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 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展開
這是一份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 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1.本試題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為選擇題,20分;第Ⅱ卷為綜合題,30分;全卷共5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2.考生須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區(qū)域作答,第Ⅰ卷須用2B鉛筆填涂,第Ⅱ卷須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
第Ⅰ卷(選擇題共2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讀“亞洲地區(qū)氣候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 亞洲氣候特點( )
①氣候復雜多樣 ②海洋性氣候顯著
③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④季風氣候顯著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2. 造成哈爾濱、烏蘭巴托兩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不同B. 地勢不同
C. 緯度位置不同D. 海陸位置不同
【答案】1. C 2. D
【解析】
【1題詳解】
亞洲陸地面積廣大,地形起伏大,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大,季風氣候顯著,①③④正確。亞洲的海洋性氣候不顯著,②錯誤。故選C。
【2題詳解】
哈爾濱位于大陸東岸,受海洋影響大,降水多;烏蘭巴托深居內(nèi)陸,受高大地形的阻擋,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降水稀少,因此兩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因素為海陸位置不同,D正確;地形、地勢不是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相差不大,ABC錯誤。故選D。
【點睛】亞洲是世界大陸性氣候最強烈的大洲。主要表現(xiàn)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熱,春溫高于秋溫,氣溫年較差大。冬季1月平均氣溫有2/3地區(qū)在0℃以下;東西跨的經(jīng)度多,降水條件差異大,地形復雜,地形類形多樣,海拔高差大,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讀“亞洲范圍圖”,完成下面小題。
3. 亞洲占據(jù)了亞歐大陸的大部,北、東、南三面分別環(huán)繞著( )
A. 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B. 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C. 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D.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4.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體現(xiàn)在( )
①跨緯度最廣 ②跨經(jīng)度最廣 ③面積最大 ④東西距離最長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3. B 4. C
【解析】
【3題詳解】
讀圖可知,亞洲瀕臨三大洋,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沒有瀕臨大西洋,故ACD錯誤、B正確,依據(jù)題意。故選B。
【4題詳解】
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同時,亞洲是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人口最多的大洲,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故①③④,依據(jù)題意,故選C。
【點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亞洲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地形對氣候的分布有著顯著的影響。與其他大陸相比,溫海洋性氣候在歐洲大陸部分的東西方向上分布更廣。圖示意歐洲大陸的地形、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5. 歐洲的地形特征( )
A. 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B. 山地多分布在東部地區(qū)
C. 地勢中間高,四周低;D. 平均海拔高,地勢起伏大
6. 從地形的角度看溫帶海洋性氣候在歐洲大陸分布廣的原因( )
A. 歐洲三面臨海,向西凸出,形似“大半島”
B. 歐洲輪廓破碎,海岸線曲折漫長,大部分地方距海不遠
C. 山脈多東西走向,平原廣闊,有利于大西洋的暖濕空氣長驅(qū)直入
D. 大部分位于40°-60°之間,終年盛行來自大西洋的溫暖濕潤的西風
【答案】5. A 6. C
【解析】
【5題詳解】
歐洲地形以平原和山地為主,山地多分布在南北,中部為平原,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是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A正確,BCD錯誤,故選A。
【6題詳解】
