲音不是聲帶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B.學生將 的音量調(diào)大,是改變了 聲音的響度
C.老師隨機提問與學生互動交流的過程,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
D.學生在聽課時關(guān)閉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二、填空題
17.小明同學在測量過程中忘了記錄單位,請為他填補完整
〔1〕物理課本的長度是18.18________;
〔2〕1節(jié)課的時間是40________。
18.如下列圖,是人類首次拍到猩猩使用工具捕獵的情景,為了捉到一條魚,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卻沒有成功,這主要是因為光的??????現(xiàn)象,猩猩看到的是水中的魚變??????〔填“深〞或“淺〞〕的??????〔選填“實〞或“虛〞〕像。
19.如圖是小明某次步行后 “微信運動〞功能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時間是3000s,步長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m/s;假設以 為參照物,小明是??????的.
20.“抖音〞App是一款社交類的軟件,“抖音〞的本質(zhì)是將正常錄制的音頻和視頻通過App軟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到達“短〞的目的,此時聲波的頻率也為正常聲音的3倍,那么“抖音〞的音調(diào)比正常聲音的?????? , 聲音傳播速度??????〔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1.如下列圖是濟寧市2021年中考試卷答題卡中用來識加別考生信息的條形碼〔樣碼〕.當條形碼掃描器照射它時,黑條紋將光??????〔選填“反射〞或“吸收〞〕,白條紋將光??????〔選填“反射〞或“吸收〞〕,再通過電腦解碼就可以獲取考生相關(guān)信息.
22.習總書記在青島考察時指出,開展海洋科研是推動強國戰(zhàn)略的重要方向.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深海水聲學探測器,安裝了包括導航、水聲通信測速,圖象信號傳輸?shù)榷嗖坎煌δ艿穆晠龋晠仁褂脮r發(fā)出的是??????〔填“超聲波〞或“次聲波〞〕利用超聲波可探測海洋的深度。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103m/s,假設從船上豎直向下發(fā)出超聲波,8s后接收到從海底反射回來的超聲波,那么海底深度是??????m
23.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觀察量程、分度值及零刻度線在哪里;如下列圖,被測木塊的長度為??????cm。
24.進入初二,很多同學開始對物理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感覺在生活中,物理無處不在。某班同學成立了物理興趣小組。
〔1〕下課時同學們覺得口渴,如下列圖,用礦泉水瓶從飲水機接水的過程中,聽到瓶中傳出聲音,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分析得出應該是進入瓶中的水流引起________的振動產(chǎn)生的,隨著水位的上升,所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來越________。
〔2〕以旁邊走過的同學為參照物,飲水機是_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
25.小明演奏二胡時,用琴弓拉動琴弦,二胡的聲音是通過??????傳播到我們耳朵中的。
三、作圖題
26.????????
〔1〕如下列圖,根據(jù)給出的入射光線AO畫出反射光線OB,并標出反射角度數(shù)。
〔2〕如下列圖,一束光沿AO方向從水中射向空氣中,畫出它的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OC。
四、簡答題
27.用久了的黑板常會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我們能從不同的方向“看清〞書上的圖像。請利用所學過的光學知識解釋以上現(xiàn)象。
五、實驗題
28.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如下列圖,小球從斜槽上從速度為零開始下滑,小明同學采用拍頻閃照片的方法來記錄小球運動的時間和距離,如下列圖是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1〕本實驗計算速度的實驗原理是________;
〔2〕小球在做__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
〔3〕小球從B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
〔4〕小球在BD兩點間的平均速度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小于〞〕EF兩點間的平均速度。
29.如下列圖,在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
〔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可觀察到________,它說明了聲音是由物體________產(chǎn)生的;
〔2〕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________可以傳聲;
〔3〕如圖④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所聽到的聲音將會逐漸________?!策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
30.小明同學利用如圖的實驗裝置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紙板ENF是用兩塊紙板A和B連接起來的,可繞ON折轉(zhuǎn)。
〔1〕紙板ENF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①顯示光的________;
②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________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
〔2〕實驗時,把平面鏡放在桌面上。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同時顯示在紙板上,應把紙板ENF與平面鏡________放置,此時入射光線在紙板上發(fā)生________〔填“漫反射〞或“鏡面反射〞〕。
〔3〕實驗中只將紙板A沿法線ON向后折轉(zhuǎn),那么在紙板B上________〔填“不能“或“仍能〞〕看到反射光線。
〔4〕實驗中當入射角∠i為40°時,如果將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增大10°,那么反射角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10°
31.如下列圖是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________;
〔2〕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________關(guān)系;在前面蠟燭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張白紙做屏幕,那么白紙上將________〔填“有〞或“沒有〞〕蠟燭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是________像,放在“燭焰〞上的手指________〔填“會〞或“不會〞〕被燒;
〔3〕實驗中,小明正在觀察蠟燭A的像,假設用物理書擋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小明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
〔4〕如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蠟燭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使點燃的蠟燭在幾個不同的位置,分別測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幾組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結(jié)論:像距與物距相等。屢次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
六、計算題
32.草原上正在進行著一場劇烈的捕食戰(zhàn)。野兔被飛行的老鷹追擊,野兔在草地上以20m/s的速度向前方100m處的樹洞奔逃,求野兔跑到樹洞的時間?
