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節(jié)第2課時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課件新人教

    • 4.3 MB
    • 2022-02-17 09:07
    • 184
    • 1
    • 雨林之風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節(jié)第2課時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課件新人教第1頁
    1/40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節(jié)第2課時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課件新人教第2頁
    2/40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節(jié)第2課時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課件新人教第3頁
    3/40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節(jié)第2課時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課件新人教第4頁
    4/40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節(jié)第2課時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課件新人教第5頁
    5/40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節(jié)第2課時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課件新人教第6頁
    6/40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節(jié)第2課時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課件新人教第7頁
    7/40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貌第一節(jié)第2課時風沙地貌與海岸地貌課件新人教第8頁
    8/4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四章 地貌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教學(xué)課件ppt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四章 地貌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教學(xué)課件ppt,共4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內(nèi)容索引,課前篇自主預(yù)習,課堂篇主題探究,必備知識,自主檢測,問題探究,探究一風沙地貌,鳴沙山與月牙泉,關(guān)鍵能力,典例剖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風沙地貌1.概念及分布:在干旱地區(qū),以風力為主形成的各種地貌統(tǒng)稱為風沙地貌。我國風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qū)。
    2.地貌類型(1)風蝕地貌
    (2)風積地貌——沙丘①常見類型:新月形沙丘。②根據(jù)其移動狀況可分為固定沙丘和流動沙丘。流動沙丘在沙漠邊緣會埋沒房屋、道路,侵吞農(nóng)田、牧場。(3)特殊的風沙地貌:出現(xiàn)在多沙的河谷地帶、植被稀少的沙質(zhì)湖岸和海岸。要點筆記 我國西北地區(qū)深居內(nèi)陸,氣候干旱,植被稀疏,多荒漠、戈壁,風力作用強,因此多風沙地貌。
    二、海岸地貌1.概念: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種地貌,統(tǒng)稱為海岸地貌。2.地貌類型
    思考感悟我國的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及杭州灣以南的浙、閩、臺、粵、桂、瓊等省級行政區(qū),基巖海岸廣為分布。基巖海岸最為壯觀的景象是從海上奔騰而來的巨浪在懸崖峭壁上撞出沖天水柱,發(fā)出陣陣轟鳴。結(jié)合圖及所學(xué)知識,總結(jié)基巖海岸的特點。
    提示 岸線曲折、岬灣相間,深入陸地的港灣眾多,岸灘狹窄、水深大。
    1.判斷正誤并糾錯(1)海浪的侵蝕對海岸具有破壞作用。(  )答案 √(2)盛行風由新月形沙丘緩坡吹向其陡坡。(  )答案 √(3)砂質(zhì)海岸主要由沙子和礫石組成,坡緩水清。(  )答案 √(4)海蝕穴是指在海浪長期侵蝕下,巖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答案 × 在海浪的長期侵蝕下,巖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叫海蝕崖。
