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初中地理第三節(jié) 世界的地形第3課時教案及反思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三節(jié) 世界的地形第3課時教案及反思,共2頁。
課題[來源:數理化網]第三節(jié) 世界的地形主備人 第 3 課時教學目標 1.掌握閱讀地形圖的方法,并通過方法的介紹學訓練讀圖能力。2.了解五種陸地基本地形在地形圖中的特征,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個部位,知道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分別是如何表示的。3.初步學會從地形圖上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不同地點的海拔以及地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4.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掌握閱讀地形圖的方法,并通過方法的介紹學訓練讀圖能力。2.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個部位,知道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分別是如何表示的。 教學難點 1.掌握閱讀地形圖的方法,并通過方法的介紹學訓練讀圖能力。2.了解五種陸地基本地形在地形圖中的特征,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個部位,知道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分別是如何表示的。[來源:www.shulihua.net]3.初步學會從地形圖上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不同地點的海拔以及地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 教法與教具 直觀教學法、讀圖分析法教學過程個人復備預習與檢查 組織教學:復習提問:等高線、世界兩大山脈帶 引入新課: 講授新課:學看地形圖1.看圖名通過圖名了解地圖的類型、位置、范圍2.看方向復習前面所學知識3.看比例尺進行實際量算 交流與展[來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示 4.看圖例(1)等高線的讀數——顏色的深淺陸地上隨著海拔的升高,顏色由綠色系過渡到黃色系再過渡到紅褐色系。綠色越深,海拔越低,越趨向于黃色、紅色,顏色越深海拔越高。海洋用藍色表示,藍色越深,海底越深(2)等高線的分布(疏密)——顏色的多少等高線越密集,地面起伏越大;等高線越稀疏,地面越平坦(3)等高線的走向判斷當等高線圈閉,出現(xiàn)的地形區(qū)山脈的走向等 點撥與提升 山地的各組成部分(1)山峰:(山頂)山的最高處(2)山坡:陡坡——等高線密集處緩坡——等高線稀疏處(3)山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4)山谷:等高線向海拔高處突出(5)鞍部:兩山峰之間的地方(6)陡崖:(懸崖)等高線重合的地方課堂小結: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鞏固與檢測 練習連線題:將地形部位與其等高線分布特征用直線一一對應連接起來。A.山頂 1等高線重疊處[來源:www.shulihua.net] B.鞍部 2等高線呈閉合狀,數值內高外低 C.山脊 3相鄰兩個山頂之間的低下部分 D.山谷 4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E.陡崖 5等高線向高處凸出 布置作業(yè): 板 書 小組評價與反思
相關教案
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三節(jié) 世界的地形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世界的地形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養(yǎng),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世界的地形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海拔和相對高度,海底地形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教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