ABCD四個選項都是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在歐洲大陸分布廣的原因,但是AB屬于海陸位置角度,C屬于地形角度,D屬于緯度位置角度,故選C。
【點睛】歐洲西部地區(qū)的溫帶海洋性氣候顯著的原因是:位于中緯度,該區(qū)域終年受西風帶控制;西臨大西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增溫增濕;歐洲三面臨海,向西凸出,形似“大半島”,中部為廣闊的平原,山脈成東西向分布,使水汽容易到達陸地內(nèi)部;破碎的海陸輪廓對海洋性氣候的形成也起了促進作用。
非洲是一塊古老又神奇的土地。讀非洲裂谷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7. 下列關于東非裂谷帶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處在板塊擠壓、碰撞地帶B. 處在板塊張裂地帶
C. 未來將形成新的海洋D. 火山地震活動頻繁
8. 乞力馬扎羅山被形象地稱為“赤道雪峰”,其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緯度位置B. 地形地勢C. 海陸位置D. 人類活動
【答案】7. A 8. B
【解析】
【7題詳解】
板塊碰撞會形成山脈,板塊張裂會形成裂谷或海洋,讀圖可知,東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的張裂地帶,是這兩個板塊張裂運動形成的,B正確,A錯誤;由于板塊之間的張裂,裂谷帶未來將形成新的海洋,非洲裂谷帶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火山、地震活動頻繁,CD正確。依據(jù)題意,故選A。
【8題詳解】
乞力馬扎羅山在赤道附近,赤道附近地區(qū)緯度低,氣溫高,但山頂有終年冰雪覆蓋,說明乞力馬扎羅山海拔很高,所以山頂有冰雪覆蓋,B正確,A錯誤;乞力馬扎羅山頂?shù)谋┱f明氣溫低,與海陸位置和人類活動無關,CD錯誤。故選B。
【點睛】乞力馬扎羅山在赤道與南緯3°之間,是坦桑尼亞和肯尼亞的分水嶺,非洲最高的山脈,也是同時是火山和雪山。該山的主體沿東西向延伸將近80公里,主要由基博、馬溫西和希拉三個死火山構成,面積756平方公里,其中央火山錐呼魯峰,海拔5892米。
圖為北美洲略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9. 下列關于北美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中①處運河為巴拿馬運河B. 該大洲平均海拔最高,地勢起伏大
C. 該大洲東臨印度洋、西臨太平洋D. 該大洲地形以高原為主
10. 下列地形剖面圖能夠正確表示下圖中沿MN一線地勢特點的是( )
A. B. C. D.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題詳解】
圖中①處運河為巴拿馬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A正確。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極洲,B錯誤。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C錯誤。北美洲地形分為三大地形區(qū),西部為高大的山地,中部為廣闊的平原,東部為低緩的高地,地形以平原為主,D錯誤。故選A。
【10題詳解】
北美洲的地形分為三大地形區(qū),西部為高大的山地,中部為廣闊的平原,東部為低緩的高地,故北美洲的地勢特點是東西高,中部低,且西部比東部高,據(jù)圖可知,圖中C符合沿MN一線的地勢特點。故選C。
【點睛】北美洲北臨北冰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北美洲的地形分為三大地形區(qū),西部為高大的山地,中部為廣闊的平原,東部為低緩的高地。
讀南北美洲地形簡圖,完成下面小題。
11.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 )
A. 西部均分布著高大的山脈,同屬科迪勒拉山系
B. 中部都為寬廣的平原
C. 東部都是高原、平原相間分布
D. A處為世界最長山脈—落基山脈
12. 下列有關南、北美洲的比較,正確的是( )
A. 北美洲有面積廣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南美洲有熱帶雨林
B. 兩大洲在高緯度地區(qū)都有寒帶
C. 兩大洲氣候都具有暖濕的特點
D. 北美洲以溫帶氣候為主,南美洲以寒帶氣候為主
【答案】11. A 12. A
【解析】
【11題詳解】
讀圖可知,南北美洲西部均分布著高大的山脈,北美洲為落基山脈,南美洲為安第斯山脈,同屬科迪勒拉山系,故A正確。北美洲地形呈三大南北縱列帶,中部為寬廣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山脈,南美洲東部高原、平原相間分布,故BC錯誤。A處為世界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D錯誤。故選A。
【12題詳解】
北美洲北部有面積廣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南美洲亞馬孫平原有熱帶雨林,故A正確;南美洲最南端才到南緯53°54′,所以沒有寒帶,故B錯誤;北美洲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北部緯度較高,氣候較寒冷干燥,南美洲氣候暖濕,故C錯誤;北美洲以溫帶氣候為主,南美洲以熱帶氣候為主,故D錯誤。故選A。
【點睛】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兩大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它溝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中美地峽是指墨西哥以南、哥倫比亞以北的狹長陸地。拉丁美洲是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qū)。
