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魯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運動的水分子教學設計,共4頁。
運動的水分子一:教學目標1、掌握分子的特征2、靈活運用分子的特征解釋生活中的現象3、了解水的天然循環(huán)的意義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掌握分子的特征2、難點:靈活運用分子的特征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三: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四:教學過程1、生活點擊水壺中的水為什么會在燒開時頂起壺蓋?體積變大的過程中水分子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大膽猜想水分子間隔變大了?受熱后水分子都跑到壺蓋一端?水分子數目增多了?水分子本身變大了? 3、友情提示氣態(tài)時一個分子的體積3×10-23ml固態(tài)時一個分子的體積3×10-23ml水分子的體積不變4、我總結一定量的水,當它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再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時水分子的數目和大小不會發(fā)生改變。水分子之間的間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發(fā)生改變。這就是物理變化的實質。5、比一比請分組討論,然后用情景模擬的方式模擬固態(tài)的水、液態(tài)的水、氣態(tài)的水。6、從微觀的角度解釋問題一:太陽光照射下,路邊斑斑水跡,一會兒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是什么原因?問題二: 水燒開后,揭開鍋蓋,立即就會有許多小水滴滴下。這是什么原因?7、線索整理8、我總結水分子的特征:1、水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水分子之間有間隔3、水分子在不斷運動4、水分子獲得能量,運動速率加快,分子間的間隔增大,失去能量反之9、比嗅覺:小實驗:同學們聞到什么氣味?說明分子有什么特點?因為構成香氣的分子在不斷的運動,擴散到空氣中與我們的嗅覺接觸。10、走進實驗將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所得混合液體的體積是多少?說明了什么?11、知識應用(1)在加壓的情況下,可以將24L的空氣裝入容積為8L的籃球中12、七嘴八舌通過以上的分析,你知道分子有哪些特征嗎?結論分子有如下的特征:
1、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之間有間隔 3、分子在不斷運動 4、分子獲得能量,運動速率加快,分子間的間隔增大,失去能量反之13、你知道嗎濕衣服在空氣流通的地方比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干得快,為什么?(運用分子的觀點解釋)空氣流通的地方,水分子能獲得更多的能量,運動加快,所以干得快14、走進生活打乒乓球時不小心把球踩扁了,怎么辦?運用分子的觀點解釋:酒精溫度計中的酒精柱隨溫度的升高而上升,隨溫度的降低而下降。15、自主學習水的天然循環(huán):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24—25頁,并仔細觀察課本P25水的天然循環(huán)路線,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水的天然循環(huán)是通過水的-------------實現的。2、-----------為水的三態(tài)變化提供能量。3、在天然循環(huán)過程中水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水分子怎樣運動的?4、水的天然循環(huán)有什么重要意義5、水的天然循環(huán)示意圖五:知識總結六:當堂練習1.(07河北理綜)下列事實不能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的是( ?。?/span>A.刮風時塵土飛揚 B.進入花園聞到花香C.將25m3的石油氣裝入0.024m3的鋼瓶中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體積小于100mL2. (2013黃岡)以下事實不能用微觀運動的觀點來解釋的是()A、 走過花圃聞到花香 B、濕衣服經過晾曬變干C、香水、汽油密閉保存 D、 6000 L氧氣在加壓下可裝入容積為40L的鋼瓶中 3.(2013濰坊中考)在地震救災中,用搜救犬搜救被埋在廢墟下的幸存者是利用了分子________________;搶救危重傷員時需要的氧氣,常裝入氧氣袋中,利用了分子__________________。4、生活中有趣的現象:冬天,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下雪時不冷而化雪時冷,為什么呢?七:作業(yè)安排請你一試:水杯中放幾塊冰糖后,液面高度為15厘米,待糖溶解后,猜想一下液面高度有什么變化?為什么?(假設水沒有蒸發(fā))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魯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運動的水分子優(yōu)秀教學設計及反思,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水的人工凈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魯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探索水世界第一節(jié) 運動的水分子教案設計,共4頁。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魯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運動的水分子教學設計,共3頁。
注冊成功
資料籃
在線客服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官方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賽課定制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定制服務
職稱咨詢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V1專業(yè)指導服務
免費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