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2023新版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全一冊作業(yè)課件(打包56套)
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 光現象3.4 平面鏡作業(yè)課件ppt
展開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 光現象3.4 平面鏡作業(yè)課件ppt,共7頁。
1. 圖甲是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做“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的情景,請回答下列問題:【基礎設問】(1)實驗中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 .?(2)實驗中應選擇 (填“較厚”或“較薄”)的玻璃板,若選擇另一種玻璃板會產生什么現象? ? .?(3)該實驗小組的同學最好選用 (填“無色”或“茶色”)玻璃板.?(4)實驗中選取A、B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是 ,這里用到的是 (填實驗方法),實驗中還會用到刻度尺,它的作用是 .?(5)實驗過程中為了便于觀察,最好在 (填“較明亮”或“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6)實驗時,若實驗小組的同學發(fā)現無論如何移動蠟燭B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
(7)如圖甲,實驗小組的小明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此時他應該從 (填“玻璃板前”或“玻璃板后”)觀察蠟燭A的像,這個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8)如圖甲,小明將另一支與蠟燭A完全相同但 (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它與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蠟燭A的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9)將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置上,發(fā)現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像時成的是 (填“虛”或“實”)像.?【能力設問】(10)小明在只做了一次實驗后就得出了實驗結論,這種做法正確嗎?為什么? ? .?(11)為了研究像和物到鏡面距離的關系,應多次 ,重復實驗. ?(12)若小明將桌面上的白紙換成方格紙進行實驗,則這種做法的優(yōu)點是 .?(13)進行三次實驗后,記錄的物體和像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為了得到實驗結論,接下來應如何操作?? .?(14)分析圖丙中的信息可得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像和物的連線與平面鏡 .?(15)將白紙沿MN對折后發(fā)現物體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又可表述為: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 .?
(16)如圖甲,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時,蠟燭B應 (填“靠近”或“遠離”)玻璃板,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此時所成像的大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將蠟燭A向遠離玻璃板的方向移動了3 cm,蠟燭A與它的像之間的距離變化了 cm.?(17)同組的小麗用棋子代替蠟燭進行實驗,如圖丁所示,但怎么也看不清楚棋子的像,請你提出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拓展設問】(18)小麗在白紙上沿棋子A和B的邊緣畫圓,測出物到玻璃板的距離u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v的值如下表:
小麗發(fā)現三次實驗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 .?A.刻度尺測量像距時存在誤差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C.物和像的標記點不對應D.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19)同組的小飛實驗時發(fā)現蠟燭A在玻璃板中像的位置偏高且傾斜,則你認為圖戊中的圖 是產生該現象的原因.?(20)小飛將蠟燭沿平行于玻璃板橫向移動一段距離,則燭焰的像離玻璃板的距離 .?
相關課件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蘇科版八年級上冊3.5 光的反射作業(yè)課件ppt,共7頁。
這是一份蘇科版八年級上冊3.4 平面鏡作業(yè)課件ppt,共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歸納總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 光現象3.5 光的反射作業(yè)課件ppt,共6頁。

相關課件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