中南半島地區(qū)年降水量多在1000mm以上,有明顯的旱季、雨季之分。位于中南半島的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是全球重要的稻米出口國。圖為中南半島各國耕面積占國土面積比重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3. 中南半島( )
A. 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B. 西南與我國相鄰
C. 盛產(chǎn)溫帶水果D. 三面臨海、北寬南窄
14. 中南半島國家種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
A. 降水季節(jié)分配不均,旱澇災害頻繁
B. 季風氣候顯著,水熱充足
C. 平原面積廣,耕地占總面積的40%以上
D. 距中國近,海陸交通便利,市場廣闊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題詳解】
據(jù)圖和所學知識可知,中南半島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A錯誤;中南半島北部與我國相鄰,B錯誤;中南半島主要位于熱帶,盛產(chǎn)熱帶水果,C錯誤;中南半島三面臨海、北寬南窄,D正確。故選D。
【14題詳解】
水稻喜高溫多雨,中南半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水熱充足,適宜水稻生長。所以中南半島國家種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條件是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水熱充足,B正確;降水季節(jié)分配不均,旱澇災害頻繁不是有利自然條件,A錯誤;中南半島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原面積不廣,C錯誤;距中國近,海陸交通便利,市場廣闊不是自然條件,D錯誤。故選B。
【點睛】中南半島因在中國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島的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北部地勢高峻,與中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1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tài)。河流上游奔騰在崇山峻嶺之中,蘊崴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進入下游后,水流平緩,泥測沉積,形成沖積平原。這些平原地勢低平,是東南亞重要的農(nóng)業(yè)地區(qū)。
熱帶季風氣候?qū)δ蟻喌霓r(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著重要影響。讀南亞年降水量分布圖(左圖)和南亞主要農(nóng)作物分布圖(右圖),完成下面小題。
15. 降水對南亞主要農(nóng)作物分布的影響,表現(xiàn)為( )
A. 水稻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和沿海地區(qū),這里降水較多
B. 小麥主要分布于東北部地區(qū),這里降水較少
C. 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這里降水較少
D. 黃麻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地區(qū),這里降水豐富
16. 西南季風決定著南亞農(nóng)業(yè)的豐歉,下圖中對應的內(nèi)容分別是( )
A. 偏多 偏少 旱災 較長B. 適中 偏多 澇災 較短
C. 偏少 適中 澇災 較短D. 適中 偏少 旱災 較長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題詳解】
由圖可知,南亞的水稻主要分布在東北部的恒河平原及半島沿海平原,這里降水豐富,故A錯誤。小麥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區(qū),這里降水較少,故B錯誤。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這里降水較少,故C正確。黃麻主要分布于東北部地區(qū),這里降水豐富,故D錯誤。根據(jù)題意,故選C。
【16題詳解】
西南季風決定著南亞農(nóng)業(yè)的豐歉,西南季風正常的年份,降水適中,風調(diào)雨順、農(nóng)業(yè)豐收;異常年份,當雨期較短時,降水偏少,易發(fā)旱災;而當雨期較長時,降水偏多,又易發(fā)洪澇災害,使得農(nóng)業(yè)歉收。故ABC錯誤、D正確,根據(jù)題意,故選D。
【點睛】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qū)r(nóng)業(yè)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每年西南季風帶來的豐沛雨水,是南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風到來的時間和強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際變率大,容易發(fā)生旱澇災害,給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讀西亞主要礦產(chǎn)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7. 西亞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
A. 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B. 紅海及其沿岸地區(qū)
C. 地中海沿岸地區(qū)D. 阿拉伯海沿岸地區(qū)
18. 西亞的農(nóng)業(yè)( )
A. 種植業(yè)是西亞許多國家傳統(tǒng)的經(jīng)濟部門
B. 伊朗的節(jié)水農(nóng)業(yè)最發(fā)達
C. 分布于波斯灣沿岸地區(qū)
