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中考模擬】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全國各地區(qū))
(江蘇南京卷)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含考試版+答題卡+全解全析+參考答案)
展開
這是一份(江蘇南京卷)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含考試版+答題卡+全解全析+參考答案),文件包含江蘇南京卷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doc、江蘇南京卷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擬考試A4考試版doc、江蘇南京卷2023年中考數學第一次模擬考試A3考試版doc、江蘇南京卷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擬考試答題卡pdf、江蘇南京卷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擬考試參考答案doc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7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擬考試【江蘇南京卷】物理·全解全析123456789101112CCBABADDCBBD一、選擇題(本題有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答案】C。【解析】 AB.甲看到地面的高樓和丙機都在勻速上升,說明甲在勻速下降;乙看到甲機也在勻速上升,說明乙飛機也在勻速下降,但是速度比甲快;故 AB 不符合題意; CD.甲看到地面的高樓和丙機都在勻速上升,說明丙機勻速上升或在空中某一高度靜止;丙看到乙機在勻速下降,說明丙機勻速上升或者在空中某一高度靜止或者也勻速下降但速度比乙慢。綜上可見,相對于地面來說,丙飛機的情況不能確定,故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 故選 C。2.【答案】C。【解析】 A.任何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 A 錯誤;B.整齊的口號聲只能說明每個士兵都在同一時間發(fā)出聲音,不能說明士兵發(fā)出聲音的音色相同,故 B 錯誤;C.口號聲響亮是指口號聲響度大,故C正確;D.在相同情況下,任何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錯誤。故選 C。3.【答案】B。【解析】 A.回到教室不停扇風,提高液體上方空氣流動加快蒸發(fā),故A錯誤; B.礦泉水瓶中的冰塊熔化吸收熱量,故B正確;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故C錯誤; D.鏡片模糊不清,是因為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故D錯誤。 故選B。 4.【答案】A。【解析】 A.由圖像可知,在前 20m 內,小玉運動的時間比小新的少,所以根據 可知,前 20m 內小玉跑得較快,故 A 正確;B.由圖像可知,小新在相同時間里通過路程是越來越大,所以,小新的速度一直加速,故 B 錯誤; C.小玉的路程和時間關系圖像是一條直線,表明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所以小玉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而小新的路程和時間關系圖像是一條曲線,表明路程和時間不成正比,所以小新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故 C 錯誤; D.由圖像可知,兩人全程通過的路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時間都是 10s ,根據 可知,全程中兩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 D 錯誤。故選 A。5.【答案】B。【解析】A、薰衣草落葉歸根,是物體的機械運動,與分子運動無關,故A錯誤;B、能聞到公園里花香陣陣,是擴散現象,說明組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B正確;C、繽紛秋葉是固態(tài)物體,屬于機械運動,與分子運動無關,故C錯誤;D、“霧凇”是凝華形成的,是物態(tài)變化,不是分子運動的結果,故D錯誤。故選:B。6.【答案】A。【解析】A、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故A正確;B、改變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知,物體吸收了熱量,其內能不一定增加,還與做功情況有關,故B錯誤;C、熱量是一狀態(tài)量,描述它的術語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C錯誤;D、發(fā)生熱傳遞時,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而不是傳遞溫度,故D錯誤;故選:A。7.【答案】D。【解析】A.如圖所示,右手四指為電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螺線管的N極,即利用安培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的極性;B.如圖所示,為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產生感應電流,為發(fā)電機的基本原理;C.如圖所示,為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為電動機的基本原理;D.動圈式話筒的基本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不是電流的磁效應。