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整冊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教課課件PPT
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同步測試題
展開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同步測試題,文件包含12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練習-愛上地理課2020-2021學年高一同步課堂新教材魯教版必修第一冊解析版docx、12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練習-愛上地理課2020-2021學年高一同步課堂新教材魯教版必修第一冊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2頁, 歡迎下載使用。
1.下列關于化石和地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時代的地層也可能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B.越古老的地層含有越高級、越復雜生物的化石
C.研究地層是研究地球生命演化的重要途徑
D.在巖漿巖形成過程中,生物遺體或者遺跡保留下來形成化石
讀生物進化與環(huán)境演變示意圖,完成2—4題。
2.在①時期以前,地球表層的主要發(fā)展過程是( )
A.物理演化B.化學演化C.大氣演化D.生物演化
3.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揭開欣欣向榮的生物系統(tǒng)演化進程序幕的動物是( )
A.原核生物B.爬行動物C.真核生物D.海洋無脊椎動物
4.動物由海洋向陸地發(fā)展的時期是( )
A.①B.② C.③D.④
科學家發(fā)現了3億年前(晚古生代)的食肉動物祖先的化石,并將其命名為Ecasea martinis,科學家認為這一類肉食動物最終進化成為現代的哺乳動物。右圖為科學家依據化石恢復的這一古老生物示意圖。據此完成5-6題。
5.對材料中的信息判斷合理的是( )
A.生物的進化與環(huán)境無關B.生物進化是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
C.圖示時期地球上出現了哺乳動物D.生物不僅可以適應環(huán)境,也能主動改造環(huán)境
6.圖示時期滅絕的代表性生物是( )
A.恐龍B.爬行類C.被子植物D.三葉蟲
右圖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類型出現的時間范圍,橫向寬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種越多。讀圖,完成7-8題。
7.下列生物類型中,出現最早的是( )
A.爬行類B.鳥類C.兩棲類D.魚類
8.隨著環(huán)境變遷,生物在不斷進化。新生代生物發(fā)展階段進入( )
A.爬行動物時代B.哺乳動物時代C.海洋藻類時代D.裸子植物時代
讀某地“地層剖面圖”,回答9-10題。
9.圖中各個地層按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⑥⑤D.③④⑤⑥
10.如果在巖層⑥發(fā)現了侏羅紀的化石,那么,下列對其他地層形成時間的判斷,正確的是( )
A.①地層形成于白堊紀B.③地層形成于三疊紀
C.④地層形成于二疊紀D.⑤地層形成于寒武紀
讀下圖,完成1-2題。
1.圖中屬于古生代地層的是( )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根據圖中化石推斷,生物在這一階段的演化過程是( )
A.海生無脊椎動物→爬行動物→脊椎動物B.海生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爬行動物
C.爬行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D.爬行動物→脊椎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
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館藏精品——中華龍鳥化石,產于我國遼寧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積形成的頁巖中,該巖層還含有豐富的各類動植物化石。右圖為中華龍鳥化石圖,據此完成3-4題。
3.形成中華龍鳥化石的頁巖屬于( )
A.侵入巖B.沉積巖C.變質巖D.噴出巖
4.根據化石推斷,中華龍鳥最可能的生存環(huán)境是( )
A.火山頻發(fā)的高原山地B.溫暖濕潤的湖泊附近
C.風沙肆虐的沉積盆地D.冰川廣布的高寒荒漠
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地球在距今約22億年到1萬年間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里經歷了三次大冰期,分別為震旦紀大冰期、石炭—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大冰期之間為間冰期。讀圖,完成5-6題。
5.與地質歷史時期氣溫反復變化無關的因素是( )
A.太陽活動B.人類活動C.下墊面D.大氣環(huán)流
6.有關大冰期與間冰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大冰期雪線下降B.間冰期海平面降低
C.大冰期自然帶向兩極方向推移D.間冰期物種銳減
亞洲象是生活在濕熱地區(qū)的群居動物,其分布與一定的氣候條件相適應,讀歷史時期亞洲象分布北界的變化示意圖,完成7-8題。
7.自3000年前至明代,亞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
A.不斷北移B.不斷南移C.先北移后南移D.先南移后北移
8.圖示四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3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較低B.宋代時期熱帶、亞熱帶向北擴大
C.明代時期全球冰蓋面積較大D.清代時期全球降水較多
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會地帶的和政縣是遠古時代各種古脊椎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孕育了今天彌足珍貴的古脊椎動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層中。據了解,1 000萬年前的古脊椎動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歷史及古環(huán)境、古氣候的重要物質依據和信息源?!笨吹竭@個消息,上海某中學地理小組的同學特別感興趣,他們決定利用暑假前去實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師的指導下,他們給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質上、知識上的準備工作。
(1)考察名稱:________與地質年代、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
(2)考察工具準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相關材料,他們繪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圖,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類,該地區(qū)的地下巖層多屬于________巖;按地質年代,該區(qū)域最老的巖層至少形成于______代。
②三葉蟲生活時期該地應為________環(huán)境;恐龍繁盛時期,該地應為________環(huán)境,氣候、植被特點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考察結論:根據實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們認為迄今為止青藏高原地區(qū):①地理環(huán)境經歷了________環(huán)境向________環(huán)境的演變;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對位置關系可知,地殼經歷了________(抬升、下降、水平)運動。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單元 從宇宙看地球第二節(jié)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優(yōu)秀鞏固練習,文件包含12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精選練習-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同步備課系列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docx、12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精選練習-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同步備課系列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鞏固練習,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魯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精品同步測試題,文件包含12地球的形成與演化同步練習-備課優(yōu)選2021-2022學年高一地理上冊同步備課系列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原卷版docx、12地球的形成與演化同步練習-備課優(yōu)選2021-2022學年高一地理上冊同步備課系列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2頁, 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