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晉教版(2024)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期中、期末測試卷多份
2024七年級地理上冊主題四尋找地球上的居住地學情評估試卷練習(附答案晉教版)
展開
這是一份2024七年級地理上冊主題四尋找地球上的居住地學情評估試卷練習(附答案晉教版),共10頁。
主題四學情評估
一、選擇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本大題包含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意大利出生率持續(xù)下降,2022年創(chuàng)下新低,每1 000人中新生兒數(shù)量不到7人。讀意大利人口示意圖,完成1~3題。
圖4-1
1.2015 年以來,意大利人口( )
A.數(shù)量不斷增加 B.2018年人口最多
C.自然增長率上升 D.人口出現(xiàn)負增長
2.意大利近年來的人口問題,可能帶來( )
A.勞動力豐富 B.國防兵源充足
C.人口老齡化 D.資源嚴重短缺
3.意大利為解決人口問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退休年齡 B.提高生育率
C.控制人口增長 D.禁止人口遷移
圖4-2為世界年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4~5題。
圖4-2
4.圖4-2反映了世界氣溫和降水隨( )
A.經(jīng)度變化 B.緯度變化 C.海拔變化 D.時間變化
5.下列關(guān)于世界年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分布特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世界年平均氣溫從低緯向高緯遞減
B.世界年降水量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
C.中緯度地區(qū)比低緯度地區(qū)年平均氣溫高、年降水量多
D.赤道附近地區(qū)年平均氣溫最高
小張去某地區(qū)旅游,偶遇一個小男孩向他介紹了當?shù)鬲毺氐牡乩憝h(huán)境特征。讀圖4-3,完成6~7題。
圖4-3
6.下列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所表示的氣候特征與小男孩的描述相符的是( )
7.影響該地區(qū)“一年到頭都很熱”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陸分布 B.緯度位置 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
圖4-4為春季某日我國東部一條經(jīng)線附近地區(qū)的天氣狀況示意圖。讀圖,完成8~9題。
圖4-4
8.40°N附近的天氣狀況是( )
A.有微風和沙塵 B.雨夾雪天氣
C.晴轉(zhuǎn)多云天氣 D.出現(xiàn)沙塵暴、大風天氣
9.給圖示25°N附近人們的生活建議是( )
A.適宜戶外運動 B.注意添衣防凍
C.出行帶好雨具 D.做好防曬保護
傳統(tǒng)民居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體現(xiàn)了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的協(xié)調(diào),圖4-5是某地傳統(tǒng)民居圖。讀圖,完成10~11題。
圖4-5
10.該民居反映了當?shù)? )
A.全年高溫多雨 B.終年炎熱干燥
C.全年溫和濕潤 D.終年寒冷干燥
11.該民居可能分布在( )
A.撒哈拉沙漠地區(qū) B.赤道地區(qū)
C.北極地區(qū) D.青藏高原地區(qū)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國四大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避暑勝地。2009 年6 月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圖4-6為“五臺山白塔”景觀,據(jù)此完成12~13題。
圖4-6
12.五臺山成為避暑勝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緯度高 B.海拔高 C.深居內(nèi)陸 D.距離海洋近
13.白塔是五臺山的標志,從其建筑風格看屬于(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我國中醫(yī)典籍《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有對體質(zhì)特征的描述:“土形之人……其為人黃色,圓面,大頭,美肩背,大腹,美股脛,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稱,行安地,舉足浮……”據(jù)此完成14~15題。
14.《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描述的“土形之人”最可能是( )
A.白色人種 B.黃色人種 C.黑色人種 D.混血人種
15.“土形之人”最可能分布在( )
A.歐洲西部 B.亞洲東部 C.非洲北部 D.北美洲中部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3個小題,共35分)
16.(13分)材料一 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總數(shù)突破80億。全球人口分布受地理環(huán)境影響,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既是生產(chǎn)者也是消費者,人口過多或過少,增長過快或過慢都會產(chǎn)生人口問題。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圖4-7),回答下列問題。
圖4-7
(1)世界人口分布極不平衡,據(jù)圖指出亞洲人口稠密區(qū)的分布位置。(2分)