8.【答案】D。【答案】D。【解析】A、用手擊打排球時,手對排球的力和排球對手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B、排球在上升過程中,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它將以原來的速度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排球在下落過程中,速度變快,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C錯誤;D、排球觸網受到力的作用,運動方向發(fā)生了改變即力改變了排球的運動狀態(tài),故D正確。故選:D。9.【答案】C。【解析】由圖可知,閉合開關S1、S2后,燈L1、L2均發(fā)光,此時L1、L2并聯;故C正確,D錯誤;一段時間后,只有一盞燈熄滅,根據并聯電路的特點可知,各支路互不影響,電流表示數為0,說明電流表的支路發(fā)生了斷路現象,即電路的故障可能是燈L1斷路,故AB錯誤。故選:C。10.【答案】B。【解析】A.跳水運動員踩踏跳板,給踏板施加了一個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會給人的身體一個向上的力,身體向上跳起,故A不符合題意;B.鉛球運動員投出鉛球后,身體由于慣性仍然會向前運動,故身體會向前傾倒,利用的是慣性,故B符合題意;C.滑冰運動員用力推墻,運動員給墻施加了一個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墻會給身體施加一個力,身體離墻而去,故C不符合題意;D.游泳運動員向后劃水,給水施加了一個向后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會給人的身體一個向前的力,身體前進,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1.【答案】B。【解析】AB、由于丙懸浮,故;乙漂浮,故ρ乙>ρ物;甲下沉,故ρ甲<ρ物;由于物體的密度相同,所以乙液體的密度最大,其次是丙,再次是甲,即ρ甲<ρ丙<ρ乙;由于容器的液面高度相同,根據可知:p甲<p丙<p乙;故A錯誤;B正確;C、由于甲下沉,所以甲的浮力小于重力,乙中懸浮、丙中漂浮,所以其所受的浮力與其自身的重力相等,故,故C錯誤;D、由圖可知,乙浸入液體的深度最少,而此時液面相平,所以若將物體取出后,乙中液體的體積最大,故D錯誤;故選:B。12.【答案】D。【解析】A.Rx 和定值電阻串聯,電壓表 U1 測量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根據 求出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根據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通過 Rx 電流等于通過定值電阻電流Ix =I0 電壓表 U 2 測量 R x 兩端的電壓 U x ,根據 求出電阻, A 項不符合題意; B.開關 S 和 S 1 都閉合時,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開關S閉合S1 斷開時,電壓表直接測量Rx 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總電壓等于各串聯導體電壓之和,求出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根據 求出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根據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通過 R x 電流等于通過定值電阻電流Ix =I0 根據 求出電阻, B 項不符合題意; C.R x 和定值電阻并聯,電流表 A 1 測量定值電阻的電流,根據 U=IR 求出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根據并聯電路各支路電壓相等, R x 兩端電壓等于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Ux =U0 電流表A 2 測量 Rx 的電流Ix ,根據 求出電阻, C 項不符合題意; D.Rx 和定值電阻串聯,電流表測量串聯電路的電流,不能直接或間接測量 R x 兩端的電壓,不能求出 R x 電阻, D項符合題意。 故選D。 二、填空題(本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15分)13.【答案】定;不需要;4.8。【解析】(1)旗桿頂部滑輪的軸不動,是一個定滑輪,它能改變動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2)使用定滑輪時,s=h,因為η===,所以,要求出該裝置的機械效率,只需知道國旗的重力和人的拉力即可,不需要知道旗桿的高度。(3)總功:W總=Fs=4N×12m=48J,有用功:W有用=Gh=mgh=0.36kg×10N/kg×12m=43.2J,則額外功:W額=W總﹣W有用=48J﹣43.2J=4.8J。故答案為:定;不需要;4.8。14.【答案】a;a圖中頁面高度差較大;3:1。【解析】(1)在深度一定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液體壓強就越大。a、b兩圖中,壓強計的探頭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是相同的,a圖中,壓強計的液面高度差比較大,表示探頭受到的液體壓強比較大,液體的密度就比較大,裝的就是鹽水。(2)同種材料制成的兩個實心圓柱體其密度相同都為ρ,pρgh。pA=ρghA,pB=ρghB,所以;故答案為:a;a圖中頁面高度差較大;3:1。15.【答案】壓縮;做功;運動。【解析】(1)圖中四沖程汽油機的兩氣門都關閉,活塞上行,汽缸容積變小,是壓縮沖程,壓縮沖程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了汽缸內氣體的內能;(2)以活塞為參照物,火花塞相對于活塞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故火花塞是運動的。