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二節(jié)地貌的觀察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805.5 KB
    • 2023-12-04 13:56
    • 152
    • 0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二節(jié)地貌的觀察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1頁
    1/8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二節(jié)地貌的觀察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2頁
    2/8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二節(jié)地貌的觀察課時作業(yè)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3頁
    3/8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課后測評

    展開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課后測評,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該圖中最宏觀的地貌類型是,能正確反映地貌觀察順序的是,該地區(qū)山地陽坡植被稀疏,原因是,圖中地形部位判斷正確的是,下列地段中坡度最緩的是,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與,修筑梯田顯著地改變了山坡的,圖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知識點1地貌的組合及觀察順序
    下圖是某同學(xué)在青藏高原拍攝的一張照片。據(jù)此完成1~2題。
    1.該圖中最宏觀的地貌類型是( )
    A.山脈 B.高原
    C.陡崖 D.寬廣的山谷
    2.能正確反映地貌觀察順序的是( )
    A.由遠(yuǎn)及近,由局部到整體
    B.由近及遠(yuǎn),由局部到整體
    C.從微觀到宏觀,從點到面
    D.從宏觀到微觀,從面到點
    知識點2高度的觀察
    讀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完成3~4題。
    3.圖示區(qū)域水庫和最高點之間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
    A.890 m B.1 030 m
    C.1 210 m D.1 300 m
    4.該地區(qū)山地陽坡植被稀疏,原因是( )
    A.氣溫低 B.風(fēng)速大
    C.土壤貧瘠 D.水分條件差
    知識點3坡度的觀察
    讀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5~6題。
    5.圖中地形部位判斷正確的是( )
    A.①處為山峰 B.②處為山脊
    C.③處為山脊 D.④處為鞍部
    6.下列地段中坡度最緩的是(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知識點4地貌與人類活動
    在黃土高原的緩坡上修筑梯田是該區(qū)域綜合治理的一項措施。讀圖,完成7~8題。
    7.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與( )
    A.坡面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線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8.修筑梯田顯著地改變了山坡的( )
    A.形態(tài) B.土壤類型
    C.坡向 D.物質(zhì)組成
    易錯練
    易錯點1不能結(jié)合等高線分析地貌的特征
    下圖為某區(qū)域等高線圖,寺廟的海拔高度為98米。據(jù)此完成9~11題。
    9.圖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自西向東 B.自東向西
    C.自西南向東北 D.自東北向西南
    10.圖中①②③④河段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山峰和寺廟的相對高差可能是( )
    A.78米 B.138米
    C.168米 D.198米
    易錯點2不能結(jié)合地貌特點分析生活具體問題
    下圖為某地區(qū)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某地理興趣小組從甲村出發(fā),沿圖中虛線線路進(jìn)行地貌考察,最后到達(dá)乙村。讀圖,完成12~13題。
    12.該地理興趣小組重點考察的微觀地貌不包括( )
    A.河谷 B.陡崖
    C.山脊 D.鞍部
    13.考察途中,在丙地( )
    A.能同時觀察到甲、乙兩村
    B.能看到甲村,無法看到乙村
    C.能看到乙村,無法看到甲村
    D.兩村都無法看到
    [答題區(qū)]
    能力練
    觀察地貌時,應(yīng)選擇最佳的觀察地點,按照一定次序觀察地貌。下圖為“延安寶塔山及其附近景觀圖”。據(jù)此完成1~2題。