D. 分布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綠洲
【答案】17. A 18. D
【解析】
【17題詳解】
西亞的波斯灣海底及其沿岸地區(qū)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寶庫,約占世界石油儲藏量的53%-58%。石油產(chǎn)量約占世界石油總產(chǎn)量的1/3。石油輸出量占世界石油總出口量的60%,主要供給世界上經(jīng)濟發(fā)達的美國、日本、西歐一些國家,故選A。
【18題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西亞降水稀少,氣候干旱,畜牧業(yè)是西亞許多國家傳統(tǒng)的經(jīng)濟部門,A錯誤。以色列是節(jié)水農(nóng)業(yè)最發(fā)達的國家,發(fā)展滴管噴灌等節(jié)水技術,B錯誤。西亞的農(nóng)業(yè)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綠洲,C錯誤、D正確。故選D。
【點睛】西亞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五?!笔抢锖#诤?,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其中,里海是內(nèi)陸湖,是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跨亞、歐、非三大洲。西亞石油資源豐富,石油的儲量最大、生產(chǎn)和輸出量都居世界首位,其中石油主要產(chǎn)自西亞的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
2024年是中國與柬埔寨建交66周年,兩國關系不斷深化。圖為柬埔寨略圖及金邊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
19. 柬埔寨( )
A. 屬于南亞地區(qū)B. 首都位于河流沿岸
C. 全年高溫多雨D. 東南地區(qū)海運便利
20. 柬埔寨傳統(tǒng)民居可能是( )
A. 高腳屋B. 冰屋C. 蜂巢屋D. 茅草屋
【答案】19. B 20. A
【解析】
【19題詳解】
柬埔寨位于東南亞地區(qū),A錯誤;柬埔寨首都金邊位于湄公河沿岸,B正確;柬埔寨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C錯誤;柬埔寨東南地區(qū)不臨海,不可能海運便利,D錯誤。故選B。
【20題詳解】
柬埔寨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該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居高腳屋遠離地面,既便于通風透氣防潮,房頂坡度大又有利于排水,A正確;冰屋是北極地區(qū)因紐特人的傳統(tǒng)住房,B錯誤;蜂巢屋是土耳其的傳統(tǒng)民居,該地區(qū)“夏季炎熱,冬季多雨,春秋多風沙”氣溫年較差大,厚墻可以阻擋夏季高溫、冬季可以保溫,該地屋為圓錐形,且坡度較大,有利于抵御風沙,便于排水,C錯誤。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D錯誤。故選A。
【點睛】高腳屋是一種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的“干欄式”民居,是十分普遍的民居形式。主要適用于氣候濕熱地區(qū)。
第Ⅱ卷(綜合題共30分)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0分)
21. 認識區(qū)域,應該學會運用地圖,完成空間位置辨識、地理現(xiàn)象觀察、區(qū)域特征歸納、區(qū)域聯(lián)系分析等。圖1示意非洲氣候分布,圖2示意非洲地形分布,完成下列問題。
【空間位置辨識】
(1)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兩個角度,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
【區(qū)域特征歸納】
(2)觀察圖1,總結非洲氣候類型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
(3)觀察圖2,從地形類型和地勢高低歸納非洲的地形特點。
【區(qū)域聯(lián)系分析】
(4)關于非洲各要素間的內(nèi)在關系,請補充完整。
①受______(地勢/氣候)影響,尼羅河自北向南流。
②受氣候影響,剛果河水量_______(大/小),無結冰期。
【答案】(1)主體位于熱帶、低緯度地區(qū);東臨印度洋,西鄰大西洋,北鄰地中海。
(2)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赤道穿越非洲中部,非洲的氣候類型大致關于赤道南北對稱分布。
(3)以高原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4) ①. 地勢 ②. 大
【解析】
【分析】本題以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非洲地形分布圖為背景,涉及非洲的地理位置、氣候、地形、河流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基礎知識運用能力。
【小問1詳解】
讀圖可知,非洲的緯度位置是:北回歸線穿過非洲北部,南回歸線穿過非洲南部,非洲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位于低緯度地區(qū);海陸位置是:非洲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
【小問2詳解】
讀圖可知,非洲絕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地處低緯度,以熱帶氣候為主;非洲氣候類型多樣,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等,其中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赤道穿越非洲中部,非洲氣候類型大致關于赤道南北對稱分布。
【小問3詳解】
