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3.6《地球的形狀》教案 教科版三下科學

    • 17.1 KB
    • 2025-02-10 16:27
    • 161
    • 3
    • 百度云網(wǎng)盤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3.6《地球的形狀》教案 教科版三下科學第1頁
    1/3
    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科學6.地球的形狀教案

    展開

    這是一份科學6.地球的形狀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地球的形狀》是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的第六課。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是曲折又漫長的,由于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人們最早人為地球是方形的,即“天圓地方”,這種認識能解釋一些人們看到的現(xiàn)象,然后也出現(xiàn)了很多無法解釋的難題。直到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成功,人們才逐漸接受地球是球體的這一觀點,本節(jié)課我們將經歷古人探究地球形狀的過程,并通過兩個模擬實驗來推理出地球的形狀。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將學會面對復雜而抽象問題應該如何進行解答,怎樣剝繭抽絲,運用簡答的材料來完成抽象問題的模擬實驗。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圖片、視頻等已經知道太陽和月球都是球形,初步建立地球也是球形的前概念。但是他們并不了解人類探究地球形狀的過程,但缺少對結論的思辨。通過本課,讓學生站在歷史的角度,從新思考這一問題,并通過猜想、 預測、實驗、總結等過程,逐步深入的探索科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目標
    1. 地球和太陽、月球一樣,都是一個球體。
    2.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二、科學探究目標
    1. 學會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收集證據(jù),推理、解釋、描述地球是球形的觀點。
    2. 重新經歷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探索過程。
    三、科學態(tài)度目標
    1. 感受古人在認識自然規(guī)律時孜孜不倦的求索,提高科學探究的興趣。
    2. 積極參加模擬實驗,樂于和同學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及思考。
    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 了解技術的進步可以不斷讓人們更好認識自然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更多的自然規(guī)律。
    2. 感受自然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需要人們的不斷的去探究。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模擬實驗的內在設計思路,能通過實驗結果思考及推理。
    難點:培養(yǎng)抽象問題具象化解決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船模、塑料球、手電筒、立方體、球體、白板或白紙(屏)。
    【教學過程】
    聚焦
    我們知道太陽和月球都是球體,而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那么地球是什么形狀的呢?(球體)
    同學們回答的很對,我們知道地球是球體,是因為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生活中、與人交流中,善于傾聽,這是一個固定的結論,那大家想一想,在古代,科技水平比較落后,那時候的人們覺得地球是什么形狀呢?
    今天就讓我們重走古人探索地球的旅程,和他們一起探索地球的形狀。
    二、探索
    1. 古人的觀點:天圓地方
    1)教師出示“天圓地方”的圖片。古人一開始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你覺得他們?yōu)槭裁催@樣說?
    2)古人肉眼直接觀察的世界是:天邊是弧形的,地面時平坦的遼闊。所以他們直觀的得出結論 “天圓地方”?
    3)請同學們思考,在生活中你觀察到的什么現(xiàn)象能反駁這種觀點,什么現(xiàn)象是這種觀點所解釋不了的。
    4)學生自由發(fā)言討論。
    5)教師匯總后,引出書中給的例子:在海邊,人們用望遠鏡觀察遠方的船,從是先看到帆頂,再看到帆船。月食時,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總是圓形的。
    2. 模擬實驗
    實驗材料:小船模模擬真實的帆船,塑料球模擬球形的地球,課桌模擬方形的地球。
    小組合作實驗。教師引導學生用平視的方法去觀察小船。
    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動:小船在球面上運動時,遠方的人先看到帆頂,再看到船身。小船在平面上運動時,遠方的人看到帆頂和船身一起出現(xiàn)。對比觀察正方體和球體投射的影子:正方體的投影是正方形的。球體的投影是圓形的。
    4) 班級發(fā)言討論:哪種實驗現(xiàn)象與我們生活中實際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一樣的。教師小結:從實驗現(xiàn)象可以推出,地球是球形的而不是方形的。
    3. 實踐證據(jù):麥哲倫環(huán)球航海
    理論性的實驗,其說服力相對較弱,因此仍然有非常多的人不認可這個觀點。麥哲倫環(huán)球航形是很好的實踐例子。
    如果地球是球形,那么沿著一個方向走,繞著地球一周就能回到原點。出示航海路線圖,學生發(fā)現(xiàn)航行的起點與終點時一致的,證明地球是封閉的球體。
    教師播放視頻并講解。1519年,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隊又回到了出發(fā)地。
    三、研討
    1. 回顧及總結,在模擬實驗中,你觀察到的哪些信息可以說明地球是球體?用語言精簡的描述出你的依據(jù)?
    2. 人們認識地球是球形的過程是怎樣的?學生發(fā)言討論,教師補充資料。
    【板書設計】
    3.6地球的形狀
    猜想: 球體 天圓地方
    證據(jù): 帆船
    月食
    麥哲倫航海
    ……
    證據(jù)與猜想一致,證明地球是球體。

    相關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6.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6.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下冊6.讓資源再生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五年級下冊6.讓資源再生教學設計及反思,共4頁。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6.地球的形狀教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6.地球的形狀教案,共1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理念,教材簡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作業(yè)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三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6. 地球的形狀

    版本: 教科版(2024)

    年級: 三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23份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