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2023_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測評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1 MB
    • 2023-09-27 16:45
    • 93
    • 0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2023_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測評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1頁
    1/15
    2023_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測評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2頁
    2/15
    2023_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測評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3頁
    3/15

    2023_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測評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展開

    這是一份2023_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測評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冊,共15頁。
    第三章測評 (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23題,每題2分,共46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下圖為水循環(huán)示意圖。據(jù)此回答1~2題。 1. 圖中a、b、c、d、e分別表示( ) A. 蒸發(fā)、地表徑流、水汽輸送、下滲、地下徑流 B. 下滲、地表徑流、蒸發(fā)、水汽輸送、地下徑流 C. 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蒸發(fā) D. 水汽輸送、下滲、地下徑流、蒸發(fā)、地表徑流 2. 下列有關水循環(huán)的說法,正確的有( ) ①促使陸地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②影響生態(tài)和氣候,塑造地表形態(tài) ③水資源分布不平衡,是很多地區(qū)缺水的原因之一 ④維持全球水的動態(tài)平衡,促進陸地水體更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為研究影響坡面徑流變化的因素,某小組進行了模擬實驗。下圖為模擬實驗裝置示意圖。據(jù)此回答3~4題。 3. 模擬實驗中,集水盤B中的水直接來自于( ) A. 徑流 B. 降水 C. 下滲 D. 蒸發(fā) 4. 在實驗時間、降水總量一定時,若想要減少集水盤A收集的水量,可( ) A. 減小坡面植株密度 B. 加大土層黏重程度 C. 調(diào)快水管出水速度 D. 減小透水坡面角度 隨著國家“綠色·環(huán)?!钡奶栒伲絹碓蕉嗳碎_始關注環(huán)境給人帶來的舒適感。草坪磚成為眾多水泥磚產(chǎn)品中的翹楚。市政、小區(qū)、廣場等便道中經(jīng)常見到草坪磚路面,既美化了環(huán)境又改善了生態(tài)。讀圖,回答5~6題。 5. 相對于傳統(tǒng)的水泥路面,鋪設草坪磚造成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蒸發(fā)增加 B. 下滲減少 C. 地表徑流增加 D. 解決城市內(nèi)澇問題 6. 目前,人類活動對水循環(huán)個別環(huán)節(jié)的合理影響主要是( ) A. 實施噴灌,促成大氣中的水汽輸送 B. 改造沙漠,增加蒸發(fā)量,加速水循環(huán) C. 修建水庫、跨流域調(diào)水,改變局部地表徑流 D. 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徑流的循環(huán) 下圖為北大西洋中高緯度洋面年平均水溫圖。