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籃
這是一套根據冀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最新課本目錄設計的教案,根據最新課本目錄同步設計,內容豐富,可用于日常同步教學、公開課評或評優(yōu)課課堂使用,教學思路清晰,教學過程完整,含教學反思,教學重難點突出,教學目標明確,教案分課時參考各省市一等獎優(yōu)質課教案設計,是老師備課的必備資料,歡迎一鍵打包全套下載。
最近下載
年、月、日第1課時 24時計時法教學目標:1、通過具體生活情景,使學生了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2、使學生在探索、認識24時計時法的過程中,體會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教會學生合理安排時間,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習慣。教學重點:理解24時計時法,會運用24時計時法表示某一時刻。教學難點:學會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相互交換。教學過程:生活導入:介紹普通計時法(出示鐘表)。師:現在鐘面上是幾時?你可能再干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上午 8:00 下午 8:00師:原來一天中有兩個8時,一個是上午8時,一個是下午8時,這種計時
本單元的“乘法”主要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多位數的加法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包括四個知識模塊:“乘法”、“估算”、“連乘”、“解決問題”。單元最后安排了“探索樂園”,通過計算、觀察,探索一些特殊乘法的運算規(guī)律。 單元教育目標: 1 經歷自主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能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2 能結合具體情境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 3 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4 在解決問題和探索乘法運算規(guī)律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5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學習數
第一講:生活中的方向教學內容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28?31頁。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使學生知道生活中的東、西、南、北以及東南、西南、東北、 西北八個方向,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學會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2.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1.經歷辨別方向的過程,初步體驗方向的相對性,發(fā)展學生的方位感和空間觀念。2.引導學生有效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認識并理解方位知識,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明確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重點難點重點:認識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難點:根據
第1課 認識毫米教學內容計較辦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34~35頁。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通過實踐活動,知道長度單位毫米,知道毫米的字母表示方法:知道1毫米有多長,建立正確表象。弄清cm或mm的進率,知道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2.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體驗活動探索新知。3.情感態(tài)度。使學生在有效的學習活動中提高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重點難點重點:知道1毫米有多長,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難點:引導學生建立1毫米的正確表象。教具準備課件、1分硬幣、電話卡、醫(yī)療保險卡、學生尺及文具、練習本、一摞紙。教學過程―、學習毫米產生的意義1.小組合作學習
第一課時 數據收集與整理教學目標1、結合學生親自參與的調查活動,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 2、了解可以用“調查”的方法收集數據,能用統(tǒng)計表呈現整理數據的結果。 3、積極參與調查活動,體會調查數據在說明問題時的意義。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對數據收集在之前的學習中接觸過,所以會對今天的學習有幫助重點難點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統(tǒng)計愛吃的兩種水果1、談話引入師:同學們,再過幾天有一個大家最喜歡的節(jié)日,你們知道是什么日子嗎?生:六一兒童節(jié)。師:看到同學們興奮的表情,老師就知道大家非常期盼這一天!今年咱們班還要開六一聯歡會,班委提了一個建議,想買點水果來慶祝
第1課時 認識小數教學目標: 1、通過商品價格,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下經歷認識小數的過程。 2、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會讀、寫簡單的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小數的實際含義。 3、能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隨學習數學知識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4、初步感受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數學的應用意識。教學重點、難點: 小數的讀、寫法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思考 1、同學們,老師想先做個調查。 【出示:25元 7.25元 8.80元 0.58元】 這些數你見過嗎?在哪里見過? 同學們自由回答。 2、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去超市逛一
第1課時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目標:1、在操作活動中,經歷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兩個物品表面、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2、認識面積的含義,了解把圖形平均分成若干小方格來進行面積比較的方法。3、積極參加觀察、比較、交流活動,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學重點:認識面積的含義,了解把圖形平均分成若干小方格來進行面積比較的方法。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生談話。提出觀察教室物品的要求,讓學生邊觀察、邊交流。老師要注意指導學生表述的語言。如:學生說“課桌是長方形的”,教師要糾正為“課桌的面是長方形的”。二、新授: 1、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提出將課本封面與鉛筆表面比大小的要求。先讓學生認一認、摸一摸哪是課本
第1課時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經歷由生活經驗到認識分數的過程。2、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用幾分之一表示簡單圖形的一部分。3、感受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用幾分之一表示簡單圖形的一部分。教具準備;每生準備幾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紙。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生談話。提出觀察教材中的情境圖講故事的要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看圖編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與動物交朋友的情感。二、新授: 1、指定學生將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注意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將故事編完整。然后老師指出生活中的“一半”也可以說
教學目標:1、在觀察、整理、討論等活動中,經歷發(fā)現、總結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的過程。2、能發(fā)現事物中的簡單規(guī)律,并能利用發(fā)現的規(guī)律進行簡單推算。3、在探索事物規(guī)律和應用規(guī)律的活動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發(fā)展初步推理能力。學情分析: 學生已初步具備了探索規(guī)律的經驗,但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僅限于具體直觀的觀察和探索,抽象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還有欠缺,有條理地思考能力特別是清楚表達的能力還急需加強。另外,,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和知識儲備區(qū)別還很大,不能整齊劃一地要求。對于第二個探索活動中“需要火柴根數”的規(guī)律,學生的總結得到的規(guī)律及處理方法還不可能達到同一尺度。教學重、難點:1.讓學生通過觀察能夠發(fā)現
數學 · 三年級下冊
版本: 冀教版(2024)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微信掃碼,一鍵下載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成功
上一份
下一份
第0份
共0份
訂閱成功
在“個人中心”-“我的訂閱”可查看訂閱資料更新情況。
關注關注“教習網”公眾號,第一時間獲取資料更新通知
您已訂閱過本套資料
正在快馬加鞭上傳中
無需到處再找,訂閱本套資料,第一時間獲取更新通知。
已有500人+訂閱,訂閱人數越多,資料更新越快
1000萬一線老師的共同選擇
地區(qū)版本全覆蓋, 同步最新教材, 公開課?選;1200+名校合作, 5600+?線名師供稿
涵蓋課件/教案/試卷/素材等各種教學資源;10000萬+優(yōu)選資源 ?更新8000+
課件/教案/試卷配套, 打包下載;手機/電腦隨時隨地瀏覽;??印, 下載即可?
超?性價?, 讓優(yōu)質資源普惠更多師?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