33.世界上最大直徑的隧道上海中路越江隧道已經(jīng)開通,隧道長1600m,假設一輛長200m的高速列車通過該隧道用了 時間。
〔1〕火車通過隧道的總路程是多少?
〔2〕火車通過隧道的速度為多少?
34.如下列圖,轎車從某地往南寧方向勻速行駛。當?shù)竭_A地時,車內(nèi)的鐘表顯示為10時15分;到達B地時,鐘表顯示為10時45分。求:
〔1〕.轎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
〔2〕.假設轎車仍以該速度繼續(xù)勻速行駛,從B地到達南寧需要多長時間。
答案解析局部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 B
【解析】【解答】科學探究的根本環(huán)節(jié)包括∶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方案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論證、評估和交流與合作。小明提出可以放50枚左右的回形針,是根據(jù)觀察和生活經(jīng)驗作出的初步判斷,正確與否還需要經(jīng)過實驗驗證,這一環(huán)節(jié)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猜想與假設。
故答案為:B。
【分析】實驗探究包含七個步驟,分別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方案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討論,每一個步驟都有各自的任務和作用。
2.【答案】 B
【解析】【解答】A.一張試卷紙的厚度約為60-80μm.A不符合題意;
B.課桌的高度約為身高的一半,為80cm左右.B符合題意;
C.目前最快的短跑記錄約為10m/s,選項中描述的速度為: ,
C不符合實際;
D.一位同學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5m/s.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jù)常見物體的長度、時間、速度,結(jié)合數(shù)據(jù)和單位解答。
3.【答案】 D
【解析】【解答】解:
A、蝙蝠是靠發(fā)出的超聲波被昆蟲反射發(fā)現(xiàn)目標的,此現(xiàn)象說明聲音能夠反射,形成回聲.不符合題意;
B、倒車雷達是靠發(fā)出的超聲波被障礙物反射發(fā)現(xiàn)車后物體的,此現(xiàn)象說明聲音能夠反射,形成回聲.不符合題意;
C、利用超聲波可以清洗精密儀器,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不符合題意;
D、當逐漸抽掉罩內(nèi)空氣時,鬧鐘聲音減小,由此可以推論,當罩內(nèi)是真空時,聲音將完全消失.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符合題意.
應選D.
【分析】①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從而反射回來的現(xiàn)象叫回聲;②聲音能夠傳遞能量;③聲音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
4.【答案】 A
【解析】【解答】頭發(fā)的直徑約為0.05mm,即50μm,而PM2.5的直徑比頭發(fā)絲的 還小,所以其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PM2.5的單位是微米。
5.【答案】 B
【解析】【解答】游客和橡皮艇一起順流而下,游客和橡皮艇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以橡皮艇為參照物,游客是靜止的;應選B.
【分析】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那么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那么物體是靜止的.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參照物的選擇,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jié)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jié)論.