據(jù)此回答7~8題。 7. 下列關于圖示區(qū)域海水水溫分布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同緯度水溫西高東低 B. 隨緯度增加水溫升高 C. 西部水溫溫差大,東部水溫溫差小 D. 水溫由南向北呈均勻遞減 8. 影響圖示區(qū)域海水水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緯度、光照 B. 海拔、地形 C. 緯度、洋流 D. 海陸位置、盛行風 2020年11月10日,“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chuàng)造了10 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下圖為海水溫度隨深度變化曲線圖。據(jù)此回答9~10題。 9. “奮斗者”號下潛過程中,海水溫度變化最大的深度是( ) A. 0—1 000米 B. 1 000—2 000米 C. 2 000—3 000米 D. 3 000—4 000米 10. 潛水艇下潛過程中最怕遇到“海中斷崖”,產(chǎn)生“海中斷崖”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底地形的變化 B. 海水密度的變化 C. 光照隨海水深度的變化 D. 海水速度的變化 下圖示意我國長江入??诙⑾募颈韺雍K}度分布。據(jù)此回答11~12題。 11. 該海域在122°E附近夏季鹽度低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溫度 B. 降水 C. 蒸發(fā) D. 徑流 12. 下列關于長江水量銳減對長江入??谠斐捎绊懙恼f法,正確的是( ) A. 水溫升高 B. 鹽度升高 C. 密度變小 D. 沒有影響 如圖表示大西洋沿不同緯度表層海水的溫度、鹽度、密度的分布。據(jù)此回答13~15題。 13. 世界表層海水最主要的熱量來源( ) A. 潮汐能 B. 地球內(nèi)能 C. 太陽輻射能 D. 波浪能 14. 據(jù)圖可知( ) A. ①為表層海水溫度分布 B. ②為表層海水鹽度分布 C. ③為表層海水密度分布 D. 以上三項都不正確 15. 下列有關海水密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赤道處最低 B. 在副熱帶地區(qū)最高 C. 同緯度的兩地密度一定相等 D. 在南半球中低緯度隨緯度的增高而增大 2021年5月15日上午,海軍第38批護航編隊從浙江舟山啟航,前往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接替第37批護航編隊執(zhí)行護航任務。讀圖回答16~17題。 16. 亞丁灣與紅海的海水密度大小( ) A. 亞丁灣>紅海 B. 亞丁灣=紅海 C. 亞丁灣<紅海 D. 無法判斷 17. 艦船從亞丁灣駛?cè)爰t海后,因海水密度的不同,輪船的吃水深度會( ) A. 增加 B. 減小 C. 不變 D. 都有可能 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積廣等優(yōu)點,是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我國有廣闊的海洋資源,波浪能的理論存儲量為7 000萬千瓦左右。據(jù)此回答18~19題。 18. 波浪能的能量來源是( ) A. 天體引潮力 B. 地球內(nèi)部 C. 太陽輻射 D. 海洋生物 19.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波浪對港口建筑影響不大 B. 波浪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 C. 我國的山東、福建、江蘇和臺灣沿海為波浪能豐富的地區(qū) D. 海嘯雖然是由地震引發(fā)的,但也是一種風浪 浙江錢塘江潮水是中國著名的自然奇觀,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潮水上漲時,觀潮的游客擠滿海塘(海塘是人工修建的擋潮堤壩)。圖1為錢塘江位置圖,圖2為日地月位置關系示意圖。據(jù)此回答20~21題。 圖1 圖2 20. 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繞地球運動的位置。當錢塘江出現(xiàn)大潮時,月球位于( ) A. 甲、乙位置 B. 甲、丙位置 C. 丙、丁位置 D. 乙、丁位置 21. 