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科學試卷
展開
這是一份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實驗探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1-15小題每小題2分,16-20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植物的生長需要( )。
A.水分、陽光和空氣B.水分C.陽光
2.葉在植物莖上的排列特點( )。
A.互相重疊排列 B.互相交叉排列 C.互不遮擋的鑲嵌排列
3.小明用下圖裝置探究根的吸水作用。用食用油密封的目的是( )。
A.防止空氣與根接觸B.防止瓶內(nèi)水分蒸發(fā)C.防止滴入水分
4.生活中,我們澆花時,一般將水澆在( )上。
A.根B.莖C.花
5.雞蛋在( )沉下去的。
A.鹽水B.清水C.白糖水
6.下列物品放入水中能浮起來的( )。
A.沙子B.鐵塊C.泡沫板
7.下列成語中有物質(zhì)變化的是( )。
A.木已成舟B.蠟燭成灰C.滴水成冰
8.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 )。
A.氧氣B.氮氣C.二氧化碳
9.帶有火星的木條放在( )氣體中,可以燃燒。
A.氮氣B.氧氣C.三氧化碳
10.下列物體的物質(zhì)沒有發(fā)生改變的是 ( )。
A.水蒸發(fā)B.鐵生銹C.燃放煙花
11.這是一組大小相同但材質(zhì)不同的圓柱體,它們在水中( )更容易沉下去。
A.B.C.
12.露和霜一樣,也大都出現(xiàn)于天氣晴朗、無風或微風的( )。
A.早晨B.中午C.夜晚
13.在寒冷的冬季,我們常常會看見在接近地表的物體表面附著的小冰晶是( )。
A.雪B.霜C.露
14.自然界中的水會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斷地往復運動,形成( )。
A.水循環(huán)B.水運動C.水流動
15.如需搜集空氣濕度的數(shù)據(jù),可以使用操作方便、簡單直觀的( )進行測量。
A.溫度計 B.體溫計 C.溫濕度計
16.下列防止鐵生銹的正確方法是( )。
A.鐵在雨中淋濕 B.在鐵的表面涂抹油漆 C.把鐵放著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
17.下列關于鐵和鐵銹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鐵不能導電,鐵銹能導電 B.鐵沒有空隙,鐵銹有小孔 C.鐵比較光滑,鐵銹比較粗糙
18.如右圖,琪琪將含苞待放的白色康乃馨的莖,一半放進藍水中,一半放進紅水中。靜置幾天后觀察,發(fā)現(xiàn)康乃馨的花瓣顏色發(fā)生了變化。說明植物的莖有( )的作用。
A.吸收水分B.輸送水分C.制造養(yǎng)分
1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花生米腐爛了,但沒有新的物質(zhì)產(chǎn)生
B.刀在潮濕的空氣中有銹,但沒有物質(zhì)生成
C.潮濕的衣服經(jīng)太陽曬干了,沒有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
20.物質(zhì)在發(fā)生變化時,常伴有( )的現(xiàn)象。
①變色 ②放熱 ③發(fā)光 ④放出氣體 ⑤生成沉淀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②④
二、實驗探究。(共4題,共55分)
21.(15分)觀察不同植物的莖和葉。
(1)仙人掌的葉片長成這樣的原因( )。
A.能減少水分的蒸發(fā) B.能吸收水較多的水分 C.能加快水分的蒸發(fā)
(2)大部分植物是通過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但是仙人掌的葉子退化了,你覺得它是通過( )來進行光合作用。
A.根B.莖C.葉
(3)觀察香蕉樹的葉子,發(fā)現(xiàn)葉能夠伸展到一定的空間,是因為莖具有 作用,葉片在莖上是 生長,這樣是為了 。
22.(9分)下面是四個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小立方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可知,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的是 立方體。
(2)如果往水槽中溶解一定量的食鹽,那么A立方體受到的浮力( )。
A.增大B.不變C.減小
(3)如果把D立方體掛在測力計的掛鉤上,在空氣中測得讀數(shù)是1.5N,將它完全浸沒在水中后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1.1N,請計算D立方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
23.(15分)本學期我們探究了葉子與植物生長的關系,了解了光合作用,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完成下列題目。
(1)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料絕大部分是由 ( )制造的。
A.根B.綠葉C.土壤
(2)探究植物生長需要的養(yǎng)料與綠葉有關的實驗中,把綠葉植物放在黑暗處24小時,其目的是( )。
A.有利于除去葉綠體 B.便于用碘液檢驗 C.耗盡葉片中原有的養(yǎng)料
(3)將放置于黑暗處24小時的植物,作如圖處理后,在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取下實驗葉片脫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會變藍的是( )。
A.未遮擋的部分B.遮擋部分C.所有部分
(4)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可以制造出養(yǎng)料和( )。
