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一等獎ppt課件
展開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一等獎ppt課件,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徐霞客是我國明朝一位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文學家,他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qū),所到之處,探幽尋秘,并記有大量游記。 300多年前,徐霞客在游記中寫道:“遙望東界遙峰下,峭峰離立,分行競穎,復見粵西面目·····”
你知道這段話描述的是哪種類型的地貌嗎?這類地貌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qū)?這類地貌對當?shù)厝藗兊纳a(chǎn)和生活有哪些影響?
圖4.1 桂林漓江兩岸地貌景觀
運用視頻、圖像,識別常見地貌類型,描述常見地貌景觀的特點;
● 運用圖文資料,辨識常見地貌類型,描述景觀的主要特點;● 結(jié)合資料或圖表,分析常見地貌類型的成因分布;● 結(jié)合實例,分析地貌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01 喀斯特地貌02 河流地貌
在適當條件下,可溶性巖石的物質(zhì)溶于水并被帶走,或重新沉淀,從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態(tài)各異的地貌。我國廣西、貴州、云南等地最典型,分布最廣泛。
溶溝 | 地表水流沿石灰?guī)r坡面上流動,溶蝕和侵蝕出許多凹槽,呈長條形或網(wǎng)格狀,地面高低不平,崎嶇難行;
溶蝕洼地 | 分布在峰叢或峰林之間,呈封閉或半封閉狀的小型溶蝕盆地。有的洼地面積大,底部平坦,在廣西、貴州等地被稱為壩子,是當?shù)刂匾霓r(nóng)耕區(qū)。
峰叢 | 基部相連并成簇分布,常呈錐狀聳立,峰與峰之間多為馬鞍形。
峰林 | 峰叢進一步溶蝕發(fā)展的結(jié)果,基部微微相連或不相連,成群簇立,坡度陡。
地表喀斯特地貌演變過程
大氣降水在平坦的巖石表面溶蝕,形成溶溝。溶溝進一步加深加寬就形成洼地。溶溝相互交錯,將巖石分割成峰叢,峰叢進一步加深形成峰林、孤峰、殘丘。
溶洞 | 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為主??扇苄詭r石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是石灰?guī)r地區(qū)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jié)果;
頂部常見向下發(fā)育的石鐘乳、石幔或石簾
底部常見向上發(fā)育的石筍
石鐘乳和石筍連接起來就形成石柱
探究活動 有關喀斯特地貌的選址問題
分析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選址貴州平塘的原因。
1.簡述大窩凼的氣候和地貌特點。2.分析大窩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優(yōu)勢。3.歸納球面射電望遠鏡選址的條件。
1.簡述大窩凼的氣候和地貌特點。
解析:①氣候:大窩凼位于我國云貴高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因海拔較高,緯度較低,溫度適宜,四季如春。②地貌:大窩凼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洼地。
2.分析大窩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優(yōu)勢。
解析:①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開挖量小;②場地地質(zhì)構(gòu)造穩(wěn)定,邊坡穩(wěn)定性好。
3.歸納球面射電望遠鏡選址的條件。
解析:①工程量:一是地貌最接近射電望遠鏡的造型,工程開挖量最小;②排水:二是喀斯特地貌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滲透,不會在表面累積而損壞和腐蝕望遠鏡;③遠離干擾:三是射電望遠鏡需要遠離電磁干擾,大窩凼附近5千米半徑之內(nèi)沒有一個鄉(xiāng)鎮(zhèn),無線電環(huán)境理想。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種侵蝕、堆積形態(tài)的總稱。
從源頭到河口分為上游、中下游、河口段。
1. 類型:峽谷、v形谷,河流侵蝕形成。
河谷深度大、岸壁較陡,谷底狹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見巨大石塊和卵石。
3. 對人類的影響:地勢崎嶇,交通不便 ;人口稀少。
1. 類型:多發(fā)育沖積平原, 是河流攜帶泥沙堆積形成。
2. 地貌特點:坡度較緩,沉積物顆粒較細,河谷呈寬而淺的槽形。常見的有河曲和牛軛湖。
3. 對人類的影響:交通便利、農(nóng)業(yè)發(fā)達、人口眾多,是重要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基地。
河曲:在地勢平緩地區(qū),呈“S”形彎曲的河道。
牛軛湖:洪水泛濫時,河曲部分與河道分離形成。
1. 類型:多發(fā)育三角洲,由泥沙淤積形成。
2. 地貌特點:地勢低平,組成物質(zhì)顆粒較細。
3. 對人類的影響:水陸交通便利,人口、城市沿岸發(fā)展 ;適合農(nóng)耕。
黃河三角洲是以黃河入海處的河道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每年將超過億噸的泥沙從黃土高原搬運到入海口,這些泥沙以平均每年兩三千米的速度把海岸線向前推進(如上圖所示),同時也為我國每年新增幾十平方千米的“年輕”土地。
中下游:槽形谷,沖積平原
常 見 地 貌 類 型
喀斯特地貌是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化學溶蝕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tài)的總稱。桂林是我國喀斯特地貌地貌的主要分布區(qū)之一。下圖為桂林喀斯特地貌景觀圖。據(jù)此完成下題。
1. 圖示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點是 ( ) A. 奇峰林立,地下溶洞發(fā)育 B. 冰川廣布,河流眾多 C. 頂平坡陡,地表支離破碎D. 地勢平坦,土壤肥沃2. 與喀斯特地貌形成發(fā)育密切相關的自然因素是 ( ) A. 巖石、光照 B. 氣候、土壤 C. 土壤、地形 D. 巖石、水文
相關課件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教課課件ppt,文件包含第四章第一節(jié)常見地貌類型課件pptx、第四章第一節(jié)常見地貌類型視頻318國道上的壯美景觀mp4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精品ppt課件,共4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第一部分,PART01,新課導入,第二部分,PART02,新課探究,第三部分,PART03,課堂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四章 地貌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一等獎ppt課件,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地形的類型,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第四章地貌,壩子平原,流水淀積作用形成,地下河,漏斗溶斗,天生橋,不利影響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課件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