6.【答案】 B
【解析】【解答】圖象A是s-t圖象,描述的是靜止狀態(tài),物體的位置沒有改變;
圖像B是v-t圖象,描述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圖象C是s-t圖象,描述的是勻速直線運動,路程與時間成正比;
圖像D是v-t圖象,表示速度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大,是加速運動;
因此,圖象B和C描述的是同一種運動形式,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jīng)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這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7.【答案】 B
【解析】【解答】A.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形成彩色光帶,屬于光的色散現(xiàn)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題意;
B.水面上山的倒影,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符合題意;
C.手影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C不符合題意;
D.筆在水面處“折斷〞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色散、水中物體“彎折〞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8.【答案】 D
【解析】【解答】A.卡片在梳子上以快慢不同的速度劃過,那么梳子齒振動的快慢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就不同,能改變音調(diào),A不符合題意;B.用相同的力度敲擊大小不同的鐘,編鐘的質(zhì)量不同,體積不同,振動的難易不同,頻率不同,音調(diào)不同, 能改變音調(diào), B不符合題意;C.用濕手摩擦杯口,水量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聲的音調(diào)不同,能改變音調(diào),C不符合題意;D.假設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鋼尺,那么用的力越大,刻度尺振動的幅度越大,刻度尺發(fā)出聲音的響度就越大,但不能改變音調(diào),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頻率是1s物體振動的次數(shù),相同時間內(nèi)振動越快,頻率越大;音調(diào)跟頻率有關(guān),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振幅是物體振動時偏離原位置的大小,偏離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跟振幅有關(guān),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9.【答案】 D
【解析】【解答】根據(jù)鏡面對稱的性質(zhì),在平面鏡中的像與現(xiàn)實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顛倒,且關(guān)于鏡面對稱,分析可得:圖中顯示的時間7:25,所以實際時間是4:35.
故答案為:D.
【分析】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
10.【答案】 A
【解析】【解答】A.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3×108m/s是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A錯誤,符合題意;
B.表演者通過麥克風來提高聲音的響度,B正確,不符合題意;
C.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同班同學可根據(jù)音色來識別三位表演者的聲音,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聲音在介質(zhì)中傳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麥克風可以提高響度;音色可以判斷不同的發(fā)聲體。
11.【答案】 B
【解析】【解答】觀察對岸的樹木在水中倒影時,是樹木反射的光線射到水面經(jīng)過水面反射后反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而看到樹木在水中倒影的,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從水中看到的岸上的景物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2.【答案】 C
【解析】【解答】A.以樹木為參照物,大卡車是向左運動的,A不符合題意;
B.以自行車為參照物,路燈是運動的,B不符合題意;
C.以轎車為參照物,大卡車從轎車的左側(cè)運動到了右側(cè),是向右運動的,C符合題意;
D.以地面為參照物,相同時間內(nèi),大卡車運動的路程最短,轎車、大卡車、自行車速度最小的是大卡車,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變化是靜止的,有位置變化,物體運動的。
13.【答案】 C
【解析】【解答】A.由s-t圖象可知,當t=6s時,路程s=15m,即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A正確,不合題意;
B.由s-t圖象可知,在2~4s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為零,其速度為0,那么以地球為參照物,物體在中間2s內(nèi)靜止,B正確,不合題意;
C.物體在前2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5m,后2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5m=10m
即在相等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不相等,根據(jù)
可知,那么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的速度不相等,C錯誤,符合題意;
D.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
D正確,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在不同時間時,路程不變,物體是靜止狀態(tài);利用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
14.【答案】 B
【解析】【解答】由速度計算公式 可得兩物體路程之比為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jù)速度和時間的乘積計算路程; 再計算路程比。
15.【答案】 C
【解析】【解答】A.因為光在同種均勻物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的,當一片葉子距離眼睛很近時,眼睛看到的世界會很窄,就出現(xiàn)了“一葉障目,不識泰山〞的現(xiàn)象,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例子,A不符合題意;
B.奧運會射擊比賽,眼、準星和靶心三點一線,同樣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B不符合題意;
C.濃密森林,樹葉很密,也就形成了小孔,太陽光通過小孔照射到地面會形成小圓斑,所以晴朗天氣,在濃密森林里看到許多明亮的小圓斑屬于小孔成像,C符合題意;
D.月食是光的直線傳播的例證,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所成是實像。
16.【答案】 A
【解析】【解答】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老師講課時發(fā)出的聲音是聲帶振動發(fā)出的聲音,A錯誤,符合題意;
B.音量就是指聲音的響度,學生將 的音量調(diào)大,是改變了 聲音的響度,以便聽得清楚,B正確,不符合題意;
C.老師隨機提問與學生互動交流的過程,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使學生掌握知識,正確,不符合題意;
D.學生在聽課時關(guān)閉門窗,阻斷了聲音的傳播,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音量越大,指響度大;利用聲音交流,是傳遞信息;阻斷聲音的傳播,是從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二、填空題
17.【答案】 〔1〕cm
〔2〕min
【解析】【解答】〔1〕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20cm,物理課本的長度比20cm小一些,所以應該是18.18cm。
?