    埃及費拉菲拉沙漠區(qū)有一片屹立在堅實的土層之上的、仿佛沙雕一樣的、巨大的蘑菇群巖石,被當?shù)厝朔Q為“蘑菇沙漠”。讀圖并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完成2~3題。2.形成圖示景觀的地質(zhì)作用主要是(  )A.風力侵蝕B.流水堆積C.巖層擠壓D.火山噴發(fā)3.“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區(qū)是(  )A.濕潤地區(qū)B.半濕潤地區(qū)C.半干旱地區(qū)D.干旱地區(qū)
    解析 第2題,圖示景觀為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風蝕蘑菇。第3題,風力侵蝕地貌在干旱地區(qū)分布廣泛。答案 2.A 3.D
    4.下圖所示的中國臺灣島北部海岸野柳地質(zhì)公園的蘑菇狀地貌屬于(  )A.風蝕地貌B.流水地貌C.海蝕地貌D.巖溶地貌
    解析 中國臺灣島北部海岸野柳地質(zhì)公園位于沿海地區(qū),其蘑菇狀地貌屬于海蝕地貌,是由海浪侵蝕形成的。答案 C
    敦煌隸屬于甘肅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一提起敦煌,大家就會想起敦煌莫高窟,想起鳴沙山和月牙泉。月牙泉位于敦煌高地南部,為古河道的一部分,其形成與存在和其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有關(guān)。
    結(jié)合材料探究:(1)鳴沙山屬于什么地貌?形成該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2)一支科考隊在敦煌西北部發(fā)現(xiàn)了一處“魔鬼城”,試說明這里可能有哪些地貌形態(tài),屬于哪種地貌類型,并探究該地被稱為“魔鬼城”的原因。提示 (1)沙丘。形成該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為風力堆積作用。(2)可能有風蝕柱、風蝕蘑菇、雅丹等地貌,均屬風蝕地貌。由于該地風蝕地貌形態(tài)多種多樣,在夜晚刮大風時有各種尖厲的風聲,故稱“魔鬼城”。
    1.主要風蝕地貌形成過程及地貌特點
    2.新月形沙丘的形成與發(fā)展
    3.水岸沙丘形成條件(1)沙丘形成的動力條件——盛行風,特別是在泥沙出露水面、大風日數(shù)多且風力強勁的地區(qū)。(2)沙丘形成的物質(zhì)來源——泥沙,河流泥沙含量大,且當?shù)厮魉俣嚷?泥沙在河床堆積。(3)沙丘形成的水文條件——河流水位降低,泥沙裸露且干燥。
    方法技巧 根據(jù)風力沉積物判斷盛行風向(1)根據(jù)沙丘判斷風向。沙丘的緩坡為迎風坡,如下圖。
    (2)根據(jù)沉積物的大小判斷風向。沉積物顆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為風向,如下圖。
    典例1雅丹地貌,現(xiàn)泛指干旱地區(qū)的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形成的地面,經(jīng)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下圖為兩種常見的雅丹地貌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甲為平頂山狀雅丹地貌,該地貌頂部平坦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風力堆積作用 B.風力侵蝕殘留C.地殼運動使地表抬升D.流水堆積作用(2)圖乙為鯨背狀雅丹地貌,多出現(xiàn)在常年大風的地方,兩側(cè)坡度差異的成因是(  )A.緩坡,迎風坡侵蝕而成B.陡坡,迎風坡侵蝕而成C.緩坡,迎風坡堆積而成D.陡坡,迎風坡堆積而成
    素養(yǎng)立意試題考查雅丹地貌的形成過程,考查學(xué)生的綜合思維。解析 第(1)題,雅丹地貌先經(jīng)歷流水堆積作用,形成平坦的地貌,后因氣候越來越干旱,干涸的湖底因干旱裂開,風沿著這些裂隙吹蝕,裂隙越來越大,原來平坦的地面發(fā)育成許多不規(guī)則的背鰭形壟脊和寬淺溝槽,形成了這種頂部平坦的平頂山狀雅丹地貌,故選D。第(2)題,鯨背狀雅丹地貌多出現(xiàn)在常年大風的地方,由于大風的長期侵蝕,迎風坡的巖石侵蝕比較嚴重,逐漸形成了陡坡;另一側(cè)由于位于背風坡,侵蝕較弱,坡度相對和緩,故選B。答案 (1)D (2)B
    讀兩種地貌示意圖,完成1~2題。
    1.圖1所示地貌為(  )A.喀斯特地貌B.河流地貌C.海岸地貌D.風蝕地貌2.圖2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蝕B.風力侵蝕C.風力堆積D.流水堆積
    解析 第1題,圖1為風蝕蘑菇,是風力侵蝕形成的風蝕地貌。第2題,圖2為沙丘地貌,是風力堆積形成的。答案 1.D 2.C
    烏爾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區(qū)域,“雅丹”在維吾爾語中有“陡壁的小丘”之意。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有規(guī)律排列。讀圖,完成3~4題。