下列關于潮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潮汐是每天一次漲潮一次落潮的現(xiàn)象 B. 中秋節(jié)前后偏西風加劇潮水上漲形成大潮 C. 杭州灣外寬內(nèi)窄的形狀有助于海水迅速上漲 D. 海水白天上漲為潮,夜晚降落為汐 下圖為世界局部區(qū)域洋流分布示意圖。據(jù)此回答22~23題。 22. 洋流( ) A. ①②均是暖流 B. ①②均是寒流 C. 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 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23. 受圖示洋流影響( ) A. 甲海域存在大型漁場 B. 乙群島出現(xiàn)荒漠景觀 C. 丙沿岸冬季降溫明顯 D. 丁海域地熱資源豐富 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54分。 24.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 每年入汛以后,我國很多城市面臨內(nèi)澇問題。雨水花園(圖1)是控制城市內(nèi)澇的有益探索。雨水花園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淺凹綠地,被用于匯聚并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通過植物、沙土的綜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凈化,并使之逐漸滲入土壤,以涵養(yǎng)地下水,或使之灌溉綠地、噴灑路面,是一種生態(tài)可持續(xù)的雨水控制與雨水利用設施。某處雨水花園的邊界以石籠(圖2)為主要形式,將廢舊石材作為內(nèi)部填充材料,石縫積累一定量的土壤雜質(zhì)后可自然生長植物。 圖1 圖2 (1) 從水循環(huán)的角度說明快速城鎮(zhèn)化后城市內(nèi)澇增多的主要原因。(6分) (2) 簡述在雨水花園建設過程中,將廢舊石材作為雨水花園邊界內(nèi)部填充材料的原因。(6分) (3) 請寫出三條可以實現(xiàn)城市雨水資源化的措施。(8分) 25.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鹽場的形成需要有利的地形和天氣條件,布袋鹽場是我國著名的鹽場。圖1為臺灣海峽及其附近海區(qū)冬季海水表層鹽度分布圖(單位‰),圖2為臺灣海峽及其附近海區(qū)夏季海水表層鹽度分布圖(單位‰)。 圖1 圖2 (1) 說明臺灣海峽冬、夏季海水表層鹽度分布特征的異同點。(6分) (2) 與同緯度的太平洋相比,指出臺灣海峽海水鹽度的特點,并分析原因。(6分) (3) 分析臺灣布袋鹽場形成的有利條件。(6分) 26.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 材料一 紐芬蘭島位于北美大陸的東海岸,每年大約有400座冰山被洋流帶至紐芬蘭島附近的溫暖水域。早在16世紀,這里鱈魚群非常密集,人們甚至用“可以踩著鱈魚背在海面上行走”形容鱈魚群的壯觀景象。 材料二 下圖為紐芬蘭島位置和洋流示意圖。 (1) 將大量冰山帶至紐芬蘭島附近海域的洋流為(填“甲”或“乙”)。(2分) (2) 運用洋流知識分析紐芬蘭島附近海域漁業(yè)資源豐富的原因。(8分) (3) 若圖中乙海區(qū)有一巨型油輪發(fā)生石油泄漏,指出洋流對該石油泄漏事件的影響。(6分) 第三章測評 1. C [解析]結(jié)合圖分析,a為水汽輸送,b為地表徑流,c為下滲,d為地下徑流,e為蒸發(fā)。 2. D [解析]水循環(huán)的過程在不斷地產(chǎn)生淡水,維持水的動態(tài)平衡,促進陸地水體更新;水循環(huán)使得地表物質(zhì)得以大規(guī)模地運動,并塑造了多種地表形態(tài)。 3. C [解析]讀圖可知,集水盤B位于草的下方,草所在的坡面為透水面,據(jù)此可推知集水盤B中的水直接來自透水面的下滲。 4. D [解析]讀圖可知,集水盤A代表的是下滲后的地表匯水,可視為地表徑流。在實驗時間、降水總量一定時,若想要減少集水盤A收集的水量,則需要增加透水面的下滲量。減小坡面植株密度、加大土層黏重程度、調(diào)快水管出水速度,都不利于增加下滲量;減小透水坡面角度,可以降低地表徑流流速,增加下滲的時間,增加下滲量。 5. A [解析]草坪磚可增加下滲,增加土壤水分和地下徑流,使地表徑流減少,土壤水分增多;且草坪磚可增加土壤與太陽光照的接觸面積,可增加蒸發(fā);地表徑流減少,可緩解城市內(nèi)澇,但不能完全解決。 