    1.圖示最佳的觀察地點是( )
    A.大橋 B.延安寶塔
    C.右側(cè)樓房 D.河堤
    2.在最佳觀察地點向四周望去,視野內(nèi)主要的地貌為( )
    A.河流地貌 B.風(fēng)沙地貌
    C.黃土地貌 D.冰川地貌
    第24屆冬奧會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行,其中張家口賽區(qū)承辦大部分滑雪項目。下圖示意張家口某高山滑雪場等高線分布。據(jù)此完成3~4題。
    3.滑雪比賽中,下列賽段平均速度最小的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4.圖中①②③④四個地點中幾乎可以觀看到比賽全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云南紅河哈尼梯田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云南哀牢山。圖甲為紅河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線地形圖,圖乙為某游客拍攝的紅河哈尼梯田景觀圖片。讀圖,完成5~6題。
    5.某游客站在圖甲中某處朝南拍攝出圖乙的景觀圖片,該游客在圖甲中所處位置最有可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圖甲中不能觀察到的微型地貌是( )
    A.山谷 B.山脊
    C.陡崖 D.峽谷
    下圖為我國某地公路線分布示意圖,該地地勢北高南低,地勢起伏較大。據(jù)此完成7~8題。
    7.圖中公路呈“之”字形的主要目的是( )
    A.避開河流 B.減少成本
    C.降低坡度 D.保護植被
    8.圖中四地,城市最可能分布在(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題區(qū)]
    9.讀我國某地區(qū)等高線(單位:m)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白水河的流向大致為________________。
    (2)描述甲、乙兩村分布的共同特點。
    (3)簡述圖示地區(qū)地形、地勢的基本特征。
    (4)某學(xué)校兩組同學(xué)進(jìn)行登山比賽,分別沿B、C線路攀登龍山和虎山,有人建議將出發(fā)地設(shè)在A點。你認(rèn)為是否合理?并簡述理由。
    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
    基礎(chǔ)練
    1~2.答案:1.B 2.D
    解析:第1題,該圖示為青藏高原拍攝圖片,因此最為宏觀的地貌類型為高原。山脈與寬廣的山谷屬于小規(guī)模的地貌景觀;陡崖是微觀地貌形態(tài)。第2題,地貌的觀察需選擇觀察點,從宏觀到微觀,由面到點,其觀察內(nèi)容包括:形態(tài)、形狀、面積、物質(zhì)組成、破碎程度等。
    3~4.答案:3.B 4.D
    解析:第3題,圖中等高距為100m,水庫的海拔在200~300m,區(qū)域最高點海拔在1200~1300m,故相對高度應(yīng)為900~1100m。第4題,由緯度分布可知,此地在北回歸線以北,南坡是陽坡,光照強,氣溫高,蒸發(fā)旺盛,水分條件差,植被覆蓋率差。
    5~6.答案:5.B 6.A
    解析:第5題,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①處為山谷,②處為山脊,③處為山谷,④處為寬谷。第6題,①處等高線最稀疏,坡度最緩。
    7~8.答案:7.B 8.A
    解析:第7題,水平梯田的田埂應(yīng)與等高線基本平行,才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第8題,讀圖可知,梯田的修筑,使溝谷發(fā)育的山坡形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
    易錯練
    9~11.答案:9.C 10.A 11.B
    解析:第9題,由圖中的等值線變化及由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可知,甲河流從左側(cè)流向右側(cè);由圖中的方向標(biāo)可知,河流流向應(yīng)為西南流向東北。第10題,由圖可知,①處的等高線最為密集,流速最快。第11題,由圖可知,圖中的等高距為40m;結(jié)合等值線數(shù)值變化可知,山峰的海拔應(yīng)為200m到240m,寺廟的海拔高度為98m,因此山峰與寺廟之間的相對高差應(yīng)為102m到142m。
    12~13.答案:12.C 13.C
    解析:第12題,讀圖可知,考察初始和結(jié)束的一段均沿河流前進(jìn),故考察了河谷地貌;圖示區(qū)域西南部等高線重疊,為陡崖,位于考察路線上;圖中丙處附近有一鞍部,位于考察路線上;考察路線上沒有明顯的山脊地貌。第13題,讀圖可知,甲村和丙地之間有山脊,在丙地不能看到甲村;乙村、丙地分別位于河谷的兩側(cè),中間沒有高地阻擋,能看到乙村。
    能力練
    1~2.答案:1.B 2.C
    解析:第1題,由所學(xué)知識可知,觀察地貌時最佳觀察地點應(yīng)選擇在地勢較高處,且四周沒有遮擋物。讀圖可知,延安寶塔位于山頂,地勢高,視野開闊,便于觀察。第2題,由所學(xué)知識可知,延安位于黃土高原上,視野內(nèi)主要的地貌以黃土地貌為主。
    3~4.答案:3.A 4.B
