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光的直線傳播當堂檢測題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光的直線傳播當堂檢測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簡答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第1節(jié) 《光的直線傳播》同步綜合試題一、單選題1.如圖所示,“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1.A【解析】如圖所示,“手影”即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當光線照射到不透明的物體上時,光線由于直線傳播不能到達其背后而形成影子.故選A正確.2.小明看到閃電后12.3s又聽到雷聲.已知聲音每3s傳播的距離約為1000m,光速約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閃電發(fā)生位置到他的距離為4.1km。假設(shè)聲速或光速發(fā)生以下變化,這種估算方法不再適用的是( ?。?/span>A.聲速增大為原來的兩倍 B.聲速減小為原來的一半C.光速減小為原來的一半 D.光速減小為聲速的兩倍2.D【解析】由于光速遠遠大于聲速,故光傳播的時間可以忽略不計,故聲源到人所在位置的距離.ABC.聲速增大為原來的兩倍、聲速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光速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光速仍然遠遠大于聲速,故光傳播的時間可以忽略不計,故ABC估算方法適用;D.當光速減小為聲速的兩倍時,光速不在遠遠大于聲速,光傳播的時間不能忽略不計,故這種估算方法不再適用。3.小明在學(xué)習(xí)“光的傳播”時,看到老師的一個演示實驗,過程如下: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②在A點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fā)生了彎曲;③經(jīng)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小明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得出的結(jié)果,正確的是( ?。?/span>A.光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線傳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線傳播D.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才沿直線傳播3.D【解析】A.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zhì),光在真空中也能傳播,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BCD.注入海波前,水的密度是均勻的,光沿直線傳播;剛注入海波溶液,液體密度還不均勻,光線發(fā)生彎曲;攪拌后,整個液體變得均勻,光又沿直線傳播,故BC錯誤,不符合題意,D正確,符合題意.4.如圖,能正確表示“月食”形成時太陽、地球和月球間大致位置關(guān)系的是( )A. B. C. D.4.A【解析】月食是由于當太陽、地球、月球在一條直線上時,射向月球的太陽光被位于月亮和太陽之間的地球擋住,由于月球沒有太陽光反射,我們看到的月亮不再明亮,形成月食。三者的位置關(guān)系應(yīng)是在同一條直線上,且地球位于太陽和月球之間。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5.在探究樹蔭下光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小華設(shè)計了四種開有不同形狀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覆蓋在甲上,如圖所示.接著,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乙,觀察光斑形狀的變化情況.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span>A. B.C. D.5.A【解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探究孔的大小對光斑的影響,必須控制孔的形狀不變,只改變孔的大小.B、C、D三圖中隨著卡片乙的移動,孔的形狀發(fā)生了變化,不符合要求.A.隨著卡片乙向左移動,孔的形狀不變,并且逐漸變小,故A符合要求為答案.6.當一個人逐漸走近一盞路燈并離開時,他在路燈下的影子的長度變化是( ?。?/span>A.先變長后變短 B.先變短后變長C.逐漸變短 D.逐漸變長6.B【解析】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可知,走近路燈時,影子是越來越短的,遠離路燈時影子是越來越長的,所以是先變短后變長,故應(yīng)選B.7.“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xué)牡丹開”,在央視《經(jīng)典詠流傳》舞臺上威寧石門坎師生吟唱清代詩人袁枚的這首《苔》,令無數(shù)觀眾感動落淚.其中“白日不到處”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識是(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7.A【解析】“白日不到處”意思是指陽光照不到地方,陽光照不到是因為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體上在物體背后形成影子的緣故,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的原因,故A正確。