〔2〕1節(jié)課的時間是40min左右。
【分析】〔1〕根據(jù)常見物體的傳遞,結(jié)合數(shù)據(jù)填寫單位;
〔2〕根據(jù)常見的時間,結(jié)合數(shù)據(jù)填寫單位。
?
18.【答案】 折射;淺;虛
【解析】【解答】水中的魚反射出的光線斜射向水面時,發(fā)生了折射,那么猩猩在水面看到的是魚的虛像,其位置比實際的魚的位置要淺。
【分析】光從水中進入空氣中發(fā)生折射;空氣中看水中的物體,是變淺的虛像。
19.【答案】 1;靜止
【解析】【解答】由題意和圖示可得,小明行走的路程s=6000×0.5m=3000m,他步行的速度v= = =1m/s;假設以 為參照物,小明相對于 來說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說小明是靜止的.
【分析】根據(jù)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變化,物體是靜止的。
20.【答案】 高;不變
【解析】【解答】聲音的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diào),頻率越快,音調(diào)越高。
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zhì)的種類和介質(zhì)的溫度有關(guān),與頻率無關(guān),所以聲音傳播速度不變。
【分析】聲音的音調(diào)和振動的頻率有關(guān);聲速和介質(zhì)種類有關(guān),和溫度有關(guān)。
21.【答案】 吸收;反射
【解析】【解答】此題涉及的知識是物體的顏色.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而黑色物體吸收所有的色光,白色物體反向所有色光.
【分析】黑色物體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體反射所有色光。
22.【答案】 超聲波;6×103
【解析】【解答】聲吶是利用超聲波來對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一種電子設備。
超聲波從發(fā)射信號到海底的時間
由 可得,海底的深度
【分析】聲吶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結(jié)合回聲現(xiàn)象,利用聲速和時間的乘積計算路程。
23.【答案】 3.80
【解析】【解答】圖中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一個小格的長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木塊左側(cè)與6.00cm對齊,右側(cè)示數(shù)9.80cm,所以木塊的長度為3.80cm。
【分析】根據(jù)物體對應刻度尺的刻度線,計算物體的長度。
24.【答案】 〔1〕空氣柱;高
〔2〕運動
【解析】【解答】〔1〕手握住瓶子接水,水流入瓶中,引起瓶中空氣柱振動,水逐漸增多,空氣柱逐漸減小,那么振動越來越快,振動頻率增大,那么聲音的音調(diào)逐漸升高。
?
〔2〕以旁邊走過的同學為參照物,那么飲水機與該同學的相對位置發(fā)生改變,因此飲水機是運動的。
【分析】〔1〕聲音是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物體越小,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
〔2〕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變化,物體是運動的。
?
25.【答案】 空氣
【解析】【解答】人耳能聽到二胡的聲音,這是通過空氣來傳播的。
【分析】人在空氣中聽到聲音,是空氣在傳播聲音。
三、作圖題
26.【答案】 〔1〕解:如下列圖:
〔2〕解:如下列圖:
【解析】【解答】〔1〕題目已經(jīng)畫出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60°,那么入射角為60°,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那么反射角也為60°.然后在法線右側(cè)畫出反射光線,如下列圖
?
〔2〕過入射點作法線,然后根據(jù)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線OC。如下列圖
【分析】〔1〕光在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反射光線;
〔2〕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比入射角大。
?
四、簡答題
27.【答案】 黑板“反光〞是因為黑板發(fā)生了鏡面反射,黑板的反射的光線比粉筆字反射的光線強,使人無法看清黑板上的字;書發(fā)生的反射為漫反射,反射光線向各個方向,我們就能從不同方向“看清〞書上的圖像。
【解析】【分析】光滑物體的外表發(fā)生鏡面反射;粗糙物體的外表發(fā)生漫反射。
五、實驗題
28.【答案】 〔1〕v=
〔2〕變速;小球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
〔3〕0.1
〔4〕小于
【解析】【解答】〔1〕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速度計算公式 。
?
〔2〕觀察刻度尺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那么小球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
〔3〕由刻度尺可讀出BD兩點距離為sBD=4.50cm-0.50cm=4.00cm=0.04m
那么小球從B點運動到D點的平均速度為
〔4〕由圖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因此可得小球做加速運動,那么在EF兩點間的平均速度大于在BD兩點間的平均速度。
【分析】〔1〕測量速度的原理是;
〔2〕時間相同時,路程不同,物體運動的速度不同,是變速運動;
〔3〕根據(jù)刻度尺對應的位置測量路程,利用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
〔4〕根據(jù)路程和對應時間的大小,判斷速度的大小。
?