A.水分B.二氧化碳C.氧氣
(5)根據(jù)上面的研究,你認為小老鼠在( )密封的玻璃罩中存活時間較長。
A.甲B.乙C.甲乙都一樣
24.(16分)為了探究“鐵生銹與哪些因素有關”,探究小組將四枚相同的釘子分別放入A、B、C、D四支試管中進行研究,觀察并記錄了如下實驗現(xiàn)象:
注:本實驗的蒸餾水中只有水,不含其他任何物質(zhì)。
(1)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我們可以知道試管 (填字母)中的鐵釘最容易生銹。
(2)對照 和 (填字母)兩支試管,可知鐵生銹的條件之一是要有水分。
(3)編號B的試管,水表面滴上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 。
(4)通過對上面實驗的分析,我們知道了與鐵生銹有關的因素是 和 ,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植物生長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條件來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水分、陽光和空氣,包含了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水分、陽光和空氣,A選項正確。
2.【答案】C
【知識點】葉的特征
【解析】【分析】 葉在植物莖上的排列特點 :互不遮擋的鑲嵌排列。根據(jù)樹葉不同的生長方式,可以分為互生、對生、輪生。
3.【答案】B
【知識點】根
【解析】【分析】如果不密封,瓶內(nèi)的水分會蒸發(fā)到空氣中,這樣瓶內(nèi)水位下降就可能是因為水分蒸發(fā)導致的,而不能準確反映根的吸水情況。用食用油密封可以阻止水分蒸發(fā)到空氣中,從而保證瓶內(nèi)水位的下降是由于根的吸水作用引起的,B選項正確。
4.【答案】A
【知識點】根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器官,根上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與土壤的接觸面積,能夠有效地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以滿足植物生長的需求。 而植物的莖主要作用是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以及支撐植物體;花的主要功能是繁殖,它們都不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5.【答案】B
【知識點】浮力;物體的沉浮
【解析】【分析】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與物體和液體的密度大小關系有關:當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下沉;當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懸?。划斘矬w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上浮。雞蛋在清水中下沉。
6.【答案】C
【知識點】浮力;物體的沉浮
【解析】【分析】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與物體和液體的密度大小關系有關:當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下沉;當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懸??;當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上浮。泡沫板能夠在水中上浮。
7.【答案】B
【解析】【分析】木已成舟、滴水成冰屬于物理變化,蠟燭成灰是化學變化,因為有新物質(zhì)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產(chǎn)生。
8.【答案】C
【知識點】認識空氣
【解析】【分析】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氣體。
9.【答案】B
【知識點】認識空氣;空氣的特征
【解析】【分析】氧氣能夠支持燃燒,燃著的小木條在空氣中可以燃燒,在氧氣 中燃燒更劇烈。
10.【答案】A
【知識點】水的三態(tài)變化
【解析】【分析】水蒸發(fā)是水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只是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物質(zhì)仍然是水,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物質(zhì)沒有發(fā)生改變,A選項正確。
11.【答案】C
【知識點】浮力;物體的沉浮
【解析】【分析】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物體的密度有關,當物體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時,物體在水中會下沉;當物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時,物體在水中會上浮。鐵在水中更容易下沉。
12.【答案】A
【知識點】天氣現(xiàn)象;水的三態(tài)變化
【解析】【分析】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 在天氣晴朗、無風或微風的夜晚,地面和物體表面的熱量迅速散失,溫度會快速下降。當溫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在地面或物體表面上液化成露。經(jīng)過一夜的熱量散失,到早晨時,溫度達到最低,此時露和霜最容易出現(xiàn)且最為明顯。 而中午時氣溫較高,空氣中的水蒸氣不容易液化或凝華形成露和霜;夜晚雖然溫度在下降,但還未達到溫度最低的時候,相比早晨,露和霜出現(xiàn)的程度相對較小。
