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人教版地理7上同步PPT課件+教案+同步練習(xí)
- 1.4地形圖的判讀 課件+教案+同步練習(xí) 課件 84 次下載
- 2.1大洲和大洋 課件+教案+同步練習(xí) 課件 89 次下載
- 3.1多變的天氣 課件+教案+同步練習(xí) 課件 82 次下載
- 3.2氣溫的變化與分布課件+教案+同步練習(xí) 課件 85 次下載
- 3.3降水的變化與分布 課件+教案+同步練習(xí) 課件 89 次下載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biāo))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授課ppt課件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biāo))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授課ppt課件,文件包含22海陸的變遷課件pptx、22海陸的變遷教案docx、22海陸的變遷同步練習(xí)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4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滄海桑田——可簡稱為滄桑,出自我國古書《神仙傳 麻姑 》。 傳說古代有個叫麻姑的仙女,自稱曾經(jīng)三次看到東海變成桑田。后人以這種海陸的變更來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1.能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的變遷并分析原因。2.能說出大陸漂移說的內(nèi)容,并能運用大陸漂移說解釋地理現(xiàn)象。3.了解并分析板塊構(gòu)造學(xué)說的基本內(nèi)容。4.運用板塊構(gòu)造學(xué)說的觀點,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guān)系。
海陸變遷:在地球表面某位置發(fā)生的由海變?yōu)殛懟蛴申懽優(yōu)楹5淖兓?br/>Dcumentatin
北宋時期,沈括在他《夢溪筆談》中闡述了有關(guān)地球演變的精辟見解,他根據(jù)太行山麓巖石中所含的螺蚌化石,判斷這里曾經(jīng)是大海之濱,后來發(fā)生了滄海桑田的變遷。
思考:喜馬拉雅山上的巖石中發(fā)現(xiàn)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了什么問題?
說明喜馬拉雅山曾經(jīng)是海洋,后來由于地殼的變動隆起成山。
我國科學(xué)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考察時,發(fā)現(xiàn)巖石中含有魚、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海平面的升降會導(dǎo)致海岸線的變化,海洋陸地的變遷。
說明該海域過去曾經(jīng)是陸地。
我國東部海底發(fā)現(xiàn)古河道水井等人類活動遺跡,說明了什么問題?
歐洲的國家荷蘭,全國約四分之一的陸地低于地面,而且其陸地面積在不斷擴大就是因為填海造陸 。
南太平洋上的美麗島國圖瓦盧很可能成為首個“沉沒”的國家。 該國氣象局推算,50年之后,海平面將上升37.6厘米,這意味著圖瓦盧至少將有60%的國土徹底沉入海中。 這對圖瓦盧意味著滅亡,因為漲潮時圖瓦盧將不會有任何一塊土地能露在海面上。
填海造陸并非不可以,而是應(yīng)該找到商業(yè)與生態(tài)之間的平衡點,如果只是為了填海而填海,為了賣房而造島,這對海南乃至全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都將都帶來巨大的損害,對于海南未來長足發(fā)展更是百害而無一利。
地球海陸輪廓如何形成的?
觀察地球上的海陸輪廓,思考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嗎位置一開始就是固定不變的嗎?
1910年的一天,年輕的德國氣象學(xué)家魏格納身體欠佳,躺在病床上。百無聊賴中,他的目光落在墻上的一幅世界地圖上,他意外發(fā)現(xiàn),大西洋兩岸的輪廓竟是如此相對應(yīng),特別是巴西東端的直角突出部分,與非洲西岸凹入大陸的幾內(nèi)亞灣非常吻合。
巴西海岸每一個突出部分,恰好對應(yīng)非洲西岸同樣形狀的海灣。
這兩個大陸會不會曾經(jīng)在一起?
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后來,原始大陸才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地漂移分離,逐漸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
非洲的西岸和南美洲的東岸的輪廓吻合
這好比撕碎了的一張報紙,拼合以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對應(yīng)。
海牛生活在熱帶海洋,鴕鳥不會飛,它們都沒有遠涉大洋的能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分布特點呢?