故答案為:壓縮;做功;運動。16.【答案】(1)不受到;此時銅棒靜止,且光滑銅棒不受摩擦力的作用;(2)置于磁場中的銅棒通電后,受到的磁力作用,磁力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解析】(1)光滑銅棒放置于金屬導軌a、b上時不受摩擦力的作用,當開關處于斷開狀態(tài)時,銅棒處于靜止狀態(tài),說明此時銅棒不會受到磁力作用,若受磁力的作用銅棒不可能靜止;(2)由圖中實驗a可知,當銅棒中沒有電流通過時,銅棒不運動;由實驗b或c可知,當銅棒中有電流通過時,銅棒運動;比較ab或ac可知,置于磁場中的銅棒,當銅棒有電流通過時,銅棒受到磁力作用;比較bc可知,磁場方向相同,銅棒中電流方向不同,受到磁力方向不同;綜上所述,可得出結論:置于磁場中的銅棒通電后,受到的磁力作用,磁力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故答案為:(1)不受到;此時銅棒靜止,且光滑銅棒不受摩擦力的作用;(2)置于磁場中的銅棒通電后,受到的磁力作用,磁力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17.【答案】12;16;2。【解析】[1]由甲圖知,電阻R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的是電阻R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的是整個電路的電流。由圖乙知,當P位a端時,電路中只有電阻R接入電路,故此時電壓的電流最大,等于1.5A,電壓表測的是電源電壓,故電源電壓為12V。[2]當P位于b端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由圖乙知,電路中的電流為0.5A,電阻R兩端的電壓為4V,根據串聯電路分壓的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分得的電壓為8V,根據歐姆定律知,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3]根據知,電阻R消耗的電功率。三、作圖題(本題共1小題,共8分)18.【解析】(1)過鏡面作出點S的對稱點S′,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的像,連接S′P與鏡面交于O點,即為入射點(反射點),連接SO就得到入射光線,OP為反射光線。如下圖所示:(2)小球在水中處于靜止狀態(tài),受兩個力:重力與浮力,是一對平衡力,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兩力大小相等,都為5N。如圖所示:(3)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線;左孔接零線;右孔接火線。電燈的連接方法:火線首先過開關,然后進入燈泡頂端的金屬塊,零線直接接在燈泡的螺旋套上。如下圖所示:四、實驗探究題(共6小題,共33分)19.【答案】照相機;(1)上;(2)逐漸變大;(3)右;(4)變小。【解析】由圖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1)凸透鏡成實像時,燃燒的蠟燭逐漸變短,燭焰下移像將上移,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應將蠟燭向上移或將光屏上移;(2)在光屏上能看到的像是實像,將蠟燭從二倍焦距外的地方逐漸向凸透鏡靠近的過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逐漸變大;(3)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近凸透鏡右側放置一個凹透鏡,經過凸透鏡折射的光線變得發(fā)散,像會遠離凸透鏡,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個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右移動;(4)燭放在凸透鏡一倍焦距以內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保持蠟燭到透鏡距離不變,更換一個更大焦距的凸透鏡放在原位置,則凸透鏡所成像變小。故答案為:照相機;(1)上;(2)逐漸變大;(3)右;(4)變小。20.【答案】(1)勻速直線;等于;(2)大;(3)甲、丙;(4)不變;(5)不可靠;沒有控制壓力相同。【解析】(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拉力與摩擦力平衡,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2)圖甲和圖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大小不同,可得出: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等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要得出“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這個結論,必須控制壓力相同,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由圖可知,甲、丙實驗符合要求;(4)當木板的運動速度變大時,由于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故滑動摩擦力大小也不變;(5)將圖甲中的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測得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變?yōu)樵瓉硪话?。他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這一過程中,接觸面積改變的同時,壓力也發(fā)生了改變,不符合控制變量法的要求,故得出的結論不可靠。