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整冊教學反思
- 第一單元《時、分、秒》教學反思 教案 13 次下載
- 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教學反思 教案 13 次下載
- 第四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學反思 教案 13 次下載
- 第五單元《倍的認識》教學反思 教案 13 次下載
- 第六單元《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教學反思 教案 13 次下載
數(shù)學人教版3 測量綜合與測試教學設計及反思
展開
這是一份數(shù)學人教版3 測量綜合與測試教學設計及反思,共10頁。
一 課 時
課后反思
1.選擇大量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為學具,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了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準備了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的物品,給學生留下了清晰、深刻的印象。同時把測量的物品都換成實物,為準確的估計提供條件,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了數(shù)學就在身邊,只要認真、細心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2.重視估測,在測量過程中,使學生理解了長度單位的實際意義。
通過讓學生做估測練習,培養(yǎng)了學生自覺地對常用物體進行估測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的估測能力。這些活動加深了學生對測量及其單位實際意義的理解,發(fā)展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讓學生自由測量,自主學習,拓寬了學生的學習視野。
2 分米的認識
一 課 時
課后反思
1.本節(jié)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始終圍繞學生的認知需求來開展,突出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實實在在地把課堂還給了學生。
2.本節(jié)課的整體設計體現(xiàn)了以下三個層次:①從感性的認知困惑中鼓勵學生參與。②從自主的學習探究中引導學生參與。③從實踐活動中指導學生參與。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4.不足:①學生動手測量時,應在課前指導測量方法。在教學分米部分所用時間過短,學生對分米的認識還沒有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②在測量較短的物體時用較小的長度單位這一部分沒有讓學生理解透徹,如果能讓學生理解用較小的長度單位會更精確就更好了。
3 千米的認識
一 課 時
課后反思
1.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概念的建立難度較大,因為平時學生不太關注兩個地方之間的路程是多少。當然,對此概念學生也并非是一張“白紙”,他們在馬路邊、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見過“千米”,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通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以前在哪里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還有哪些地方用到過“千米”,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用自己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了1千米的概念。
2.考慮到學生對學校附近比較熟悉,所以教師讓學生先猜一猜,哪個地方到學校大約是1千米。通過學生的猜測、比較,得到:“從學校到幼兒園大約是1千米。”然后讓學生閉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長。通過猜一猜、說一說等活動,學生進一步感悟到了1千米有多長。再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從而比較自然地認識“千米”。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對1千米或幾千米有了初步的體驗和感悟。
4 米與千米的單位換算
一 課 時
課后反思
1.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大約相隔1千米,加深了學生對1千米長度概念的理解。
2.對于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估計學生能說出來,就直接讓學生說一說。然后通過討論、匯報,使學生了解到:測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測量,還可以步測、看車上的里程表,等等。
3.通過列舉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5 噸的認識
一 課 時
課后反思
1.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了解了 1 噸有多重。教材用了四個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并感知,教師用課件加以呈現(xiàn),使學生有了直觀、形象的認識。
2.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6 長度、質量計量單位綜合練習
一 課 時
課后反思
1.通過整理,學生知道了常用的長度單位有五種,按從高級到低級的順序排列是千米、米、分米、
厘米、毫米。
2.通過整理,學生知道了常用的質量單位有三種,按從高級到低級的順序排列是噸、千克、克。
3.通過本節(jié)課的概括和總結,學生對長度單位之間和質量單位之間的關系都有了比較系統(tǒng)的了解和認識。
相關教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噸的認識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說學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蘇教版三 長方形和正方形綜合與測試教學設計,共5頁。
這是一份小學北師大版三 加與減綜合與測試教案及反思,共10頁。

相關教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