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2.1《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案 教科版三下科學

    • 35.2 KB
    • 2025-02-10 16:27
    • 185
    • 3
    • 百度云網(wǎng)盤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2.1《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案 教科版三下科學第1頁
    1/3
    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1.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案設計

    展開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1.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是第二單元《動物的一生》單元的起始課。作為單元的第一課,引導學生為整個養(yǎng)蠶活動做好準備,迎接為蠶寶寶的到來,為后續(xù)的長期觀察活動做好必要的工具及思想準備。
    本課主要分為四個部分。課程以猜謎引入,引導學生了解生命的進程。蠶飼養(yǎng)時間短,飼養(yǎng)難度相對較低,觀察蠶的一生可以作為學生探究生命的第一步。
    第一部分,聚焦板塊。了解學生對蠶生長的基本認知處于怎么樣的水平。同時引出探究的第一個時期,蠶卵階段。
    探索板塊由三個活動構成,第一,借助放大鏡和直尺,觀察測量蠶卵的形態(tài)特征及大?。坏诙?,為蠶寶寶建一個“家”,了解養(yǎng)蠶需要具備的各種條件;三是制定蠶的一生觀察計劃。
    研討板塊對本課內(nèi)容進行回顧。拓展板塊強調(diào)學生需每天堅持觀察蠶卵的變化,并將觀察結果及時記錄下來。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目標
    知道蠶卵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蠶的一生從卵開始,蠶卵孕育著新生命。
    知道小蠶是由蠶卵孵化出來的,蠶卵孵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水分。
    二、科學探究目標
    用畫圖、文字的方法記錄蠶卵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
    通過收集資料或訪談獲得養(yǎng)蠶的相關知識。
    制定切實可行的觀察計劃,用于觀察記錄蠶一生的生長變化。
    觀察蠶卵孵化小蠶的過程,并按照計劃做好記錄。
    三、科學態(tài)度目標
    對研究蠶卵及養(yǎng)蠶活動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對飼養(yǎng)的蠶表現(xiàn)出愛心及責任心,能細心照管小蠶。
    能在課后堅持觀察記錄蠶的生長變化。
    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了解并意識到人類不斷改進養(yǎng)蠶技術以適應自己的需求。
    【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記錄并描述蠶卵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
    難點:付出愛心,細心地進行養(yǎng)蠶活動,并做好長期觀察計劃。
    【教學準備】
    蠶卵、放大鏡、直尺、蠶房、桑葉(或萵筍葉)、介紹養(yǎng)蠶方法的資料、觀察計劃表等。
    【教學過程】
    聚焦
    猜謎導入:早上四只腳;中午兩只腳;傍晚三只腳。引導學生思考人一生身體情況的變化。
    問題引入:動物的一生要經(jīng)歷幾個階段呢?(出生、成長、繁殖、死亡)
    課題揭示,以蠶的一生為例觀察研究動物的一生。
    二、探索
    活動一:觀察蠶卵的外部形態(tài)
    教師提問:“你養(yǎng)過蠶嗎?”學生發(fā)言討論,教師匯總: 蠶是白色的、蠶吃桑葉、蠶會吐絲、蠶會變成蛹、蠶會變成蛾……
    教師提問:“你觀察過蠶卵嗎?”引出探究問題,怎么觀察記錄蠶的一生?
    教師發(fā)放工具蠶卵、放大鏡和直尺,請學生觀察蠶卵。并完成①畫一畫蠶卵②文字描述蠶卵的任務。將觀察的結果及時記錄在活動手冊中。保護好蠶卵的安全,避免觀察工具對蠶卵造成傷害。觀察時間為 5 分鐘。
    班級小組交流自己的成果。描述自己為什么這樣畫?描述蠶卵:顏類似芝麻大小。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扁圓形(中間略微凹陷);剛產(chǎn)下的卵呈淡黃色,即將孵化的卵呈紫黑色。
    活動二:為蠶寶寶建造一個“家”
    1. 教師展示圖片,提問:蠶卵是怎樣變成蠶寶寶的?班級交流,教師引出概念:孵化是指幼蟲或幼崽從動物卵中破殼而出的過程。
    2. 教師提問:蠶寶寶出生后要吃什么?除了食物,它還需要什么?學生自由討論。
    3. 教師發(fā)放養(yǎng)蠶相關資料卡片。學生閱讀,劃出重點信息。小組匯總交流后教師總結。(蠶房里的溫度控制在28攝氏度左右、可以在蠶卵上稍微灑點水、喂一些嫩一點的桑葉、桑葉黃中帶綠,采下后還要切成條形或者方形。)
    制作蠶房:準備一個干凈的盒子作為蠶房。把蠶房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蠶盒上扎一些小孔。保持溫暖的室溫。在蠶房中灑一些水,保持蠶房內(nèi)的濕度。
    飼養(yǎng)小蠶的方法:蠶的飼料是桑葉,如果沒有桑葉也可用萵筍葉代替,但切不可喂養(yǎng)一段時間的桑葉后改為萵苣葉。
    喂食:小蠶孵出后2-3小時便需要進食,需要及時投喂食物。桑葉不能水洗后直接投喂,每天可在清晨、中午、傍晚和睡前進行投喂。
    清除蠶沙:蠶沙中混有蠶糞和食物殘渣,不及時清理會引發(fā)疾病。為了避免小蠶丟失,1齡蠶無需清除蠶沙。2~3齡每天除沙兩次,4~5齡每日除沙1~2次。
    管理病蠶:若在蠶盒中發(fā)現(xiàn)病蠶或死蠶,需要及時進行清理并除沙,更換飼料盒。
    活動三:制定蠶的一生觀察計劃
    1. 教師提問:如果你發(fā)現(xiàn)一條蟻蠶誕生了,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怎樣真正了解蠶一生的生長變化情況呢?我們都需要什么觀察工具呢?小組交流發(fā)言。
    2. 展示蠶的一生觀察計劃,。

    三、研討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匯總:1. 蠶卵是什么樣的?蠶卵孵化需要什么條件?2. 研究蠶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我們應該怎么做?
    四、拓展
    教師說明課后觀察與記錄要求:養(yǎng)蠶活動正式開始了,讓我們從觀察蠶卵開始,記錄蠶卵的變化,記錄蠶寶寶出生的日期和樣子。
    【板書設計】
    2.1 迎接蠶寶寶的到來
    孵化
    蠶 卵 蠶
    條件:適宜的濕度、溫度
    形狀:橢圓形
    顏色:紫黑色
    大?。汉苄?br>其他發(fā)現(xiàn):中間低凹
    生長環(huán)境:
    安全、衛(wèi)生并且食物、空氣充足的環(huán)境

    相關教案

    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1.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案: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1.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案,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1.迎接蠶寶寶的到來第1課時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級下冊1.迎接蠶寶寶的到來第1課時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二年級的時候已經(jīng)對蝸牛,探索,研討,拓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科學三年級下冊1.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案及反思:

    這是一份科學三年級下冊1.迎接蠶寶寶的到來教案及反思,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觀察蠶卵,了解蠶健康生長需要的條件,學習觀察記錄的要點和方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三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1. 迎接蠶寶寶的到來

    版本: 教科版(2024)

    年級: 三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23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