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等于;(2)大;(3)甲、丙;(4)不變;(5)不可靠;沒有控制壓力相同。21.【答案】(1)熱脹冷縮;(2)96;不等于;(3)不變;(4)質量。【解析】(1)實驗室中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2)由圖乙a知,當水的溫度達到96℃時,溫度不再變化,說明此時是水的沸騰過程,沸點是96℃。沸點低于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所以實驗室中的大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即不等于1標準大氣壓。(3)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4)觀察圖乙中的圖象可知,a升溫快、b升溫慢,在裝置相同的情況下,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只能說明兩次實驗中水的質量不同,a組水的質量小于b組水的質量。故答案為:(1)熱脹冷縮;(2)96;不等于;(3)不變;(4)質量。22.【答案】(1)左;測量力臂;(2)6;不合理;實驗次數太少,結論不具有普遍性;(3)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結論有影響。【解析】(1)實驗前,調節(jié)杠桿平衡時,杠桿右端下沉,說明杠桿右端偏重,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桿上直接測量力臂,且可以排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2)杠桿平衡后,若在A點掛4個鉤碼,則左邊的重力為4G,又因為力臂OA=3L,右邊力臂OB=2L,所以,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得:4G×3L=F1×2L。解得F1=6G,即應在B點應掛6個鉤碼,才能使杠桿恢復平衡;僅根據一次實驗測出的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具有片面性和偶然性,并不可靠;為得出普遍結論,應進行多次實驗,測出多組實驗數據,然后分析實驗數據,從而得出結論。(3)圖乙中,杠桿的重心不在支點上,杠桿的重力對杠桿平衡產生了影響,導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桿平衡條件計算出來的數值偏大。故答案為:(1)左;測量力臂;(2)6;不合理;實驗次數太少,結論不具有普遍性;(3)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結論有影響。23.【答案】①72g;④;ρ水。【解析】①由圖甲知,物體的質量為m=50g+20g+2g=72g;②原來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1,如圖1所示;③取出石塊后,不考慮帶出的少量水,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量仍然為m1,如圖3所示;取出小石塊,向燒杯中加水到標記處,用天平測出此時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2,如圖4所示;比較圖3和圖4可知,后來加入水的質量為:m′水=m1+m石塊﹣m2,④后來加入水的體積即為小石塊的體積:V石=V加水=,因小石塊的質量m=72g,則該小石塊密度的表達式為:ρ石===ρ水。故答案為:①72g;④;ρ水。24.【答案】(1)如圖所示;(2)A;(3)R斷路;(4)電壓表示數;變大;控制電壓表示數不變。【解析】(1)根據滑片P向左滑時接入電阻變大,故變阻器右下接線柱連入電路中與電阻串聯,如下所示:(2)小新連接電路時,為保護電路,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放在阻值最大處的A端;(3)閉合開關后小新發(fā)現,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電流表無示數,電路可能斷路,電壓表指針有示數且不變,則電壓表與電源連通測電源電壓,則原因可能是R斷路;(4)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實驗中他需要保持電壓表示數不變,若他只是將電阻5Ω換成10Ω而沒有調整電路的其他部分時,由分壓原理,他將觀察到電壓表的示數變大;為了完成實驗他需要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那么他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目的是控制電壓表示數不變。故答案為:(1)如圖所示;(2)A;(3)R斷路;(4)電壓表示數;變大;控制電壓表示數不變。五、綜合題(4個小題,共20分)25.【答案】 (1) 271;(2)0.5;(3)增大;(4)電磁波。【解析】 (1) 列車由北京南到濟南西的時間 t =09︰30-8︰00=1h30min=1.5h 列車由北京南到濟南西的路程為 s =406km 列車由北京南到濟南西的平均速度 (2) 列車的速度 v 1 =216km/h=60m/s 列車全部在隧道中的路程 s1 =s隧道 -s車 =2000m-200m=1800m 動車全部都在隧道中的時間: ;(3)高鐵從出站到做勻速運動,速度逐漸增大,其動能也逐漸增大;(4)WIFI信號屬于電磁波,不是聲波。故答案為: (1) 271;(2)0.5;(3)增大;(4)電磁波。26.【答案】(1)10;(2)10Ω、5Ω和25Ω;(3)27.5。【解析】(1)由電路圖可知,閉合全部開關,R2被短路,滑動變阻器R和定值電阻R1并聯,電流表A1測通過R1的電流I1=1A,電壓表測電源電壓,由歐姆定律得,電源電壓:U=I1R1=1A×10Ω=10V。