29.【答案】 〔1〕乒乓球被彈起;振動
〔2〕空氣
〔3〕變小;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解析】【解答】〔1〕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緊靠懸掛著的乒乓球,發(fā)現(xiàn)乒乓球被被彈起,這樣做是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該現(xiàn)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
〔2〕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空氣可以傳播聲音。
〔3〕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所聽到的聲音將會逐越來越小,是因為傳播聲音的物質(zhì)〔空氣〕逐漸減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分析】〔1〕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時,通過乒乓球被彈開,反響發(fā)聲體在運動;
〔2〕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
〔3〕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氣,聲音減小,說明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
30.【答案】 〔1〕路徑;法線
〔2〕垂直;漫反射
〔3〕不能
〔4〕減小
【解析】【解答】〔1〕實驗中選用紙板ENF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光的漫反射,使人可以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線,起到顯示光的路徑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折疊紙板來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
?
〔2〕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同時顯示在紙板上, 應把紙板ENF與平面鏡相互垂直放置,此時紙板的中縫位置就是法線的位置;由于紙板外表粗糙,此時入射光線在紙板上發(fā)生漫反射,人在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光線。
〔3〕實驗中將紙板A沿法線ON向后折轉(zhuǎn),兩塊紙板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由于入射光線沿著紙板A入射,此時入射光線也轉(zhuǎn)過一定角度,由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所以在紙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
〔4〕如果將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增大10°,那么入射角減小10°,所以反射角將減小10°。
【分析】〔1〕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光屏可以呈現(xiàn)光路;折轉(zhuǎn)光屏可以判斷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
〔2〕探究反射規(guī)律時,光屏惡化平面鏡垂直;粗糙物體可以發(fā)生漫反射;
〔3〕光屏折轉(zhuǎn)后,不能同時看到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
〔4〕入射角減小時,反射角減小。
?
31.【答案】 〔1〕像的位置
〔2〕大小;沒有;虛;不會
〔3〕能
〔4〕不變
〔5〕使結(jié)論更據(jù)普遍性
【解析】【解答】〔1〕玻璃是透明的,直接通過玻璃可觀察到成像情況,以便于確定像的位置,所以用琉璃板代替平面鏡。
?
〔2〕用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因為未點燃的蠟燭假設與點燃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那么說明像與物大小相等。
在蠟燭的像的位置放置白紙,白紙上沒有蠟燭的像,因為平面鏡所成的是虛像,虛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那么像的燭焰上放手指,不會被燒到。
〔3〕實驗中,用物理書擋在玻璃板后面,小明還能看到蠟燭A的像,因為蠟燭此時通過玻璃板所成的是虛像。
〔4〕蠟燭遠離玻璃板時,其像的大小不變,因為蠟燭在移動過程中,大小不變。
〔5〕在探究中,進行屢次實驗以得出結(jié)論,是為了防止實驗的偶然性,從而得到更具普遍性的結(jié)論。
【分析】〔1〕探究平面鏡成像時,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相同的蠟燭便于比較像和物體大小關(guān)系;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玻璃板后面的不透明的物體,不影響成像;
〔4〕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大小相等,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guān);
〔5〕屢次實驗,可以探究規(guī)律的普遍性。
?
六、計算題
32.【答案】 解:野兔跑到樹洞的時間為
答:野兔跑到樹洞的時間 。
【解析】【分析】根據(jù)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計算時間。
33.【答案】 〔1〕解:火車通過隧道的總路程s=s遂+s車=1600m+200m=1800m
答:火車通過隧道的總路程是1800m;
〔2〕解:火車通過隧道的速度
答:火車過隧道的速度為30m/s。
【解析】【分析】〔1〕根據(jù)車長和隧道計算總路程;
〔2〕利用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
34.【答案】 〔1〕解:轎車從A地到B地所用時間:
t=10:45﹣10:15=30min=0.5h;
轎車從A地到B地的路程:
s=120km﹣70km=50km,
那么轎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
v= = =100km/h
答:轎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為100km/h
〔2〕解:由v= 得,從B地到達南寧的時間:
t′= = =0.7h
答:從B地到達南寧需要0.7h
【解析】【分析】結(jié)合交通指示牌的含義,利用 v= 進行計算即可.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福建省南平市2023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簡答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南平市2023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中考試試卷【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簡答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福建省南平市2023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中試卷【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簡答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