    3.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物理風化作用B.風力侵蝕作用C.風力搬運作用D.風力堆積作用4.這里的小丘有規(guī)律排列的方向是(  )A.東西向B.南北向C.西北—東南向D.東北—西南向
    解析 第3題,雅丹地貌主要是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第4題,雅丹地貌中,隆起的是壟脊,呈長條形,排列方向與主風向一致。據(jù)圖可知,該地區(qū)為我國的西北地區(qū),風口位于烏爾禾魔鬼城西北方向,可判斷這里的小丘有規(guī)律排列的方向是西北—東南向。答案 3.B 4.C
    “嘩!嘩!……”海浪拍打著礁石,濺起了幾尺高的潔白晶瑩的水花,海浪涌到岸邊,輕輕地撫摩著細軟的沙灘,又戀戀不舍地退回,一次又一次永遠不息地撫摩著,在沙灘上劃出一條條的銀邊……
    結(jié)合材料探究:(1)海邊的礁石往往形態(tài)各異,試判斷其主要成因。(2)濱海的沙灘是如何形成的?提示 (1)海浪的侵蝕作用。(2)海浪的堆積作用。
    1.海岸地貌的成因及主要類型
    2.海蝕地貌的形成過程
    典例2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島國,著名景點“藍窗”就分布在馬耳他的戈佐島的西北角,該景觀已于2017年3月8日坍塌。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藍窗”景觀屬于(  )A.河流地貌B.風沙地貌C.海蝕地貌D.山岳地貌(2)“藍窗”坍塌后,殘留在海水中的M部分形成的地貌為(  )A.海蝕崖B.海蝕柱C.海蝕平臺D.海蝕洞素養(yǎng)立意試題考查海岸地貌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考查學(xué)生的綜合思維。
    解析 第(1)題,“藍窗”景觀位于海岸地帶,受海浪的不斷侵蝕形成,屬于海蝕地貌。第(2)題,“藍窗”坍塌后,殘留在海中的M部分不再與陸地上的基巖相連,成為海蝕柱。答案 (1)C (2)B
    讀圖,完成1~2題。1.關(guān)于圖中陡崖的成因正確的是(  )A.火山噴發(fā)形成B.斷塊下陷形成C.外力侵蝕形成D.板塊碰撞形成2.形成甲處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風力堆積B.海浪侵蝕C.風力侵蝕D.海浪堆積
    解析 第1題,圖中陡崖位于海岸地帶,受海浪擊打,久經(jīng)侵蝕而成,因此該地貌為外力侵蝕地貌。第2題,讀圖可知,甲處地貌為海灘,形成該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浪堆積。答案 1.C 2.D
    讀下面的兩幅自然景觀圖,完成3~4題。3.形成甲圖所示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殼運動B.冰川侵蝕C.風力侵蝕D.流水侵蝕4.乙圖所示為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觀“南天一柱”。該景觀(  )A.形成受海浪侵蝕的影響B(tài).表現(xiàn)出石灰?guī)r沉積特點C.反映熱帶自然景觀特征D.在冬季觀賞的效果最佳
    解析 第3題,甲圖所示景觀是典型的風蝕蘑菇,在我國多見于西北內(nèi)陸地區(qū),風蝕蘑菇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風力侵蝕。第4題,由乙圖可以看出其位于海岸地帶且表面圓滑,可知該景觀受海浪影響較大,是海浪長期侵蝕形成的。答案 3.C 4.A

    相關(guān)課件

    高中地理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背景圖ppt課件: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背景圖ppt課件,共3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目錄索引,探究點一風沙地貌,探究點二海岸地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四章 地貌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課文課件ppt: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四章 地貌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課文課件ppt,共37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優(yōu)質(zhì)課課件ppt: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優(yōu)質(zhì)課課件ppt,共36頁。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xué)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
    添加客服微信 獲取1對1服務(wù)
    微信掃描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