8.“井底之蛙,坐井觀天,所見甚小”大家都很熟悉,如圖所示,枯井中青蛙的眼睛位于井底O點,圖中青蛙可觀察到的光線范圍正確的是A. B. C. D.8.A【解析】AB.圖中O點是青蛙的位置,將O點與井口左邊的端點相連成一直線,將O點與井口右邊的端點相連成一直線,然后在直線上標出箭頭,即得到兩條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線,這兩條光線就決定了青蛙的觀察范圍。AB中光線都是沿直線傳播的,但B中光的傳播方向標錯了。故A正確,B錯誤;C.圖中光線發(fā)生了偏折,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故C錯誤;D.圖中不僅光線發(fā)生了偏折,而且光的傳播方向也標錯了,故D錯誤。9.小明通過閱讀課本了解到小孔會成上下顛倒,左右相反的像,為了驗證這個說法,他準備制作一個LED屏作為物體進行研究,下列關(guān)于LED屏制作形狀的選擇最適合的是( )A. B. C. D.9.D【解析】A.X形狀的光源,顛倒后,形狀和原來是一樣的,所以不能明顯的表現(xiàn)出上下顛倒的特性,故A錯誤;B.H形狀的光源,顛倒后,形狀和原來是一樣的,所以不能明顯的表現(xiàn)出上下顛倒的特性,故B錯誤;C.W形狀的光源,左右顛倒后,形狀和原來是一樣的,所以不能明顯的表現(xiàn)出上下顛倒的特性,故C錯誤;D.L形狀的光源,上下顛倒、左右顛倒后,形狀和原來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能明顯的表現(xiàn)出小孔成像的特性,故D正確;故選D.10.如圖所示,用自制針孔照相機觀察燭焰,以下四句說法不正確的是( ?。?/span>A.薄膜上出現(xiàn)燭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燭焰的像可能是縮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nèi)筒,增加筒長,燭焰的像變大D.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nèi)筒,增加筒長,燭焰的像更明亮10.D【解析】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孔離物的距離大于孔離屏的距離時,像縮小,孔離物的距離小于孔離屏的距離時,像放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nèi)筒,增加筒長,增加了孔到屏的距離,燭焰的像變大,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nèi)筒,增加筒長,燭焰的像變大,相同的光分散到更多的面積上,像更暗,故D錯誤,符合題意。二、填空題11.百米賽跑時,如果終點的計時員在聽到發(fā)令槍聲后才開始計時,該計時員將運動員的成績記錄_____(高了/低了),與實際成績相比,運動員的成績相差了_____(結(jié)果保留2位小數(shù)),為了計時準確,計時員應(yīng)該在看到_____時開始計時。11.高了 0.29s 發(fā)令槍冒煙 【解析】[1]如果終點的計時員在聽到發(fā)令槍聲后才開始計時,實際記錄的時間要比運動員百米賽跑的真實時間短,因為槍聲從發(fā)令員傳播到計時員的位置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故該計時員將運動員的成績記錄高了。[2]與實際成績相比,運動員的成績相差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100m路程所花的時間[3]為了計時準確,計時員應(yīng)該在看到發(fā)令槍冒煙時開始計時,由于光的傳播速度非??欤丝吹綗煹臅r間可以忽略不計。12.小華將刻有邊長為5cm等邊三角形的紙板正對著陽光,保持紙板與地面距離不變,用另一張不透明卡片覆蓋在三角形孔上,如圖所示,向左側(cè)慢慢移動覆蓋的卡片,白紙上光斑大小將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光斑亮度________(選填“增強”、“不變”或“減弱”);當光斑形狀為圓形時,繼續(xù)移動覆蓋的卡片,減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紙上光斑大小將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12.變小 不變 不變 【解析】[1][2]因為太陽光是平行光,開始時孔較大,所以形成的是和孔面積大小相等的光斑,故剛開始時,白紙上光斑大小將變小,而且亮度與孔大小無關(guān),光斑亮度不變。[3]當小孔到地面的距離一定時,小孔越來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陽的像,此時光斑形狀是圓形,繼續(xù)移動覆蓋的卡片,減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紙上光斑大小將不變,光斑亮度減弱。13.如圖,在一張不透光的紙上用針穿一個直徑約1mm的小孔,讓白熾燈泡發(fā)出的光穿過小孔射到白紙上,在白紙上可看到一個清晰的燈絲的像,這是_____現(xiàn)象。這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若向上移動小孔,像的大小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_____(選填“改變”或“不變”)。13.小孔成像 直線傳播 變大 不變 【解析】白熾燈泡發(fā)出的光沿直線穿過小孔射到白紙上,白紙上得到一個白熾燈泡燈絲的像,這是小孔成像現(xiàn)象,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向上移動小孔時,小孔到燈泡之間的距離減小,小孔到白紙之間的距離變大,則像的大小變大;像的形狀與物體有關(guān),與孔的形狀無關(guān),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不變。14.