13.【答案】B
【知識點】天氣現(xiàn)象;水的三態(tài)變化
【解析】【分析】霜是在寒冷的天氣里,當接近地表的空氣溫度降到0℃以下時,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成的小冰晶,會附著在接近地表的物體表面,如草葉、樹枝、地面等,在寒冷的冬季,這種現(xiàn)象比較常見,所以在寒冷冬季接近地表物體表面附著的小冰晶很可能是霜,B選項正確。
14.【答案】A
【知識點】水污染
【解析】【分析】水循環(huán)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過吸收太陽的能量,改變狀態(tài)到地球上另外一個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陽蒸發(fā)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在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形成云,云里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變大,當重力大于浮力時就會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一部分形成地表徑流,一部分滲入地下形成地下徑流,這些水又會通過蒸發(fā)、蒸騰等方式進入大氣,如此周而復始地在地球表面和天空中不斷地往復運動,形成水循環(huán),A選項正確。
15.【答案】C
【知識點】溫度計
【解析】【分析】溫濕度計是一種同時具備測量溫度和濕度功能的儀器,它可以較為方便、直觀地測量出空氣的濕度數(shù)值,滿足搜集空氣濕度數(shù)據(jù)的需求,所以如需搜集空氣濕度的數(shù)據(jù),可以使用溫濕度計進行測量,C選項正確。
16.【答案】B
【知識點】生銹
【解析】【分析】在鐵的表面涂抹油漆,油漆可以在鐵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隔絕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的接觸,從而有效地防止鐵生銹,B選項正確。
17.【答案】A
【知識點】導體和絕緣體;生銹
【解析】【分析】鐵是良好的導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因為金屬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動的電子,能在外加電場作用下定向移動形成電流;而鐵銹(主要成分氧化鐵)是一種金屬氧化物,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中自由移動的電子較少,導電性很差,幾乎不導電。所以 “鐵不能導電,鐵銹能導電”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18.【答案】B
【知識點】莖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莖內(nèi)有導管,導管可以將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向上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個部分。在這個實驗中,藍色和紅色的水通過莖中的導管被輸送到了花瓣,使花瓣出現(xiàn)了相應的顏色變化,這充分說明了植物的莖有輸送水分的作用,B選項正確。
19.【答案】C
【知識點】水的蒸發(fā);水的三態(tài)變化
【解析】【分析】潮濕的衣服經(jīng)太陽曬干,是衣服中的水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發(fā)生了汽化現(xiàn)象,只是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物質(zhì)仍然是水,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所以 “潮濕的衣服經(jīng)太陽曬干了,沒有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20.【答案】A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化學變化的本質(zhì)特征是有新物質(zhì)生成.化學變化中常常伴隨著能量的變化,伴隨著發(fā)光、發(fā)熱等現(xiàn)象,但有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的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21.【答案】(1)A
(2)B
(3)支撐;交叉;吸收陽光
【知識點】莖的作用;莖的形態(tài);葉的作用
【解析】【分析】(1)葉片退化成針狀或刺狀,大大減小了葉片的表面積,從而能減少水分的蒸發(fā),這使得仙人掌能夠在干旱的環(huán)境中更好地保存體內(nèi)的水分,以適應缺水的生存條件,A選項正確。
(2)仙人掌的葉子退化成了刺狀,而它的莖比較肥厚,含有大量的葉綠體,并且莖的表面有角質(zhì)層等結(jié)構(gòu),可以減少水分散失。在有光的條件下,仙人掌的莖能夠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為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從而進行光合作用,所以仙人掌是通過莖來進行光合作用的,B選項正確。
(3)觀察香蕉樹的葉子,發(fā)現(xiàn)葉能夠伸展到一定的空間,是因為莖具有支持作用。植物的莖就像一個支架,支撐著植物的葉、花、果實等器官,使它們能夠伸展到一定的空間,從而更好地接受陽光、空氣等環(huán)境因素,進行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動。