6. C [解析]實施噴灌主要是為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大氣中的水汽輸送是由大氣環(huán)流將海洋上空的水汽輸送到陸地上空,噴灌不能實現(xiàn)水汽輸送;人類改造沙漠主要是利用植被涵養(yǎng)水源、防風固沙的作用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其目的不是增加蒸發(fā)量,加速水循環(huán);修建水庫、跨流域調(diào)水,可降低地表徑流時空分布不均對地理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的不利影響,可改變局部地表徑流;抽取地下水并不能加速地下徑流的循環(huán),反而會使地下水位下降,產(chǎn)生一系列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7. C [解析]據(jù)圖可知,洋面年平均水溫線西部較東部密集,因此西部溫差大,東部溫差??;同緯度水溫東高西低;隨緯度增加水溫降低;水溫由南向北呈不均勻遞減。 8. C [解析]據(jù)圖可知,等溫線的數(shù)值大致隨著緯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緯度是影響海水溫度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同一緯度地區(qū)大陸的東、西兩岸的水溫存在高低差異,主要是受到洋流的影響。 9. A [解析]讀圖可知,表層海水溫度隨深度的增加而顯著遞減,深度1 000米以內(nèi)變化較明顯,1 000—2 000米變化較小,2 000米以下常年保持低溫狀態(tài)。 10. B [解析]正常情況下,上層海水密度低,隨水深增加,密度不斷變大,但有些地方海水垂直密度呈上層密度大、下層密度小的狀態(tài),形成負密度梯度躍變層,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劇減小,被稱為“海中斷崖”。當海水密度急劇下降的時候,浮力也隨之下降,則水體對其中物體的支持力量也急劇下降,就會導致經(jīng)過的物體急劇下沉,掉向海底。 11. D [解析]夏季長江處于豐水期,大量徑流匯入海洋,對海水鹽度起稀釋作用。 12. B [解析]長江水量銳減,長江入??趶搅鲄R入減少,鹽度升高,密度變大;徑流匯入減少,對海水溫度影響不大。 13. C [解析]太陽輻射能是表層海水溫度的最主要來源。潮汐能、波浪能是海水能量的表現(xiàn)形式;地球內(nèi)能對世界表層海水影響不大。 14. B [解析]讀圖,溫度變化規(guī)律是從赤道向兩極遞減,所以③為表層海水溫度分布;海水鹽度的分布規(guī)律是從副熱帶海區(qū)向兩側(cè)的高緯和低緯地區(qū)遞減,所以②為表層海水鹽度分布;則①為表層海水密度分布。 15. D [解析]結(jié)合前面的分析可知,①為表層海水密度分布。讀圖可知,海水的密度在10°N處附近最低,在兩極地區(qū)最高;整體上隨緯度的增高而增大,在南半球中低緯度是隨緯度的增高而增大;南北半球緯度相等的兩地密度不一定相等。 16. C [解析]紅海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區(qū),鹽度高,密度大,因此海水密度亞丁灣<紅海。 17. B [解析]紅海鹽度高,密度大,浮力大,輪船吃水線淺,艦船從亞丁灣駛?cè)爰t海后,輪船的吃水深度會減小。 18. C [解析]波浪能是由風把能量傳遞給海洋而產(chǎn)生的,它實質(zhì)上是吸收了風能而形成的,所以其能量來源于太陽輻射。 19. B [解析]波浪對港口建筑有一定影響;波浪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我國的浙江、福建、廣東和臺灣沿海為波浪能豐富的地區(qū),山東和江蘇沿海的波浪能并不豐富;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等引起的海水波動,與風力無關。 20. B [解析]太陽、月球和地球大致處在同一直線上時,月球?qū)Φ厍虻囊吞枌Φ厍虻囊ΟB加在一起,形成大潮,即月球位于甲、丙位置時。 21. C [解析]一天中海水漲落各兩次;中秋節(jié)前后,浙江北部沿海一帶,夏秋之交常吹東南風或東風;潮汐是海水的周期性漲落現(xiàn)象,白天的海水漲落稱為潮,夜晚的海水漲落稱為汐;杭州灣外寬內(nèi)窄,當大量潮水涌進狹窄的河道時,水面就會迅速涌高,因此有助于海水迅速上漲。 