說明以前兩塊大陸是合在一起的。
南美洲和非洲大陸古老地層的相似性。
你能解釋材料中所說的現(xiàn)象么?
材料一 中國科學(xué)院院士、國家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名譽所長馬宗晉先生表示,臺灣島在以每年70至80毫米的速度向大陸方向移動。
材料二 臺灣山脈形成于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至今還在不斷長高。最高峰玉山海拔3997米,為中國東部第一高峰。
1.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
2.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各大板塊處于不斷的運動之中。
1.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塊是______________。2.六大板塊中面積最大的板塊是______________。3.我國位于______________。4.澳大利亞位于____________。
板塊的運動方向不同,產(chǎn)生現(xiàn)象不同
紅海、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位置示意
1.紅海為什么在不斷擴張?
紅海是______板塊和 板塊張裂運動形成的,最終會形成新的海洋。
2.地中海為什么在不斷縮?。?br/> 地中海在______板塊和______板塊相對運動,相互碰撞擠壓下不斷縮小,最終將消失。
3.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脈是_______板塊和_______板塊相對運動,相互碰撞擠壓形成的,板塊處在不斷碰撞之中,珠穆朗瑪峰就會不斷增高。
為什么要給珠峰重新測量身高?
1975 年,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biāo)矗立于珠峰之巔,并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 8848.13 米。2005 年珠峰測量,獲得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 8844.43 米。2020 年?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東非大裂谷: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張裂處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帶及主要山系的分布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
環(huán)太平洋火山帶是一個圍繞太平洋發(fā)生地震和火山爆發(fā)的地區(qū),全長40,000公里,呈馬蹄形。 環(huán)太平洋火山帶共有活火山512座,占全球活火山數(shù)量的80%。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之間,地殼運動頻繁。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又稱“歐亞地震帶”,主要分布于歐亞大陸,經(jīng)中南半島西部和我國的云、貴、川、青、藏地區(qū),橫貫歐亞兩洲及涉及非洲地區(qū)。歐亞地震帶所釋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地震總能量的15%,主要是淺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
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為其位于 地帶。
地處 板塊與 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 。
汶川地震成因:位于 地帶。
地中?!柴R拉雅火山地震
且地處 板塊與 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 。
假如板塊運動停止會怎么樣?
1.臺灣海峽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遺跡,原因是( ) A. 海底森林死亡 B. 古代運載樹木的船舶沉沒海底 C. 陸地上的樹木被河水沖到海中 D. 地殼下陷,海水淹沒古森林2.下列不能證明海陸變遷的現(xiàn)象是( ) A. 地中海面積在不斷縮小,最終將消亡 B. 海島漲潮被淹沒,退潮露出 C. 臺灣海峽海底發(fā)現(xiàn)森林遺跡和古河道 D. 喜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世界上最主要火山地震帶位于( )A. 北冰洋沿岸 B. 印度洋沿岸 C. 大西洋沿岸 D. 太平洋沿岸4.環(huán)太平洋地帶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帶,與這個火山地震帶無關(guān)的板塊是( )A. 非洲板塊 B. 美洲板塊 C. 印度洋板塊 D. 亞歐板塊5.七大板塊中,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塊是( )A. 亞歐板塊 B. 太平洋板塊C. 印度洋板塊 D. 美洲板塊
相關(guān)課件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biāo))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精品ppt課件,文件包含22《海陸的變遷》課件pptx、22《海陸的變遷》同步練習(xí)docx、22《海陸的變遷》教學(xué)設(shè)計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4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biāo))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優(yōu)秀ppt課件,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這里指的是巖石圈板塊,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碰撞擠壓,板塊張裂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biāo))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海陸的變遷一等獎?wù)n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22海陸的變遷同步練習(xí)docx、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22海陸的變遷課件ppt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課件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