讀圖可知,非洲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高原主要分布在東南部,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勢特征是東南高、西北低。
【小問4詳解】
讀圖可知,受地勢的影響,尼羅河的流向大致是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受氣候影響,剛果河位于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區(qū),河流流量大,地處赤道附近,無結冰期。
22. 某校初一學生學習亞洲后,開展了“認識南美洲”的探究活動。圖1為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2為南美洲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探究一:位置與氣候
(1)從緯度位置上看,南美洲北部被________(特殊緯線)穿過,位于熱帶和亞熱帶,以________(熱量帶)氣候為主。
探究二:地形與氣候
(2)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________(地形區(qū)),以東地區(qū)地域遼闊,平原、高原相間分布。受地形影響,南美洲西部氣候分布特點為________。
探究三:地形、氣候與河流
(3)圖2中A、B兩條河流中,水能資源豐富的是________(填字母);水量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請結合該河流經(jīng)的氣候區(qū)、地形區(qū)、支流、流域面積等方面分析其水量大的原因。________
小結:大洲的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位置、地形、氣候、河流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空間聯(lián)系和因果聯(lián)系,地理要素的空間分布反映了地理要素的空間聯(lián)系。
【答案】(1) ①. 赤道 ②. 熱帶
(2) ①. 安第斯山脈 ②. 狹長型
(3) ①. B ②. A ③. 亞馬孫河流域?qū)儆跓釒в炅謿夂?,全年高溫多雨;亞馬孫河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廣;流經(jīng)亞馬孫河平原,周圍地勢有利于河水的匯聚,集水區(qū)域大等。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南美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南美洲地形圖為材料,涉及南美洲的地理位置、氣候和河流等相關內(nèi)容,考查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和綜合思維的地理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從緯度位置上看,南美洲北部被赤道穿過,中部被南回歸線穿越,位于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氣候為主,氣候濕熱。
【小問2詳解】
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脈,是世界最長的山脈。以東地區(qū)地域遼闊,平原、高原相間分布。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水汽深入內(nèi)陸,南美洲西部氣候分布特點為狹長型,只能分布在沿海地區(qū)。
【小問3詳解】
讀圖2可知,B主要位于熱帶草原氣候區(qū),流經(jīng)地區(qū)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A是亞馬孫河,水量大。亞馬孫河流量大的原因是:亞馬孫河流域?qū)儆跓釒в炅謿夂?,全年高溫多雨,降水豐富,河流流量大;亞馬孫河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廣;主要流經(jīng)亞馬孫河平原,西、北、南三面地勢較高,有利于河水的匯聚,集水區(qū)域大等。
23. 圖1亞洲部分區(qū)域圖,圖2為中南半島山河分布圖,圖3為中南半島氣候類型圖,讀圖完成下列題目。
(1)圖1中B為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重要的交通要道乙為________。
(2)由圖2可知,中南半島的地表形態(tài)特點是_________。
(3)中南半島的C河流水量大、通航里程長,被稱為東南亞的“黃金水道”。為提高河流航運價值,下游定期清淤,根據(jù)圖3判斷,最佳清淤時間段是_______(8月到11月/12月到次年3月),理由是________。【提示:河流清淤一般選擇河流流量小、河水較淺的時間段,以便于施工】
(4)讀圖2,分析中南半島上各國家大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的原因。
(5)近些年來,東南亞國家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旅游業(yè)收入已成為其國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東南亞國家發(fā)展旅游業(yè)的優(yōu)勢是( )
①地處熱帶,有眾多海濱旅游與度假勝地
②地理位置優(yōu)越,靠近發(fā)達國家,游客眾多
③經(jīng)濟發(fā)達,基礎設施完善,服務水平很高
④多元民族文化并存,人文旅游資源豐富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 ①. 阿拉伯半島 ②. 馬六甲海峽
(2)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3) ①. 12月到次年3月 ②. 旱季,水量小