(2)在氣候溫和濕潤的沿海平原地區(qū)人口稠密,而在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熱帶雨林地區(qū)、極地寒冷地區(qū)人口稀少。請指出非洲的①地區(qū)人口疏密狀況并簡析原因。(3分)
材料二 2024年1月,國際勞工組織發(fā)布的《世界就業(yè)和社會展望:2024年趨勢》報告顯示,全球“尼特族”比例繼續(xù)保持高位?!澳崽刈濉笔侵覆簧蠈W、不工作、不接受職業(yè)輔導的青年群體,最早出現(xiàn)在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高的國家。圖4-8為四個國家的人口數(shù)據(jù)。結(jié)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圖4-8
(3)圖中四個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________國,這類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________和拉丁美洲地區(qū)。(3分)
(4)圖中四個國家中最容易出現(xiàn)“尼特族”的是哪個國家?請說出你的判斷依據(jù)。(3分)
(5)“尼特族”群體比例過高的國家將面臨哪些社會問題?(寫出兩點即可)(2分)
17.(10分)【地理實驗】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名稱:模擬海洋、陸地對氣溫的影響。
實驗用品:鐵架臺、量杯、燒杯、溫度計、酒精燈、沙子(模擬陸地)和水(模擬海洋)等。
實驗過程:①用量杯取同體積且溫度相同的沙子和水,分別放入兩個燒杯,并分別固定在相同高度的鐵架臺上。
②分別用兩個酒精燈同時給兩個燒杯加熱5分鐘,測量并記錄二者的溫度(圖甲)。
③移走酒精燈,靜置5分鐘,再次測量并記錄二者的溫度(圖乙)。
圖4-9
(1)加熱5分鐘后,比較沙子和水溫度升高的快慢。(2分)
(2)靜置5分鐘后,比較沙子和水溫度降低的快慢。(2分)
(3)結(jié)合實驗,推測陸地和海洋氣溫日變化幅度的差異。(2分)
(4)在新疆有這樣一句民諺“早穿皮襖午穿紗……”反映了其怎樣的氣候特征并簡析其原因。(4分)
18.(12分)【特色民居】民居是地理環(huán)境的映射,一個地方的民居樣式往往反映了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特征。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亞歐大陸北回歸線東西兩岸的民居有著不同的建筑風格。這些民居既能適應當?shù)氐淖匀坏乩憝h(huán)境,又與居民的社會經(jīng)濟生活密切聯(lián)系。
材料二 圖4-10示意甲、乙兩地的位置、民居、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圖4-10
(1)閱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判讀甲、乙兩地的氣候類型。(2分)
(2)比較甲、乙兩地氣溫年較差的大小和年降水量的多少。(2分)
(3)比較甲、乙兩地民居的屋頂坡度大小,簡要分析屋頂坡度與降水量的關(guān)系。(4分)
(4)甲地一些旅館晚上把床鋪安在屋頂上,結(jié)合當?shù)貧夂?,簡要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一、1.D 2.C 3.B
4.B 思路點睛:圖中的橫坐標表示緯度位置,縱坐標表示年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
5.C
6.A 點撥:由題干中“一年到頭都很熱,幾乎天天下雨”可知,該地區(qū)氣候特征為全年高溫多雨,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圖A是熱帶雨林氣候,圖B是熱帶草原氣候,圖C是熱帶沙漠氣候,圖D是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7.B 8.D 9.C
10.A 點撥: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民居屋頂坡度大,分上下兩層,為氣候炎熱多雨區(qū)的高腳屋。
11.B 點撥:該民居適應濕熱的氣候條件,選項中只有赤道地區(qū)的氣候濕熱。
12.B 13.B
14.B 點撥:“其為人黃色”說明人的膚色為黃色,最可能是黃色人種。
15.B 點撥: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中部。
二、16.(1)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2)人口稀疏;①地區(qū)處于沙漠地區(qū),氣候炎熱干燥。
(3)乙;亞;非
(4)丙國。圖中丙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較低,且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負增長,可能是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高的國家。
(5)勞動力短缺、社會養(yǎng)老負擔重等問題。
17.(1)沙子升溫快;水升溫慢。
(2)沙子降溫快;水降溫慢。
(3)陸地氣溫日變化幅度大;海洋氣溫日變化幅度小。
(4)新疆的氣溫日較差(日變化)大;新疆位于大陸內(nèi)部,遠離海洋,白天升溫快,晚上降溫也快。
18.(1)甲為熱帶沙漠氣候,乙為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2)甲比乙氣溫年較差小(或甲的氣溫年較差小,乙的氣溫年較差大)。甲比乙的年降水量少(或甲的年降水量少,乙的年降水量多)。
(3)甲比乙的屋頂坡度小(或甲的屋頂坡度小,乙的屋頂坡度大)。年降水量越多,屋頂坡度越大;年降水量越少,屋頂坡度越小。
(4)甲地全年降水量稀少,旅館安在屋頂上的床鋪被雨淋濕的可能性較??;當?shù)貢円箿夭钶^大,晚上在屋頂,比較涼爽。
題序12345678答案題序9101112131415答案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