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魯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冊課件PPT全冊
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水圈與水循環(huán)圖文課件ppt
展開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水圈與水循環(huán)圖文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強基礎自主診斷,析疑難合作探究,提能力分層集訓,攻圖表精研細讀,刷習題鞏固提升,海洋水,大氣水,陸地淡水,太陽輻射,高緯度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基礎素養(yǎng)]一、水圈的組成1.水圈的特點:水圈是地球上各種水體共同組成的一個 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2.水體的類型地球上的水體可分為 、陸地水和 。在地球全部的水儲量中, 占96.538%, 僅占2.526%,而且絕大多數(shù)又以 的形式存在于 和高緯度、高海拔地區(qū)。
素養(yǎng)盤點 地球表面大約71%被水覆蓋,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鬧水荒”,這是什么原因?(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提示:一是目前人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很少,主要是河流水、淺層地下水和淡水湖泊水;二是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三是水資源利用不當。
[判斷] 1.水圈是連續(xù)而規(guī)則的圈層。( )2.地球上陸地淡水的主體是冰川。( )3.地球上河水所占比例遠大于湖泊淡水。( )4.地球上淡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答案:1.× 2.√ 3.× 4.×
[特別提醒] 海水溫度的緯度分布規(guī)律不能說成是從赤道向兩側(兩極)遞減,因為全球水溫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赤道以北的“熱赤道”。
[判斷] 1.海水溫度取決于海水熱量的收入。( )2.一年中,世界海洋熱量的收入與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 )3.同一季節(jié),高緯度海區(qū)溫度高于低緯度海區(qū)。( )4.海水熱容量>陸地,所以海洋上空的氣溫變化比陸地上空慢。答案:1.× 2.√ 3.× 4.√
2.海水鹽度(1)定義:單位質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的鹽類物質的質量。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約為 。(2)影響因素:表層海水的鹽度主要與 、 有關。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的海區(qū),海水鹽度 ,反之 。此外, 、結冰和融冰、 等對海水的鹽度也有影響。(3)分布規(guī)律:從副熱帶海區(qū)向南北兩側 。(4)影響:①制取 和工業(yè)鹽。②造成金屬的 腐蝕。
[特別提醒] 海水鹽度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蒸發(fā)量和降水量的對比關系而不是蒸發(fā)量的多少或降水量的多少。
[判斷] 1.海水中的鹽類物質主要是氯化鈉和氯化鉀。( )2.降水量多的海區(qū)海水鹽度一定很低。( )3.結冰海區(qū)的海水鹽度高,融冰海區(qū)的海水鹽度低。( )4.渤海沿岸的長蘆鹽場位于江蘇省鹽城市。( )5.為了保護船體,在吃水線下常鑲嵌鉛塊。( )答案:1.× 2.× 3.√ 4.× 5.√
3.海水密度(1)概念:單位體積海水的質量稱為海水密度。(2)影響因素:主要與海水的 、溫度、 及其變化有關。一般來說,鹽度越 ,壓力越 ,密度越大。在冰點溫度以上,溫度越高,海水密度越 。表層海水密度主要受 和 的影響。(3)分布規(guī)律:低緯度海區(qū)向高緯度海區(qū) 。(4)影響:①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聯(lián)系。如海水密度不同,船的 不同。②海水密度差異產生密度流。例如,直布羅陀海峽表層海水從 流入 ,底層則相反。
[判斷] 1.在冰點溫度以下,溫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 )2.深層海水一般比淺層海水密度大。( )3.紅海海水鹽度最高、密度也最小。( )4.在大河的入???,海水的鹽度較低,密度也一定較小。( )5.遠洋航運中,標準噸位船只的核載重量要考慮不同海區(qū)密度的差異。( )6.直布羅陀海峽底層海水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答案:1.× 2.√ 3.× 4.× 5.√ 6.√
[自主診斷] 下圖為“水圈的構成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
1.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體,分布最廣的是( )A.a B.b C.c D.d解析:地球上的水體中,氣態(tài)水數(shù)量最少但分布最廣,故選A。答案:A
2.有關海水溫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高緯度海區(qū)向低緯度海區(qū)遞減B.自南北緯副熱帶海區(qū)向兩側遞減C.受沿岸地形、氣候、洋流等因素的影響D.南半球比北半球同緯度海區(qū)水溫高解析:海水溫度隨緯度增加而減??;就南北半球比較而言,北半球受陸地影響大;同緯度海區(qū)水溫夏季偏高,冬季偏低。答案:C
3.赤道地區(qū)海面水溫為30 ℃,極圈海面溫度為0 ℃,它們在4 000 m的洋底,其海水溫度之差可達( )A.2 ℃~3 ℃ B.20 ℃C.25 ℃ D.30 ℃解析:海水溫度隨深度增加而遞減,到了1 000 m以下,海水溫度隨深度變化不大。答案:A
4.對海洋表層鹽度大小沒有明顯影響的是( )A.降水量和蒸發(fā)量的對比關系 B.河流匯入C.洋流 D.沿海人工養(yǎng)殖解析:此題考查影響鹽度的因素,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只要記住教材相關內容即可正確解答。答案:D