如圖所示,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小孔a處,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紙上,且a大于b,則半透明紙上的像是_________的。(選填“放大”或“縮小”)14.縮小【解析】小孔成像成的是一個倒立的像,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是實像;像到小孔光的距離b小于蠟燭到小孔的距離a,所成的像是縮小的像。 三、作圖題15.如圖所示,S點是人眼,P、Q為不透光擋板,請畫出人眼看到擋板右側(cè)的范圍。15.【解析】由于在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連接S點與窗口的上端和下端,做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之間的范圍就是在擋板右側(cè)能看到的范圍,如圖所示:16.如圖所示,在房間內(nèi)的A點能看到室外的景物,請通過作圖畫出在A點能觀察到窗外景物的范圍.16.【解析】在房間內(nèi)的A點能看到室外的景物,是由于室外的景物反射的光通過窗口射到A點造成的,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作出在A點的觀察范圍如圖所示: 四、簡答題17.一部科幻電影中有這樣的場面:一艘飛船在太空中遇險,另一艘飛船前去營救的途中,突然聽到了遇險飛船的巨大爆炸聲,然后看到了爆炸的火光。請你給導(dǎo)演指出這個場景中的 兩處科學(xué)性的錯誤。17.見解析【解析】太空中沒有空氣,所以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因此聽不到聲音;因聲音的傳播速度遠小于光的傳播速度,所以如果能聽到聲音,也應(yīng)該先見到火光,后聽到聲音。 五、綜合題18.根據(jù)以下的兩段內(nèi)容回答問題。a.2009年夏季,中國出現(xiàn)了日食奇觀,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種,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點太陽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現(xiàn)象。日全食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fù)原五個階段。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球本影中的人們才能看到日全食。民間稱此現(xiàn)象為天狗食日。(1)日全食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發(fā)生日全食時, ______ (選填“A”或“B”)。A.月球位于太陽和地球之間 B.地球位于太陽和月球之間 b.小華在地面上鋪一張白紙,將刻有邊長為3cm等邊三角形的紙板正對著太陽,保持紙板與地面距離為1m不變,觀察白紙上的光斑。小華用另一張卡片覆蓋在三角形孔上(如圖所示),遮住孔的一部分,讓太陽光透過小孔,將右側(cè)的卡片緩緩向左移動,觀察光斑變化情況。上述過程中。 (2)可以探究光斑的形狀與___________的關(guān)系(選填“小孔形狀”或“小孔大小”);剛開始時,白紙上光斑大小將 ______ (“變大”、“不變”或“變小”),光斑亮度 ______ (“增強”、“不變”或“減弱”); (3)當小孔足夠小時,此時光斑形狀是 ______ 形。18.光沿直線傳播 A 小孔大小 變小 不變 圓 【解析】(1)[1]日全食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2]當太陽、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線上,月球擋住了沿直線傳播的光,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陽便發(fā)生了日食現(xiàn)象,故選A;(2)[3]用另一張卡片覆蓋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讓太陽光透過小孔,將右側(cè)的卡片緩緩向左移動,小孔的大小改變,形狀不變,可以探究光斑的形狀與小孔大小的關(guān)系;[4][5]因為太陽光是平行光,開始時孔較大,所以形成的是和孔面積大小相等的光斑,故剛開始時,白紙上光斑大小將變小,而且亮度與孔大小無關(guān),光斑亮度不變;(3)[6]當小孔到地面的距離一定時,小孔越來越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陽的像,此時光斑形狀是圓形。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1節(jié) 光的直線傳播鞏固練習(xí),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 光的直線傳播》 同步練習(xí)卷,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反射現(xiàn)象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上冊第1節(jié) 光的直線傳播課時練習(xí),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 光的直線傳播》同步練習(xí)卷,下列現(xiàn)象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 光現(xiàn)象第1節(jié) 光的直線傳播精品課時作業(yè),文件包含培優(yōu)分級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41《光的直線傳播》同步分級練解析版docx、培優(yōu)分級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41《光的直線傳播》同步分級練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