    解析:第3題,由圖可知,圖中等高距為30m。AB、BC和CD段均跨過三條等高線,因此落差均在90~120m之間;DE段跨過兩條等高線,落差范圍為60~90m;水平距離中,AB>BC>CD段,CD、DE段水平距離相近。坡度與垂直距離呈正比,與水平距離呈反比,因此AB段的坡度小于BC、CD段,DE段的坡度小于BC、CD段;由圖可知,AB段水平距離/DE段水平距離的值大于1.5但小于2,AB段的坡度小于DE段。因此賽段平均速度最小的是AB段。第4題,由圖可知,①③均位于山脊的東側(cè),視野受到山脊阻擋,不能完整觀看山脊西側(cè)的賽道;由圖可知,由A到B等高線先稀疏后密集,坡度先緩后陡,為凸坡,而④處海拔在1740~1770m之間,無法通視AB段;地貌的觀察應(yīng)選擇視野開闊地區(qū),而②處海拔在1920~1980m之間,視野開闊,幾乎可以觀看到比賽全程。
    5~6.答案:5.C 6.D
    解析:第5題,讀圖可知,在圖乙中拍攝的景觀有兩處等高線向上彎曲,三處向下彎曲,結(jié)合指向標(biāo),圖甲中只有在③地向南望去,才能體現(xiàn)圖中景觀。第6題,讀圖,圖示等高線重疊處為陡崖,等高線彎曲處為山谷或山脊;圖示區(qū)域內(nèi)沒有峽谷。
    7~8.答案:7.C 8.A
    解析:第7題,據(jù)材料可知,該地地勢北高南低,地勢起伏較大,修建公路呈“之”字形,可降低坡度,減小工程的難度。第8題,讀圖可知,①④兩地所在地區(qū)公路彎曲度小,且該地地勢北高南低,故①地可能位于平原地區(qū),地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有利于城市的形成。
    9.答案:(1)自東向西
    (2)位于河流沿岸(河谷);位于山麓沖積扇;位于海拔400米以下地區(qū)。
    (3)地形以山地為主;北、東、南三面地勢較高,中部、西部為谷地,地勢較低。
    (4)合理。理由:兩條線路的水平距離相近或?qū)嶋H距離相近,攀登的相對高度相同或兩山海拔相近。
    或不合理。理由:C線路等高線比B線路等高線密集,說明該線路的坡度較陡,攀登難度較大。
    解析:(1)根據(jù)圖中信息及所學(xué)知識可知,河流由高處流向低處,根據(jù)指向標(biāo)判斷,河流由東向西流。(2)圖中兩村落應(yīng)從河流、海拔等方面描述。讀圖可知,甲、乙兩村位于河流沿岸,海拔400米以下地區(qū);地形以沖積平原為主。(3)由所學(xué)知識可知,地形特征主要從地形類型與分布,地勢特征和起伏大小來分析。讀圖可知,圖中海拔在400~1000米之間,說明地形以山地為主;由圖中等高線數(shù)值變化可知,北、東、南三面地勢較高,中部、西部河流所在地為谷地,地勢較低。(4)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果出發(fā)地設(shè)在A點合理。理由:讀圖及比例尺可知,兩條線路的水平距離相近或?qū)嶋H距離相近,攀登的相對高度相同或兩山海拔相近。如果出發(fā)地設(shè)在A點不合理。理由:C線路經(jīng)過地區(qū)的等高線比B線路經(jīng)過的等高線密集,說明C線路的坡度較陡,地勢起伏大,攀登難度較大。
    題號
    1
    2
    3
    4
    5
    6
    7
    答案
    題號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相關(guān)試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課時訓(xùn)練: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課時訓(xùn)練,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圖中地貌景觀觀察方式主要屬于,圖中地貌景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考察線路沒有經(jīng)過的地貌是,圖中無法看到甲村的觀測點是,①②兩圖分別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習(xí)題: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習(xí)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有關(guān)地貌高度的敘述,正確的是,5月登頂條件優(yōu)于4月,因為5月,甲處冰雪層厚度大于丙處的原因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 (2019)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達(dá)標(biāo)測試: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達(dá)標(biāo)測試,共7頁。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rèn)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第二節(jié) 地貌的觀察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39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xué)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wù)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