(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5)D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亞洲部分區(qū)域圖、中南半島山河分布圖和中南半島氣候類型圖為材料,涉及東南亞的地形、河流、城市分布特點、旅游業(yè)等相關內(nèi)容,考查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和綜合思維的地理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讀圖可知,圖1中B為阿拉伯半島,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半島,重要的交通要道乙為馬六甲海峽,處于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遠洋運輸和航空運輸?shù)闹匾獦屑~。
【小問2詳解】
讀圖,東南亞中南半島上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
【小問3詳解】
中南半島一年分旱雨兩季,6-10月為雨季,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充沛;11月至次年5月為旱季,盛行東北季風,天氣干燥少雨。C河流為湄公河,其最佳清淤時間段是12月到次年3月,此時降水量小,河流水位低。
【小問4詳解】
讀圖可知,中南半島各國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其主要原因是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濕潤、交通便利,工農(nóng)業(yè)發(fā)達等。
【小問5詳解】
東南亞國家發(fā)展旅游業(yè)的優(yōu)勢是①地處熱帶,有眾多海濱旅游與度假勝地、④多元民族文化并存,人文旅游資源豐富,①④正確。東南亞周邊發(fā)達國家少,東南亞大部分屬于發(fā)展中國家,基礎設施不完善,服務水平較低,②③錯誤。故選D。
24. 圖1為西亞國家和地區(qū)分布圖,圖2為利雅得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西亞地區(qū)地處亞、歐、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介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_________(內(nèi)陸湖)之間,被稱為“__________”。
(2)西亞最突出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是_________,因此,_________(農(nóng)業(yè)部門)和灌溉農(nóng)業(yè)別具特色。
(3)西亞地區(qū)是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為________人種,講阿拉伯語。
(4)圖3為西亞地區(qū)傳統(tǒng)民居景觀,請描述該民居的特點及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答案】(1) ① 里海 ②. 三洲五海之地
(2) ①. 干旱 ②. 畜牧業(yè) (3)白色
(4)西亞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稀少,為了減少熱量的傳遞和風沙的入侵,當?shù)囟嘟ㄔO窗小平頂?shù)牡锉し俊?br>【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西亞國家和地區(qū)分布圖和利雅得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為材料,涉及西亞的地理位置重要性、氣候和農(nóng)業(yè)、人種和語言、特色民居等相關內(nèi)容,考查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和綜合思維的地理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讀圖可知,西亞地處亞、歐、非三洲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nèi)陸湖)五海之間,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戰(zhàn)略地位極為重要,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小問2詳解】
西亞大部分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降水稀少,最突出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是干旱,因此,當?shù)匦竽翗I(yè)和灌溉農(nóng)業(yè)別具特色,很多國家發(fā)展節(jié)水技術。
【小問3詳解】
西亞地區(qū)是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地,為白色人種,講阿拉伯語,多信仰伊斯蘭教。
【小問4詳解】
讀圖可知,圖3為西亞地區(qū)傳統(tǒng)民居景觀-碉堡房,西亞地區(qū)主要的氣候類型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氣候干旱,為了減少熱量的傳遞和風沙的入侵,當?shù)囟嘟ㄔO窗小平頂?shù)牡锉し俊?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2024年山東省菏澤市中考一模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東省菏澤市中考一模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2024年山東省菏澤市中考一模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菏澤市魯西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東省菏澤市魯西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原卷版docx、山東省菏澤市魯西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