(2)將A3接入電路,開關全部閉合,由題意知,有兩種連接方法:①當A3串聯在干路中時,由于I1=1A,則A3選用0~3A的量程,由題意可知,干路中的電流:I=×3A=2A,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I滑1=I-I1=2A-1A=1A,此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R滑1==10Ω;②當A3與R串聯時,A3可選用0~3A和0~0.6A的量程:若A3選用0~3A,則有I滑2=2A,此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R滑2==5Ω;若A3選用0~0.6A,則有I滑3=0.4A,此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R滑3==25Ω,所以,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可能為10Ω、5Ω、25Ω。(3)只閉合S時,R和R2串聯,電壓表測R兩端的電壓,電流表A2測電路中的電流,由題意知,電路中的最大電流:I最大=2.5A,當電壓表示數最大時,即UV=15V,新電源電壓最大,此時R2兩端的電壓:U2=I最大R2=2.5A×5Ω=12.5V,則新電源電壓的最大值:U最大=UV+U2=15V+12.5V=27.5V。故答案為:(1)10;(2)10Ω、5Ω和25Ω;(3)27.5。27.【答案】(1)6cm;(2)0.6×103kg/m3;(3)20N。【解析】(1)當加入的水 m水=3kg 時,p水=0.6×103Pa,由p=ρgh可得,水的深度h===0.06m=6cm;(2)由于物體M 剛好漂浮且露出水面的高度為4cm,則物體M 的高度H=h+h露=6cm+4cm=10cm;由漂浮條件可知:F浮=G,即:ρ水V排g=ρ物V物g,則 ρ水Sh浸g=ρ物SHg,所以ρ物=ρ水=×1×103 kg/m3=0.6×103kg/m3;(3)由 ρ=可得,水的體積V===3×10﹣3m3,圓柱體周圍的水的底面積S 水===0.05m2,由于加入的水等于7kg與3kg時壓強分別為1.0×103Pa、0.6×103Pa,由p=得,容器的底面積圓柱體的底面積S圓柱體=S﹣S水=0.1m2﹣0.05m2=0.05m2,則圓柱體的體積V=Sh=0.05m2×0.1m=0.005m3,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05m3=50N圓柱體M的重力GM=mg=ρVg=0.6×103kg/m3×0.005m3×10N/kg=30N,G正方體=F浮﹣GM=50N﹣30N=20N。答:(1)圓柱體 M 剛好漂浮時容器中水的深度為6cm;(2)圓柱體 M 的密度為0.6×103kg/m3;(3)該正方體的重力為20N。28.【答案】6V;20Ω;左;0.9W。【解析】(1)由圖知,滑片P移動到最右端,開關S1閉合,開關S2斷開時,電路中只有R1連入電路中,電流表測電路中電流,由歐姆定律可得,電源電壓:U=IR1=0.3A×20Ω=6V;(2)由圖知,當滑片P移動到中點時,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R與R1串聯,電壓表測變阻器兩端電壓,由串聯電路特點和歐姆定律可得電壓表示數:U1=I′×R=×R,滑片P位置不變,開關S2閉合S1斷開時,R與R2串聯,電壓表仍測變阻器兩端電壓,電壓表示數:U2=I′×R=×R,由題知,U1:U2=2:3,即:(×R):(×R)=2:3,所以:,解得:R=20Ω;(3)因為R1>R2,根據串聯和并聯電路電阻的特點可知,當S1閉合、S2斷開,且滑片在左端時電路的總電阻最大,電源電壓一定,由P=可知,此時電路的總功率最小,Pmin==0.9W。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江蘇鎮(zhèn)江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含考試版+答題卡+全解全析+參考答案),文件包含江蘇鎮(zhèn)江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docx、江蘇鎮(zhèn)江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A4考試版docx、江蘇鎮(zhèn)江卷中考數學第二次模擬考試A3考試版docx、江蘇鎮(zhèn)江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答題卡docx、江蘇鎮(zhèn)江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參考答案docx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蘇鹽城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含考試版+答題卡+全解全析+參考答案),文件包含江蘇鹽城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docx、江蘇鹽城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A4考試版docx、江蘇鹽城卷中考數學第二次模擬考試A3考試版docx、江蘇鹽城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答題卡docx、江蘇鹽城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參考答案docx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蘇南通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含考試版+答題卡+全解全析+參考答案),文件包含江蘇南通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docx、江蘇南通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A4考試版docx、江蘇南通卷中考數學第二次模擬考試A3考試版docx、江蘇南通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參考答案docx、江蘇南通卷中考物理第二次模擬考試答題卡docx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1頁, 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