22. D [解析]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和海陸位置信息可知,該海域為北大西洋東部,①洋流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為暖流,②洋流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為寒流。 23. B [解析]讀圖可知,甲海域不位于寒暖流交匯處,也不存在大規(guī)模上升流,因此不存在大型漁場;乙群島沿岸有寒流經(jīng)過,對沿岸氣候有降溫降濕的作用,因此會出現(xiàn)荒漠景觀;丙地沿岸有暖流經(jīng)過,對沿岸有增溫作用,冬季降溫不明顯;地熱資源一般分布在板塊交界處,丁海域位于板塊內(nèi)部,地熱資源不豐富。 24. (1) 城市雨島效應增強,降水增多,強度增大;綠地、水域減少,蓄洪、泄洪能力減弱;城市地面硬化,下滲減少;地表徑流激增,形成澇災。 [解析]快速城鎮(zhèn)化后城市內(nèi)澇增多的主要原因可以從降水、下滲、地表徑流等角度進行分析。 (2) 利用廢舊石材作為填充材料,經(jīng)濟、環(huán)保;對雨水具有很好的滲透、過濾作用;石縫積累一定量的土壤雜質(zhì)后可自然生長植物,生態(tài)效果和景觀效果俱佳。 [解析]據(jù)材料可知,利用廢舊石材作為內(nèi)部填充材料,材料來源渠道多,成本低,且加大了對廢棄物的利用,具有經(jīng)濟、環(huán)保的特點;結(jié)合圖示信息可知,石縫孔隙大,對雨水具有很好的滲透作用,還能起到一定的過濾作用;石縫積累一定量的土壤雜質(zhì)后可自然生長植物,生態(tài)效果和景觀效果俱佳。 (3) 建設雨水收集、存儲設施,收集、儲存雨水;建設蓄洪系統(tǒng),攔截雨水;將收集和攔蓄的雨水回灌補給地下水或灌溉綠地、噴灑路面等;制定雨水資源化的法律法規(guī)等。 [解析]實現(xiàn)城市雨水資源化可以有效地減輕城市洪澇災害,緩解城市供水壓力。具體措施: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積,提高雨水入滲量;建設雨水收集、存儲設施,收集、儲存雨水,并對儲存的雨水進行合理利用;可以建設攔洪蓄洪系統(tǒng),攔截、儲存雨水,收集和攔蓄的雨水可以回灌補給地下水,也可以用于灌溉綠地、噴灑路面等;政府還可以制定雨水資源化的法律法規(guī)等。 25. (1) 相同點:由東南向西北遞減。不同點:冬季鹽度較低,南北鹽度差異更大;夏季鹽度較高,南北差異較小。 [解析]相同點主要表現(xiàn)在鹽度空間變化趨勢上,從等鹽度線走向及數(shù)值的變化可以看出,大致都是由東南向西北遞減。不同點主要表現(xiàn)在整體鹽度的大小和鹽度變化梯度上。圖中顯示,從鹽度值的大小看,夏季大,冬季小;從疏密程度看,冬季等值線密集且數(shù)值變化大,夏季等值線稀疏且數(shù)值變化小。 (2) 與同緯度的太平洋相比,臺灣海峽海水鹽度較低。原因是有大量河水注入,稀釋作用明顯,降低了鹽度。 [解析]圖中顯示,臺灣島以西的臺灣海峽冬季和夏季鹽度均較低,而臺灣島以東的太平洋鹽度較高。原因主要從河水注入量進行分析。臺灣島西側(cè)的臺灣海峽兩岸有較多的河水注入,稀釋海水,導致鹽度較低。 (3) 降水較少,晴天較多;海水鹽度較高;地形平坦開闊,利于曬鹽。 [解析]臺灣布袋鹽場位于臺灣島西側(cè),為東南季風的背風坡,降水相對較少,晴天較多,光照充足,利于曬鹽;圖中顯示,布袋鹽場附近的海水鹽度較高,利于曬鹽;布袋鹽場地形平坦開闊,利于開辟鹽田,利于曬鹽。 26. (1) 甲 [解析]由材料中信息“紐芬蘭島位于北美大陸的東海岸,每年大約有400座冰山被洋流帶至紐芬蘭島附近的溫暖水域”可知,該洋流由高緯流向低緯,是甲洋流。 (2) 該海域位于寒暖流交匯處,海水受到擾動,將下層營養(yǎng)鹽類帶到表層,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餌料豐富,易形成大漁場。 [解析]由材料中信息可知,該海域位于寒暖流交匯處,海水擾動,將下層營養(yǎng)鹽類帶到上層,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餌料豐富,易形成大漁場。 (3) 加快污染物的擴散速度,擴大海洋污染的范圍。 [解析]由材料中信息可知,當乙海區(qū)發(fā)生石油泄漏時,乙暖流將污染物帶走,加快擴散速度,但會擴大石油污染范圍。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章節(jié)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34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