5.關于海水密度的敘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海水密度與壓力呈正比例關系B.黃河入??诤K}度較低,海水密度卻很高C.直布羅陀海峽表層海水自東向西流D.波羅的海鹽度最低,密度最高解析:壓力越大,海水密度也越大,但二者不是正比例關系,A錯。黃河入海口因大量黃河水的稀釋作用,鹽度較低;由于黃河含沙量較大,所以密度也較大。選B。直布羅陀海峽因海水的密度差異而形成了密度流,表層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即自西向東流。C錯。波羅的海鹽度最低,密度也最低。D錯。答案:B
探究點一 海水溫度[主題聚焦] 素材一 下面兩幅圖是同一海區(qū)不同時間的表層海水等溫線分布圖。
通過合作探究,得出有關問題的結論。探究1:表示2月水溫圖的是________,8月水溫圖的是________,說出判斷的理由。提示:A B 理由:同一海區(qū),夏季水溫高,冬季水溫低。探究2:北太平洋表層水溫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別出現(xiàn)在2月和8月,為什么?提示:海洋的熱容量比陸地大,增溫、降溫速度均慢于陸地,所以海水溫度最高值和最低值都要比陸地滯后1個月左右。探究3:分析兩幅圖等溫線的數(shù)值變化,歸納表層海水溫度的緯度分布規(guī)律。提示:兩幅圖中等溫線數(shù)值自南向北遞減,說明海水溫度隨緯度的升高而降低。
素材二 下面三幅圖是不同緯度地區(qū)三個觀測站水溫隨深度變化曲線。
通過合作探究,得出有關問題的結論。探究1:將三個觀測站按照緯度由高到低進行排序。提示:三個觀測站緯度由高到低:(3)(2)(1)。探究2:隨深度的增加,海水的溫度有什么變化?提示:降低。探究3:1 000米左右時溫度變化率有什么差異?分析原因?提示:1 000米以上:水溫隨深度增加而遞減。1 000米以下:水溫隨深度增加變化不大,低溫。原因:太陽輻射。
[核心歸納] 海水溫度的分布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
【方法技巧】 利用結構圖巧妙記憶影響海水溫度的主要因素
[對點刷題]讀某海域水溫(單位:℃)分布圖,完成1~2題。
1.圖中甲半島是( )A.山東半島 B.遼東半島C.雷州半島 D.朝鮮半島2.下列與圖示信息相符的是( )A.2月表層海水南北溫差小于8月B.2月與8月60米以下海水溫度變化不大C.8月表層與深層海水溫差小于2月D.8月與2月表層海水東西溫差均在10 ℃以上
解析:第1題,據(jù)經(jīng)緯度及海陸輪廓判斷,甲為山東半島。故選A。第2題,據(jù)圖,2月份表層海水南北溫差約為8 ℃,8月份表層海水南北溫差約為2 ℃,2月份溫差大于8月份,A錯。8月份60米以下深層海水水溫為10 ℃,2月份為8 ℃,變化不大,B對。8月份表層與深層海水溫差大于2月份,C錯。兩月份表層水溫東西溫差均在10 ℃以下,D錯。答案:1.A 2.B
3.讀“北半球海洋熱量收支變化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曲線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2)海洋熱量的收入主要來自________的熱量,海洋熱量支出主要是________的熱量。(3)圖中,熱量收入最多的緯度大約是________,熱量支出最多的緯度約在________。熱量盈余最多在________,熱量虧損最多在________。這說明熱量收支在各個海區(qū)________,但在一年中,世界海洋熱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________。(4)該圖反映的是熱量收支的________變化,因為海水表層水溫是______高,________低。
解析:解題關鍵是判斷出A、B兩條曲線的含義。在低緯地區(qū)海洋釋放的熱量低于收入的熱量,有熱量盈余,即熱量收入>支出;在高緯度地區(qū)海洋釋放的熱量多于收入的熱量,存在熱量虧損,即熱量收入
相關課件
這是一份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單元 從地球圈層看地表環(huán)境第二節(jié) 水圈與水循環(huán)授課ppt課件,共5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程標準,組成水圈的水體,海洋水,淺層地下淡水,湖泊淡水,河流水,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海水的性質及作用,①隨緯度的增加而降低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水圈與水循環(huán)圖文課件ppt,文件包含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第2單元第2節(jié)第1課時水圈的組成海水的性質及作用課件ppt、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第2單元第2節(jié)第1課時水圈的組成海水的性質及作用學案doc、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課后素養(yǎng)落實7水圈的組成海水的性質及作用含答案doc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大氣圈與大氣運動課文ppt課件,文件包含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第2單元第1節(jié)第1課時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大氣的受熱過程課件ppt、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第2單元第1節(jié)第1課時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大氣的受熱過程學案doc、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課后素養(yǎng)落實5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大氣的受熱過程含答案doc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課件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