22.【答案】(1)D
(2)B
(3)0.4
【知識點】浮力;物體的沉浮
【解析】【分析】(1)當物體在水中下沉時,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當物體在水中漂浮或懸浮時,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觀察四個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小立方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下沉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從圖中可以看出,只有D立方體是下沉到水底的,其他的立方體有的漂浮在水面,有的懸浮在水中。
(2)如果往水槽中溶解一定量的食鹽,那么A立方體受到的浮力不會改變,還是與重力相等。
(3)一個物體在空氣中用彈簧測力計測得重力為1.5牛頓:將這個物體緩緩地放入水中時,由于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會逐漸減小。1.5-1.1=0.4(N)。
23.【答案】(1)B
(2)C
(3)A
(4)C
(5)B
【知識點】葉的作用;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1)綠葉中含有大量的葉綠體,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為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等),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料絕大部分是通過綠葉的光合作用制造的,B選項正確。
(2)將綠葉植物放在黑暗處24小時,在黑暗環(huán)境中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仍會進行呼吸作用消耗自身儲存的養(yǎng)料。經(jīng)過24小時的黑暗處理,基本可以耗盡葉片中原有的養(yǎng)料,這樣在后續(xù)實驗中,就可以排除葉片中原有養(yǎng)料對實驗結(jié)果的干擾,更準確地檢驗出在實驗過程中綠葉是否制造了新的養(yǎng)料,C選項正確。
(3)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利用光能,通過葉綠體,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遮擋部分由于被遮擋,無法接受陽光照射,而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之一,缺少光,光合作用就無法進行。所以遮擋部分不能制造淀粉,當對其進行上述處理后,滴加碘液不會變藍。
(4)根據(jù)光合作用的過程可知,綠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在制造出儲存能量的有機物(養(yǎng)料)的同時,會釋放出氧氣,所以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之一,C選項正確。
(5)如果乙玻璃罩中有小老鼠和綠色植物,在有光照的情況下,綠色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過程是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為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綠色植物釋放的氧氣可以供小老鼠呼吸,小老鼠呼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又可以作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這樣在一定時間內(nèi)可以維持玻璃罩內(nèi)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相對平衡,從而使小老鼠存活時間較長 。
24.【答案】(1)C
(2)A;C
(3)隔絕空氣
(4)空氣;水分
【知識點】對比實驗;化學變化;生銹
【解析】【分析】(1)C管1 天后沒有生銹,3 天后生銹,5 天后銹更多了,說明鐵釘在與空氣和水同時接觸的情況下,會逐漸生銹,且隨著時間推移,生銹情況更嚴重。
(2)要探究鐵生銹的條件之一是要有水分,需要設置一組對比實驗,一組有水分,一組沒有水分,其他條件盡量相同,然后觀察鐵生銹的情況。 在該實驗中,試管A和試管C對比,A 中沒有水分,鐵釘不生銹,C 中有水分且與空氣接觸,鐵釘生銹。 所以對照 A 和 C 兩支試管,可知鐵生銹的條件之一是要有水分。
(3)在探究鐵生銹條件的實驗中,該實驗設計是為了研究鐵在只有水的環(huán)境下是否生銹。滴加植物油可以在水的表面形成一層油膜,阻止空氣中的氧氣溶解到水中,使得鐵釘只與水接觸,而基本不與氧氣接觸,從而與其他實驗條件形成對比,以探究鐵生銹與氧氣的關系。
(4)通過實驗可以得知:與鐵生銹有關的因素是空氣和水分,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試管
1天后
3天后
5天后
A
沒有生銹
沒有生銹
沒有生銹
B
沒有生銹
沒有生銹
沒有生銹
C
沒有生銹
生銹
銹更多了
D
沒有生銹
沒有生銹
沒有生銹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科學試題,共4頁。
這是一份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共2頁。
這是一份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科學試卷,共2頁。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